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2023年党课:做新时代敢担当有作为党员干部

时间:2024-02-10 08:24:02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同志们: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就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的文件,这是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的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习近平总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党课:做新时代敢担当有作为党员干部,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党课:做新时代敢担当有作为党员干部

同志们:

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就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的文件,这是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的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借此机会,围绕“做新时代敢担当有作为的党员干部”这一主题,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核心要义

(一)担当作为的价值体现

1.担当作为彰显人生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生就是要担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的一份责任,担责彰显人生意义。愿意承担多少责任,就会收获多少人生意义。意义最能维系生命,而意义可以在一个人主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彰显出来,当人们回顾自己有幸取得的成就时,通常会想:“我还真做成了那件事,挺不容易但非常值得。”

2.担当作为彰显干事才能。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没有干事才能的人想担责担不起责。每个人内心里或许都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当危难发生时都想挺身而出,但是,没有能力想担责却担不起责。一个人的能力既源于学习,又源于实践。所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担当作为彰显人生格局。大格局才能有大作为。人与人的差异是视野与格局的差异。有的人视野开阔,能够看到长远风物;
有的人视野狭窄,只能鼠目寸光。视野开阔的人,世界就在你眼前;
视野狭窄的人,眼前就是你的世界。格局是一个人的态度、眼光、胸襟、胆识、意志、精神等核心要素的集聚,担当作为彰显人生格局。

(二)担当作为的显著标识

1.乐于担责。乐于担责才会把担责看作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的认同认可。有了乐于担责的积极心态,就会主动谋事想事干事。乐于担责才能成就自我。在危机面前的挺身而出,是担当精神的体现。大担当大作为,小担当小作为,不担当没作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认为:“重庆可以去,必须去。”一句简单却坚定的话语,体现出一位领袖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的担当与格局。

2.勇于担责。干错事就要勇于担责。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赢得群众尊重和组织信任。“有七分过错,担九分责任”,更能赢得尊重。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不仅挥泪斩了自己一向信任的马谡,而且自贬丞相职位,这表明诸葛亮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3.善于担责。善于担责是能力的彰显。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推崇的“枫桥经验”,就是善于担责。“枫桥经验”的实际是“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三)担当作为是时代之责

1. 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党员干部必须珍惜时代赋予的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与责任,牢牢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担当作为。

2.应对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当今世界“黑天鹅”频飞、“灰犀牛”乱撞、逆全球化思潮、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暗流涌动,尤其是美国兴风作浪,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这就要求我们担当作为。

3.担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需要担负起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担当作为。

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内在逻辑

1.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不同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就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遭受过中共炼狱地火般的考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汪寿华、陈延年、赵世炎、萧楚女、熊雄、李启汉、李大钊等领导人相继遇害。中国共产党后来的领袖都是无数牺牲者中的幸存者。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有379万共产党人在革命中献出了生命,平均下来每天有370名共产党人牺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担当史,也是一部苦难辉煌史。

2.是世界历史发展机遇观决定的。世界历史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今天历史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重大机遇。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都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把握好了重大机遇,应对好了重大挑战,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就会获得生机,错过了这个机遇,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就会走向衰落,甚至会毁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才能掌握主动、赢得未来。“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3.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定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担当精神。“天行道,君子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鲁迅先生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三、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实践路径

担当作为要求党员干部把理想信仰写在行动上,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当中。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冲得上、沉得下、做得成;
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含糊,永远保持斗争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言行。

(一)不忘初心做到信仰过硬

新担当新作为源于内心的坚定信仰。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眼中有光、心中有魂、不惧路长、脚下有根,才能乘风破浪远行,直至理想彼岸。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压舱石,也是定盘星,即使立于风云变幻的潮头也不易其志,稳若泰山;
干事不求速效,不盲目冒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
为人不骄不躁、不矜不伐、不卑不亢,安稳沉着。人生路上有坎坷,有沟壑,有上坡,有下坡,有高山,有坦途,随时看清路况变化,不慌不忙,从容不迫,保持稳健,才能达到更远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是理想与信念的伟大胜利”“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正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仰,红军才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信仰过硬?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信真用中坚定政治信仰;
二要推动以史育人,党员干部要在历史的科学认知中坚定政治信仰;
三要注重目标激励,党员干部要在宏伟目标的感召激励中坚定政治信仰;
四要坚持科学引导,党员干部要在现实成就的深刻认同中坚定政治信仰;
五要依靠典型带动,党员干部要在典型人物事迹的启迪浸润中坚定政治信仰;
六要突出实践培育,党员干部要在为党和人民奋斗奉献的生动实践中坚定政治信仰。

(二)对党忠诚做到政治过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方向很重要。方向错了,事做得越多,错误越多。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总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大势也很重要。形势比人强。通常说,选择比努力重要。选择什么?就是与形势为伴,而不是与形势为敌。全局同样重要。“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是治理不好一地一域的。毛泽东指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

