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5篇

时间:2023-05-13 14:06:01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

篇一: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

  

  组织部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增收实施方案

  区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增收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村级集体增收破零攻坚年”部署安排,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保障能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利用为基础,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扶持力度,探索领办实体、提供服务、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助推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底,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所有村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增长,不断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保障基层组织高效运转,村“两委”引领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

  二、政策措施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增收能力。扎实推进抓党建促集体增收,加强农村过硬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实现村级

  集体经济大发展、大突破。开展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进行多种途径培养锻炼,不断增强经营管理、领富带富和干事创业能力。重点对班子软弱涣散、村务财务管理混乱、矛盾纠纷较多、干群关系紧张的村级组织进行整顿治理,增强村级组织的内生动力。实施村级党组织“红旗书记”评选工程,激励农村干部在干事创业第一线争当优秀、争做先进。

  (二)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增收。围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村“两委”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充分激活任职村各类资产资源,积极组织实施增收项目、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探索发展新型业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确保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继续实施“区级领导+区直部门+强企强村+第一书记”共同帮扶经济薄弱村的“4+1”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放大优势,集中攻坚,高质量推进村集体增收工作。区里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基金,镇街道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点,积极申请和运用好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创新产业开发投入方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优化提升结亲连心,完善结对增收机制。按照“农村党员干部联系网格听民声,乡镇干部联系重点户解民忧,领导干部联系特殊户访民情,部门单位联系重点村帮民富”的思路,优化结亲连心工作,实施市直部门和乡镇、区直部门和村居结对帮包,重点向第一书记任职村倾斜,专题研究制定集体经济增收方案,每年细化落实不少于5条措

  施,向帮包村直接投入用于改善民生事业资金不少于5万元。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分工,分别确定镇街道和村社区联系点,指导村庄开发集体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收益。

  (四)聚力引才育才,支撑集体增收。聚焦“引进来”,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对接现代高效农业高端人才需求,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吸引各类人才柔性回归乡村。聚焦“培养好”,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素质。实施乡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计划,开展“送智下乡”活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聚焦“沉下去”,统筹集聚乡村人才资源。继续开展选派优秀干部上下交流、挂职任职工作,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干部沉到基层建功立业、历练成长。

  (五)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增收。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目的,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

  产改革为重点,以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为导向,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在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农村经管体系建设、严肃工作纪律等方面做好保障,着重做好全面清产核资,科学确定成员身份,组建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序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集体资产运营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方法步骤

  (一)调研摸底,分类排队。组织专门力量,逐村开

  展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清查工作,摸清底数,查实家底。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对经营性收入已经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着力壮大提升,对年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和有发展项目经过努力年内可以达到5万元的村实行重点攻坚,对既无收入又无项目的村加强培植储备,切实做到统筹谋划,分类推进。

  (二)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坚持村级集体增收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与农业转型升级、新产业发展、创新型组织管理模式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以镇街道为单位,综合集体经济薄弱村地理分布、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发展规划等因素,科学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统筹安排,有序推进。

  (三)逐村研究,落实项目。镇街道在分类指导基础上,逐村进行“把脉会诊”,明晰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模式,落实发展项目,跟踪督导落实。对壮大提升村要推动健康运行,进一步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对确定的重点攻坚村,要建立项目台账,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和工作进度。同时,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跟踪指导,确保取得预期收益。对培植储备村要做好项目谋划,为今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四)整合资源,合力攻坚。主动争取农业、林业、畜牧等涉农部门以及财政、发改等经济部门的优势资源,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惠农等资金集

  中使用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支持。切实发挥涉农人才的作用,对有需求村级组织及时组织相关专家人才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支持,确保发展项目有保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第一书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系统设计,科学安排。进一步强化包保帮扶,落实区级领导帮包、区直部门帮包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责任,特别是要强化重点攻坚村的包保帮扶力量,形成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确保取得重大突破。

