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9篇

时间:2023-05-24 16:48:02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篇一: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Summary: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教学的方式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渐渐已成趋势,本文阐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用作辅助教学教学、学生从事学习活动、师生交流沟通、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通过这些方式,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Keys

  信息技术、融合、多媒体、微课

  正文

  数学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奠基过程,《课标》指出,现而今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实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解决问题的有利工具,有效的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涵义和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融合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整合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

  融合是有机的融合。信息技术既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着教学环境的作用。通过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并使信息技术逐步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

  融合是传统性的教学模式变革。它使信息技术既是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融合将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加强指导性、探究式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目的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1、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灵活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通过有效的融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主要实施基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科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不仅要优化教师的“教”,而且也要优化学生的“学”,从总体上达到了教学的改进。

  3、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下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技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有了重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主要不再是依赖于教师与课本,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

  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1)会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用计算器等技术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方式。

  (一)信息技术用作辅助教师教学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基本表现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下载富有参考价值的实例和课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加以改进,使之适用于自身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编写合适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必要的时候,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知识。还可以根据需要开发音像资料,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利用Flash动画制作,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让知识直观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还可以设计与制作有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研究等。

  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师生由教室走向可视化的想象空间。如,小学数学教师要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把学生带到森林里,在森林里看鸟飞来飞去,完成了20以内的加法学习,效果很好。过

篇二: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分析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难以突出教学重点,完全依据教材内容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较为不利的影响。为了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数学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信息化优势,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融合分析

  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家长和教师重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此来扔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来探索更加适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新方式。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不但需要结合低龄儿童的心理,还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以及实质性,以此来组织特色的教学模式。这不仅需要教师提高教学实力,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键联系枢纽,才能在如今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下谋得良好的发展,令小学科学教育谋得积极向上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概述

  在当下经济与科技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下,人类已然走向了信息技术蓬勃迸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生命力鲜活而又旺盛,如春日藤蔓一般浸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人类全新的生活体验。无论是科学研究行业,还是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都势在必行。并且,教育是需要与时代并行的,需要跟随着时代变化的脚步更新,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本,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养学生,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在时代中留下智慧的印记。教育需要与新的信息技术相融合,赋予数学学科新的生命力,使学科教育跟上时代飞跃的脚步。

  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专业不对口

  小学数学教师大多不是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的,因此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专业相关

  技能,因此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数学是一门重视学生思维转换、创新的学科,然而实际情况下想要做好这几个方面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课堂让学生去对数学进行思维转换和创新的机会会更少。信息技术教学是目前科技发展衍生出的一个先进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辅助教师教学。如果运用得当,它将会简化数学教学,但是如果运用不好就会成为教师的负担,甚至会误导学生。因此数学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在知识内容上非常需要学生有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因为数学知识不像其他文化学科一样,重复进行阅读与复习就能加深印象形成固定记忆。数学需要学生能够有着活跃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固定的数学公式灵活地应用到不同的题目当中。因此,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面对数学题目时,往往不能进行正确的运算,并且由于毫无头绪,很容易使他们放弃这个阶段的学习,这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理念出现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全方面的,不是过分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有些教师追求的是表面形式而不考虑是否符合学生数学教学理念。这种弊端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其中一方面是由于长时间的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忽视数学的本质,轻视数学教育中技巧和技能的作用,甚至会出现误解数学教学改革的目的和观念。并不是教师不愿意遵从数学教育理念,而是往往受到现实的阻碍。正是由于教师对传统教学的坚持和对数学教学理念改革的不理解,才会出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工具,甚至认为没必要用于数学教学的想法,从而拒绝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分析

  (一)运用信息技术设置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的具体开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并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进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数学教师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来设置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基于趣味性、互动性课堂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好地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材中的文字知识内容转变为视频、图片等更为生动的形式,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新奇事物有较为强

  烈的好奇心。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如视频、图片等多样化内容的呈现,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图片展示功能,将不同种类人民币的真实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替代传统的课本内容,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巧联生活建学园

  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生活需要的基础性课程。数学源于生活,和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想优化数学课教学,就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精选课程教学内容,实施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验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折扣问题》时,教师可在课前扮演调查员走进商场,将商场开展的一系列促销活动用手机拍摄成为视频,并利用数学课堂时机在课上展播,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周边生活中;接着,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购物”的活动场景,让他们利用所学的“折扣”知识来解决“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同时激励他们针对“购物问题”,在同学之间进行一次次深入的对话,使他们理解在购物时既要考虑物美价廉,又要考虑商品的质量,擦亮眼睛,根据自己的需求购物来进行理智消费。在课末,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一起观看视频“消费陷阱”,并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再次深刻认识商家为了促销是如何花样百出的,我们作为消费者要如何谨防消费陷阱。

