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口号 >

美丽大兴安岭阅读答案(范文推荐)

时间:2023-02-27 15:50:06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大兴安岭阅读答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美丽大兴安岭阅读答案(范文推荐)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1

  大兴安岭林区像美丽的花园一样。

  春天,繁茂的李子树开满了白色的花,小巧的白翅鸟在树上快乐的歌唱,凶猛的山鹰在天空盘旋,啄木鸟啄木的声音不断从林子里传出来。森林里的小野兽偷偷跑到洞外来了,它们在宽广的草地上打闹着玩。山上积雪被春风吹化了。水从小河往大河里流,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夏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片不知道名字的花儿,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什么颜色的都有,多么好看的大花坛啊!山谷里断断续续地传出一阵阵汽笛的吼声,火车满载着木材,源源不断地送往祖国各地。

  秋天,森林里各种各样的野果都成熟了,“都斯”是一种像小葡萄似的野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也可以用它来酿酒;“刺里梅”的叶子用开水沏一沏就是很好的茶;榛子长满了山腰,它的果实炒熟了又香又脆。在这里木耳、蘑菇到处都有,人参等珍贵药材也可以采到。

  冬天,凛冽寒风猛烈地吹着,森林区大雪纷纷,千万棵树都披上了耀眼的银装,一派北国风光。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茂盛( )

  宽阔( )

  正确答案:繁茂宽广

  2.写出短文的中心句。

  参考答案: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扩展阅读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扩展1)

——大兴安岭导游词5篇

大兴安岭导游词1

  提起内蒙古,人们都知道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草原养育了骁勇的马背上的民族,但很少有人知道那里还有浩瀚无边的大森林,大森林孕育了*北方的民族。我们呼伦贝尔,不仅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作为内蒙古人,作为呼伦贝尔人,希望大家不仅要关注大草原,也要关注大森林,不仅倡导草原文化,也要研究森林文化,因为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我们行走在大兴安岭之间,不仅对这片森林和这方神奇的土地产生深深的眷恋,可能有的朋友也会从而产生探究猎奇的心理。您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您对自然生态非常关注。

  大家都知道,森林有很多生态保护作用,比如,防风固沙、消除污染、保持水源等等。那么幅员辽阔的大兴安岭更是对这一方土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东北—西南走向横跨呼伦贝尔草原,是松嫩*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对维护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区的生态*衡起着巨大的作用,800多万公顷的森林,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呵护着松嫩*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一片森林的生态意义,绝不仅限于周围的小范围,尤其像大兴安岭这样的林区,它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发展变化都存在着深远的影响。现在很多毗邻*的国家越来越关注*的大兴安岭,有很多志愿者对大兴安岭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前来植树,由此可见大兴安岭其价值所在。

  说及天下名山,大家知道的有: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泰山天下雄、青城天下幽等等,那么说到大兴安岭,如果也用一个字来形容,可能用“大”字来描述更贴切。幅员之大、包容之大、历史内涵之大、生态作用之大。

  大兴安岭地处东北边陲,是*最大的国有林区。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原的分水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3万*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6W*方公里,

  主峰索岳尔济山。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应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人们又把大兴安岭称作“林海”。

  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资源名录)记载,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施业区内,共有山峰25905座。真所谓山山相连,比肩而立;极目远眺,处处皆山。

  大兴安岭的木材及金属矿藏储量几位丰富。尤其是煤炭储量较大。已探明储量为334亿吨,远景储量在1000亿吨以上。另外就是大兴安岭的历史遗迹,其中南端的火山遗迹随处可见。等等这些都表明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大物博。

  大家应该都会唱或者都听过一首关于大兴安岭的歌曲,就是《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说的就是大兴安岭的“高”。这首歌大家都会唱吧,那我们大家先共同唱首歌正好我们走在大兴安岭之间,唱这首歌更有感觉,就像在草原上一定要唱草原歌曲一样,我来给大家开头(这时可以带头唱歌);歌毕,继续讲解:唱了这首歌是不是特别有感觉啊?对了这就是大兴安岭,海拔高度大多在400—1400米之间,基本呈北高南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那么说道大兴安岭的“山”,大兴安岭林区一向有“林海”之称,其实这里也是山的海洋,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资源名录》记载,大兴安岭作业区内,共有山峰25905座,绝大多数的山没有命名,群山起伏,连绵不断。

  有山就有水,大兴安岭群山林立,河流密布,以大兴安岭的主脉为界,岭东的河流流入嫩江,叫嫩江水系,岭西的河流流入额尔古纳河叫额尔古纳水系。说到大兴安岭的“水”,就一定要提到大兴安岭的矿泉水,大兴安岭的地下矿泉非常丰富,水质也非常好,其中很多闻名全国,比如阿尔山矿泉水大家是不是有听说过?还有我们一些地方品牌等都含有及丰富的矿物质,对一些心脑血管病和胃肠病、骨质病及关节炎等都有有益作用,土生土长的林区人很多都比较长寿,其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空气比较好,另外就是水质好。

  说了这么多关于大兴安岭,我们的旅行车也在大兴安岭中走了这么久,大家看到了很多小房子,是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就是典型的林区人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林业工人的家属。你看他们的房子屋脊都是尖尖的,这种结构的建筑,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冬暖夏凉,中间是空的里面塞满木屑,冬天外面冻不透,里面的暖空气不会很快跑掉,夏季晒不透,里面阴凉,很舒服,像安了空调的房间,另外尖顶的作用是方便积雪滑落,减轻房体的压力。这也是适应北方严寒地区的建筑物。

