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教案设计 >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1-01 11:00:05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1  活动目标  1 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 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  3 培养幼儿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1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  3.培养幼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范例推荐)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1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听说游戏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发准难发的音和易混淆的音,听懂并理解游戏规则,提高控制自己的动作及语言反应的能力。目标较全面,也较具体,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准备

  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

  (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用手偶教具代替。)

  活动过程

  1.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

  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

  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

  (活动开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创设游戏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此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可以为以后顺利开展游戏奠定基础。)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

  (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

  3.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

  (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安排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此游戏较适合采用让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可以让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练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从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巡回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幼儿想象,进行简单的听指令仿编游戏儿歌的活动。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如“除了木头人,你还看见过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人呢?”引导幼儿说出“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游戏时,幼儿必须听指令改编游戏儿歌,如发令人说“稻草人”,幼儿就念“山上有个稻草人”的游戏儿歌。

  (建议此活动可安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发音练习和训练各种能力。

  在幼儿较熟练地开展上述游戏的基础上,组织安排幼儿进行简单地仿编游戏儿歌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培养幼儿听说应变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仿编能力。)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的念儿歌,正确区分韵母:an和ang。

  2、听懂游戏规则,在老师的提醒下,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3、愉快地与同伴们一起边念儿歌边玩游戏,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听说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游戏二歌,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

  ——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2、 学习游戏二歌。

  教师:儿歌里说了什么?带幼儿念儿歌2-3遍。

  3、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后,幼儿马上做一个造型保持身体不动。

  ——如果发出了声音或身体不动了,就伸出手给同伴,同伴就拉住她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现在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4、教师和全体幼儿面对面进行游戏。

  师生边念儿歌,边坐在小椅子上做动作,鼓励幼儿摆出各种各样的身体造型,儿歌念完后,教师故意先动,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边做打手心的动作,感知游戏的趣味性。

  5、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玩法。

  安排有而与旁边的小伙伴两两结对进行游戏活动,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造型,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6、 教师和全体幼儿游戏。

  幼儿在教室四散走动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念完后,教师寻找身体移动或着发出声音的幼儿,发现后,便与全体幼儿一起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现在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若没有发现一个幼儿动,教师可以说:“木头人*了!”全体欢呼,游戏可反复开展2-3遍。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传统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进行改编。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与同伴沟通,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成功。

  活动准备

  会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

  活动过程

  1、幼儿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

  2、请幼儿说说玩游戏时哪个部分能改动,使游戏更好玩。激发幼儿改编游戏的愿望。

  3、引导幼儿自愿分组,分别从形式、规则、说儿歌的方法、最后定格的造型、游戏的人数等几方面探索游戏的不同玩法。

  4、引导幼儿交流游戏玩法、总结游戏经验,提出新问题并不断改进完善新玩法。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阅读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1)

——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菁选3篇)

幼儿园教案木头人1

  活动主题的选择:

  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起说儿歌,并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路或做动作,当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幼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不动。如果谁动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戏。(儿歌:山连山,水连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

  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幼儿园教案木头人2

  活动主题的选择

  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起说儿歌,并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路或做动作,当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幼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不动。如果谁动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戏。(儿歌:山连山,水连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

  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

  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幼儿园教案木头人3

  活动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木头人出现

  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

  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

  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

  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四、表演《眉飞色舞》

  1、幼儿表演《眉飞色舞》

  2、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2)

——幼儿园小班游戏《木头人》教案 (菁选2篇)

幼儿园小班游戏《木头人》教案1

  游戏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习惯以及听力。

  2.让小朋友体验游戏的快乐。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游戏准备:

  1.在室外选择较*整的场地。

  2.儿歌一首。

  游戏过程:

  1.准备活动

  教师直接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你们知道木头人是怎么样的吗?多请一些小朋友回答。教师继续讲道:游戏里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面也有一个木头人,你们听听这个木头人是怎么样的?你们认真、仔细听哦。教师展示一遍儿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是小蜜蜂。”老师儿歌念完了,那小朋友们现在知道儿歌里的木头人是怎么样了吗?(全班回答即可)

  2.开始游戏

  首先,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在一旁念儿歌,小朋友在结束儿歌的时候要停止不动,动了小朋友要接受惩罚,停止一次游戏。

  3.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都做的很好,那我们给自己鼓鼓掌。那我们下次把这个好玩的木头人游戏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

  儿歌学习不要求背诵,只需小朋友天听懂即可;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幼儿园小班游戏《木头人》教案2

  【活动主题的选择】

  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起说儿歌,并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路或做动作,当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幼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不动。如果谁动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戏。(儿歌:山连山,水连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

  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3)

——幼儿园音乐教案《123木头人》 (菁选2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123木头人》1

  【活动名称】123木头人

  【年龄段】小班

  【活动设计】林小斐

  【活动形式】小集体

  【设计意图】

  《123木头人》是一首幽默有趣的歌曲。全曲歌词内容浅显易懂,曲调简单流畅,节奏变化鲜明,富有游戏性,特别适合小班的幼儿来开展音乐韵律活动。

  木头人是幼儿很熟悉的游戏,不仅结合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乐曲中的停顿,并能跟随音乐创编出动作造型。同时,动作的设计从手指韵律到身体韵律,也是从个人到合作的互动,过程循序渐进,在韵律的过程中不断对幼儿提出新的挑战,从而不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预定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中的停顿。

  2.运用已有的“木头人”游戏经验,创编出不同的动作造型。

  3.愿意参与音乐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前期准备:熟练掌握“木头人”游戏规则

  物品准备:音乐《123木头人》、小鼓

  【活动重点】

  会在音乐停顿的时候用身体做造型

  【活动难点】

  与人合作做造型

  【预定程序】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好朋友,这是谁?对啦,它要和小朋友们玩游戏。请小朋友们跟着鼓声节奏拍手、走路。

