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篇

时间:2023-05-13 10:12:01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历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并波及世界的金融海啸之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正常运行,市场调节对资源整合配置可谓功不可没。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其在调节过程中所出现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也是导致市场运行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加以调整和解决,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和工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运行中更加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通过扩张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适时适度调整,从而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组合运用的必要性

  西方主流学者普遍认为,政府要想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所使用的工具间的组合与协调。作为两种最主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政府在制定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时,首先应该熟悉的是相应政策的内容、手段及功能,否则,财政政策一旦与货币政策发生冲突,就可能偏离预定目标,导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失利。针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笔者略加介绍。

  财政政策(Fiscalpolicy),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政策、社会发展需求和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出来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准则,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等变化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投资政策、财政信用政策、补贴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通过财政政策,可以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一道,成为国家经济

  政

  策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货

  币

  政

  策(MonetaryPolicy),是一国政府(多数国家由中央银行来执行)或经济体的货币权威机构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利用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利率等行为,来达到影响其他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等构成的有机政策体系。货币政策分为激进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中性政策保持经济稳定、从紧政策降低通货膨胀。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世界上各国在遇到经济问题时,无不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与解决。我国也不例外,加强二者组合,充分发挥其组合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的领域、目标、侧重点、方法及工具各不相同,两种政策存在的这些差异,要求在实际运用中要密切配合,发挥综合调控作用;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协调配合的要求;三是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新变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问题,对提高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协调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国内百姓结构性消费不足,且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影响日益增加,需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协调减少政策的波动。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运用很有必要。

  二、美国、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实践运用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自有其成功的理由。其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能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需要,灵活运用、组合协调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时适度搞好宏观调控。当经济萧条时,为刺激经济增长,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实施降低税率、缩小税基、提高起征点和增加免税额等减税政策,这在里根和小布什执政时都采用过;当经济增长过热过快时,为减少财政赤字,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实施提高税率、扩大税基的增税政策。但不管增税还是减税,都要启动繁琐、严格的司法程序,经国会批准才可。同样,在货币政策方面,美国也有很成功的经验,如货币政策目标稳定,即预防通胀,保持物价稳定;利用利率调节,经济过热就加息,经济疲软就减息;建立高效完善灵敏的货币政策机制和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短存长贷的矛盾。但美国次贷危机后实施的量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等于变相的向世界各国输出通货膨胀和转嫁危机,为世人所诟病。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这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运用息息相关。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实时适度的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施了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

  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1988年间,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为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在总体上实行双松政策,期间配合其他组合方式;随后经济出现波动,冷热交替,在1989-1997年间主要实行双紧政策,让经济平缓发展,避免大起大落;至2006年实行双稳健政策,更加注重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在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上愈发成熟,两种政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保障经济增长更加健康稳定;2009年后,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府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社会大局稳定的四稳定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三、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两种政策组合模式主观性强,松紧运用尚不娴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旧有的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在进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搭配时也不免受其影响,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缺乏稳定性、连贯性;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搭配中,常采用双紧双松这样极端严厉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政策组合运用上还不够娴熟,应该随着经济运行的变化,适时适度灵活运用各种组合搭配方式。

  第二,财政货币政策功能定位不准确,调控分工不清晰。我国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前,并未在区分及界定上给出明确而清晰的标准,导致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两种政策组合运用时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而且对财政政策进行结构调整,货币政策进行总量调整的分工不清晰,造成宏观经济运行紊乱,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财政货币政策调控领域越位,调控功能又不到位,组合搭配不够充分。政府常不自觉地越位,以银行贷款来充任财政拨款,以支付各项改革中所需成本,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正常调控效果,相反,在社会资金总量增长,资金规模增大的时候,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力,导致资金结构失衡,资金盲目流动。同时,财政货币政策不协调,步伐不一致,在国企改革等高水平、深层次问题上存在配合不当,造成宏观调控中难以形成合力。

  四、后危机时代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效应的对策建议

  经历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并波及世界的金融海啸之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严峻,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必须随着市场机制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与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协调,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运行效应。

  第一,建立和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机制,保证政府宏观经济顺利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后的效应能发挥到什么程度,除了两者搭配是否合理之外,更多的取决于体制机制完善与否,故要进一步深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体制改革,注重国民收入分配,健全相应的税收机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这样国家才有充足的财力应对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政府宏观调控既要重视经济总量,还要关注经济结构,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防止经济结构失衡;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保证财政货币政策调节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国际经济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适时适度灵活的调整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应对,两者相互配合,防止其他国家经济变动带来的冲击,维护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第二,政策组合多元化,加快工具新型化,合作领域重点化,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故在国家宏观调控时,既要高度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还要关注其他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还要开发、运用新型政策工具,积极推进政策工具创新,在财政政策方面,将预算、税收、贴息等工具组合运用,挖掘资本流动方面的潜力,在货币政策方面,对差别

  存款准备金、金融衍生产品等进行创新,促进调控手段多样化。

  第三,积极推进体制市场化,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金融资本市场,大力开发金融产品,鼓励和引导各种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借鉴美国成功的货币政策调控经验,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明确中央银行对金融监管机构的业务领导地位,同时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银行业务创新,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充分认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正确选择能够证券化的资产,提高银行总体盈利水平,优化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等。

  结论

  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报告中阐述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表示今年将重在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1黄燕芬,顾严,翁仁木。

  近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8)2.肖莉梅。浅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出击对宏观调控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9(18)3.崔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实施问题-金融危机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问题[J].中国商界,2010(19)4.贾康。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J].中国金融,2011(6)