  (三)提问贯穿课堂,促使学生专注集中

  “千种发明源自疑问”,知识的大门往往都是在疑问诞生之后才打开的。每个人从小到大,他们的疑问精神会越弱,小学生刚从疑问精神最强的时候过来,他们的追求疑问的精神已经减少,不过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还充满好奇,所以教师必须积极抓住学生这种好奇特质,将提问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在课堂中,每讲一个知识点,就依据学生接受的实际情况,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停留一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不提问题的学生,表扬积极提问的学生。每一堂课都是四十分钟,如何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是一个挑战,不仅要将知识讲全,还要将学生的问题一个一个讲清楚。

  (四)明确目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今已经非常广泛,但是能够起到吸引学生目光,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用出来效果的却是寥寥无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作用,但是制作信息技术课件时,对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不仅仅需要有好的视觉效果,还需要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并且内容和操

  作都不能太过于复杂。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要结合教学目标来设计课件,尽可能地将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提升学生信心。

  (五)应用信息技术,巧聚重点破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敏锐捕捉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等学情特点,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在指引学生有效突破数学重点和难点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教师可以应用便捷的信息化媒体和课件,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呈现得富有动态,将抽象的数学规律变得更加形象,使学生经历灵动活泼等学习过程,从而顺利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困惑,使其爱上数学学习。可见,本题教学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直观演示验证,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数学抽象,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启发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转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掌握好转化的学习策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信息蓬发的时代,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有利于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也有利于强化学科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充分展现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的精华。

  参考文献

  [1]黄春.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4.

  [2]农海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原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冯钢.人文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20(15):68-69.

  [5]田硕果.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运用[J].读写算,2020(21):10.

  [6]刘相英.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5):68-69.

  [7]侯福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J].科普童话,2020(26):5.

  [8]李秀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智障学生的人文关怀[J].吉林教育,2020(19):70-71.

  -全文完-

篇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第18卷第02期Vol.18No.02读与写杂志ReadandWritePeriodicalFebruary20212021年2月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井润东(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江苏涟水223400)不仅有效提升了学摘要:现代教学正在大力度的革新,其中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手段已经被运用在了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就可以尝试引入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欲生的学习效率,还为教育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并将抽望,进一步帮助学生辨析学习的重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到其重点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结合实际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象化为直观,从整体上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从突破重点、教学融合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2-0320-01学习过程当中往往会有许多辅助工具,那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言,其辅助工具就包括了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以多媒体为主要的信息辅导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在良地展示相关知识点,并且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展开其思维,好的学习氛围当中茁壮成长,帮助学生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也能够让学生知道教学目标,并且通过相关的信息技术融合,如何去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的提升。1借助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学习时,学生往往不知道要如何去抓住重难点。因此可以并且让学生非常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到课堂的重难点,直接明了地感受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会缺而不能够将数学乏一定的数学思维,由于其生活阅历的缺乏,运用在生活当中,那么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所以通过信息技术,能中,会感觉到非常困难,甚至无法理解,并且掌握到核够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相关的知识重难点,心知识[1]。为学生比如,在教学“体积”时,教师就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不知道体积的概展示出什么叫做“体积”。学生在接触体积时,学生则念是什么,如果仅仅只是从课本上去解释体积的概念,会觉得更加的抽象。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到体积的概念,并且让学生从触觉上去感受到何为“体学积”,何为“空间”,这样将体积和空间构建起一定的联系时,生则能够很好地感受到什么叫做体积。而在计算体积的过程当同时也需要高,而高度就决中也知道,体积不仅是需要长和宽,定了体积的大小,底面积也决定了体积的大小。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到相关当中,就能够将知识点进行串联,的知识。2借助信息技术培养探究能力其学生的探究能力往往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在小学时期,因此可以利用学生的这对于未知世界的兴趣远远高于成年人,样一个特点,帮助学生去进行更好的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当在引导时去发散学生的思维,中,也更加应当去进行相关引导,并且让学生在整合问题的同时,进行一定的深度探究[2]。教师可通过信设置出相关的学习步骤,帮助学生去研究相关的问题,息技术,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当中,更为直观地以此来得到感受到这个世界,并且去掌握到数学的相关含义,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去进行相关感知。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尺进行测量,去计算内角之和等于多少。而当每个学生计“是算出的和都是一样时,教师可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不是所有人的三角形都是一样的呢?”“如果不一样,那是否所并且在多媒体上去展示不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一致的呢?”同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分别为多少。而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够感受到其间的规律,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度。3借助信息技术结合生活实际而最数学往往离不开生活,其需要生活中的相关场景辅助,终的结果也是为生活服务。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往往和才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生活脱层了,由于这样的一个脱层感受,这样就无法提升学生的特别吃力,而且也不能够建立起关联感,用数学去解实践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在引导的时候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并引用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更好地去感受到其学习的氛围,地进行感知。“2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首先给学生制定比如,在教学时,在多媒体上可以展示出相关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去模拟情境。学生可以选择出一个“超级超市”,超市里面会摆放着各种商品,那么在课堂上则能去进行售卖,一个作为买方,一个作为卖方,够形成非常逼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去进行计算看谁赚到的钱而纸条上写出了更多。教师在上课之前也能够准备一些小纸条,通过这样相对应的货币金额,让学生拿着这些纸条去进行交换,也能够让学的实际生活场景,则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其数学理念,生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200体会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在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不到数学的趣味性。以此来让数学服务于生活,教师应以信息同的感知和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抱积极热情的态度,关注技术平台为辅助手段,以学生为目标,课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去。堂中自主去观察,去发现,形成认知。同时要强化课堂生成资源以宽容、欣意识,提高对课堂生成资源的认识水平和操控水平,赏的态度呵护学生的课堂生成,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4结语让信息总之,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导,技术和数学课堂进行相关融合,在这样的探究讨论融合的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让他们产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生对于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突破;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生活的实际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其数学综合运用水平。参考文献:[1]余任平.例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01):212.[2]何益民,刘诒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例谈[J].小学数学教育,2019(Z3).*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编号:2019—R—78358)中期研究成果之一。-320-