  说到林业工人,大家一定很想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其实内蒙古的大兴安岭在清朝以前是没有伐木工的——现在叫林业工人,最早都叫伐木工的——在清朝康熙年间,清*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等地实行“四禁”,禁伐木、禁采矿、禁渔猎、禁农牧,总之,什么都不让动。当时的大兴安岭,只有很少的人,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人,大概也就是千八百人这样,因为这些少数民族本身都是以狩猎渔猎为生的,所以只允许他们在大兴安岭一些河流的上游生活。直到清朝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的时候,清*宣布对东北地区放荒,啥叫放荒呢?就是允许大家来这里开荒啦,于是,大批的内地农民闯入东北地区,也就是常说的“闯关东”,其中呢,一小部分闯关东的人闯进了大兴安岭,开始在这里生活。最早他们进来的时候生活是自给自足的,也就是在深山老林里开垦一块荒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那时候闯关东的人都是生活所迫,万般无奈才跑出来的,当时有句话叫“穷走南,富进京,逼无奈闯关东”。第二年,额尔古纳河的中下游发现了金矿,大批的淘金者又来了,来那么多人,得生活啊,盖屋、生火做饭取暖等等,于是开始伐木。但是这个时候的木材还没有成为商品,所以伐木的人也不能叫工人呢。

  直到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在此基础上又签了一个《合办东省铁路合同章程》,根据条约规定,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取得了筑路权,而且还取得了铁路两侧的林木采伐权,也就是可以“合理合法”的伐木了——当然,这里的合理合法都是带引号的"——用于修路、出售、建房子等,于是乎,大量的砍伐森林一发而不可收拾。1931年日本侵华,32年日本人又把大兴安岭给占了,又一次的掠夺性开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林区*,大兴安岭被采伐的木材达到15000多万立方米。那时候的伐木工分几个部分,一种是闯关东的,一种是所谓的大公司招来的还有就是抓来的劳工。他们生活很苦,朝不保夕,赚的钱也是被层层盘剥最后到自己手里也所剩无几。只能一年周而复始的干活儿才能活命。这就是第一代务林人,进入了这片原始森林,也算是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山鼻祖。

  真正林区创业的人,应该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家开始管理大兴安岭林区开始,1948年成立内蒙古林务局,新一代务林人翻身做主人,走上开发创业之路。直到1952年,国家成立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从此开始对大兴安岭有计划的开发建设,由此各路人马汇集大兴安岭林区,有老一代的伐木工、转业军人、从关内招过来的农民、还有本地原来没有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员,轰轰烈烈的林区建设从此开始。这一代从事林业生产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家林业工人。

  最开始开发建设林区,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工棚子、地窨子,吃的是水煮冻白菜,穿的非常单薄,被汗打湿的衣服只能到晚上才能大家围坐在大火盆旁脱光了烤干,当时的工人都是男人,反正也没有女人,也无所谓,只有稍微有个一官半职的人才能穿的起白茬皮袄(啥叫“白茬皮袄”啊?就是兽皮简单的熟一下缝成的衣服,有羊皮,狗皮、袍子皮灯)、食堂的大师傅和伙食管理员才能吃的好一点,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以至于那时候女孩子嫁人如果能找上食堂的大师傅那是无比荣光的事。至少首先能吃饱肚皮啊。

  60年代初,**视察大兴安岭林区,看到这种状况,指示各个林业局要办农场,蔬菜实现自给自足;并且供应林区工人和居民每月每人一斤黄豆,一直供应到粮油市场放开。也是在这次视察中,**指示:各个林业局要将家属进入林区列入工作计划。家属来了,开始大规模造房建屋,虽然住宿条件非常简陋狭窄,但是从此林区开始有了生机。人多了,一系列的生活设施便应运而生,商店、学校、医院等等开始出现。这样的发展就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格局。这种格局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有子弟学校、幼儿园啊、林业医院啊、各个林业局下设的招待所啊、林业*局啊等等,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后,地方*陆续成立,入驻,林区的发展史,大多都是先有企业,后有*的。就是在这些大兴安岭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召下,克服重重困难,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建设,为现代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进入21世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生产发展,林区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上一代务林人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埋下了生态恶化的隐患,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从此大兴安岭林区的建设重点转移到生态保护上来,计划采伐木材。实施天保工程的10多年来,森林覆盖率慢慢增长,林业工人也慢慢转型,开始由原来的开采变成营林育林,各林业局号召大家发展养殖业带动经济,比如:狐狸雪貂、野猪、野果、野山菌等等养殖加工业。另外就是随着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向往,来林区旅游的朋友越来越多,这也不同程度的增长了当地人的收入。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代的林区人已经依靠这片森林开始了全新的生存方式。

大兴安岭导游词2

朋友们:

  欢迎你们到大兴安岭地区游览观光。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地级行政区。它东依连绵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临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辽阔肥沃的松嫩*原,北靠波涛滚滚的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792公里。大兴安岭地区地理坐标魏东经121°11′~127°10′,北纬50°10′~53°33′,南北长365公里,东西宽355公里,总面积8.46万*方公里。