  提问:鼓声停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

  指导:引导幼儿跟着鼓声节奏拍手、走路,当鼓声停的时候全身定住。初步感受停顿。

  小结:你们太厉害啦!简直是“金耳朵”,鼓声停的时候都能保持不动。

  二、感受音乐,体验快乐

  1.初次感知,手指律动

  指导语:这回我要难一下你们,这里有一段带停顿的音乐游戏,叫做123木头人,听到音乐请随着节奏用小手在身体上走动,当听到说“木头人”时,我们就来做个特别的造型。

  指导:引导幼儿随音乐用手在身体上玩游戏,当听到“木头人”时,鼓励幼儿停下来做动作。每停顿一次,老师需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和别人不一样的手部造型”。

  小结:我发现每次说“木头人”时,小朋友们都能迅速停下来,更重要的是会摆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手部造型。

  2.二次感知,自由造型

  指导语:这对于你们太简单了,我要来个更难的,请所有人站起来随着音乐自由走动,当听到“木头人”时,马上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身体造型。

  提问: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造型?(......)怎么做?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用身体的不同部位造型。

  指导语: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挑战一下吧!看看谁的造型和别人不一样。

  指导:老师在每次停顿处要及时发现有创意的造型,时实点评,引导众幼儿模仿。

  3.三次感知,两人合作

  指导语:这回来个最难的,刚刚小朋友们都用了自己身体的各种部位做造型,现在加大难度,两人合作一起造型。敢不敢挑战?给大家1分钟时间和旁边的人商量可以怎么造型。(1分后)哪两位想到台前展示自己设计的造型?

  指导:请1——2组幼儿示范。

  提问:除了可以站着造型,还可以怎么造型?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小结:你们的表现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大吃一惊,你们的造型有高有低,还努力和别人不一样!祝贺你们,挑战成功!

  三、多人参与,提升经验

  指导语:老师遇到了难题,两个人可以合作造型,三个人或者更多人也可以吗?我看到客人老师也很想和大家一起玩,我们一起去邀请他们吧!

  提问:可以怎么说?(可以和我一起玩吗?你愿意和我.......)

  指导: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客人玩游戏。

  小结:玩得开心吗?我把这首音乐发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今天由你们当小老师,回家教爸爸妈妈玩这个游戏,看看谁的造型最特别!请小朋友一起向客人老师说“再见”!

幼儿园音乐教案《123木头人》2

  活动目标

  1.复习分类配对,学习按序号拼装木块的方法。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合作的重要,探索合作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已学习了拧螺丝的方法。

  2.贴有数字标记的木头人拼装部件,装饰成红、黄、蓝、绿的“小树”匹棵?衣服四套。

  3.相关课件(两段视频片段)。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导入主题。

  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分组搬运游戏材料。

  (1)按颜色分类。

  场地上四个角,各放一棵小树(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颜色树上的叶子作为自己的标记。同样颜色标记的幼儿就是一组。

  (2)搬运木块。

  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按颜色分类,又轻又快地搬运木块。

  评价幼儿“搬运木块”的情况,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一说搬运木块的方法.感受合作的重要。

  3.拼装木头人。

  (1)引导幼儿观察木块上标记的数字规律。

  师:请你们仔细看看木块上面,发现了什么?都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又有几个呢?

  (2)让幼儿自己探索木头人的拼装方法。

  师:这些木块可以拼成一个有趣的木头人。每一对数字就藏着拼装木头人的方法,哪组能先解开这个秘密?看哪组能动脑筋想办法,拼好木头人?

  (3)各队幼儿合作拼装木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等会儿请每个队把完成好的作品,挂在支架上.然后一起把它抬到前面来放好,所有队员都回到自己队的位置,就算完成任务了。哪个队拼得又快又好,就奖励一张笑脸娃娃!

  (4)展示评价各队拼装的作品,分享探索方法和合作经验。

  师:请最快拼好木头人的队,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拼的?其他队的小朋友也是这样做的吗?

  师:每个队的小朋友都完成了。在你们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下,木头人都开心地对我们笑呢!你们高兴吗?我们来玩个“木头人的游戏”吧!

  4.装扮木头人。

  (1)与幼儿共同观看经装扮后的木头人视频,激发幼儿装扮木头人的兴趣。

  (2)分别请两名幼儿为木头人穿上不同类型的衣服,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给木头人穿衣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相信的话,我们就请两个小朋友来试试。

  (3)引导各队幼儿讨论、协商,进一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分工合作装扮木头人。

  (4)展示各队装扮好的木头人,组织幼儿小结合作经验,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现在各个队都把木头人装扮好了,你们说,漂亮不漂亮呀?刚才哪个队最快?他们穿得怎么样?他们刚才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其他各队的小朋友也表现得很不错,正是你们的共同配合才使木头人变得这么漂亮!你们真能干,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活动延伸:

  将木头人投放在游戏区角中。在表演区,创造“小舞台”的场景,鼓励互相配合操作木头人,让木头人动起来,尝试表演木偶戏。在娃娃家,收集各种材料,装扮木头人,鼓励幼儿大胆创意,为木头人设计发型、服装、表情等。

  设计意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童装店发现了几个店主准备丢弃的“木头人”模特。跟真人几乎等高的“木头人”看起来形象生动,而且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以拆卸、拼装,很有意思,但要一个人独立完成拼装也有些难度。如果以“木头人”为素材,设计一些有趣的合作游戏,通过带有挑战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探索、感受、体验合作,肯定会受幼儿欢迎。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4)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5篇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着听口令,提高自控能力。

  2、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3、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2、难点:体验游戏的快乐,学会游戏的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呢?(尽量保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起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请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头人”

  (2)口令完毕,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立即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这一轮的游戏失败者。这个人必须上去和拍照人“手牵手”(各自牵着绳子的一端),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直到有一个“勇士”上去把绳子“砍断”,拍照人反身抓木头人,已被抓木头人恢复自由身,跟着队友一起跑向安全地带。

  情景二:如果没有被抓到的失败者,那么任意一名木头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则拍照人必须转身去抓木头人,被抓到者成为新一轮游戏的拍照人,若没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变,进行再一轮的游戏。

  2、学生分组(分成两大组),各自玩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请获胜的同学说一说游戏时自己注意了什么?

  2、请失败的同学说一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些什么?