  四、实现途径

  (一)股份合作型。采取“集体扶持、个人领办、按比分红”原则,把荒山、荒滩、荒地、荒水“四荒”资源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加强存量土地开发利用,围绕当地特色产业,村集体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和示范园区,通过发包增加村集体收入。地处城郊结合部、中心集镇及工业园区周边等区域优势明显的村,用足用好留用地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入股集资等形式,兴办标准厂房、仓储、市场、宾馆等二、三产业,以获得稳定的物业租赁收入。

  (二)资源开发型。在坚持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域内的山、水、林、矿产、景观等自然资源潜力,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山林资源丰富的村,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作物。矿产资源丰富的村,科学合理开发矿山资源,由卖原矿向深加工转变,走精细化发展路子,争取效益最

  大化。山水自然条件好的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农家乐、度假村等乡村观光景点。

  (三)项目带动型。整合各类惠农支农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高效设施农业、适度规模农业、土地整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资源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积极争取宅基地整合、土地复垦等项目,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管,围墙外的事村里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和扶持企业在本村立足发展。围绕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精深加工

  业、园艺特产业、民俗文化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种植、精品养殖项目,探索创新农民画、剪纸、刺绣、草编等增收项目。

  (四)服务创收型。选择本地具有产量优势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成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收购公司等,按照“有偿、微利”原则,为农民提供协调代办、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有条件的村,可根据产业规模发展补链经济,本着为农民节约成本的原则,为农民发展产业提供配套设备、设施租赁服务,在服务农民生产中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创收。

  (五)资产经营型。一是自然资源租赁。将村集体的山场、水面、河流、石材等自然资源承包租赁出去,通过收取承包费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闲置资产租赁。将村集体闲置的学校、厂房等资产承包租赁给业主经营,通过收

  取一定的承包费,增加村级积累。还可以利用村级组织闲置的办公活动场所,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在出租房屋和为民服务中,为村集体创造一定的积累。三是闲置资金经营。对集体存量资金较多而本地可用资源较少的村,可通过异地购买资产、入股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的投资收入。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成立党政正职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农工、组织、财政、农业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重要事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落实责任,积极谋划,主动对接,认真研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跟进分类指导。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不定期调研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制定工作方案,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一并部署,同步推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帮助农村基层干部开阔眼界、激活

  思路、提升岗位素质、提高实用技能。分类、分批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区示范培训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各镇街道、部门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凡年度集体经

  济发展达不到目标要求的,相关镇街道、部门领导班子不能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村级党组织不能评为一类村党组织,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措施不力、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镇街道、部门相关负责人,视情况给予提醒、函询和诫勉。

  (四)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层层动员,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定发展信心。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切实提高社会关注度和支持度。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作风,培树先进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扩大工作影响力。

篇二: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发言材料供借鉴

  一、做好“党建”文章,群众致富有引领。

  **县在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下足“真功夫”,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强村富民公司发展的重要抓手。**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区位、地理、土地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以“公司+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带领全乡14个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强村富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市场优势、支部组织优势、群众劳力优势,推动产业扩能增效;依托强村富民公司平台,统筹全乡资产资源及项目,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实现强村富民目标。采取“8+2”利益联结方式,强村富民公司按照纯利润的20%注入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兜底分红,促进共同发展,确保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目前,预计种植油菜6000亩,种植吊瓜4000亩,烤烟2800亩,带动全乡2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

  二、做好“生态”文章,群众致富有保障。

  **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用好生态资源,打好生态牌。**乡探索“强村富民公司+党支部+研究院+农户”合作模式及运行管理机制,规划创建野生猕猴桃产业园5000余亩,把优质自然资源转化为品牌优势,带动生态绿色品牌猕猴桃产业发展,实现从资源到效益的转变,野生猕猴桃年产量约10万斤,带动200余名村民实现季节性就近就业。盘石强村富民公司实行联村实施、“飞地模式”实施的发展模式,大力建设林下菌示范基地,种植赤松茸100亩;建设林下鸡养殖项目,林下养鸡7万羽。