  大兴安岭山地丘陵连绵起伏,海报高度700~1300米,境内最高峰大白山,海拔1628米。主要支脉伊勒呼里横亘在本区中部,由西向东延续230公里,使大兴安岭明显的行程南坡北坡之分,使黑龙江和嫩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岭北以低山丘陵为主,是森林分布的主要地带。据勘查,大兴安岭林区活力木蓄积7.3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兴安和谷冲积带,现有可耕地面积45万公顷,荒山草原200万公顷,还有大面积可改造的湿地。

  大兴安岭可谓是天人的野生动植物园,森林中繁衍生息着黑熊、驼鹿等兽类50余种,榛鸡(飞龙)、野鸡等20余种,以及大马哈鱼等珍贵鱼类20多种,水獭、紫貂等毛皮珍贵的野生动物10语种。有兴安杜鹃、野玫瑰、山芍药、黄芪、五味子等野生植物和中草药材400多种,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天然百草园。

  大兴安岭有着丰富的矿产和水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锰、铁、铜等30多种,黄金储量126吨,煤炭地质储量1232亿吨。截至1999年底,全区拥有开采金矿10余座,生产能力达到10万两,是我国的重点黄金产区。

  大兴安岭地区是政企合一地区,目前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合署办公、现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所在地加格达奇是大兴安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素有“绿海明珠”、“林海码头”和“北国林都”之美誉。全地区共有汉、满、回、朝鲜、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22个民族,54万人口。

  大兴安岭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遍地宝藏的资源为历代旅行家和探险者所青睐,在大力发展社会注意商品经济,推进林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全区54万人民热情地欢迎您来大兴安岭旅游、观光、投资、考察。

  祝您在大兴安岭旅行愉快。

大兴安岭导游词3

  提起内蒙古,人们都知道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草原养育了骁勇的马背上的民族,但很少有人知道那里还有浩瀚无边的大森林,大森林孕育了*北方的民族。我们呼伦贝尔,不仅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作为内蒙古人,作为呼伦贝尔人,希望大家不仅要关注大草原,也要关注大森林,不仅倡导草原文化,也要研究森林文化,因为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我们行走在大兴安岭之间,不仅对这片森林和这方神奇的土地产生深深的眷恋,可能有的朋友也会从而产生探究猎奇的心理。您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您对自然生态非常关注。

  大家都知道,森林有很多生态保护作用,比如,防风固沙、消除污染、保持水源等等。那么幅员辽阔的大兴安岭更是对这一方土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东北-西南走向横跨呼伦贝尔草原,是松嫩*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对维护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区的生态*衡起着巨大的作用,800多万公顷的森林,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呵护着松嫩*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一片森林的生态意义,绝不仅限于周围的小范围,尤其像大兴安岭这样的林区,它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发展变化都存在着深远的影响。现在很多毗邻*的国家越来越关注*的大兴安岭,有很多志愿者对大兴安岭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前来植树,由此可见大兴安岭其价值所在。

  说及天下名山,大家知道的有: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泰山天下雄、青城天下幽等等,那么说到大兴安岭,如果也用一个字来形容,可能用“大”字来描述更贴切。幅员之大、包容之大、历史内涵之大、生态作用之大。

  l大兴安岭地处东北边陲,是*最大的国有林区。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原的分水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3万*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6W*方公里,

  主峰索岳尔济山。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应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人们又把大兴安岭称作“林海”。

  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资源名录)记载,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施业区内,共有山峰25905座。真所谓山山相连,比肩而立;极目远眺,处处皆山。

  l大兴安岭的木材及金属矿藏储量几位丰富。尤其是煤炭储量较大。已探明储量为334亿吨,远景储量在1000亿吨以上。

  l另外就是大兴安岭的`历史遗迹,其中南端的火山遗迹随处可见。等等这些都表明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大物博。

  大家应该都会唱或者都听过一首关于大兴安岭的歌曲,就是《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说的就是大兴安岭的“高”。这首歌大家都会唱吧,那我们大家先共同唱首歌正好我们走在大兴安岭之间,唱这首歌更有感觉,就像在草原上一定要唱草原歌曲一样,我来给大家开头(这时可以带头唱歌);歌毕,继续讲解:唱了这首歌是不是特别有感觉啊?对了这就是大兴安岭,海拔高度大多在400—1400米之间,基本呈北高南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那么说道大兴安岭的“山”,大兴安岭林区一向有“林海”之称,其实这里也是山的海洋,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资源名录》记载,大兴安岭作业区内,共有山峰25905座,绝大多数的山没有命名,群山起伏,连绵不断。

  有山就有水,大兴安岭群山林立,河流密布,以大兴安岭的主脉为界,岭东的河流流入嫩江,叫嫩江水系,岭西的河流流入额尔古纳河叫额尔古纳水系。说到大兴安岭的“水”,就一定要提到大兴安岭的矿泉水,大兴安岭的地下矿泉非常丰富,水质也非常好,其中很多闻名全国,比如阿尔山矿泉水大家是不是有听说过?还有我们一些地方品牌等都含有及丰富的矿物质,对一些心脑血管病和胃肠病、骨质病及关节炎等都有有益作用,土生土长的林区人很多都比较长寿,其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空气比较好,另外就是水质好。

  说了这么多关于大兴安岭,我们的旅行车也在大兴安岭中走了这么久,大家看到了很多小房子,是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就是典型的林区人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林业工人的家属。你看他们的房子屋脊都是尖尖的,这种结构的建筑,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冬暖夏凉,中间是空的里面塞满木屑,冬天外面冻不透,里面的暖空气不会很快跑掉,夏季晒不透,里面阴凉,很舒服,像安了空调的房间,另外尖顶的作用是方便积雪滑落,减轻房体的压力。这也是适应北方严寒地区的建筑物。