篇二: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当前财政存在的缺陷和策略

  财政体制是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逐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运行规律。财政体制改革,目标应该是强调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特别要强调政府与社会之间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在财政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仍有不少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1财政支出

  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优化的过程中,虽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但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框架的约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

  1.1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

  具体表现在政府及财政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定位不明确,财政的职能范围与支出责任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做出相应调整。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括了许多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物。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够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

  1.1.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1)经济支出仍然偏高,财政负担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应与市场承担的支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财政支出上表现为经济建设支出费用的居高不下,虽然这表现为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财政负担了应有市场承担的支出,造成了财政职能的严重错位和经济建设对财政的过度依赖。

  (2)行政管理支出偏高,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些年行政管理支出费用增长速度高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增长。过高的政府运行成本和过高的行政支出比重,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3)国防费用明显偏低。中国国防支出的总体水平在世界上相对较低,这不仅反映在国防费的绝对值上,也反映在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偏低的国防费用难以满足我国军队建设的需要,影响了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速度。

  (4)社会保障支出不足。社会保障支出近几年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增长,但是以抚恤和社会福利性支出为主的支出仍然偏低,仅占严重制约了市场和企业制度的深化改革。

  (5)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虽然有一定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6)农业支出增长缓慢。近几年来农业支出比重在低水平的情况下继续下降,不利于三农政策的有效实施,严重制约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与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是低水平的。

  1.2基于上面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分析,应当从战略上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若干思路和措施。

  1.2.1科学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这是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科学界定支出范围,合理确定支出项目,改变国家财政包揽一切的分配格局,将应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十五从财政支出中逐渐分离出来。从目前来看,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应主要集中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半公益事业,社会保障,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的公共投资以及部分生产性投资等方面。

  1.2.2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经费的膨胀。在财政内部上级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和奖罚措施。下决心推进行政改革,精简机构,这是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和压缩行政经费的治本之策。

  (2)逐步增加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出比重。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增加科教方面支出,保证财政安排教育、科技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支出的增长速度。把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保障支出部分由财政承担起来。

  (3)增加对农业和基础设施以及基础产业的支出。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促进三农政策的顺利实施。增加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4)增加国防资金投入。增加财政对国防的投入,积极推进国防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做好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的需要。

  2财政预算

  2.1我国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2.1.1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方法上欠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没有统一政府收支,大量财政性资金在预算体外循环。

  (2)财政预算报告编制粗糙。我国的财政预算报告沿用传统办法,只公布几个收支大类的预决算数字,并加以大量的文字说明。这些极为粗糙的预算指标,不利于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发现问题。

  (3)财政预算的时间存在问题。预算年度的起始日期先于人大审批日期,造成预算审批通过前就已经开始执行,形成预算审批的法律空档以及预算约束缺位。

  (4)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有关部门和人员在资金分配和使用自由裁量权过大,人大不能完全发挥其监督作用。在缺乏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滋生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预算计划之外的临时性追加拨款更难以控制。

  2.1.2财政预算改进的对策

  (1)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细化预算,提高其信息掌握程度;便于监督,审计和决策。

  (2)改变预算时间,真正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来进行。

  (3)政府应该加强预算监督,鼓励纳税人监督。同时加强审计,保证审计的公平与公正,对审计结果公开。

  2.2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2.2.1预算体制存在问题

  (1)财权与事权划分不清,不对称。现行分税制改革以划分财权为主,而对各级政府事权划分不详细不清晰,增加了具体操作的难度。两权的不对称影响各级政府预算的安排,导致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不规范。

  (2)税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财政上不是真正的一级财政。忽视了我国各个地区复杂的经济情况和千差万别的税源情况,不利于地方政府财权与实权的统一,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控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无助于提高地方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组织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的积极性。

  (3)地方财政上不拥有自己独立的支柱来源,地方税收入难以满足地方财政职能的需要,导致名目繁多的收费泛滥。地方税种仍然存在着税种设置重复过时,税种划分标准不一,主体税种缺乏等问题。

  (4)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政策依据不充分,难以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体系。运作方法不科学,难以达到均衡地区财力的效果。监督机制不严密,难以有效管理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

  2.2.2进一步完善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

  (1)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进一步明确各级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公共物品收益范围的层次性是划分范围和职责的主要依据收益范围覆盖全国的,支出责任属于中央财政,否则属于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出职责要严格分开,跨地区的外溢性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根据效率原则,由受益地区主办,中央给予补助。

  (2)合理调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建立以集权为主适度分权的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模式。各级主要税种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政策制定权都要集中于中央,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地方税种可适当向地方分散。省级政府可结合本地优势经国务院和人大授权对具有地方性特点的税源开征新税种并制定具体征收办法。此外还要进一步深化费税改革。

  (3)完善地方税制结构,构建地方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制结构,统一重复税种,取消过时税种,改革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开征新的税种,构建地方主体税种。

  (4)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始终以均衡地区间财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实现社会公平为最终目标。结合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的混合模式,实现纵向均等化,简化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模式,运用科学的调剂方法,实现横向均等化。建立与转移支付制度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加强对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

  3财政收入

  3.1存在的问题:

  (1)财政缺乏对初次分配的调节手段,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作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税收的费化和收费的“越位”问题严重。这种税收“缺位”和收费“越位”并存的现象必将直接导致收费规模的扩张和政府收入机制的混乱,严重影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保障来源。

  3.2解决对策。主要是逐步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的政府收入机制,加大税制改革,调节收入分配。强调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特别要强调政府与社会之间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1)是将现有收费中一些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不再体现政府职能的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收费方式,逐步推向市场,依法经营和纳税。

  (2)是根据纯公共产品由税收提供保障的观点,取消现有收费中用于提供纯公共产品、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代之以税,即进行费改税。