篇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5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尤其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

  1.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电子白板、“Z+Z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

  例如:在二年级(上)学习《时、分的认识》时,大多同学只能分清楚时针与分针,全班仅有几个同学能理解1时=60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我也通过钟表模型的转动让学生感知并体会1时与60分之间的关系,但好多学生仍然有些疑惑,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制作FLASH动画和PPT当场给学生演示,学生不光能看出分针怎样转动,时针怎样变化,而且理解了1时=60分。这样一来,不光在教学中省时省力,使学生一进入感到新奇,更恰当地化解了本节的疑

  点和难点,使学习内容小解过程与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运动的几何元素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在六年级数学教材中,平面几何向立体几何“转变”,即开始对学生培养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建立几何图形、文字、表达式的有机联系,在推理过程中,根据因果关系选择适当的表达式是培养严谨的逻辑推理的要点,也是学习论证几何入门的难点。对此,我把图形、文字、表达式及其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习惯。

  2.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强化重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例如:《认识角》这一课,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画法,结果产生这样的记法如:?、∟、∧、∨等形式。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里,只要画出一个角,用动态的角演示,让学生看到无论角朝哪边在记作时都应该记为如∠1这种形式。这个过程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又如:“图形的平移”,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一个向量即可),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

  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科融合的定位。

  1.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是辅助教学,不要放在重要位置。

  融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2.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融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麦当劳来了,大米饭还要吃”。一讲到融合我们老师就以为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融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自由活动。“一节课过去了,学生敲了半天计算机,却收获不大。”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要讲究实效。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以及许多几何问题等,则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教,直观、形象,能展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其效果与传统教学很相比难同日而语。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中常见的课型。

  1.演示型课。它在融合的初级阶段被广泛地采用,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声、动画的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

  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实验型课。它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进行数学实验,亲身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图形,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教学来得高效,很受学生的欢迎。

  3.网络型课。它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而逐渐深人到中学教学领域,是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它体现教师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教师运用网络课件和专题网站等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和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的优势和网络的交互特性,进行以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探究工具。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师,必须克服现代化教学设备对自己的影响,打消展示现代信息技术魅力的思想,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传播数学知识的观点,从材料的搜集、教学的设计、课件的制作到课堂教学,都必须自始至终地把传授数学知识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第二篇:信息技术如何与小学数学融合论文(范文)

  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卓营小学

  王慧云

  随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促进我国教育创新和变革、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