  1、坚持。 在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学会坚持。在别人没有动之前的最好选择就是不动。这里的不动就好比我们的成功,只要你多坚持会不动你就成功了。学会坚持,让我们与成功不仅仅是面对面,而是让成功与我们融为一体。

  2、学会令行禁止。 在游戏中,当口令喊完之后,大家必须静止,这就是命令的作用。学会令行禁止,这个游戏的另一心理学意义。俗话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当命令下达之后,自己的一切都必须以命令为重。

  3、自控和被控制。游戏的最后一层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游戏中,想让自己不动就必须自我控制。被控制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从小到大,首先学会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游戏中学会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2

  【活动主题的选择】

  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起说儿歌,并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路或做动作,当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幼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不动。如果谁动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戏。(儿歌:山连山,水连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

  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本游戏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教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很快就学会了儿歌并进行了相应的创编。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3

  【活动目的】

  训练大肢体动作。

  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宽阔的游戏空间。

  【活动过程】

  1、找个宽阔的游戏空间,让孩子尽情地跑动。

  2、当你喊出“一、二、三,逃跑”时,孩子必须尽快跑开并远离你。

  3、当你喊出“一二三,木头人”时,孩子必须即刻停止一切动作,并完整保持住那一瞬间的姿态。

  4、在、重复第二个和第三个步骤,直到孩子不想再玩为止。

  【活动提示】

  1、试着喊出其他口号,如“跳跃”、“跳舞”、“走路”、“爬行”等等。

  2、保证游戏空间没有任何障碍物,以免孩子因为跑动而不小心撞伤身体或撞坏东西。

  教学反思:

  整个游戏比较简单,主要以学习儿歌和遵守游戏规则两项基本任务,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通过活动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经验。第一点,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4

  学习目标:锻炼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轻快音乐,幼儿随意走动。

  2.当老师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准说话、二不准动,三不准露出大门牙”时,幼儿便要停止动作,做出一个喜欢的造型(如模仿小动物),并保持身体静止,看谁坚持的时间最

  3.可以让先动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建议:

  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可以由幼儿组织活动,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组织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动作或说幽默的语言,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进一步考验小朋友的身体控制能力。

  延伸阅读:调皮的小鸟

  【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亲子共享操作成功喜悦。

  【活动准备】

  硬卡纸约8×16厘米一张,筷子一根,胶带一卷,彩色笔一盒。

  【活动过程】

  1、家长将卡纸自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两个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处各画一只鸟和一个鸟笼。

  2、引导孩子观察鸟身体上的图形以及个数,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亲子合作用胶带把卡纸从中间线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顶端。

  4、家长启发孩子快速转动筷子,让卡纸左右转动,看看图画有啥现象发生。(筷子快速搓转,由于视觉暂留的原因,看起来小鸟是关在鸟笼里的。)

  5、家长引导孩子找出小鸟进出笼子的奥秘。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利用折叠的方法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角色动态。

  2.愿意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合作做画的乐趣。

  3.复习用牙刷喷色的基本技能,能大胆使用不同的颜色丰富画面。

  二、教学准备:

  1.幼儿操作的若干“木头人”,每组白纸人手一张,幼儿操作背景四幅,胶水人手一支。

  2.教师范画一张,绿色、红色、兰色、黄色水粉,旧牙刷,吸管喷色工具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倒如情景。

  1.游戏“木头人”,游戏2遍,教师表现幼儿有代表性的动作。

  (二)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讨论折叠“木头人”。

  1.幼儿独立折叠欣赏“木头人”。

  A幼儿折叠“木头人”。

  B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折纸。(把幼儿的“木头人”有一定意图的摆放在黑板上)

  C引导幼儿欣赏。

  2.幼儿合作折叠欣赏“木头人”。

  A教师启发幼儿观察组合图象。

  B幼儿小组合作做画。

  C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合作、想象,请先完成的组在组里交流)

  D幼儿欣赏合作作品。

  (三)操作活动:

  1.教师出示范画。

  2.启发幼儿按自己兴趣折叠3—4个“木头人”造型,喷色,制成动态人影。

  3.巡回指导幼儿喷色。

  请小朋友回到桌子旁边,帮助木头人摆各种动作,然后放在纸上用牙刷喷色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创造的动态形象。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5)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5篇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1

  活动目标:

  1、在学会B段木头人动作的基础上,学玩游戏《小鼹鼠和木头人》。

  2、根据动作的提示,能在A段音乐的句尾处快速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3、体验控制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魔法棒、小鼹鼠的图片、有木头人的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随《木偶舞曲》进场。

  幼儿跟音乐随意做木头人动作。

  师:今天小木头人要来跟大家玩游戏了,看一看,他来了!你们也来学一下。

  二、游戏。

  1。通过教师手指游戏熟悉A段音乐。

  师:这是谁呀?今天小木头人就带了小鼹鼠来玩游戏。小鼹鼠可调皮了,他会在地里打洞,还喜欢在路上东跑跑,西跑跑。我们跟着音乐看看小鼹鼠的脚在干吗!

  2.跟随音乐玩手指游戏,熟悉在每一句的句尾回原位的规则。

  用小手当小鼹鼠的脚,跟着音乐听一听,跑一跑,找到音乐停顿的地方。

  3.跟随音乐玩小脚游戏,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师:音乐放到什么时候小鼹鼠回来排好队的?现在我要你们的小脚也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在每段音乐的后面回来,准备好。

  4。随教师唱A段音乐玩游戏,探索如何才能快速归队。

  请几名幼儿尝试玩游戏。

  5.随A段音乐玩游戏,尝试随音乐快速归队。

  交换幼儿尝试。

  6.随音乐完整游戏。

  师:现在我要带所有的小鼹鼠到森林边去玩。

  7.再次游戏,增加角色。

  魔法棒定造型。

  幼儿尝试做木偶人。

  三、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可能会遇见谁呀?一起来听一听。赶快跑啊,快跑回家呀!哇,刚才森林里是谁呀?还可能有谁?这么多可怕的动物都出来了,我吓了一身的冷汗,你紧张吗?这次我们要跟着小木头人到别的地方去玩游戏了,别的地方可能更紧张、更危险,可能有更可怕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躲避,学会保护自己。好,全体起立,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啊?叫小鼹鼠和木头人,回去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一玩这个游戏。今天玩的开心吗?那我们就用开心的表情和科任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鼹鼠和小木偶》是由两支乐曲组合而成。根据这两个不同的音乐性质,我设计了小鼹鼠和小木偶这两个角色,并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之中。小木偶的音乐主要是帮助孩子们掌握合拍和节奏,这一段音乐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创编。而小鼹鼠的音乐则是培养孩子们动作的控制性。教师给与幼儿一定的提示,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与音乐相匹配的形象的动作。最后大家共同设计成完整的游戏,真正体现了双主体。

  今天的活动,采用的是渐强模式:上肢+音乐刺激—疲劳时+创编动作—再疲劳时+身体大幅动作+游戏规则,孩子们很容易就通过动作掌握了两段音乐的节奏,抢着要当木头人。在活动的最后还升华了主题,让幼儿明白躲避危险的道理。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2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喜欢玩游戏吗?