  (3)是保留现行收费中那些用于提供受益面确定、体现受益性原则比较明显的准公共产品的收费,并进行了合理规范。通过税收与收费的科学“归位”,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

  4财政监督

  4.1财政监督存在问题

  (1)财政监督工作认识不足,使财政监督滞后于财政管理。有些人片面地将财政监督理解为对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惩治,忽视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了财政监督的客体对象对财政监督行为产生了对立和抵触情绪,导致财政监督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理解。

  (2)财政监督手段过于单一,使拨付后的财政资金脱离监督、管理。我国的财政监督目前没有建立一套对财政资金分配和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的科学监督机制,财政监督的调节和保障作用远远没有得到体现。

  (3)财政监督执行乏力,削弱了财政监督的威慑力。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惩治力度不够的现象,对某些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避重就轻,以罚代法,减弱了财政处罚力度。

  (4)财政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制约性不强。目前我国现存的财经法规制度比较分散,部分财经法规政策的出台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立法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

  (5)财政监督存在分工不明、职能交叉现象。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督标准不统一,缺乏科学的配合与协调,造成管理上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很难从整体上发挥财政监督应有的作用。

  4.2财政监督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快财政监督检查的立法工作。立法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财政监督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对财政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

  (2)建立财政监督预警机制,运行机制和内部约束机制。通过预测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及时反映情况,提出改进工作和加强管理的意见,建立起高效规范的监督运行机制,应充分意识到强化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抓好内部监督,促进财政监督工作的总体水平。

  (3)严格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实施重点监督,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威慑作用和教育作用,提高全社会的遵纪守法的意识。

  (4)建立良好的财政监督信息反馈系统。对财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进一步做好监督工作。

  5财政秩序

  5.1当前财政秩序存在若干问题

  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经领域的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相当严重,财经秩序比较混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相当普遍。

  5.2稳定财政秩序的对策

  (1)进一步健全财政法制,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做好财政法律的宣传,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继续落实中央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积极做好财政预算和财政管理工作,做到罚缴分离、票款分离。

  (3)抓紧社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通过法律惩治违法的中介机构人员。

  (4)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对财政支出尤其是重点支出,要进行全程监管,对违反法律的,要依照有关法律对责任人追究责任。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财经事务及地区性经济合作,广泛开展财经双边外交活动,建立了与主要经济大国和经济体的财经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财经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注重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财政制度只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我国都根据国情出发,注意比较和借鉴。但最主要的还在于我国能根据财政的特殊性,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逐步解决财政面临的问题,完善财政体制,从而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条件下我国财政的巨大优越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三: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公共财政问题已成为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财政理论界将其视为我国财政体制根本性改革的关键。我国财政虽已初步具有公共财政的轮廓,但离真正的公共财政尚有相当距离。因此,必须明确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和特征,找准推行公共财政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公共财政。

  关键词:公共财政

  问题

  对策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认识推行公共财政的意义,明确其特征,找出当前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在传统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谈一点浅见。

  一、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及特征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缺陷。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征:

  1.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也存在市场自身无法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公共问题。比如,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垄断问题、外部性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是首要的“责任人”。政府解决公共问题,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需要以公共政策为手段。而公共财政的制定和执行,又以公共资源为基础和后盾。公共财政既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执行公共政策的保障手段。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包大揽的生产建设型财政而言,公共财政只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职责范围,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不介入;而市场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就必须介入。

  2.公平性。公共财政政策要一视同仁。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公平竞争,体现在财政上就是必须实行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为社会成员和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不管其经济成分,不管其性别、种族、职业、出身、信仰、文化程度乃至国籍,只要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政府就不能歧视,财政政策上也不应区别对待。不能针对不同的社会集团、阶层、个人以及不同的经济成分,制定不同的财税法律和制度。

  3.非市场营利性,又称公益性。公共财政只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己任,追求公益目标,一般不直接从事市场活动和追逐利润。如果公共财政追逐利润目标,它就有可能凭借其拥有的特殊政治权力凌驾于其他经济主体之上,就有可能运用自己的特权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影响公平竞争,直接干扰乃至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打乱市场与政府分工的基本规则;财政资金也会因用于牟取利润项目而使公共需要领域投入不足。公共财政的收入,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筹措资金;公共财政的支出,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不能以赢利为目标。

  4.法制性。公共财政要把公共管理的原则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始终,以法制为基础,管理要规范和透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约束规范下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形式,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保障手段,社会公众得以真正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活动,确保其符合公众的根本利益。具体而言,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数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规模等理财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能想收什么就收什么,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或者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二、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需要建立公共财政。虽然我国的公共财政管理已具雏形,但受计划型财政管理模式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供养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对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延伸和干预过多,大大超出了政府职能范围和财力承受水平。相反,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推给市场竞争主体去承担。突出的问题有:巨额的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除政策性亏损补贴外,国家财政实际上承担了大量的经营性亏损补贴,成为国家财政沉重的负担。过长的事业单位供给战线。一些不属于公共物品范围,可以由企业及个人举办,完全能够商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仍然由国家掌握,财政供给经费。行政经费膨胀。这与政府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及效率低下相一致。科技、教育投入不足。从绝对数量看,改革开放后,科教投入确有较大增加,但从占财政支出的相对比例分析,近两年还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且财政科教支出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上也是居于后列。财政供给方面的上述问题,与政府职能的界定与转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活动范围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格局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的情况下,将财政支出逐步向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财政预算的约束力逐步下降,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重点支出的需要,教育、科技、农业等发展领域的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提高的速度较为缓慢。相反,大量的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却被用于竞争性生产建设和行政管理开支等非重点领域,导致财政对国家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实施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3.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突出表现是税收的费化和收费的“越位”问题严重。这种税收“缺位”和收费“越位”并存的现象必将直接导致收费规模的扩张和政府收入机制的混乱。同时,也将严重影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保障来源。从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分析,主要有:社会公共权力缺乏制约,众多公共权力机构直接介入分配领域。突出的问题是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屡禁不止。财政的职能被肢解,国家财政不能统管政府收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如物价部门可以核准行政部门收费等。