  三、做好“产业”文章,群众增收有盼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县**镇根据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的特点,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业,辣椒基地采取“强村富民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辣椒产业,由村党支部带头发展,强村富民公司提供产销保障,农户出力种植,三方汇聚合力种植辣椒产业。今年以来,干田坝基地种植200余亩、老鸦山基地种植238亩,每亩约产2000斤,预计今年产量87.6万斤,目前收购价2.8元/斤,预计总产值245.28万元。成功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增收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目前,**镇辣椒基地增加固定就业30余人,促进就业2700余人次,已发放劳务工资30万元。

  四、做好“人才”文章,群众致富有路子。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县强村富民公司将乡土人才作为农村发展的“领头羊”,大力挖掘木工、瓦工、电工、建筑工等实用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带动村民就业,推动产业发展。目前,摸排乡土人才7000余人。**县正大强村富民公司按照生产型人才、经营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服务型人才等不同类型对乡土人才进行分类,建立了200余人的乡土人才信息库,积极承建全镇高标准农田、旱改水、公路建设等惠民类基础设施项目,预计可实现利润500万元,承接土地平整、厂房装修等工程类项目建设实现利润收入145万元,带动群众就业287人,人均增收1.8万元。

篇三: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亮点做法

  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升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摘帽”的可持续性,我县以农村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围绕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项目建设,盘活村集体资产,拓宽发展渠道,多途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更加强劲、更可持续。

  一、主要做法

  面对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农村经济体量低、形式单一,发展模式相对落后的县情,*县以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树立产业发展典范,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工作责任

  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关文件要求,不断强化组织保障,优化激励奖惩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级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乡镇,县直各部门实行产业包村帮扶一村或多村,加强对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注与指导,营造集体经济发展良好氛围;各乡镇成立由党w

  书记任组长的工作机构,结合自身乡镇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组织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二是优化激励奖惩机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作为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选拔为乡镇科级干部、选聘为乡镇事业编制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三是强化督导推进。县委组织部联合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分片区对各乡镇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以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按照“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总结”工作法进行督导,并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不定期进行督查,同时将督查情况通报至相关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乡镇,以整改促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优化队伍建设,提升引领能力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村党组织要挑大梁、唱主角。我县坚持着力打造一支发展引领意识强、带头创业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村党组织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队伍先锋模范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作用。

  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优化党员队伍,建强党组织班子队伍,2020年以来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19名,其中村支书8名;按照即缺即补的原则,调整村(社区)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75名,目前村书记平均年龄

  在5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05名,村干部队伍中致富带头人381名;全面建立401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事档案。

  二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常规内容,采取走出去、引进来、课堂教、现场学等多种培训方式,组织部分有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的村党组织书记到深圳、浙江、抚州等地汲取先进经验,已举办五期县级以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共培训1831人次。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培育。抓好村(社区)党组织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建立了1015名村级后备力量人员台账;坚持好中选优,从高学历、致富带头人中,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充实基层服务力量。

  (三)强化产权改革,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我县有序推进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改造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2017年实施改制村7个;2018年全县铺开。

  至目前为止,累计为358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了清产核资,基本上摸清了家底,理清了资产权属;新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办公室,做到了“五有”,即: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章程、有牌子、有制度;颁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明确了村党支部书记为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代表,为所有村居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实际发展村集体经济构筑了平台,夯实了基础。

  (四)强化示范引领,激活发展动力

  通过打造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树立产业标杆,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党建+集体经济”工作,创办一批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好的产业项目,抓好2个省管党费补助村、70个中央财政扶持试点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建设。