  2、*时你们常玩什么游戏呢?

  二、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板书)

  2、做“木头人”游戏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幻灯出示儿歌)

  三、游戏 :

  1、演“木头人”:

  做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演好“木头人”。

  (板书:演)

  (1)摆姿势:开动脑筋想,你准备摆个什么可爱、有趣的姿势做“木头人”呢?快快想,游戏马上要开始了。

  (2)演一演:(全体起立)准备一次、准备第二次

  (3)等一等,先别开始,我想问一下,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4)现在游戏真的要开始了。

  准备:你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三十秒)

  (5)说一说:你觉得演“木头人”好玩吗?你来说说什么地方最好玩?(注意引导:在演木头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时间到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得呢?)

  2、逗“木头人”:刚才大家演“木头人”演得那么好,这时如果有人逗你笑,你还能做得这样好吗?(板书:逗)

  (1) 说活动方法:两位“木头人”上台。

  另两位同学要尽量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看能不能把“木头人”逗笑。

  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就是“超级木头人”。

  千万注意逗笑的人不能接触“木头人”的身体。

  (2)请两位“木头人”上台,三位同学来逗。

  其他同学就是评委了,评一评谁表演得最有趣。

  最会逗笑的评他为逗笑专家,坚持到最后没笑的木头人评为“超级木头人”(板书:评)

  (3)评委们注意观察:(出示课件)评委齐读要求:

  a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b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4)逗笑。

  (三十秒)

  (5)评出“逗笑专家”和“超级木头人”: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引导学生说具体哪个动作、语言、表情。)

  3、大家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下“木头人”和逗笑者呢?和你的同桌一起玩游戏,一人演木头人,一人做逗笑者,成功了之后,换一换角色。

  建议:

  1、注重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

  例:抿着嘴、涨红了脸、瞪大了眼睛、松了口气

  2、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

  例:紧张、开心、矛盾、担忧

  3、注重场面描写:

  例:鸦雀无声、热闹、炸开了锅、沸腾

  1、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见。

  2、周围安静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

  3、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4、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

  实在太静了!

  逗笑“木头人”规则:

  一方当“木头人”,另一方当“逗笑人”,你要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设法让他动或笑起来,但注意不可以有身体的接触,也不可以说一些过分的话。

  评委要求:

  1、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2、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3

  活动目标:

  1、在学会B段木头人动作的基础上,学玩游戏《小鼹鼠和木头人》。

  2、根据动作的提示,能在A段音乐的句尾处快速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3、体验控制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魔法棒、小鼹鼠的图片、有木头人的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随《木偶舞曲》进场。

  幼儿跟音乐随意做木头人动作。

  师:今天小木头人要来跟大家玩游戏了,看一看,他来了!你们也来学一下。

  二、游戏。

  1。通过教师手指游戏熟悉A段音乐。

  师:这是谁呀?今天小木头人就带了小鼹鼠来玩游戏。小鼹鼠可调皮了,他会在地里打洞,还喜欢在路上东跑跑,西跑跑。我们跟着音乐看看小鼹鼠的脚在干吗!

  2.跟随音乐玩手指游戏,熟悉在每一句的句尾回原位的规则。

  用小手当小鼹鼠的脚,跟着音乐听一听,跑一跑,找到音乐停顿的地方。

  3.跟随音乐玩小脚游戏,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师:音乐放到什么时候小鼹鼠回来排好队的?现在我要你们的小脚也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在每段音乐的后面回来,准备好。

  4。随教师唱A段音乐玩游戏,探索如何才能快速归队。

  请几名幼儿尝试玩游戏。

  5.随A段音乐玩游戏,尝试随音乐快速归队。

  交换幼儿尝试。

  6.随音乐完整游戏。

  师:现在我要带所有的小鼹鼠到森林边去玩。

  7.再次游戏,增加角色。

  魔法棒定造型。

  幼儿尝试做木偶人。

  三、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可能会遇见谁呀?一起来听一听。赶快跑啊,快跑回家呀!哇,刚才森林里是谁呀?还可能有谁?这么多可怕的动物都出来了,我吓了一身的冷汗,你紧张吗?这次我们要跟着小木头人到别的地方去玩游戏了,别的地方可能更紧张、更危险,可能有更可怕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躲避,学会保护自己。好,全体起立,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啊?叫小鼹鼠和木头人,回去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一玩这个游戏。今天玩的开心吗?那我们就用开心的表情和科任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鼹鼠和小木偶》是由两支乐曲组合而成。根据这两个不同的音乐性质,我设计了小鼹鼠和小木偶这两个角色,并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之中。小木偶的音乐主要是帮助孩子们掌握合拍和节奏,这一段音乐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创编。而小鼹鼠的音乐则是培养孩子们动作的控制性。教师给与幼儿一定的提示,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与音乐相匹配的形象的动作。最后大家共同设计成完整的游戏,真正体现了双主体。

  今天的活动,采用的是渐强模式:上肢+音乐刺激—疲劳时+创编动作—再疲劳时+身体大幅动作+游戏规则,孩子们很容易就通过动作掌握了两段音乐的节奏,抢着要当木头人。在活动的最后还升华了主题,让幼儿明白躲避危险的道理。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4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

  (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用手偶教具代替。)

  活动过程:

  1.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

  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

  3.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安排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附游戏儿歌:

  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

  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幼儿想象,进行简单的听指令仿编游戏儿歌的活动。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如“除了木头人,你还看见过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人呢?”引导幼儿说出“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5

  活动目标:

  1、正确发准“山”、“三”等字音。

  2、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根据游戏规则作相应的动作,提高自控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兔、小狗、小猫的毛绒玩具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一天,小兔、小狗、小猫他们一起做游戏(出示毛绒玩具),嘴里还念念有词,玩得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嘴里说的是什么吗?