  4.财政分配秩序不规范。目前,在财政分配中,仍存在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切块分给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自主安排使用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主管部门还设立了各种收费和基金,拥有大量预算外资金。这种分配方式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财政分配秩序。

  5.财政预算管理不科学。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预算分配过程中,预算指标到位率低,执行中追加频繁,往往造成年度的实际支出数高于年初预算数;预算分配,特别是转移支出和专项支出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人为因素较多,随意性较大;预算年度的起始日期先于人大审批日期,造成预算审批通过前就已经开始执行,形成预算审批的法律空档以及预算约束的缺位;法与法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以法压法”的现象严重,如教育、科学、农业等方面的法律和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文化宣传等方面的规章,都对财政支出作了限定性的规定,要求某项支出增长必须高于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增长等,而《预算法》却又要求在安排预算时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统筹兼顾。法律、法规的不统一性与不一致性弱化了法律、法规的约束性,造成了预算管理的不规范;预算编制方法上欠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没有统一政府收支,大量财政性资金在预算体外循环。国家财政实际上没有能力通盘掌握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规模、结构及效益,难以履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责。

  三、推行公共财政的对策和建议

  1.财政资金应突出公共性特征,逐步退出经营性与竞争性领域。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办得了、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承担。但长期以来,财政职能的“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一方面财政干了许多应该由市场配置去解决的事情,由于广泛介入了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对国有企业供应资金,弥补亏损,审批财务收支计划和决算,妨碍了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的形成和确立;另一方面,那些本来应该由政府去做、通过履行财政职能去实现的一些事情,反而因为财力“缺位”而没有能力做到或做得不好。今后财政资金必须逐步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转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方面来,逐步提高财政对政权建设、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

  2.科学界定和规范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是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支出效率的基础和前提。在具体实施中,重点是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对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包揽过多、不合理的补贴和投资过多问题。当前,主要应该是紧紧抓住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做好定编定岗工作,清理超编人员,控制人员经费,有效遏制行政经费过快增长的势头。通过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减少直至取消财政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集中财力,保障政权建设和科技、教育、社保、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需要。

  3.逐步建立规范的政府收入保障体系。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应根据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划分和对它们各自保障方式的不同,对现行的税费收入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和定位,逐步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的政府收入机制。一是将现有收费中一些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不再体现政府职能的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收费方式,逐步推向市场,依法经营和纳税。比如勘察设计收费、咨询服务收费、各种公证收费等;二是根据纯公共产品由税收提供保障的观点,取消现有收费中用于提供纯公共产品、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代之以税,即进行费改税。如农村的乡统筹和村提留、交通部门的各项收费等;三是保留现行收费中那些用于提供受益面确定、体现受益性原则比较明显的准公共产品的收费,并进行了合理规范。通过税收与收费的科学“归位”,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

  4.积极推进公共财政的管理手段。这是公共财政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政府采购制度作

  为市场经济国家加强公共支出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这项制度也是现阶段有效节约财政开支的最直接的办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不程度地开展了政府采购试点工作,效果十分明显。今后,应逐步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各类办公用品、设备工程、公共设施、大型会议及有关劳务等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社会购买,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应积极探索“零基预算”等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管理手段和办法,以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5.不断强化财政宏观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部门,为充分发挥好公共财政稳定经济、调节分配、维持市场公平竞争的职能,应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和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关系全局、带有战略性的大事上来。因此,在职能转变中,财政应逐步减少直接管理,学会用制度法规来实施间接管理,学会运用宏观经济手段管理微观事务。基于这种认识,今后财政宏观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拟定和执行财政、税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其他有关政策;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拟定和执行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加强对财政经济形势的跟踪分析和政策研究,提高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宁,温来成。构建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难点何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4)

  2.王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求是,2004(7)

  3.张木生。中国公共财政的困境。战略与管理,2001(2)

篇四: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财政分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财政分权理论是当前公共财政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财政分权理论和其在中国的发展,然后就我国在财政分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财政分权;问题;对策

  所谓的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一、财政分权理论回顾

  自从上个世纪以来,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大部分都实行财政分权。伴随着财政分权实践的发展,财政分权理论以Tiebout1956年的经典文章《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为起点,开始逐步兴起。一般来说,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财政分权理论以Hayek、Tiebout、Musgrave、Oates、Stiglerd等为代表。第二阶段的财政分权理论以Montinola、钱颖一、温格斯特(Weingast)和罗兰(Roland)、Qian和Weingast、Tommast和Weinschelbaum为代表。这一阶段的财政分权理论承认分权对政府本身有激励机制,但它假定政府并不是普济众生式的救世主,政府官员也有物质利益,官员有可能从政治决策中寻租。一个有效的政府结构应该实现官员和地方居民福利之间的激励相容。

  关于我国分权的理论探讨大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其间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讨论。美国加州大学的钱颖一教授最早从中央地方关系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并验证了分权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他在陆续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指出,

  在中国的分权改革实践中,政治分权因素与经济分权因素同样重要,中央政府下放权力后,地方政府开始拥有发展地方经济的可信承诺下的激励,进而更加倾向于对市场伸出“保护之手”而非“攫取之手”,中国由此形成了一个“维护和创造市场的联邦制(marketpreservingandcreatingfederalism)”。