  三、主要成效

  (一)拓宽了发展渠道

  为有效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县委组织部联合农业农村局制订出台了《*县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试行)》,借鉴学习浙江、赣州等地成熟经验做法,提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党建+发展模式”,即:土地流转、盘活资源、本土特色、联合开发、服务实体、招商办厂、异地置业、资产整合、混合经营等增收模式。在此政策引导下,全县各类村集体经济发展业态不断涌现。

  (二)做大了产业集群

  在坚持党建引领下,我县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广、思路多,成功发展马坳镇多水村蘑菇种植、白岭镇桃树村蚕桑经济加工项目、黄坳乡三塘村乌鸡养殖等优质产业项目,有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全县村级产业发展。36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面实现从“无”到“有”,80%以上行政村收入突破5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5个,50万元以上1个,100万元以上2个。

  (三)优化了发展环境

  完善健全制度保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财政扶持。适度提高农村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投入比例。落实好中央、省、市对“三农”货币、财税、担保、信贷等优惠政策,降低涉农企业、个体、农户发展农业资金成本。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形成“支部牵引、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全方位立体网络格局,采取“村民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方式,布局全县农村产业链,促进集体经济飞速发展。

  二是金融支持。针对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免费为其开立对公账户。对纳入“乡村振兴贷”白名单贷款客户,提供“七免一优惠”活动。对符合信贷支持条件的村组,积极做好跟踪服务,结合“乡村振兴贷”信贷产品及时给予一定额度的信贷资金支持,并做到应贷尽贷,确保12月底前发放不低于5000万元的“乡村振兴贷”贷款。

篇四: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

  

  .

  .

  .

  .

  .

  区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增收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村级集体增收破零攻坚年”部署安排,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保障能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利用为基础,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扶持力度,探索领办实体、提供服务、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助推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底,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所有村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增长,不断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保障基层组织高效运转,村“两委”引领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

  二、政策措施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增收能力。扎实推进抓党建促集体增收,加强农村过硬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实现村级可编辑

  .

  .

  .

  .

  .

  集体经济大发展、大突破。开展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进行多种途径培养锻炼,不断增强经营管理、领富带富和干事创业能力。重点对班子软弱涣散、村务财务管理混乱、矛盾纠纷较多、干群关系紧张的村级组织进行整顿治理,增强村级组织的内生动力。实施村级党组织“红旗书记”评选工程,激励农村干部在干事创业第一线争当优秀、争做先进。

  (二)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增收。围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村“两委”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充分激活任职村各类资产资源,积极组织实施增收项目、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探索发展新型业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确保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继续实施“区级领导+区直部门+强企强村+第一书记”共同帮扶经济薄弱村的“4+1”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放大优势,集中攻坚,高质量推进村集体增收工作。区里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基金,镇街道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点,积极申请和运用好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创新产业开发投入方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优化提升结亲连心,完善结对增收机制。按照“农村党员干部联系网格听民声,乡镇干部联系重点户解民忧,领导干部联系特殊户访民情,部门单位联系重点村帮民富”的思路,优化结亲连心工作,实施市直部门和乡镇、区直部门和村居结对帮包,重点向第一书记任职村倾斜,专题研究制定集体经济增收方案,每年细化落实不少可编辑

  .

  .

  .

  .

  .

  于5条措施,向帮包村直接投入用于改善民生事业资金不少于5万元。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分工,分别确定镇街道和村社区联系点,指导村庄开发集体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收益。

  (四)聚力引才育才,支撑集体增收。聚焦“引进来”,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对接现代高效农业高端人才需求,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吸引各类人才柔性回归乡村。聚焦“培养好”,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素质。实施乡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计划,开展“送智下乡”活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聚焦“沉下去”,统筹集聚乡村人才资源。继续开展选派优秀干部上下交流、挂职任职工作,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干部沉到基层建功立业、历练成长。

  (五)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增收。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目的,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以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为导向,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在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农村经管体系建设、严肃工作纪律等方面做好保障,着重做好全面清产核资,科学确定成员身份,组建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序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集体资产运营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方法步骤

  (一)调研摸底,分类排队。组织专门力量,逐村开可编辑

  .