  战略抉择。

  教室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教室中开展课堂教学和学习仍然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践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并指出了“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像Word、PowerPoint、Flash等适用于各行各业的普适办公软件等适用于各个学科的通用教学软件大行其道。这类普适软件本是为从事某项具体业务提供方便的,而这种业务是普遍存在于多个行业或多个学科之中的,所以在设计之初,它们考虑地是多个行业应用或多个学科教学上的共性需求,更多的是强调兼容并包,而不是为某一个具体学科的教学做针对性的设计。这类软件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难如人意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事实上,教学活动是分学科进行的,不同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对信息技术有不同需求。只有深入到具体学科中去,才能发掘出真正的需求,才能将信息技术与该学科的教学规律、学科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和开发出真正为教师和学生欢迎的工具软件和教学资源。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开发的《几何画板》就是一款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学科工具软件,它是专门针对数学学科而进行研发的,具有绘制几何图形、函数作图以及动画、变换、轨迹、测量等动态几何功能,操作便捷,交互性良好。《几何画板》充分考虑了中学数学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因此,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应用广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研究基地和数字化学习领域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产品中试、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的专门机构,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成立了学科工具研究团队,专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相融合的理论创新、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示范应用工作。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技术的指导下,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不同学科的学科规律和教学需求,将自动推理、虚拟仿真、符号计算、动态几何、三维可视化和交互技术、移动GIS、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英语和音乐等学科教学工具的研发之中,开发了一系列学科教学工具。这些学科工具在全国100多所中学、50多个应用创新示范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示范区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及武汉市骨干教师培训等系列活动中培训了近万多名教师,以期能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优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深化我国学科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呢?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的融合所做的一些实践,总结如下: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1、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知道“形”的概念和“数”的概念一样,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我采用彩色显示的方式,先让学生看到具体的实物图形,随后隐去实物图形中的色彩、图案、只剩下几何图形,并向学生说明:学习几何图形我们不研究它们的质地、颜色、图案、只研究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既点、线、面、体,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突出图形的本质属性。

  2、在教学“直线的认识”时,我采用动画、着亮的方法来演示直

  线的特征。先显示一段画的较短的直线,然后从两头慢慢地向两方延长,显示屏上展示出一条直线向两方延伸的动画,把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的特征,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同学眼前;在教学“三线的区别”时,我采用将端点着亮,无端点的一端向外延伸同步进行的方式,以动画形式表现直线无端点,能向两端无限延长,不能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不能度量;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以度量的图形正展示在学生面前。计算机软件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易于显示几何图形的特征。因此,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中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表象,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一开始就显示学生熟悉的国旗和手帕图案,图形色彩鲜明,花纹美丽。当问及它们形状时,学生说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随即隐去这两个图形的色瓷和花纹,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同样在认识长方体时,先显示火柴盒的模拟图形,并与实物相对照。认识立体图上每一个面的形状,各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用不同色彩显示两条虚线,形成了一组完整的直观图,再用分别着色的方法来显示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后面。这样通过分层显示,为观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整合。

  在数学的教学中,我有意识让学生利用网络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可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

  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篇: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刘相明

  摘要:以信息、通信为核心的技术(ICT)兴起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认知。在其影响力逐渐深远的今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小学数学这颗“明珠”因同ICT技术融合的深入而愈发彰显其光芒。本文试图以ICT与小学数学为研究客体,以其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浅析ICT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改变所引起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信息技术

  ICT小学数学

  深度融合

  2011年,教育部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全新发展目标,力促达成结构层面,教育系统的根本性变革。从1998年的“整合”,到2011年的“深层融合”,课改历经了多级跳跃式发展。深层融合强调突破地点和时间限制,推动技术与教育的双向、对流式改革,在整合的基础上加大对课程学科、教与学的工具及目标层次的深度挖掘,借助ICT技术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及时教学。

  小学数学作为个人思维框架的基石,历来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枯燥抽象的学科特点,让众多小学生望而却步,成为阻碍学科自身发展的“拦路石”。随着融合深度的加强,结合学科特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激活学生热情并主动参与思考、避免知识点的机械式灌输成为可能。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展示数学思维

  以往教学中,数学模型及公式长期占据着教学的难点,抽象的理

  论推导往往将学生挡在门外。随着融合的推进,利用动态展示,化抽象为具体的推导方式,愈加渗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

  以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为例,据笔者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在V=S×h公式的应用中存在短板,究其原因是对公式本质的不理解。模型制作的耗时性、场景利用的局限性使得实体模型的利用率并不高效。但在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动画等的并行、交互的技术支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体的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动态图,并借此将圆柱体以帧数分解的方式,充分还原其向长方体转变的过程,将抽象的公式动态化、具体化,加深学生思维理解性记忆,真正做到触类旁通。

  (二)借助网络资源,实时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及资源的匮乏、流通的不畅,严重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发挥及探索学习的欲望,众多想法的开展也因此而“夭折”。信息技术深度走进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意味着老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为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为例,笔者在以往只是通过言语或板书的形式将该节涉及的知识点展示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但此节涉及许多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通过苍白的语言表述,便试图于短时间内掌握多个存在交叉重叠的知识点存在困难。然而,随着“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老师在讲授同样此节内容时,可适时插入相关网络资源,例如有关大月、小月典