  在这之后,许多经济学者开始采用各种方法验证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问题,其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结论。其中比较突出的有:Ma(1997)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但Zou和Zhang(1998)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提出,由于财政分权后造成中央政府在具有公共外部性的基础设施上投资减少,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缺少公共投资的支持。林毅夫和刘志强则认为以上两个分析“要么是使用的分权指标有可争议之处,要么是没有把同时期其它的改革措施也给考虑进去”,因此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他们采用边际分成率作为指标验证了财政分权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率具有确实有效的作用。

  相较于以上研究,胡书东及严冀、陆铭和陈钊则更多地从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出发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加以检验。前者的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内部的经济建设支出的分权程度与国民经济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一般的财政分权程度的扩大并不一定就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后者则强调压缩预算外支出的比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在最近此方面的一些相关研究中,张晏和龚六堂在对1986-2002年扩展样本进行研究时发现,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财政分权效应存在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周文兴和章铮则提出并验证了财政分权速度和程度对于经济增长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假说,并指出,虽然不应排除中短期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但从长期来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

  二、我国在实施财政分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财权改革与事权的不协调,出现了收入“双集中”现象。

  财权与事权对等的财政分权体系是合理激励和制约各级政府行为的制度基础,无论是财权缺失还是事权缺失都不利于政府职能的正常行使。实施分税制以来,出现了收入的“双集中”现象:即财力向中央政府集中(见表1)和省市一级政府集中,而省级以下政府财政支出比重增加。虽然基层财政困难不能简单归咎于上级政府对财力的集中,但确实与之有直接的关系。在基层财权萎缩的同时事权没有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都要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来提供,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很多具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使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趋于上升。在中央政府财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必然运用各种手段干预地方经济以增

  加财政收入,行政垄断随之出现。

  (二)财政分权和经济分权相脱离

  经济性分权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分权,它对于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权具有很强的影响。我国于1994年推出的分税制改革是在不彻底的经济性分权基础上进行的。在经济性分权不到位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财政收入比率提升的目标,中央政府职能采取大幅上收税权,并由中央税务机构征收大部分税收的措施。但从中央政府对税收返还政策的设计中,还能够看出来,中央政府还希望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经济分权不彻底,地方政府还实际掌握着许多重要经济资源控制权的情况下,这些激励制度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根据中央政府制定的税收返还政策,将很多中央政府希望通过重税予以限制的产业,作为了重点发展产业。

  (三)关于财政分权与政府腐败的关系问题

  由于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官员手中不仅握有较大的资源分配权,而且拥有更多的与居民直接接触的机会,加之他们升迁的机会少,收入相对较低,因而使地方政府更容易受到寻租行为的冲击,更容易发生腐败行为。如果财政监督一旦放松,财政分权就会诱发地方政府腐败行为的普遍增加。

  (四)对于财政分权缺少一套有力的监控和评价系统,关于财政分权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三、财政分权的原则和对策

  (一)按照事权、财权与财力的灵活匹配原则,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为打破地方性行政垄断奠定职能基础

  经过多年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职能划分基本上是清晰的,只不过在运行中出现了明显的职责“倒置”现象。如有些应由中央政府承担的事务,如义务教育,在现行体制内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有些本该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事务,如本级行政单位的调资等,却由中央政府承担;一些有收益、能审批的事务中央和地方都愿意管理,而需要花钱和难以管理的事务都不愿意承担;收钱的不管事,管事的没有钱,等等。要彻底解决职能“倒置”问题,还是要划分清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职责,分清楚哪些事务由哪级政府独立承担,哪些事务由哪几级政府共同承担。总的原则是,属于全国性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共事务,应由中央政府决策、承担和管理,以保证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属于面向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事务,应由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政策许可范围内自行决策和承

  担,划归地方政府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行政活力。对一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交叉管理的事务,也需要划分清楚,避免无人管事的情况发生。各级政府间事权界定要与我国政府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相配套,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

  (二)财政分权与经济分权改革应同时进行、共同深化。

  为了既发挥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制度转轨中的重要作用,又避免地方政府行为可能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一方面应逐步转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将更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纳入进来,另一方面也要着力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将更多的经济资源配置权交由市场配置。从最近的政策措施看,始于2003年的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通过改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得到了改善,“抗压”能力明显增强。

  (三)坚持用法治原则去解决政府间责任划分的不确定性问题和腐败问题。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分权都十分强调财政分权的法制化原则,它要求我国财政职能的界定及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应该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一经法律确定,便具有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内在的稳定性,上级政府无权随意做出变更,即使需要变更也要走法律的程序,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核通过。必须维护宪法的绝对权威,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将政府的权力置于宪法的严格规范和监督之下;其次,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要把各级公共事务的治理纳入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三是要求政府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四)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力去监控和评价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化进程要求中央政府能做好用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审计准则等来决定什么时候放松支出管制,如何去调整转移支付公式,以及如何适当地限制地方借款。可能在一些地区,还需要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技术上的帮助,尤其是一些小的地方政府需要在会计核算、国库管理、税收管理、资料处理、项目评估等方面。

  (五)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必须继续实行单一制原则。

  因为我国实行几十年的高度集权的单一制,在财政体制的各个方面都已形成了固定的运行机制,贸然实行高度分权的联邦制是不可行的。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已有巨大差距,这一问题只有通过调整全国收入再分配,给予弱势群体、落后地区更多的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源向这一领域投资才能解决,中央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石淑华《试论我国财政分权改革的:“非协调性”与地方性行政垄断的形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9期

  [2]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伊•鲍尔《:中国的财政政策———税制与中央及地方的财政关系》,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4]贾康、白景明:《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财政研究》2003年第8期。

  [5]李炜光:《公共财政的宪政思》,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0年回顾》,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2期。

  [7]伍玉功:《司法独立与地方保护》,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作者通讯地址:山东财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篇五: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肖文胜;蔡玉文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08(000)006【摘

  要】新形势下,政府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快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即实施公共财政政策.根据当前我国民间消费不足和民间投资又逐步加快的新情况,要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其投向和结构,在继续安排国债投资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特别注意公共财政效益,防止重复建设危害性的发生.