  .

  .

  .

  .

  展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清查工作,摸清底数,查实家底。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对经营性收入已经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着力壮大提升,对年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和有发展项目经过努力年内可以达到5万元的村实行重点攻坚,对既无收入又无项目的村加强培植储备,切实做到统筹谋划,分类推进。

  (二)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坚持村级集体增收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与农业转型升级、新产业发展、创新型组织管理模式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以镇街道为单位,综合集体经济薄弱村地理分布、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发展规划等因素,科学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统筹安排,有序推进。

  (三)逐村研究,落实项目。镇街道在分类指导基础上,逐村进行“把脉会诊”,明晰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模式,落实发展项目,跟踪督导落实。对壮大提升村要推动健康运行,进一步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对确定的重点攻坚村,要建立项目台账,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和工作进度。同时,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跟踪指导,确保取得预期收益。对培植储备村要做好项目谋划,为今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四)整合资源,合力攻坚。主动争取农业、林业、畜牧等涉农部门以及财政、发改等经济部门的优势资源,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惠农等资金集可编辑

  .

  .

  .

  .

  .

  中使用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支持。切实发挥涉农人才的作用,对有需求村级组织及时组织相关专家人才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支持,确保发展项目有保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第一书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系统设计,科学安排。进一步强化包保帮扶,落实区级领导帮包、区直部门帮包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责任,特别是要强化重点攻坚村的包保帮扶力量,形成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确保取得重大突破。

  四、实现途径

  (一)股份合作型。采取“集体扶持、个人领办、按比分红”原则,把荒山、荒滩、荒地、荒水“四荒”资源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加强存量土地开发利用,围绕当地特色产业,村集体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和示范园区,通过发包增加村集体收入。地处城郊结合部、中心集镇及工业园区周边等区域优势明显的村,用足用好留用地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入股集资等形式,兴办标准厂房、仓储、市场、宾馆等二、三产业,以获得稳定的物业租赁收入。

  (二)资源开发型。在坚持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域内的山、水、林、矿产、景观等自然资源潜力,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山林资源丰富的村,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作物。矿产资源丰富的村,科学合理开发矿山资源,由卖原矿向深加工转变,走精细化发展路子,争取效益最可编辑

  .

  .

  .

  .

  .

  大化。山水自然条件好的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农家乐、度假村等乡村观光景点。

  (三)项目带动型。整合各类惠农支农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高效设施农业、适度规模农业、土地整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资源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积极争取宅基地整合、土地复垦等项目,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管,围墙外的事村里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和扶持企业在本村立足发展。围绕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精深加工业、园艺特产业、民俗文化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种植、精品养殖项目,探索创新农民画、剪纸、刺绣、草编等增收项目。

  (四)服务创收型。选择本地具有产量优势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成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收购公司等,按照“有偿、微利”原则,为农民提供协调代办、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有条件的村,可根据产业规模发展补链经济,本着为农民节约成本的原则,为农民发展产业提供配套设备、设施租赁服务,在服务农民生产中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创收。

  (五)资产经营型。一是自然资源租赁。将村集体的山场、水面、河流、石材等自然资源承包租赁出去,通过收取承包费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闲置资产租赁。将村集体闲置的学校、厂房等资产承包租赁给业主经营,通过收可编辑

  .

  .

  .

  .

  .

  取一定的承包费,增加村级积累。还可以利用村级组织闲置的办公活动场所,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在出租房屋和为民服务中,为村集体创造一定的积累。三是闲置资金经营。对集体存量资金较多而本地可用资源较少的村,可通过异地购买资产、入股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的投资收入。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成立党政正职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农工、组织、财政、农业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重要事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落实责任,积极谋划,主动对接,认真研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跟进分类指导。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不定期调研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制定工作方案,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一并部署,同步推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帮助农村基层干部开阔眼界、激活思路、提升岗位素质、提高实用技能。分类、分批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区示范培训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各镇街道、部门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凡年度集体经可编辑

  .