  说到林业工人,大家一定很想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其实内蒙古的大兴安岭在清朝以前是没有伐木工的——现在叫林业工人,最早都叫伐木工的——在清朝康熙年间,清*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等地实行“四禁”,禁伐木、禁采矿、禁渔猎、禁农牧,总之,什么都不让动。当时的大兴安岭,只有很少的人,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人,大概也就是千八百人这样,因为这些少数民族本身都是以狩猎渔猎为生的,所以只允许他们在大兴安岭一些河流的上游生活。直到清朝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的时候,清*宣布对东北地区放荒,啥叫放荒呢?就是允许大家来这里开荒啦,于是,大批的内地农民闯入东北地区,也就是常说的“闯关东”,其中呢,一小部分闯关东的人闯进了大兴安岭,开始在这里生活。最早他们进来的时候生活是自给自足的,也就是在深山老林里开垦一块荒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那时候闯关东的人都是生活所迫,万般无奈才跑出来的,当时有句话叫“穷走南,富进京,逼无奈闯关东”。第二年,额尔古纳河的中下游发现了金矿,大批的淘金者又来了,来那么多人,得生活啊,盖屋、生火做饭取暖等等,于是开始伐木。但是这个时候的木材还没有成为商品,所以伐木的人也不能叫工人呢。

  直到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在此基础上又签了一个《合办东省铁路合同章程》,根据条约规定,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取得了筑路权,而且还取得了铁路两侧的林木采伐权,也就是可以“合理合法”的伐木了——当然,这里的合理合法都是带引号的——用于修路、出售、建房子等,于是乎,大量的砍伐森林一发而不可收拾。1931年日本侵华,32年日本人又把大兴安岭给占了,又一次的掠夺性开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林区*,大兴安岭被采伐的木材达到15000多万立方米。那时候的伐木工分几个部分,一种是闯关东的,一种是所谓的大公司招来的还有就是抓来的劳工。他们生活很苦,朝不保夕,赚的钱也是被层层盘剥最后到自己手里也所剩无几。只能一年周而复始的干活儿才能活命。这就是第一代务林人,进入了这片原始森林,也算是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山鼻祖。

  真正林区创业的人,应该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家开始管理大兴安岭林区开始,1948年成立内蒙古林务局,新一代务林人翻身做主人,走上开发创业之路。直到1952年,国家成立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从此开始对大兴安岭有计划的开发建设,由此各路人马汇集大兴安岭林区,有老一代的伐木工、转业军人、从关内招过来的农民、还有本地原来没有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员,轰轰烈烈的林区建设从此开始。这一代从事林业生产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家林业工人。

  最开始开发建设林区,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工棚子、地窨子,吃的是水煮冻白菜,穿的非常单薄,被汗打湿的衣服只能到晚上才能大家围坐在大火盆旁脱光了烤干,当时的工人都是男人,反正也没有女人,也无所谓,只有稍微有个一官半职的人才能穿的起白茬皮袄(啥叫“白茬皮袄”啊?就是兽皮简单的熟一下缝成的衣服,有羊皮,狗皮、袍子皮灯)、食堂的大师傅和伙食管理员才能吃的好一点,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以至于那时候女孩子嫁人如果能找上食堂的大师傅那是无比荣光的事。至少首先能吃饱肚皮啊。

  60年代初,**视察大兴安岭林区,看到这种状况,指示各个林业局要办农场,蔬菜实现自给自足;并且供应林区工人和居民每月每人一斤黄豆,一直供应到粮油市场放开。也是在这次视察中,**指示:各个林业局要将家属进入林区列入工作计划。家属来了,开始大规模造房建屋,虽然住宿条件非常简陋狭窄,但是从此林区开始有了生机。人多了,一系列的生活设施便应运而生,商店、学校、医院等等开始出现。这样的发展就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格局。这种格局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有子弟学校、幼儿园啊、林业医院啊、各个林业局下设的招待所啊、林业*局啊等等,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后,地方*陆续成立,入驻,林区的发展史,大多都是先有企业,后有*的。就是在这些大兴安岭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召下,克服重重困难,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建设,为现代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进入21世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生产发展,林区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上一代务林人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埋下了生态恶化的隐患,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从此大兴安岭林区的建设重点转移到生态保护上来,计划采伐木材。实施天保工程的10多年来,森林覆盖率慢慢增长,林业工人也慢慢转型,开始由原来的开采变成营林育林,各林业局号召大家发展养殖业带动经济,比如:狐狸雪貂、野猪、野果、野山菌等等养殖加工业。另外就是随着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向往,来林区旅游的朋友越来越多,这也不同程度的增长了当地人的收入。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代的林区人已经依靠这片森林开始了全新的生存方式。

大兴安岭导游词4

  提起内蒙古,人们都知道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草原养育了骁勇的马背上的民族,但很少有人知道那里还有浩瀚无边的大森林,大森林孕育了*北方的民族。我们呼伦贝尔,不仅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作为内蒙古人,作为呼伦贝尔人,希望大家不仅要关注大草原,也要关注大森林,不仅倡导草原文化,也要研究森林文化,因为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我们行走在大兴安岭之间,不仅对这片森林和这方神奇的土地产生深深的眷恋,可能有的朋友也会从而产生探究猎奇的心理。您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您对自然生态非常关注。