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大德。《说文解字》关于“忠”的解释:“忠,敬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国同构”,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国是千万家。由家中的敬长辈演绎到为国尽忠。自古以来,忠都是被排在德行之首。“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忠”没有不被排在首位的。对党忠诚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1.把“两个维护”作为核心要求。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首先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核心来凝聚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力量。邓小平同志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尤其在国际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形下,更需要一个核心来凝聚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力量;
其次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力地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和全党当之无愧的核心。党的二十大从十六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的取得要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把全党98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去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2.善于从政治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工作。就是从大局高度、全局高度谋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际大局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划和推进工作,多考量政治标准、政治要求、政治影响,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业务看政治,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更好地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

3.对标对表严格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做选择、不搞弹性、不搞变通,自觉做到严字当头、实字用力,紧抓不放、狠抓落实,决不能搞选择、做变通,决不以改革创新之名另搞一套,更不背离中央要求搞“政出多门”,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

(三)增强本领做到能力过硬

每个时代都有重大机遇,都会遭到重大挑战,这就对我们的能力本领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的党员干部要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尤其需要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农耕文明时代,读过几年的书,能写书信,能算账,就了不起。工业经济时代,读个大学可以管一辈子。但是,知识经济时代,必须终身学习,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

1.提升统筹推进的能力。当今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等高度关联,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可以孤立存在,因而推进工作必须做到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形象地说,就是十个指头弹钢琴。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强调党委领导要“学会‘弹钢琴’”“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

2.善于谋局顺势的借力。不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是治理不好一地一域的。“顺势趁势是王道”。顺势趁势,才能事半功倍。“借力使力不费力”。懂得借力使力,才能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才能四两拨千斤。

3.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走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身体进入了新时代,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年代”,要敢于冲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善于精准选择创新突破口。

4.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当今世界巨大规模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等使得当今社会成为高风险的社会,因而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要善于发现风险燃点,要有风险防控预案。

(四)履职尽责做到行动过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做到责任过硬,树立正确政绩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1.提高学习力。学习能力是领导干部最为重要的能力。只有提高学习力,才能让自己的能力与自身职责相匹配;
才能充分理解“新时代”的要求,才能激荡新气象、激发新作为。现在各学科知识是相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山脚下分手,山顶上会合。社会科学中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也是如此。学习能力强的同志,就能一通百通;
学习能力强的同志,什么工作都会干得好。

2.强化思考力。思想是人类前行的灯塔。同样一份工作,掌握方法不同、把握时机不同、借力借势不同,效果就不一样,这就需要思考。有学者认为,思维模式决定行动。很多时候,不起眼的小事背后隐含着的却是深刻的文化变迁。你从什么角度和高度去理解、去分析同一件事,不但会得出不同结论,同时也反映出,你是在什么样的深度与广度上,接触事物的本质。思维的乐趣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不要以为它有时荒诞不经,或者过于离经叛道,就不敢展开想象的翅膀,要知道,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考。

3.深化执行力。做到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积小胜为大胜,坚定不移抓落实,抓出真正的成效。曾国藩的成功得益于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曾国藩的智商并不很高。有学者研究,智商很高的人不一定会成功,因为智商太高,人生选择通常会更多,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反而不利于其成功;
而智商不很高,但能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反倒可能成功。

(五)真抓实干做到作风过硬

真抓实干,就是要使实劲,真干事,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动力,变成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1.工作要“实”。抓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作决策或定方案要切合实际,要符合客观规律,要符合科学精神,不华而不实,不好高骛远。干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
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水平、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今天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不能坐而论道、空喊口号,更不能玩形式,做表面文章,关键看工作实效。所以,我们想事谋事要多想想它的实效,是否有益于单位的长足发展,是否真正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是否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没有实效的事情不要折腾。

2.方法要“活”。需要掌握科学方法。俗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方法,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方法科学,事半功倍;
方法欠妥,事倍功半。由此可见方法的重要性。方法不对,那叫蛮干。干的多,错的多。有时可能要付出更多精力,有时可能做的是无用功。方法对路,应叫巧干,时间短,效力高。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既是战略,也是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精准扶贫”既是战略,也是科学方法。

3.纪律要“严”。坚决克服纪律松散的现象,以纪律促进作风转变,以纪律保障工作落实。毛泽东同志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党的组织建设时讲到:“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如果党组织像个大车店、大卖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还能有什么核心力量?还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吗?”同样,一个单位也是这样,没有严格的纪律,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那不可能干成任何事情。

4.效果要“显”。要通过真抓实干,看到一个地方的新变化、一个领域的新成就、一个单位的新风尚,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一巨变”的新目标。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攻坚克难,才能梦想成真。

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勇于担当作为,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义无反顾地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创造新时代的新辉煌。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dangkexiazai/1160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