  故视频的播放;设计配套通关游戏,利用闯关模式,攻克及巩固相关知识点。调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寓教于乐,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切实营造一个有声有色的课堂环境。

  (三)利用数据流量,了解兴趣侧重方向

  面对“讲解方式是否有趣”、“是否喜欢这种模式”等问题,学生因老师权威的形象,往往难以作答。纵然老师有心想要了解教学内容的反馈结果,通常也无法确切探知学生真正的诉求。然而凭借ICT技术的兴起,借鉴购物网站的推送模式,为班级学生建立个人账号,在一定时间向学生提供浏览账号中学习视频的机会,学生可以自我选

  择想要观看的内容,而并非被老师强迫灌输学习知识。老师可根据后台数据,统计班级观看视频种类,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好及接受程度,借助ICT技术建立起的反馈机制,利用后台数据统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调整成为可能,真正达到教、学之间的“供需平衡”。

  二、正面效应的体现

  (一)教育鸿沟的缩减

  ICT技术斩断了地域同时间的限制,使教学资源变得触手可得。随着融合的深入,ICT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往教学呈现方式历经几届学生都无大的变化。同发达地区相比,偏远地区的数学教学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鸿沟越拉越大。ICT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壁垒,在教与学资源的获

  取上,显得更为公平。资源充实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微课的上传,使得老师在交流学习的同时,不断更新自我教学方式,即便是常规知识点的教学,也因此变得更为生动、鲜活。而资源的获取,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相关延伸知识的了解也更为充足,使学生在基础阶段的数学知识储备并不会被拉下太多。可以说,信息技术有效的缩减了教育鸿沟,并在逐步实现着教育公平。

  (二)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生性烂漫、天马行空。与此相对,数学具有极度理性的学科特点。这位于对立面的特性,使得小学数学的推进始终保有障碍,这种冲突在传统模式中尤为明显:老师念经式的教育压制了学生想象力的肆意挥洒;学生一边记录板书、一边理解记忆,效率低下。这一切在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都仿佛拥有了解决之法。对追求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因参与度的提升,迸发出主人公的热情,进而使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在学生看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所营造的全方位感官体验的学习氛围是其所向往的,在这里任何的跳跃思维,都因网络的存在而得以印证,这被慎重对待的感觉,反作用于学习之中,故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三、结语

  ICT技术,再同课程教学的融合深度不断下沉之后,也渐渐走下神台,以推动教改整体前进源动力的身份为教学工作者所熟知和认可。围绕信息技术、以缩减教育鸿沟、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所铺设的大网,为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提供了四通八达的发展路

  径以及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08)

  [2]李敏娇;汪颖;《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

  [3]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

  第四篇:例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例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盘锦市鹤乡小学

  常昊

  例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使教学导入的生活情境化趣味化,练习巩固的层次化、趣味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教学,向课堂要效益。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融合作用

  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理念和方法也推动着教育买入了一个新的变革时代。合理运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技术方法培养适合于21世纪发展需要的有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是我国目前主要进行的素质教育工程的主要目标。这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天的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单向输入,教师教、学生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现代教育更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多

  元化,教师也由原来的灌输者角色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生能力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角色。而教育技术的发展是这场教育变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又对教育变革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借用信息技术,导入的生活情境化趣味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

  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情景,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时,复习导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周一早上,小明起床发现自己找不到练习本了,你能帮助小明把房间收拾收拾吗,把每种物品放到合适的位置。采用动漫的形式,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把内容呈现出来,顿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一下子进入到积极思维的状态,为学习新课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好了铺垫。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新颖有趣,能引起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可以用学生们早已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们猜一猜是沿着长方形跑一周的乌龟跑得快,还是沿着正方形跑一周的兔子跑得快,引起了学生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

  欲望。

  再如:在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上课伊始,创设“六一儿童节”举行联欢会要布置教室的情境,师问:老师为你们布置了一件教室,你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来布置的吗?学生找到后,师接着追问:那这些事物是随意摆放的吗?学生回答是有规律放置的。师导入:其实,像这样的例子里蕴含着一定的数学规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这样以“六一儿童节”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不是在简单的学习数学知识,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融合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然后提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考虑?通过课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

  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事物或图像比抽象的语言和公式要有说服力的多。再加上他们好动、好奇、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然而借助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动画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辅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二年级学生都会感到难以理解。但如果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而这些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时已有接触。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音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通过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周也就是60个小格,时针正好走一大格,学生轻松的观察出:1时=60分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时、分”的理解,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找准教材的延伸点和拓展点,应用多媒体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寻找网络上有用的教学资源,令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吸收到更多的营养,脱离教材的束缚,使“小课堂”变成“大课堂”

  又如教学

  “一亿有多大”数学实践活动课时,课前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

  一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4辆大型运水车。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一亿吨左右。一亿张纸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一亿枚硬币的重量比成年的蓝鲸3头还多4倍。一亿粒大米,可

  让3.5万人填饱肚子。??