  大家都知道,森林有很多生态保护作用,比如,防风固沙、消除污染、保持水源等等。那么幅员辽阔的大兴安岭更是对这一方土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东北-西南走向横跨呼伦贝尔草原,是松嫩*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对维护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区的生态*衡起着巨大的作用,800多万公顷的森林,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呵护着松嫩*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一片森林的生态意义,绝不仅限于周围的小范围,尤其像大兴安岭这样的林区,它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发展变化都存在着深远的影响。现在很多毗邻*的国家越来越关注*的大兴安岭,有很多志愿者对大兴安岭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前来植树,由此可见大兴安岭其价值所在。

  说及天下名山,大家知道的有: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泰山天下雄、青城天下幽等等,那么说到大兴安岭,如果也用一个字来形容,可能用“大”字来描述更贴切。幅员之大、包容之大、历史内涵之大、生态作用之大。

  l大兴安岭地处东北边陲,是*最大的国有林区。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原的分水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3万*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6W*方公里,

  主峰索岳尔济山。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应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人们又把大兴安岭称作“林海”。

  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资源名录)记载,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施业区内,共有山峰25905座。真所谓山山相连,比肩而立;极目远眺,处处皆山。

  l大兴安岭的木材及金属矿藏储量几位丰富。尤其是煤炭储量较大。已探明储量为334亿吨,远景储量在1000亿吨以上。

  l另外就是大兴安岭的历史遗迹,其中南端的火山遗迹随处可见。等等这些都表明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大物博。

  大家应该都会唱或者都听过一首关于大兴安岭的歌曲,就是《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说的就是大兴安岭的“高”。这首歌大家都会唱吧,那我们大家先共同唱首歌正好我们走在大兴安岭之间,唱这首歌更有感觉,就像在草原上一定要唱草原歌曲一样,我来给大家开头(这时可以带头唱歌);歌毕,继续讲解:唱了这首歌是不是特别有感觉啊?对了这就是大兴安岭,海拔高度大多在400—1400米之间,基本呈北高南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那么说道大兴安岭的“山”,大兴安岭林区一向有“林海”之称,其实这里也是山的海洋,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资源名录》记载,大兴安岭作业区内,共有山峰25905座,绝大多数的山没有命名,群山起伏,连绵不断。

  有山就有水,大兴安岭群山林立,河流密布,以大兴安岭的主脉为界,岭东的河流流入嫩江,叫嫩江水系,岭西的河流流入额尔古纳河叫额尔古纳水系。说到大兴安岭的“水”,就一定要提到大兴安岭的矿泉水,大兴安岭的地下矿泉非常丰富,水质也非常好,其中很多闻名全国,比如阿尔山矿泉水大家是不是有听说过?还有我们一些地方品牌等都含有及丰富的矿物质,对一些心脑血管病和胃肠病、骨质病及关节炎等都有有益作用,土生土长的林区人很多都比较长寿,其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空气比较好,另外就是水质好。

  说了这么多关于大兴安岭,我们的旅行车也在大兴安岭中走了这么久,大家看到了很多小房子,是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就是典型的林区人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林业工人的家属。你看他们的房子屋脊都是尖尖的,这种结构的建筑,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冬暖夏凉,中间是空的里面塞满木屑,冬天外面冻不透,里面的暖空气不会很快跑掉,夏季晒不透,里面阴凉,很舒服,像安了空调的房间,另外尖顶的作用是方便积雪滑落,减轻房体的压力。这也是适应北方严寒地区的建筑物。

  说到林业工人,大家一定很想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其实内蒙古的大兴安岭在清朝以前是没有伐木工的——现在叫林业工人,最早都叫伐木工的——在清朝康熙年间,清*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等地实行“四禁”,禁伐木、禁采矿、禁渔猎、禁农牧,总之,什么都不让动。当时的大兴安岭,只有很少的人,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人,大概也就是千八百人这样,因为这些少数民族本身都是以狩猎渔猎为生的,所以只允许他们在大兴安岭一些河流的上游生活。直到清朝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的时候,清*宣布对东北地区放荒,啥叫放荒呢?就是允许大家来这里开荒啦,于是,大批的内地农民闯入东北地区,也就是常说的“闯关东”,其中呢,一小部分闯关东的人闯进了大兴安岭,开始在这里生活。最早他们进来的时候生活是自给自足的,也就是在深山老林里开垦一块荒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那时候闯关东的人都是生活所迫,万般无奈才跑出来的,当时有句话叫“穷走南,富进京,逼无奈闯关东”。第二年,额尔古纳河的中下游发现了金矿,大批的淘金者又来了,来那么多人,得生活啊,盖屋、生火做饭取暖等等,于是开始伐木。但是这个时候的木材还没有成为商品,所以伐木的人也不能叫工人呢。

  直到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在此基础上又签了一个《合办东省铁路合同章程》,根据条约规定,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取得了筑路权,而且还取得了铁路两侧的林木采伐权,也就是可以“合理合法”的伐木了——当然,这里的合理合法都是带引号的——用于修路、出售、建房子等,于是乎,大量的砍伐森林一发而不可收拾。1931年日本侵华,32年日本人又把大兴安岭给占了,又一次的掠夺性开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林区*,大兴安岭被采伐的木材达到15000多万立方米。那时候的伐木工分几个部分,一种是闯关东的,一种是所谓的大公司招来的还有就是抓来的劳工。他们生活很苦,朝不保夕,赚的钱也是被层层盘剥最后到自己手里也所剩无几。只能一年周而复始的干活儿才能活命。这就是第一代务林人,进入了这片原始森林,也算是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山鼻祖。