  【总页数】2页(P18-19)

  【作

  者】肖文胜;蔡玉文

  【作者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职业)学院;南昌航空大学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812【相关文献】

  1.浅析当前公共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英

  2.当前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张灯彩

  3.当前实施公共财政政策需要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J],蔡玉文

  4.当前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樊晨

  5.当前干部培训中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叶春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及对策初探

  摘要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角度出发,在借鉴国外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以财政收入和支出为切入点剖析我国现在实施财政政策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资源税费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协调、社会保障支出比重较低、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财政支出过多。要解决我国财政政策出现的问题,应该理清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权关系、合理预算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等问题。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财政政策作为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措施,是对市场调节的缺陷的一种补充。并且财政政策是依照财政收入与支出水平作出的一种决策,在实施财政政策的时候,财政收入和支出又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1章

  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

  1.1.财政政策的概念

  国外的经济学家通常认为,财政政策就是利用税收和支出发挥其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就业、稳定币值及其流通和平衡国际收支等经济目标。而国内经济学家对财政政策的认知是,它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为了追求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而指定一些对经济发展具有调节效果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依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政策实践经验,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和发展战略目标,然后利用财政预算、税收等工具,参与调控市场供需关系,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1.2.财政政策的构成

  财政政策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是财政政策主体,一个是目标,另外一个是工具。当财政政策实施之后,会对经济产生的一系列的效果就是财政政策的目标,它在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中属于关键内容。财政政策目标具体含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以及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等内容,并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适当作出调整。

  制定与执行财政政策的参与者就是财政政策主体,并且制定财政政策的行为将会给财政政策的执行起到一定的作用。财政政策制定主体为实现其目标,在众多的财政要素同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要对政策运行环境有一个了解。对财政政策进行传导和运行,通过经济利益机制间接的实现。所以,财政政策运行的质量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关。

  第2章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协调

  现在的财政管理体制随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它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事权和财权间的错位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同美国和日本相比较,对事权的划分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这就导致财权和事权划分上出现许多问题,致使地方政府程度过多的职责。比如,一些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全局的项目,中央政府除了拿出部分财政开支外,还会要求地方承担部分费用。另外,事关社会经济转型的改革中,对于社会保障这块,中央企事业单位往往会把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下调等。中央政府以上这些做法虽然是顾全大局,但过多的给地方政府摊派费用负担,会导致地方财政难以为继。基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划分的不清晰,上级政府就会借助于行政压力给下级政府安排财政支出责任,最终结果就是本来困窘的基层政府部门的财政状况更加窘迫。

  将干部的政绩作为选拔干部的一条重要的标准,考核政绩的标准包括在工作的职责中所需要的成绩以及贡献。为了提高GDP、人均收入和创造就业,一些地方政府对投资者进行减税。根据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地方

  政府没有中央政府的授权不能制定地方税收政策。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会采取各种措施,如财政激励和税收优惠,以减少或免除当地企业和投资者。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损害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2.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2.2.1社会保障支出比重较低

  根据支出的性质、规模、结构及其效益和产生时间,出现了社会保障支出方面的费用严重不足,比如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资金的供给严重缺乏,且也没有完全纳入财政分配的范围。另外,由于国家财政包揽的事项过多,造成财政支出经常性缺位。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整体上存在包揽过多,当保不保的情形。

  其中,我国的文化教育和医疗方面的财政支出就属于以上提到的情形。在财政支出的经费中,我国国家教育经费方面的支出在2015年仅占国民经济比重的3%左右,这一支出比例还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导致部分农村中小学出现没桌椅、板凳的尴尬局面。虽然国家,现在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大部分农村居民生病仍然住不起院。总体来说,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资金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客观需要。

  2.2.2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财政支出过多

  政府对行政管理方面的财政开支过高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是因为当前行政机构人员的过分臃肿导致。我国当前的行政机构正经历臃肿到精简的过程中,但是精简压缩机构后,很多的单位会以各种名义设立新的机构,将精简下来的人员又重新纳入进去,结果造成不减反而增加的局面。同时我国的各级行政机构又存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每一机构都有完整的人员配置。其中,由于公务人员的过多,导致公务人员需要在工作方面,进行必要的财政支出,但是很多的职务消费中,都存在过度消费和过滥消费等问题,许多财政开支是公私部分,甚至假公济私,结果就是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费用不断上升。

  2.3.财政收入中的虚增现象

  财政夸大是指政府名义收入的增加,但实际收入不改变或提前下一年的收入。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大部分是由我国经济基础的快

  速增长造成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财政收入的虚拟增长是名义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

  财政收入虚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改革措施导致的名义收入增加,而政府的实际财政资源没有增加。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一种形式的财政收入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财政收入。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税制改革初期。在税收改革实施前,各级政府部门在不纳入预算收入的情况下收取费用。由政府及其下属部门管理。税收改革的实施后,费用改为被纳入政府预算收入以税收的形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实际收入并没有改变,只是从一种形式的收入转移到另一种形式的收入。