  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实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亿有多大,我们正是这样运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中,当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

  了“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个规律时,教师让学生课后到网络上阅读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相关资料,学生被祖冲之献身科学的精神和爱国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有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运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运用信息技术选择丰富的数学学习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学生能用数学地眼光去观察生活,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渠道选择数学学习资源,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享受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

  教学与管理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师

  杨玉行

  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导向性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产生激励,实现教学导向功能。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技术提供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

  教学时,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使学生通过多种交互活动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

  学生生活中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比如在《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的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

  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新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

  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讲授《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自主性与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

  求,看来是刻不容缓。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的课堂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由于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

  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结合教材采取灵活适合的多媒体教学。

  第二,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宜则用,不宜则不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学”。

  第三,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缺乏,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建议形成

  “层层收集,课课供给”制度。

  第四,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明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减负增质,实施素质教育。因此,采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显

  得尤为重要,因为好的课件不仅可给学生多感官、多类型的刺激,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起来,而且多媒体的交互性还使学生可依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换,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数学课件的制作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首先必须关心课件的教学价值,遵循教学性原则,即围绕课件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特有优势,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表现形式。(2)遵循控制性原则,即课件要有良好的操作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容错性强,操作简便灵活,便于控制。(3)遵循简约性原则,投影的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布局突出重点,减少无益信息的干扰,在色彩、音响、内容的切入退出运动设计上应简约。(4)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原理要正确,细节要淡化,但允许夸张,力求准确。(5)遵循艺术性原则,即在前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使画面美观、逼真、流畅,实现好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

  第五,广大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和相关理论。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宜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人格下力气。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也就是由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好环境,即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网上答题;通过BBS、收发E-mail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

  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广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会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篇五: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70热点解读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姚琴摘要:在践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积极实现高效课堂的稳定构建,许多老师重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保障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为了弥补学生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判断力上的不足,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许多老师积极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相联系,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及水平的有效提升。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策略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点学科及基础性学科,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许多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比较有限,逻辑思维框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无法抓住这门学科学习的核心要点,实质的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为了突破这一不足,老师将恰当可行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前提下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体现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知识学习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各学科的关键性阶段。数学教学应该从小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寻求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当前,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严重,广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方法,教师掌握课堂的绝对主动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于被动,无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将有效扭转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局面,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将学生的学习由课本转移到更加丰富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独立思考与自我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不断进步,对于教师的教学也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1.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方式我们处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追求教学的与时俱进。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拥有一颗善于学习的心,从小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打造更加丰富、生动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视为其教学的新型工具,明确其如何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PPT、远程教学的应用,只有教师自身在明确其特点、优势、操作方法等基础上,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更全面的认识,是学生实现数学学习不断进步的好帮手。2.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在于课堂之初,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导入,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接下来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若干组动态图片及视频,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切蛋糕、分苹果等,待学生观看之后提出启发式问题:同学们,如果你过生日,家里买了一个蛋糕,你会怎么切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今天有三个小朋友课堂表现非常棒,老师要奖励他们,请问这一个苹果怎么分?要相信学生能回答出具体的操作方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从而进行新课的学习。3.利用信息技术教授和复习知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数学课堂新授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内容。例如,学习“三角形”一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观察人们骑的自行车、家里拖把摆放的方式等,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找寻三角形的踪迹,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实现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另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如网络平台为学生布置课后预习重点,学生可以共同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并发表学习感想,实现数学学习的不断进步。三、结束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老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操作标准及要求,关注这一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之间的完美融合,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的指导作用和优势,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真正实现活学活用和有的放矢,以此来促进我国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践行素质教育并推动新课程改革。参考文献[1]朱娅.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新智慧,2019(6).[2]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周佩剑.学周刊,2018(14).(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