  真正林区创业的人,应该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家开始管理大兴安岭林区开始,1948年成立内蒙古林务局,新一代务林人翻身做主人,走上开发创业之路。直到1952年,国家成立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从此开始对大兴安岭有计划的开发建设,由此各路人马汇集大兴安岭林区,有老一代的伐木工、转业军人、从关内招过来的农民、还有本地原来没有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员,轰轰烈烈的林区建设从此开始。这一代从事林业生产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家林业工人。

  最开始开发建设林区,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工棚子、地窨子,吃的是水煮冻白菜,穿的非常单薄,被汗打湿的衣服只能到晚上才能大家围坐在大火盆旁脱光了烤干,当时的工人都是男人,反正也没有女人,也无所谓,只有稍微有个一官半职的人才能穿的起白茬皮袄(啥叫“白茬皮袄”啊?就是兽皮简单的熟一下缝成的衣服,有羊皮,狗皮、袍子皮灯)、食堂的大师傅和伙食管理员才能吃的好一点,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以至于那时候女孩子嫁人如果能找上食堂的大师傅那是无比荣光的事。至少首先能吃饱肚皮啊。

  60年代初,**视察大兴安岭林区,看到这种状况,指示各个林业局要办农场,蔬菜实现自给自足;并且供应林区工人和居民每月每人一斤黄豆,一直供应到粮油市场放开。也是在这次视察中,**指示:各个林业局要将家属进入林区列入工作计划。家属来了,开始大规模造房建屋,虽然住宿条件非常简陋狭窄,但是从此林区开始有了生机。人多了,一系列的生活设施便应运而生,商店、学校、医院等等开始出现。这样的发展就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格局。这种格局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有子弟学校、幼儿园啊、林业医院啊、各个林业局下设的招待所啊、林业*局啊等等,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后,地方*陆续成立,入驻,林区的发展史,大多都是先有企业,后有*的。就是在这些大兴安岭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召下,克服重重困难,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建设,为现代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进入21世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生产发展,林区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上一代务林人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埋下了生态恶化的隐患,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从此大兴安岭林区的建设重点转移到生态保护上来,计划采伐木材。实施天保工程的10多年来,森林覆盖率慢慢增长,林业工人也慢慢转型,开始由原来的开采变成营林育林,各林业局号召大家发展养殖业带动经济,比如:狐狸雪貂、野猪、野果、野山菌等等养殖加工业。另外就是随着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向往,来林区旅游的朋友越来越多,这也不同程度的增长了当地人的收入。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代的林区人已经依靠这片森林开始了全新的生存方式。

大兴安岭导游词5

  提起内蒙古,人们都知道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草原养育了骁勇的马背上的民族,但很少有人知道那里还有浩瀚无边的大森林,大森林孕育了*北方的民族。我们呼伦贝尔,不仅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作为内蒙古人,作为呼伦贝尔人,希望大家不仅要关注大草原,也要关注大森林,不仅倡导草原文化,也要研究森林文化,因为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我们行走在大兴安岭之间,不仅对这片森林和这方神奇的土地产生深深的眷恋,可能有的朋友也会从而产生探究猎奇的心理。您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您对自然生态非常关注。

  大家都知道,森林有很多生态保护作用,比如,防风固沙、消除污染、保持水源等等。那么幅员辽阔的大兴安岭更是对这一方土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东北—西南走向横跨呼伦贝尔草原,是松嫩*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对维护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区的生态*衡起着巨大的作用,800多万公顷的森林,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呵护着松嫩*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一片森林的生态意义,绝不仅限于周围的小范围,尤其像大兴安岭这样的林区,它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发展变化都存在着深远的影响。现在很多毗邻*的国家越来越关注*的大兴安岭,有很多志愿者对大兴安岭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前来植树,由此可见大兴安岭其价值所在。

  说及天下名山,大家知道的有: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泰山天下雄、青城天下幽等等,那么说到大兴安岭,如果也用一个字来形容,可能用“大”字来描述更贴切。幅员之大、包容之大、历史内涵之大、生态作用之大。

  大兴安岭地处东北边陲,是*最大的国有林区。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原的分水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3万*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6W*方公里,

  主峰索岳尔济山。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应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人们又把大兴安岭称作“林海”。

  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资源名录)记载,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施业区内,共有山峰25905座。真所谓山山相连,比肩而立;极目远眺,处处皆山。

  大兴安岭的木材及金属矿藏储量几位丰富。尤其是煤炭储量较大。已探明储量为334亿吨,远景储量在1000亿吨以上。另外就是大兴安岭的历史遗迹,其中南端的火山遗迹随处可见。等等这些都表明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大物博。

  大家应该都会唱或者都听过一首关于大兴安岭的歌曲,就是《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说的就是大兴安岭的“高”。这首歌大家都会唱吧,那我们大家先共同唱首歌正好我们走在大兴安岭之间,唱这首歌更有感觉,就像在草原上一定要唱草原歌曲一样,我来给大家开头(这时可以带头唱歌);歌毕,继续讲解:唱了这首歌是不是特别有感觉啊?对了这就是大兴安岭,海拔高度大多在400—1400米之间,基本呈北高南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那么说道大兴安岭的“山”,大兴安岭林区一向有“林海”之称,其实这里也是山的海洋,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资源名录》记载,大兴安岭作业区内,共有山峰25905座,绝大多数的山没有命名,群山起伏,连绵不断。