  2.4.资源税费制度不完善

  资源税费制度是一部较为复杂的税收制度体系,它包含税收法、矿产资源法及其附属法规等等,属于国家资源开采方面的管控。如今从经济发展趋势看,资源型行业属于利润高的行业,这就驱使市场上出现为牟取暴利的资源型行业的出现。

  依据现有的资源制度的有关的规定,税费制度能够将矿山企业的超额利润得以调节,其中就包括资源级差和资源价格因素造成的利润差。从理论上看,如果资源制度制定的十分合理,它就可以调节不同矿产企业利润水平。至于暴利行业出现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我国没有一套系统的税费调控制度。

  一是国家对资源方面的税费制度不具有普遍性。因为资源税征税不可能遍及所有资源,因而征税范围较窄。同时,因为部分矿产自然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有的虽然属于可再生但是其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不能作为普遍实行的税种。这给地方税收征管部门的实施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其次是地方矿产管理机构没有征收手段。在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工作中,地方矿产管理机构会面临很多的困难,不能够像税务部门一样进行强行的征收,甚至在银行的作用下,会直接扣缴,对于不按照规定缴纳费用的,地方行政机构要给予处罚,除了一系列的罚款之外,还要吊销矿产许可证。

  这些部门在执法时还需要得到法院批复许可,由于自己没有独立的行政执法权力,造成在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上十分被动。

  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方矿产管理机构属于地方管理部门,它在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财产收益时,常常出现政企不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因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利益,经常干涉地方矿产管理机构对矿产资源企业费用的征收,或者要求矿产征管机构将征收的费用全部或者其中部分交到地方财政中。除此之外,在矿产征管机构征收过程中,经常有些企业以各种理由借口,不缴费。

  存在行业垄断的现象,分析资源性产业可以发现,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垄断的现象,特别是石油业表现的更为明显。由于不断增长的原油的价格,石油的收入慢慢的变高,与此同时,员工和股东的收益也一步步上升,随着资源以及价格的上涨,溢价变多,大都归员工以及少数股东所得,就是分配不公平。对资源进行定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缺陷修正。

  根据上述,完备国家的有关资源的税收制度,通过税收方式建立资源开发的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能够很好地引导国家资源的合理开发。而政府经由税收等相关手段,将那些垄断行业的利润征收起来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很好调节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增强国家的社保基金的实力,从而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

  第3章

  构建合理财政政策的建议

  3.1.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

  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对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十分明确,且还有一套详细的划分体系,合理调剂财权和实权的分配。为妥善处理地方财政的亏空,这些国家采用科学合理的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而在我国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有关方面的划分还不够具体,随着近几年来财权过于向中央集中,事权不断下放,结果就是地方财政支出愈加疲乏。基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划分的不清晰,上级政府就会借助于行政压力给下级政府安排财政支出责任,最终结果就是本来困窘的基层政府部门的财政状况更加窘迫。

  基于此种情况,国家财政部门应该针对中央同地方财政支出问题,制定一项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另外,国家也应该制定财政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财政监督机构监督那些不按规则办事的行为。

  3.2.平衡财政支出结构

  我们都知道财政支出在促进经济方面的作用。但也应该指出,一些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有的甚至对经济增长没有贡献。一些以经济为主导的投资将在短期内出现,部分公共建设方面的投资则需要在很长的时间内,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才有所体现,比如教育、医疗方面的投资。

  我国政府目前力求打造为民的服务型政府,加大对公共领域的财政支出,这也是市场化经济的内在要求。但是,我国财政支出向公共财政转型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它仍然带有很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具体表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投入方面,依据国际经验,一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国家财政对经济建设投入就会越低,比如英国和美国,他们在2012年对经济建设的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指占7%和4%,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比如,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也低于我国的28%。

  财政支出由于过多的向经济建设领域投入,造成我国对社会保障性建设的投入过低。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社保建设方面的支出一直调整到15%左右,而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远远超过40%。在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今天,国家加快对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可以对社会收入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又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但是,对有关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和产业,国家在财政必须提供必要的支出,从而形成在政府引导下的投资融资平台。在政府财政大力的投入下,相关产业可以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源参与到这一行业中。

  3.3.合理规划财政收入

  增收财产税、资源税,同时调整征收个人所得税标准和对第二、三产业征税的税率。在规范税收的基础上,努力缩小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增加成6员的可支配收入、可利用资金,通过这种方式激活微观市场的与主体,从而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政府在参与经济管理过程中,实施的行政干预效果远不如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的空间大,并且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对经济也很有利。因此,财政政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首选工具。在如今21世纪的财政政策,一定会成为调节经济发展周期,稳定经济发展形势的必要武器。在实现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经济平稳波动目标时,国家财政政策应该做到实时调整,从而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积极推进税制改革

  过高的税负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国内需求。目前,中国财政赤字增速过快,消费增长相对投资过缓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日益明显的负面影响。

  ①关于税制结构。我国是一个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流转税是以纳税人的商品生产、流通和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纳税对象的一种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在内,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流转税不考虑企业盈亏状况,因此,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的税制结构本身会带来税收的增长高于GDP的增长。

  ②关于增值税。增值税是中国最大的税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无法抵扣,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这意味着任何投资都要缴纳增值税。最近几年投资增长过快,这必然会带来增值税的过快增长。

  ③关于企业所得税。内资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的第二大税种,由于我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过少、扣除标准过低,造成劳动、资本、技术和风险等的补偿不足,人为地扩大了税基,即把一部分成本当作所得来征收,导致我国内资企业所得税比外资企业所得税的负担高得多。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税收的制度性因素,在税收的高速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完善财政税收机制,增强税收的调节效果不但是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财政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走向。