篇六: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2020年第5期现代农村科技农村教育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张梦雅渊任丘市第六实验小学蔡村分校河北摘要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袁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袁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袁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袁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袁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袁突出了教学重任丘062550冤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知识点很抽象,这是教学难点。比较轻重很抽象,这是教学的重点。将信息技术与这些知点袁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遥关键词院信息技术曰小学数学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曲折的思维过程,以直观形象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互联网条件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体会。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生动地呈现图片、视频、动画等向学生传授一些数学知识。这个有趣的、新鲜的教育模式是完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兴趣是浓厚的、印象是深刻的。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的认识”内容时,教师使用多媒体屏幕来模拟交通灯光的变化,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对红绿信号灯不陌生,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限制,他们看不到十字路口真实的信号变化,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利用视频画面呈现真实的信号灯的变化情况,实现了情景再现。视频画面中红色、黄色、绿色信号灯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循环小数的认识”新课的导入奠定了基础,成功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及时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例如,在教学“比较”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大象、麻雀和小狗在游乐园一起玩跷跷板”的场面:大象和小狗分别坐到跷跷板两端,大象把小狗挑起高高的;同样,小狗和麻雀分别坐到跷跷板两端,小狗把麻雀挑起高高的。视频中可爱的动物形象自然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这个视频,把很抽象的“比较”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变成了非常容易理解的知识。在这一部分教学中,“轻”“重”的概念对学生识点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呈现视频,把静态抽象的想象变成动态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很轻松、很简单地解决了重难点的问题。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互联网具有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搜索功能,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打破了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搜索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要了解的知识信息,这不仅丰富了学生

篇七: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得以应用和推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二,多媒体教学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三,信息技术在探究学习中的应用。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

  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互联网上的数学教育网站、电子图书、电子课件等。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升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小学数学通关卡》等数学教育网站,让学生通过趣味的问题和动画视频学习数字的大小关系和简单的算术运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工具包括数字相机、投影仪、电脑、电子白板等。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字相机拍摄教材中的几何图形,通过投影仪将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手绘画几何图形,并用电子白板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在学习几何图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探究学习中的应用

  探究学习是指通过发现、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知识。信息技术在探究学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资源,通过视频、资料等方式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热情,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篇八: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其不仅是引领学生思维、理解、认知等发展的工具,且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塑造,也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性所限,以致其中涉及的很多抽象概念、复杂公式、深奥原理等,普遍对学生的思维力与理解力要求很高,这使得以信息技术为铺垫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便势必更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满足。而且,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下,教与学的延展性、丰富性、发散性势必会得到切实保证,学生的认知发展自会更为充分到位。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时,应以具体教学内容为依托,来加强对信息技术工具、资源、素材等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以实现对高质量、深层次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不仅是提升教学实效的关键,更是发展学生素养的重点。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图画、视频、音乐等刺激下,学生的数学思维必然会切实激活,这也更利于其数学兴趣的激发与认知潜能的开掘。而且,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价值发挥,更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搭建了宽泛平台,这也成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得以高效、深入、充分开展的必然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所对应的诸多模拟软件、动态图像等,可使很多看似抽象、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化、可视化、具体化呈现,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与丰富性的育人目标。基于此,教师应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为育人导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等,科学开发信息技术素材、资源等认知元素,将其以最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迁移至其视觉,来实现对传统教学不足与缺憾的优化,并为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提升,以及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塑造而奠基铺路。

  一、做好对辅助性信息技术素材的开发,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且对于教学实效的强化,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实际不同,以致其在思维、理解、探究等能力的发展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而通过对学生认知个性与差异的切实兼顾,来开发信息技术教学素材,并借其拓宽教学路径、提升教学效能,则更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塑造与认知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发教学微课、课件、实物等素材时,除了科学、合理驾驭各类信息技术工具与技术外,还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理解发展等全面了解,在全面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引领下借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开展数学学习,来加深其对不同数学概念、公式、原理等的理解,并深度把握其彼此之间的关系与特性,来确保信息技术在学生认知发展领域的辅助作用发挥。以更好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来实现对教学实效的切实强化。例如,在开展“分数加减法”教学中,可通过对学生认知实际的充分了解,在所设计的课件与微课中融入学生更喜欢的教学素材,来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开展深度探究。使其在更为多元且丰富的教学策略驱使下,以更好促进教学实效的增强。

  二、做好对直观化信息技术工具的利用,丰富学生认知体验

  与传统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所对应的各类操作软件、模拟工具等,更利于课堂教学延展性的强化,且对于学生的认知体验丰富,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信息技术极强的信息存储功能,使得其可同时就不同数学知识借助多种方式开展呈现,以帮助学生在充分感知其关联与特性的基础上,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内化。因此,教师应以具体教学内容为参考,结合对应教学目标,开展对信息技术软件、工具、媒介等利用。以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展示,来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使学生在深度参与与全新体验中掌握教学重点、理解学习难点,实现认知蜕变。例如,在开展“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各类“正方体”、“长方体”实物,组织学生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利用辅助绘图软件,来描绘不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进一步掌握

  其内在结构与特点,来实现对学生空间想象与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切实拓宽课堂教学路径,为学生更好内化课内所学,并切实构建完备认知体系的助力。