  有山就有水,大兴安岭群山林立,河流密布,以大兴安岭的主脉为界,岭东的河流流入嫩江,叫嫩江水系,岭西的河流流入额尔古纳河叫额尔古纳水系。说到大兴安岭的.“水”,就一定要提到大兴安岭的矿泉水,大兴安岭的地下矿泉非常丰富,水质也非常好,其中很多闻名全国,比如阿尔山矿泉水大家是不是有听说过?还有我们一些地方品牌等都含有及丰富的矿物质,对一些心脑血管病和胃肠病、骨质病及关节炎等都有有益作用,土生土长的林区人很多都比较长寿,其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空气比较好,另外就是水质好。

  说了这么多关于大兴安岭,我们的旅行车也在大兴安岭中走了这么久,大家看到了很多小房子,是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就是典型的林区人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林业工人的家属。你看他们的房子屋脊都是尖尖的,这种结构的建筑,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冬暖夏凉,中间是空的里面塞满木屑,冬天外面冻不透,里面的暖空气不会很快跑掉,夏季晒不透,里面阴凉,很舒服,像安了空调的房间,另外尖顶的作用是方便积雪滑落,减轻房体的压力。这也是适应北方严寒地区的建筑物。

  说到林业工人,大家一定很想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其实内蒙古的大兴安岭在清朝以前是没有伐木工的——现在叫林业工人,最早都叫伐木工的——在清朝康熙年间,清*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等地实行“四禁”,禁伐木、禁采矿、禁渔猎、禁农牧,总之,什么都不让动。当时的大兴安岭,只有很少的人,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人,大概也就是千八百人这样,因为这些少数民族本身都是以狩猎渔猎为生的,所以只允许他们在大兴安岭一些河流的上游生活。直到清朝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的时候,清*宣布对东北地区放荒,啥叫放荒呢?就是允许大家来这里开荒啦,于是,大批的内地农民闯入东北地区,也就是常说的“闯关东”,其中呢,一小部分闯关东的人闯进了大兴安岭,开始在这里生活。最早他们进来的时候生活是自给自足的,也就是在深山老林里开垦一块荒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那时候闯关东的人都是生活所迫,万般无奈才跑出来的,当时有句话叫“穷走南,富进京,逼无奈闯关东”。第二年,额尔古纳河的中下游发现了金矿,大批的淘金者又来了,来那么多人,得生活啊,盖屋、生火做饭取暖等等,于是开始伐木。但是这个时候的木材还没有成为商品,所以伐木的人也不能叫工人呢。

  直到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在此基础上又签了一个《合办东省铁路合同章程》,根据条约规定,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取得了筑路权,而且还取得了铁路两侧的林木采伐权,也就是可以“合理合法”的伐木了——当然,这里的合理合法都是带引号的——用于修路、出售、建房子等,于是乎,大量的砍伐森林一发而不可收拾。1931年日本侵华,32年日本人又把大兴安岭给占了,又一次的掠夺性开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林区*,大兴安岭被采伐的木材达到15000多万立方米。那时候的伐木工分几个部分,一种是闯关东的,一种是所谓的大公司招来的还有就是抓来的劳工。他们生活很苦,朝不保夕,赚的钱也是被层层盘剥最后到自己手里也所剩无几。只能一年周而复始的干活儿才能活命。这就是第一代务林人,进入了这片原始森林,也算是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山鼻祖。

  真正林区创业的人,应该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家开始管理大兴安岭林区开始,1948年成立内蒙古林务局,新一代务林人翻身做主人,走上开发创业之路。直到1952年,国家成立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从此开始对大兴安岭有计划的开发建设,由此各路人马汇集大兴安岭林区,有老一代的伐木工、转业军人、从关内招过来的农民、还有本地原来没有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员,轰轰烈烈的林区建设从此开始。这一代从事林业生产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家林业工人。

  最开始开发建设林区,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工棚子、地窨子,吃的是水煮冻白菜,穿的非常单薄,被汗打湿的衣服只能到晚上才能大家围坐在大火盆旁脱光了烤干,当时的工人都是男人,反正也没有女人,也无所谓,只有稍微有个一官半职的人才能穿的起白茬皮袄(啥叫“白茬皮袄”啊?就是兽皮简单的熟一下缝成的衣服,有羊皮,狗皮、袍子皮灯)、食堂的大师傅和伙食管理员才能吃的好一点,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以至于那时候女孩子嫁人如果能找上食堂的大师傅那是无比荣光的事。至少首先能吃饱肚皮啊。

  60年代初,**视察大兴安岭林区,看到这种状况,指示各个林业局要办农场,蔬菜实现自给自足;并且供应林区工人和居民每月每人一斤黄豆,一直供应到粮油市场放开。也是在这次视察中,**指示:各个林业局要将家属进入林区列入工作计划。家属来了,开始大规模造房建屋,虽然住宿条件非常简陋狭窄,但是从此林区开始有了生机。人多了,一系列的生活设施便应运而生,商店、学校、医院等等开始出现。这样的发展就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格局。这种格局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有子弟学校、幼儿园啊、林业医院啊、各个林业局下设的招待所啊、林业*局啊等等,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后,地方*陆续成立,入驻,林区的发展史,大多都是先有企业,后有*的。就是在这些大兴安岭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召下,克服重重困难,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建设,为现代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进入21世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生产发展,林区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上一代务林人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埋下了生态恶化的隐患,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从此大兴安岭林区的建设重点转移到生态保护上来,计划采伐木材。实施天保工程的10多年来,森林覆盖率慢慢增长,林业工人也慢慢转型,开始由原来的开采变成营林育林,各林业局号召大家发展养殖业带动经济,比如:狐狸雪貂、野猪、野果、野山菌等等养殖加工业。另外就是随着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向往,来林区旅游的朋友越来越多,这也不同程度的增长了当地人的收入。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代的林区人已经依靠这片森林开始了全新的生存方式。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扩展2)