  ——想,他们玩的是木头人的游戏。

  2、引出儿歌:山 ,山, 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 ,三 ,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3、引导幼儿回忆儿歌。 “哪里有个木头人?” “山上有个什么人?” “几个好玩的木头人?”

  “三个什么人?” “除了不许说话还不许干什么?”

  4、师幼齐说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和“三”。

  二、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动作,儿歌念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可摆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姿势,摆得姿势要坚持到游戏的禁令解除方可放下。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有教师将其请到前面,再请一名幼儿做惩罚他的人。被罚的幼儿将手伸给惩罚他的幼儿手中,而惩罚他的幼儿则拉住他手与全班幼儿一起手指他念:“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小手打三下。”然后边打手心边数“一、二、三”,游戏接束。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除了打手还可换为“你是一个小调皮,撅起屁股打三下”,也可换为“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胳膊打三下”。

  三、教师示范指导游戏玩法

  所有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来此游戏。

  儿歌:(山 ,山 ,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 三, 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小手打三下) (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胳膊打三下) (你是一个小调皮,撅起屁股打三下)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与其他幼儿或家长继续玩木头人的游戏。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6)

——逗笑木头人叙事作文3篇

逗笑木头人叙事作文1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李老师一脸坏笑地走进教室,不怀好意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玩一个游戏——木头人。”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无趣地说:“我几百年前就玩过了……”但听老师说是升级版的,同学们的兴趣转到了高潮。

  老师简单说了一下游戏规则,我们便开始了木头人之旅。

  第一轮时,我是逗笑人,同桌当木头人。见同桌一张冷漠脸,我立刻哈哈大笑起来,她终于忍不住了,呵呵笑了起来。第二轮开始了,小赵与小钱,小钱眼睛紧闭,仿佛在想:“我不看‘尘世’,看你能奈我何,哈哈。”小赵不甘心,千方百计想办法逗她笑,我们也帮小赵,人多力量大,最后小钱还是输了。

  最有趣的要数最后一轮了,我们全班逗老师这根“大木头”。几个男生凶神恶煞地冲向老师,仿佛在想:“小杰杰,想不到你也有今天,*时钱也不多发一点,今天小爷们要新仇旧恨一起算。”只见李老师手背在后面,脸部绷紧,牙关紧咬,做出一副等待死刑的样子。我们全班一拥而上,围着老师,吓得老师面如土色,直打哆嗦。

  许多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想借此把老师逗笑,可狡猾的小杰杰可不会上当,仍旧稳如泰山。这时,不知哪个调皮鬼的两个手指,从老师背后伸向了他的胳肢窝,老师被搞得紧闭双眼,哭笑不得。这时,我们总算找到了李老师的弱点——怕痒。同学们那一根根邪恶的手指,齐刷刷伸向老师的胳肢窝。小杰杰害怕得四处逃窜,满教室乱跑,最后躲到墙角,可怜兮兮地说:“各位大爷饶命啊,我投降!”老师这么一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声都快把教室震塌了。

  这升级版的木头人,真是太好玩了,有机会你也来语尘玩一玩吧!

逗笑木头人叙事作文2

  “哈哈哈……”我们班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原来我们和石老师在做逗笑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一个组先请一个人上来,再请其它三组的人。第一组的一个人上来,其他人不能太靠近,不能用手,只能用动作、神态、语言来逗笑站在你面前的人。

  游戏开始了。首先上来的是周裕柯,接着是“胖哥”,周裕柯站在那里,“胖哥”不知用什么,一下子就把周裕柯逗笑了。

  接着,何伟豪上来了,逗笑何伟豪的对象是叶翊帆,可叶翊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逗不笑何伟豪,结果他失败了。

  最好玩的一组是南逸城——“大妈”了,但先上来的是别人,那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逗不笑她。“大妈”上来了,他讲了一串笑话,把下面的人,逗得哈哈大笑,她就是不笑,一脸生气的表情,她就是我们班的“冷漠公主”,最后谁也逗不笑她……

  这场逗笑比赛在欢笑中结束了,希望下次还有这么好玩的游戏。

逗笑木头人叙事作文3

  上课铃响了,老师迈起豪放的步伐来到了教室,一看她面带微笑,就知道老师又要“虐待”我们这些无知的小孩子了,宝宝心里苦……可谁知道老师竟然说要让我们玩游戏,全班顿时疯狂了起来。老师说到:“我们今天玩‘木头人’游戏”。霎时,全班同学呆若木鸡,心想:这个游戏,上个世纪就玩过了,小儿科呀!老师接着说:“这是升级版的。”全班再次开心了起来。

  第一轮开始了,我的同桌是木头人,我是逗笑人。我心里不禁得意起来:哈哈,我赢定了,在人间,我是幽默大师,在天上也是第一名的搞笑大师,在地狱也被称为地狱笑星,想和我一争高下,你差着两千亿年呢!我的同桌摆了一个标准POSS就进入了游戏,可惜他笑点太低了,我才做了一个鬼脸和唱了一首歌,她就早已把那两颗洁白的小牙齿露了出来。

  第二轮,交换了身份,我可惨了,同桌努力地逗我笑,我使出全身力气才把这一股笑意咽了回去。谁料想到,前面战败的两个人参与了我们的战斗,一起逗我,她们念了一个搞笑的咒语,我实在憋不住了,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第三轮,老师牺牲了自己,来当木头人,我想:嘿嘿,“戴嬷嬷”你“虐待”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有今天,让你也尝尝想笑却不能笑的滋味。我们全班同学蜂拥而上,用了很多办法,有人用手挠老师,有人做鬼脸,有人模仿小狗叫,却一个也没成功,眼看我们就要全军覆没了,我便使用了万不得已的必杀技,模仿明星王祖蓝的招牌手势——“完美”才让老师笑了。