  三、做好对多元化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引领教学模式优化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较普遍,且不同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呈现方式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使得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教学活动设计,则更具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落实教学活动设计时,应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依托,将活动中涉及的问题、涵盖的知识等,用不同信息化手段进行呈现,使学生在更为鲜活、生动、形象的游戏、猜谜、竞赛等驱使下,探究数学奥妙、理解数学内涵、开展数学学习,且切实培育其数学兴趣与实践素养,来提升教学效能。例如,可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讲解过程录制下来,在课外发布至师生交互空间,供有需要的学生开展继续学习。又如,在“鸡兔同笼”问题探究中,可利用多媒体图画,组织学生来观察“鸡”与“兔”腿的差异,并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训练,让学生在竞赛中开展学习,来促进其综合素养塑造。使建立在信息技术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全新教学模式构建,更好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满足。

  四、结论

  总之,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是新课改要求得以落实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新课程理念得以践行的关键所在。而且,在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资源、素材、工具等驱使下,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必然会更加多样、丰富、灵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发展,也自然会更加充分、到位。同时,信息技术的借助与利用,更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措施的优化、教学效能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自然更利于学生认知潜能的开掘与数学素养的塑造。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时,应用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为铺垫,将与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有关的各类信息素材、媒介资源等以可视化、直观化形式引入课堂,来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丰富性、延展性,在此基础上更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来丰富其认知体验,拓宽其认知视域,激活其数学思维。为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强化,以及学生完备认知体系的构建而提供坚实保证。

  参考文献:

  [1]陈莉.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J].学周刊,2022(18):151-153.

  [2]景生永.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层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03):131-133.

  [3]张红艳.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2):239-240.

  [4]牟红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研究[J].新课程,2021(47):130.

篇九: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重点掌握的一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新时代的教学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进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如何合理、有效、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为教学带来的前进动力,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引言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并且在教师创新数学教学的模式时,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明确,既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也能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要点,提升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课堂的效率,从而帮助学生开阔数理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整体素养。因此,针对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学课程设置,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并由此反映出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价值。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为有限,而数学学习中的抽象描述又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困惑甚至抵触,陷入数学学习的困境,大大降低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较难调动起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多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数学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增加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数学教学进行全面规划和总体把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根据互联网时代下的背景和特点,结合与信息技术和与之相关的电子设备或平台、智能软件等,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和思考,创造更多有利于发展信息化教学的平台或环境。也能够结合现有的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与标准,设立一系列的考评政策、激励制度,将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地明确、划分。教师应紧跟当前信息化教学的浪潮,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加强利用当前时代下衍生的一些智能辅助教学产品、资源平台等。将信息化技术与小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对教师和学生乃至学校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选择。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2.1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法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一定要根据班级内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具体的学习特点来进行科学的制定和有效的完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养成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就应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刚刚踏入学校的校门,身体和心智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具有好奇心的这一特点进行充分利用,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出发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习当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2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说,信息技术实践应用与操作方式的引导,应当体现在小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方面。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多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指导学生详细地分析问题时,促使学生创新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创新知识,以此获取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与探索水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攻克课堂教学的难题,关键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课堂教学方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转换成视频或图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与巩固数学知识。

  2.3善用信息化技术模拟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和应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年纪普遍较小,生活经验和阅读不多。教师需要考虑到此方面的因素,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除了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也要注重对生活实际场景的模拟,让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有更具体的体会。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仅仅停留在课本和做题中,难以将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应用到生活中。这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不光要让小学生学会、学好数学,也要让小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善于调动自身的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到《认识比》这部分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与回顾,以便做好小升初的知识衔接准备。对比有关的知识内容,如余数、商、倍数等,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播放,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例如,动画中的故事内容涉及了“冰墩墩”的官方毛绒玩偶、挂件等,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冰墩墩玩偶或者挂件的长度定义为冰墩墩的身高,学生能算出自己身高是冰墩墩身高的几倍吗?由此引出商、比的概念和知识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讲述自己对冰墩墩的喜爱和有关故事等。不光是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需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明白课后作业也是数学学习的一部分。根据时下数学的教育改革理念,配合信息技术,对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减少练习题的数量。教师需要在此方面进行有效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将课后作业形式进行改变,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趣味性更强,打破原有的练习题和课后作业局限于课本。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大家有关资料搜集、调研报告等相关的作业,弥补小学生思维较为欠

  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缺陷,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完成数学作业,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明白数学实际是和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目标的变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于现代化的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服务,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另外,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学习中,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泽云.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0(4):2,4.

  [2]苏正.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20(54):77-78.

  [3]卢青.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958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