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论述自然教育思想【三篇】

时间:2022-05-27 16:15:07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思想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īxiǎng,本义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

思想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ī xiǎng,本义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及观念体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述自然教育思想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论述自然教育思想3篇

第一篇: 论述自然教育思想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2.《中庸》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论述个人修行的一篇哲理性极强的论文。首先,它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中庸》一开头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继承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意思是说,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应和发扬这种本性称作“道”,修明和推广这个道,就称做“教”.也就是说,教育即修道,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尽量把天赋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体现出来。其实本无什么天命,所谓天命,都是统治者及其御用学者杜撰出来的,用以震慑和愚弄民众,所以这种教育本质论既是神秘主义的,又是专制主义的。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的过程,这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步骤。“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尽设问置疑,“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谨慎思考,“明辨”即通过慎思而明辨真伪是非,“笃行”即将明辨的结论付诸切实的实行。这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学习和修身方法,包括了学、问、思、辨、行等几个主要环节。  

  对于教育途径,《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自诚明,谓之性”,或称“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称“道问学”.意思是说,学习和教育的实现需要有人性的依据,故要尊重德性,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同时,人性的完善又要依赖于学习和教育,故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中庸》认为这两条途径是相依并进,相辅相成的。
  
  “诚”与“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教育途径论后被宋明理学家发挥,并以此为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3.简述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及美德的思想

(一)“美德即知识”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 “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 ,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二)苏格拉底法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法”。所谓“苏格拉底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讨论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简述杜威的教育观

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 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 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2、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五)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六)儿童中心论

  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因而,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尽管优秀的教师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以减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4]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5]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胡适是杜威的弟子之一也是其实验主义哲学思想的忠实信徒,并于20世纪初将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传入中国

第二篇: 论述自然教育思想

浅谈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18世纪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和法国大革命的急先锋。他的政治文学著作和教育著作曾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反响,尤其是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开展新课程改革,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自然教育的深刻内涵

根据卢梭的解释,自然教育就是以发展儿童的天性为目的,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就是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就是自然规律对我们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器官发展自己的能力,即学校教育;“事物的教育”即环境的教育,就是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

卢梭指出,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人所不能控制的,只能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的教育和人的教育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顺序和要求去进行,才算是好的教育。

二、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尊重人的天性和归顺自然的理论出发,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认为,“自然人”并非是纯粹生物性的人,无知无识、脱离社会、动物般的过生活的人,而是一个摆脱了封建社会的约束和封建文化的腐蚀,自然地、率性发展的新型人物。这种新型人物是“自由的”、自食其力的,对任何职业都有所准备,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履行公民的职责,遵守法律,有独立自主精神,能服从国家利益的人。

三、自然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正确看待儿童

正确看待儿童,即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去进行,禁止强制性的超前教育。他严厉批评当时人们误把儿童当成人,甚至把儿童当成学问家、道德家、把对于成人有用的知识、品德早早地强加于儿童的做法。为了纠正时弊,他大声疾呼,“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成人当成人看,把儿童当儿童看,儿童能力所能达到的事情就让儿童自己去做,所不能达到的事,就不能强迫去做”。

(二)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即教育要循序儿童的自然天性,实行自由教育。他坚决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性质的强迫教育,反对强制灌溉和呆读死记宗教信条。他要求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并尽可能给儿童提供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以自己所持的方法去看、去想、去感受一切事物。

四、自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第一次把教育的对象儿童提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指出教育应以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以儿童的本能、需要、能力、爱好为基础,帮助儿童发展其本能和各种器官,通过他自己的活动,使其身体和心灵按照自己的进程得到发展和完善。它把儿童从一个接受塑造的动物变成一个主动接受教育的活泼的儿童,这不仅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首先,要正确认识儿童,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要借鉴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改变对儿童的看法,把儿童当作儿童看,不要把儿童当作成人看,要按照儿童的接受能力、自然进程实施教育。

其次,要树立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卢梭自然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顺应人的天性发展,把人看成是自然主体,把主体性看成是人的本能,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好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最后则是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实行自由教育。遵循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然而在今天,我们并非完全尊重儿童的个性,实行自由教育,而是压抑了儿童的个性,限制了儿童的自由,阻止了儿童的自由发展。因此,在大力弘扬儿童个性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借鉴卢梭自然教育的思想,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实行自由教育。

第三篇: 论述自然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的基本论述与思考

胡碧洋 朱 珠

【摘 要】内容摘要:潜隐的道家教育思想以自然主义哲学为引导,揭示了人与万物联系的客观规律、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同一性,提出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尊重生命差异等教育思想,张扬着人与万物与自己相和谐的生命精神。把完满性人格目标中的真善美一以贯之地融入自然生命之体的“生”的流程 ,创造着真正身心统一的教育。

【期刊名称】《文学教育》

【年(卷),期】2019(000)019

【总页数】2

【关键词】道 教育思想 自然人本主义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闪烁的时代,构建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在这其中,老子集古圣先贤之智慧,著《道德经》,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成型。潜隐的道家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一直不同于作为举世“显学”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不断地通过存在本体践行道德规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突出的巨大的独一无二的贡献的时候,与之多有差异的道家思想,千百年来在默默地补充着它,与儒家思想一起,滋养和塑造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结构和理想品格。道家思想建立了自己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中国的哲学、美学、宗教学等义理之学均从中有所吸收借鉴,与此同时,道家思想里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也值得我们挖掘和学习

一.道家教育思想的核心——“道”

《道德经》中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五千字文中通篇可见“道”的身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是宇宙万有之本源,万物存在的根本凭借和最终依据,天地万物从“道”那里获取自己的形态和性能,其行为也以“道”的法则为准则。“道”“玄之又玄”,“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它“不可道”,不可“观”,不可“识”,更不可“分”,只可用一种或然性的方式去感受,去领会,去体悟,去喻说,但凡是有形有象的万物又都因道的先验存在而存在。任何割裂主客、理境、有无和形而上下的知性探求,都会堵塞天道流行的境域,消解“道”之绝大的普遍性的根源意义和它无处不在的生机活力,最后不得不陷入一种缘木求鱼的困境或与影竞走的空疏境地。[1]回归生命本质,向自然之本真状态回归,向“婴儿”状态回归才是求索于道的正确途径,这充分展现出道家思想中自然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86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