  这次课玩得很开心,当然,通过这个游戏也让我明白:遇到问题要像木头人一样稳如泰山,也要像逗笑人一样多想办法。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7)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1

活动目的:

1. 教幼儿初步学会在赛跑的过程中将接力棒传递给其他幼儿,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及灵敏性、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团结友爱、克服困难的品质。

设计思路:

本课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在整个体育活动中,让幼儿能够很有兴趣地进行活动,以达到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以及团结友爱的品质的目的。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1) 园内操场,并在规定区域画好起跑线以及终点线;

(2) 接力棒两根;

(3) 在终点处放两面小鼓。

2、 前期知识准备:

幼儿事先已玩过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

活动流程:

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马路 热身运动 游戏“接力赛”

放松运动

活动过程:

1、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

指导: 师生共同玩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让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儿歌结束后幼儿站定,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游戏儿歌内容: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2、热身运动

指导: 幼儿跟着老师做热身操: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以及全身运动等,活动各个身体部位、关节。

指导语:我们做完了热身操,就有力气去玩下面的游戏啦!

3、新授游戏“接力赛”

指导:

(1)教师将全班幼儿*均分成两组,在起点线前排成两竖队。

(2)教师讲解游戏名称以及游戏规则。

玩法:

两人分站起跑线左右,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右手拿一根接力棒,听口令朝终点处快速跑,到达终点站后各自敲打一下各组的小鼓,然后沿原路跑回,接力棒传给自己组的下一位小朋友。游戏继续进行。

指导语:让我们为他们加油吧!大家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哪一组是第一名,好吗?

4、放松运动

指导: 幼儿随教师做“小鸟飞”的律动,自然离开场地,返*室。

活动延伸:

此游戏可在早晨晨锻时继续进行。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8)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木头人 (菁选3篇)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木头人1

  一、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通过“照镜子”、“幸福拍手歌”等音乐游戏的开展,孩子们对于音乐游戏的兴趣十分浓厚,也在游戏中对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旋律产生了新的认识,结合孩子们的热点以及音乐社团学习,我也模仿将“木头人”这个耳熟能详的运动小游戏和音乐相融合,变成新的音乐游戏带到自己班级的音乐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了解游戏规则,熟悉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有趣的动作来玩音乐木头人游戏,并从中体验到音乐游戏的独特魅力。

  二、环节的设计: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兴趣。通过运动游戏“木头人”的规则,为之后音乐游戏的规则介绍做铺垫。

  第二环节:熟悉音乐,了解规则。欣赏音乐节奏和教师示范后,知道听到“嘟~~~”思考想变的动作,听到“嘟”马上变成木头人,以及了解听到连续几次特别的音乐就要连续变换几次不同的造型。

  第三环节:挑战比赛,创编动作。在了解游戏规则,熟悉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有趣的动作来玩音乐木头人游戏。

  第四环节:延伸。从最后的创意游戏中体验到音乐游戏的快乐和独特魅力。

  三、活动名称:木头人

  四、活动目标:

  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难点:跟随节奏创编动作玩游戏

  五、活动准备: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

  六、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

  2、师幼共同游戏,关键提问:咦,那我想考考你们,木头人游戏说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就不能动了?

  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

  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

  5、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

  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

  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

  追问:那嘟嘟嘟,很长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

  追问:我们喇叭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干嘛?

  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变木头人的呀?

  回应:就是在很长喇叭声后,听到“嘟”马上变木头人。

  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

  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

  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

  (播放音乐)

  关键提问:连续发出的两次喇叭声音,提醒我们怎么办?

  小结:有2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2次要连续变2个不同的造型。

  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

  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4组挑战比赛。1组比赛,另3组幼儿做评委,找一找哪些幼儿是不能跟着音乐来变?

  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

  3、进行第二轮比赛。

  4、进入第三轮比赛。

  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

  5、第四轮比赛,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间安排看。

  四、延伸

  音乐停,每组要变一座桥。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木头人2

  【年龄段】(5-6岁)

  【游戏人数】 8人

  【游戏类别】智力游戏

  【预期建构经验】

  1、通过认真观察,快速反应,发展观察力及专注力。

  2、在循环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发现了镜子的反射现象,提高观察

  辨别能力及分辨空间方位的能力。

  3、通过与同伴的讨论、合作、交流,提升了自身游戏经验,促进幼儿的探究行为。

  4、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材料准备)

  1、四肢可以转动的玩偶若干。

  2、用较大的长方形纸盒自制的镜盒两个,盒底相对镜面的远侧画一个圆,提示安放玩偶的位置。

  3、终点线、起点线各一条。

  【游戏玩法】

  1、八名幼儿自主分为两组游戏,每组四人。

  2、教师事先通过转动玩偶四肢做出造型,并将其面朝镜子放在盒子内画有圆圈的位置上。

  3、在每组内选出一名当被造型幼儿。

  4、请每组一名幼儿上前站在终点线线后,观察镜中玩偶造型。返回起点线根据观察到的玩偶进行摆放被造型幼儿的头部造型。

  5、下一名幼儿出发至终点线处同上观察,摆放被造型幼儿的手臂造型。

  6、最后一名幼儿出发,摆放被造型幼儿的腿部造型。

  7、造型好后,同组幼儿可进行商讨该名幼儿,是否与从箱中拿出的玩偶在同一方向时,造型相同。

  8、确认完成游戏后,请教师进行核对是否正确。

  【游戏规则】

  1、每组被造型幼儿不可随意变换动作。

  2、观察箱中玩偶造型镜面中的成像,并分工合作将自己的伙伴制作出造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探看盒中的实物玩偶。

  3、组员们完成任务后,教师拿出盒子内的玩偶,让玩偶与被造型幼儿正面朝同一个方向,教师核对。如果四肢的左右方向一致,则造型成功。

  【关注点与支持策略】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对境造型》,我们分两组进行,每组4名幼儿,一名当被造型幼儿,三名当造型师,谁想来玩游戏!请每组各派一名小朋友为对方组的玩偶造型,请幼儿代表设计玩偶,并将设计好的玩偶放在盒子里后游戏开始,每组幼儿通过镜子观察玩偶的造型,并分工合作摆放被造型幼儿的身体部位动作,比一比哪组先完成任务!