  ①优化税制结构。加速我国增值税转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的税负,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以带动国有经济的产业升级。实行增值税转型后,短期内可能出现税收的暂时性减少,但随着转型后,投资环境的好转,消费型增值税的刺激投资作用将加强经济景气,经济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税收收入的增加;另外,转型后,随着企业税负的减少,相对的便是利润的增加,这又会带来所得税收入的增加。

  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加强税收征管中的作用。税务部门积极整合各项信息资源,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数据分析应用,依托信息化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提高各税种税源管理水平。

  ③财政政策的第二个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目前高收入者纳税额仍然较低,股票等投资所得仍不在纳税范畴,产业间收入差距十分明显,稳健的财政政策必须研究和实施综合分类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收入分配的调整。

篇七: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财政改革不断深入,预算管理不断规范,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监督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本文在分析财政体制基本情况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对于今后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

  存在问题

  对策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大跨越。财政改革不断深入,具体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①财政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初步建立起了公共财政体制框架。1994年,我国全面推出分税制改革。1998年,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财政资金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转向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服务。从1999年开始,推行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管理和政府采购改革。2007年起,全面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和绩效考评试点。②财政分配关系获得调节,实现了更加规范化的预算收入管理,能够保证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的更加规范化。在最近的几年,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立,达到了分开中央地方管理权限和范围的目标,有利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扩大,能够保证财政向中西部地区的倾斜。1994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不包含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根据33%的税率来进行征收,能够保证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的更加规范化,能够将各种包税办法和对国有企业的调节税取消。③预算支出结构达到调整和革新,财政资金主要倾向于民生领域。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数额正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来,扩大了数十倍。

  一、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目前财政改革不断深入,预算管理不断规范,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监督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其中面临的问题。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所述。

  1.财政政策、编制、执行和监督之间缺乏有效制衡。当前的财政政策、预算、执行和监督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合力,缺乏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财政部门内部的预算、监督等机构出现多重设立的问题,导致出现职能的交叉,从而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管理口径,不能够真正区分清楚不同的职能部门的责任所在,最终导致财政工作的效率低下,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互相推诿的问题时有出现。与此同时,财政政策、编制、执行和监督因为存在着职能方面的重复设置,会出现做同样的工作的问题,并且会导致不同的文件之间的分歧,不利于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财政决策,也导致财政预算执行部门很难决策。另外,财政预算监督也存在着问题,不能够较为详细、具体的编制预算草案,不能够保证预算报表所列科目的具体性,所有科目的规模数额都存在着扩大的问题,并且不具备较强的公开透明性。

  2.预算管理工作有待健全。在现阶段,仍然没有形成绩效预算机制。项目支出不具备可供参考的立项标准,专项支出也能够保证绩效预算的原则得到反映,专项资金安排仍然没有形成较为科学有效的评审机制。事前并不能够对项目支出预算做出真实、合理、科学有效的绩效评审工作,在事中,也不能够科学有效的对项目支出预算做好督导工作,在事后,不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绩效评价工作。与此同时,预算调整也不科学。随时调整预算收支,改变预算科目的现象经常出现。资金分配也不均匀,从而造成部分单位为了得到资金而形成预算编制的浮夸和随意性的问题,导致财政预算不具备权威性。另外,预算执行存在“散、慢、弱、低”的问题,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非常低下。

  3.财政监督法制、体系、方法有待健全。在现阶段,财政监督的法制保障是非常落后的。当前的法律对财政的监督主要是停留在原则性规定方面,不具备较强的操作性。与此同时,不具备较为健全的财政监督体系,并没有理清楚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经济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也不科学,时常出现交叉工作的问题。另外,不具备较为规范的财政监督机制,相关的监督方法也不具备多样性,监督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检查的方式来进行,不符合当前的财政职能转变的要求,外部监督机制也比较缺乏,不能够有效发挥出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的监督作用。

  二、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1.转变财政体制改革的观念

  只有转变财政体制改革的观念,才能够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建立新的财政体制改革制度,更加有效的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坚持大局观念。预算管理和监督体割改革在财政各项改革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定要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来理解他们的重要作用。其次,一定要坚持责任观念。再次,一定要坚持民主法治观念。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应该是民主的,必须坚持民主原则,保证我国财政的所有收支行为必须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最后,必须坚持绩效观念。预算管理和监督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必须取得最高的绩效。另外,也应该坚持诚信观念和危机观念。

  2.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

  大胆借鉴国外做法,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政府职能,具有法律约束,科学、规范、高效的预算管理模式。一是深化分税制改革,完善分级预算制度,坚持财力下移,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二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公式化、均等化的改革方向。三是全面实行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和复式预算,以保证预算的完整性。四是推进财政机构改革,建立财政政策、编制、执行、监督四权相对分离、相互制衡机制。

  3.加强财政外部监督工作

  加强财政外部监督工作,就是要做好人大监督、审计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等各方面的监督工作。实现这方面的监督效能的全面加强和提升,从而保证我国的财政部门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切实秉承公开、公正、透明的财政改革原则,不断做好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工作,不断突破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的瓶颈。加强财政外部监督工作,就要求不断修改和健全《预算法》及相关条例,从法律的角度做好预算管理和监督工作;同时,也应该逐步建立健全人大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并且,要做好预算编制、执行和结果的审计工作;另外,逐步做好“阳光财政”工作,保证财政改革的公开透明程度。

  综上所述,本文进行了关于财政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提出了几点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今后的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让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再平.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1,(08).

  [2]谢凤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走向趋势[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933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