  .

  .

  .

  .

  济发展达不到目标要求的,相关镇街道、部门领导班子不能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村级党组织不能评为一类村党组织,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措施不力、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镇街道、部门相关负责人,视情况给予提醒、函询和诫勉。

  (四)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层层动员,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定发展信心。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切实提高社会关注度和支持度。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作风,培树先进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扩大工作影响力。

  可编辑

篇五: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

  支部服务

  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简介

  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

  ——赣县区江口镇河埠村“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简介

  为使群众脱贫和村集体经济“双脱贫”,赣县区江口镇河埠村通过“三驾马车”拉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即:创办产业合作社、参股乡村旅游招商项目、开办实体店。2017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大幅度提高,达到22.8万元。

  1.以资金、管理入股产业合作社,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河埠村耕地大部分为沙坝土,且集中连片面积大,适宜种植甜叶菊,自2006年开始发展甜叶菊生产,2009年开始发展甜叶菊育苗。为实现2018年前整村脱贫目标,村党支部充分把握这一产业优势,把甜叶菊作为主导产业来培植,着力推动甜叶菊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召开户主会、党员会等迅速统一全村思想,创办产业合作社,在带动群众致富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制,村集体以资金和前期管理入股,流转土地600亩,积极向上争资争项投入90万元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育苗大棚建设;贫困户以资金入股,用活精准扶贫贷款政策向银行贷款,每户贫困户入股资金3-5万元,5000元为壹股;村民以流转土地入股,每亩为壹股。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28户、入股资金83.3万元,产业基地600亩。

  合作社所产生的利润,按4:2:2:2比例分配,即:40%作为合作社发展基金,用于下一年生产投资;20%作为河埠村集体经济收益;20%用于贫困户、村民分红;20%作为合作社绩效管理基金。预计2017年合作社收益能达到60万元,村集体通过自己和管理入股可分红12万元。

  2.以基础设施建设参股乡村旅游项目资源变资产。河埠村地处江边,古树成群、生态优美,且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离赣州市中心城区仅50分钟车程。江口镇党委把该村纳入“都是客”旅游规划,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招商引资。2016年,该村支部成功引进赣州客商投入600万元合作打造150亩小麻洲拓展训练基地,2017年基地又计划投入200万元与镇村两级合作打造200亩四季花海、农业体验项目。

  由于该村是“十三五”贫困村,享受精准扶贫各项优惠政策,项目多、资金多。为此,该村支部创新理念,用活政策,改变以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无收益的现状,将项目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资金作为股份,以村集体名义参股乡村旅游项目获取收益,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和村集体增收的“双促进”。

  乡村旅游项目由业主自主经营,但村集体每年按镇村用于该旅游区内项目资金1%的额度从项目中收益。2016年该项目区投入300万元的道路、水利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收益3万元;预计2017年在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达到600万元,村集体从中收益可达6万元。

  3.以开办实体店获取店面收益。江口镇在实施精准脱贫异地搬迁项目、建设贫困户集中住宅区时,以“零地价”给承建商代建,住房以890元/平方出售给贫困户,并且协议确定一楼店面归镇政府所有。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江口镇党委按照贫困村2间、非贫困村1间的原则,把店面分配给村级无偿使用,店面收益归各村村集体所

  有。河埠村被分配到2间共140平方米的店面,村支部把店面交给本村的产业合作社创办实体店,将于今年底正式营业,专门经营无公害蔬菜,并与“邮乐购”、土购网等合作建立电商平台,实行农产品网上销售,预计2间店面可获得收益4000元/月,一年收益达4.8万元。

  文档来自:麦档网www.maidoc.com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dangjiancailiao/934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