  指导语:

  (1)制作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为什么镜面里的玩偶动作和实物玩偶动作方向不一样?

  (3)怎样为玩偶造型才能让对方不容易摆出来呢?

  小结:我们通过镜子观察到的玩偶动作和实物玩偶动作是相反的,我们要区分左右后,才能为同伴摆出与实物玩偶一样的造型。

  【建议】(玩法多样性、层次性体现及材料设计与使用时注意事项)

  1、引导幼儿游戏时进行自我验证,不确定时,可派相应造型部位的幼儿再次观察镜中成像。再次回来摆放。

  2、观察幼儿是否真正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玩“对镜玩偶造型”的游戏。当幼儿游戏成功后时,教师可提问试探性的问题:“造型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当幼儿说出“玩偶在镜中与实际的方向不一样”时,教师可追问:“镜面上的玩偶为什么和实物的左右方向不一样?”

  3、鼓励幼儿进行经验提升,提问:怎样能让对方没那么容易摆出造型?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木头人3

  活动目标:

  1.在学会B段木头人动作的基础上,学玩游戏《小鼹鼠和木头人》。

  2.根据动作的提示,能在A段音乐的句尾处快速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3.体验控制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魔法棒、小鼹鼠的图片、有木头人的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随《木偶舞曲》进场。

  幼儿跟音乐随意做木头人动作。

  师:今天小木头人要来跟大家玩游戏了,看一看,他来了!你们也来学一下。

  二、游戏。

  1.通过教师手指游戏熟悉A段音乐。

  师:这是谁呀?今天小木头人就带了小鼹鼠来玩游戏。小鼹鼠可调皮了,他会在地里打洞,还喜欢在路上东跑跑,西跑跑。我们跟着音乐看看小鼹鼠的脚在干吗!

  2.跟随音乐玩手指游戏,熟悉在每一句的句尾回原位的规则。

  用小手当小鼹鼠的脚,跟着音乐听一听,跑一跑,找到音乐停顿的地方。

  3.跟随音乐玩小脚游戏,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师:音乐放到什么时候小鼹鼠回来排好队的?现在我要你们的小脚也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在每段音乐的后面回来,准备好。

  4.随教师唱A段音乐玩游戏,探索如何才能快速归队。

  请几名幼儿尝试玩游戏。

  5.随A段音乐玩游戏,尝试随音乐快速归队。

  交换幼儿尝试。

  6.随音乐完整游戏。

  师:现在我要带所有的小鼹鼠到森林边去玩。

  7.再次游戏,增加角色。

  魔法棒定造型。

  幼儿尝试做木偶人。

  三、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可能会遇见谁呀?一起来听一听。赶快跑啊,快跑回家呀!哇,刚才森林里是谁呀?还可能有谁?这么多可怕的动物都出来了,我吓了一身的冷汗,你紧张吗?这次我们要跟着小木头人到别的地方去玩游戏了,别的地方可能更紧张、更危险,可能有更可怕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躲避,学会保护自己。好,全体起立,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啊?叫小鼹鼠和木头人,回去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一玩这个游戏。今天玩的开心吗?那我们就用开心的表情和科任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鼹鼠和小木偶》是由两支乐曲组合而成。根据这两个不同的音乐性质,我设计了小鼹鼠和小木偶这两个角色,并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之中。小木偶的音乐主要是帮助孩子们掌握合拍和节奏,这一段音乐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创编。而小鼹鼠的音乐则是培养孩子们动作的控制性。教师给与幼儿一定的提示,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与音乐相匹配的形象的动作。最后大家共同设计成完整的游戏,真正体现了双主体。

  今天的活动,采用的是渐强模式:上肢+音乐刺激—疲劳时+创编动作—再疲劳时+身体大幅动作+游戏规则,孩子们很容易就通过动作掌握了两段音乐的节奏,抢着要当木头人。在活动的最后还升华了主题,让幼儿明白躲避危险的道理。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9)

——小班游戏教案《木头人》附反思 (菁选3篇)

小班游戏教案《木头人》附反思1

  游戏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习惯以及听力。

  2.让小朋友体验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1.在室外选择较*整的场地。

  2.儿歌一首。

  游戏过程:

  1.准备活动

  教师直接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你们知道木头人是怎么样的吗?多请一些小朋友回答。教师继续讲道:游戏里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面也有一个木头人,你们听听这个木头人是怎么样的?你们认真、仔细听哦。教师展示一遍儿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是小蜜蜂。”老师儿歌念完了,那小朋友们现在知道儿歌里的木头人是怎么样了吗?(全班回答即可)

  2.开始游戏

  首先,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在一旁念儿歌,小朋友在结束儿歌的时候要停止不动,动了小朋友要接受惩罚,停止一次游戏。

  3.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都做的很好,那我们给自己鼓鼓掌。那我们下次把这个好玩的木头人游戏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

  儿歌学习不要求背诵,只需小朋友天听懂即可;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活动反思:

  整个游戏比较简单,主要以学习儿歌和遵守游戏规则两项基本任务,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通过活动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经验。第一点,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也试用了老师的方法,果不其然,效果很显著。第二点,表演结合儿歌的形式。在游戏的儿歌教学小环节上我只用好听的语言把儿歌给小朋友念了几遍,发现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大。回去后,我反思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配着表演展示儿歌,这样小朋友才能回忆出儿歌的内容。我想,这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的语言活动领域。

小班游戏教案《木头人》附反思2

  活动目标:

  1.正确发出“山(shn)、上(shàng)、三(sn )""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 等音。

  2.在游戏活动中,锻炼自我控制与灵活应变能力。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木偶人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人,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口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一边操作木偶拉线,一边念儿歌,使幼儿能够初步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

  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例如:“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和“上”的音。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必须念儿歌,并不由自主做动作。待儿歌念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停止游戏,待整个游戏结束时,动了的幼儿站一排,坚持不动到最后的幼儿站一排,大家对拍手心齐声念儿歌:“本来要打三百下,怕你太疼打三下。一、二、三!”不动者轻轻打动着手心一下。游戏结束。

  3.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计划。

  (1)教师领着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轻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对幼儿个别发不准的音及时给予纠正。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让幼儿在同伴中组合,结伴自主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启发引导幼儿想像,进行简单的听指令仿编游戏儿歌的活动。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如“除了木头人,你看见过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引导幼儿说出“塑料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游戏时,幼儿必须听指令改编游戏儿歌,如发令人说“稻草人”,幼儿就念“山上有个稻草人”的游戏儿歌。具体玩法同上。

  活动反思:

  活动后大多数幼儿能够区分这三个字音,只有部分幼儿不能够区分,还需要进一步在游戏中多多联系。幼儿灵活应变能力较强,但由于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所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以后活动中要加强进步。这节活动幼儿始终处于愉快的气氛中,所以能将活动兴趣一直延续到活动结束。

小班游戏教案《木头人》附反思3

  教学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重点难点:

  跟随节奏创编动作玩游戏

  活动准备: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

  2、师幼共同游戏,关键提问:咦,那我想考考你们,木头人游戏说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就不能动了?

  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

  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

  5、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

  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

  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

  追问:那嘟嘟嘟,很长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

  追问:我们喇叭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干嘛?

  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变木头人的呀?

  回应:就是在很长喇叭声后,听到“嘟”马上变木头人。

  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

  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

  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

  (播放音乐)

  关键提问:连续发出的两次喇叭声音,提醒我们怎么办?

  小结:有2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2次要连续变2个不同的造型。

  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

  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4组挑战比赛。1组比赛,另3组幼儿做评委,找一找哪些幼儿是不能跟着音乐来变?

  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

  3、进行第二轮比赛。

  4、进入第三轮比赛。

  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

  5、第四轮比赛,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间安排看。

  活动延伸:

  音乐停,每组要变一座桥。

  教学反思:

  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幼儿园《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10)

——木头人中班教案 (菁选2篇)

木头人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4.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

  (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用手偶教具代替。)

  活动过程:

  1.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

  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

  (活动开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创设游戏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此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可以为以后顺利开展游戏奠定基础。)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

  (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

  3.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

  (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安排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此游戏较适合采用让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可以让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练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从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巡回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附游戏儿歌:

  山上有个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山上有个木头人》课后反思:

  我在上《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一语言课时,边游戏边学儿歌。教案上的活动准备是一个木偶人,因为时间关系我改用纸人,把纸人的手穿上线,让孩子对木偶人有个简单的印象。活动过程是先让木偶人玩一遍游戏引起孩子注意,然后以会念儿歌做为小孩玩游戏的要求。但是我发现一个木偶人怎样能完成一个游戏,所以我采用三个纸人做木头人。在整个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把儿歌说下来,基本达到活动目标。

  一、较好的地方有:

  1、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参与积极性高。

  当活动到小朋友与老师做游戏时,小朋友都很兴奋,仔细听老师讲游戏规则,然后边念儿歌边游戏。

  2、教具充分发挥特长,让幼儿感受一种不常见的“上课小帮手”。

  在出示图片时,幼儿反应一般,但在用线控制纸人时小孩子反应很激动,

  意力很集中,都仔细观察木偶人的一举一动。跟着木偶人一起念儿歌。

  3、以游戏作为引导,小孩子在学儿歌时很开心,表现的也很积极,一节课下来,一部分孩子基本上学会了儿歌也学会了如何玩刚学的新游戏。活动目标基本上达到了。

  二、需改进的地方:

  1、孩子的反应预想的跟现实不一样

  我预想这个“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全班孩子都因很喜欢,在做游戏时会很积极,反应很强烈,结果上下来发现只有*时好动,上课很认真的一部分孩子在做这个游戏时很积极,还有一部分孩子好像没听懂我说的话,还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一节课下来把儿歌学会了可游戏没有掌握好,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

  2、在语言上不够简练语速有点快。

  我在讲解游戏过程中,锁碎的语言有点过多,不够简练,语速有点快,有些一般的孩子没听懂我说的要求,一时反应不过来。在玩游戏时,当我讲到不准说话不许动时,仍与孩子在嘻嘻哈哈,动来动去,在对输的小朋友进行惩罚时,孩子好像处在云里雾里的状况,不管是有些小朋友对游戏不敢兴趣还是不会玩,总之好像给人一种没听懂的感觉。在讲故事时语言还不够生动自然,不能引起所有孩子的兴趣。

  3、时间把握不好

  一节课是20分钟,我在上课流程中有点急,在上课和与孩子互动时,时间安排的不够妥当,在活动过程中不够自然,随意。往后,我上课还要多放轻松,时间上因安排合理,学会巧用一节课同时把一节课的活动目标都达到。

  4、对孩子了解不深,尽快加深与孩子间的感情.

  在活动过程中,一些上课不听只顾个跟其他小朋友玩和内向的孩子对我置之不理,即使用眼睛看着他们,他们仍做他们自己的事,而且不能跟上我上课的节奏。我想与我对他们了解不深有着必要的关系,我还要尽快了解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

  小百科:木头,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砍伐后的树木的统称。木头为林业主产物,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

木头人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听说游戏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发准难发的音和易混淆的音,听懂并理解游戏规则,提高控制自己的动作及语言反应的能力。目标较全面,也较具体,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准备

  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

  (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用手偶教具代替。)

  活动过程

  1.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

  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

  (活动开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创设游戏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此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可以为以后顺利开展游戏奠定基础。)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

  (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

  3.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

  (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安排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此游戏较适合采用让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可以让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练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从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巡回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附游戏儿歌:

  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

  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幼儿想象,进行简单的听指令仿编游戏儿歌的活动。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如“除了木头人,你还看见过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人呢?”引导幼儿说出“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游戏时,幼儿必须听指令改编游戏儿歌,如发令人说“稻草人”,幼儿就念“山上有个稻草人”的游戏儿歌。

  (建议此活动可安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发音练习和训练各种能力。

  在幼儿较熟练地开展上述游戏的基础上,组织安排幼儿进行简单地仿编游戏儿歌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培养幼儿听说应变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仿编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jiaoansheji/560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