——大兴安岭作文5篇

大兴安岭作文1

  大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特色:春天冰消雪融,鸟语花香;夏天百花胜开,花香传千里;秋天天高云淡,秋桂飘香;冬天粉妆玉砌,九数寒天。

  春姑娘骑着绿色的脚踏车,穿着绿色的裙子来了,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生机,阳光明媚,花草树木都换上了新衣服.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看,树木在小河的倒映下变的更清了,更绿了,更美了!小河在涓涓的流淌着,河水是那么的清澈见底,连河底的沙砾都看的非常清楚。

  夏天骄阳似火,河水摸上去暖暖的.地上的花朵正在整理它们的衣裳,小鸟在树上乘凉,小河唱着悦耳的歌谣来了.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变的懒洋洋的。

  秋天都是金黄的,金灿灿的河水闪闪发光低头一看,河底的沙石都是金色的,金灿灿的树木从远看就像是一名勇士,在那保卫祖国……到处都是金色的,忽然,一阵风吹来,吹来了秋天的气息;吹来了丰收的喜悦;吹来了童年的笑语,

  冬天到处都是雪,树上,地上……每一个角落都有那洁白的雪花,树枝上落满了雪花,从远处看就像画家画的画一样美,甚至更美,河面上结上了一层冰,看上去晶莹明澈,美极了!

  大兴安岭的四季真美啊!我为祖国有这样一个山岭而感到自豪!大兴安岭我爱你!!!

大兴安岭作文2

  夏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看哪,蝴蝶成群结队地在五彩的花朵上采蜜,有些还在花朵上翩翩起舞,那五彩斑斓的身影在深绿色的叶丛中是那么显眼。到处都是蝴蝶,它们的美丽把夏天变成了一个彩色的.季节。

  夏天也是蝉大显身手的时候,它们停在树梢上演奏着一首首美妙的乐曲,尽情地歌颂大地。那声音是多么响亮,足以代替公鸡了。那坚定的声音,给夏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让人神清气爽的当然少不了那一片片绿树。城里城外,树长得郁郁葱葱。山上,几万棵树连在一起,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走入其间,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去了许多,你可以饶有兴致地看小鸟在快乐地玩耍,松鼠在树木之间戏耍……

  西湖在夏天露出她最美丽的容颜。湖里的荷花绽放了粉红而娇嫩的笑脸,在绿而圆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湖水那么清澈,小鱼在水底游来游去。微风吹过,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红蜻蜓在湖面上“点水”,动作是那么柔美。偶尔飘下的一片叶子那么轻,无声无息地落在湖面上,并随波悠悠摇晃。

  夏天到了,让我们走出空调房间,去享受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这个美丽季节吧!

大兴安岭作文3

  大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特色:春天冰消雪融,鸟语花香;夏天百花胜开,花香传千里;秋天天高云淡,秋桂飘香;冬天粉妆玉砌,九数寒天。

  春姑娘骑着绿色的脚踏车,穿着绿色的裙子来了。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生机,阳光明媚。花草树木都换上了新衣服。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看,树木在小河的倒映下变的更清了,更绿了,更美了!小河在涓涓的流淌着,河水是那么的清澈见底,连河底的沙砾都看的非常清楚。

  夏天骄阳似火,河水摸上去暖暖的地上的花朵正在整理它们的衣裳,小鸟在树上乘凉,小河唱着悦耳的歌谣来了。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变的懒洋洋的

  秋天都是金黄的金灿灿的河水闪闪发光低头一看,河底的沙石都是金色的金灿灿的树木从远看就像是一名勇士,在那保卫祖国……到处都是金色的忽然,一阵风吹来,吹来了秋天的气息;吹来了丰收的喜悦;吹来了童年的笑语。

  冬天到处都是雪,树上,地上……每一个角落都有那洁白的雪花。树枝上落满了雪花,从远处看就像画家画的画一样美,甚至更美。河面上结上了一层冰,看上去晶莹明澈,美极了!

  大兴安岭的四季真美啊!我为祖国有这样一个山岭而感到自豪!大兴安岭我爱你!!!

大兴安岭作文4

  今天早晨,我揉了揉朦胧的双眼,向窗外一看,地上白茫茫的一片。噢,刚刚下了一场雪,这可能是翠岗今年冬天的最后一场雪了。

  雪后的清晨,可真美呀!大地披上了雪装,白茫茫的,好像是一个童话王国。

  那路边一排排的`松树好像开了银白色的花;柳树垂下了银白色的枝条儿,像小女孩飘逸的秀发;枝头的小鸟也陶醉余这美丽的雪景之中,停了许久才飞起来。院子里,十几只小麻雀蹦跳着,正在雪中觅食,偶尔地扭头观看着行人。我也被这些所深深地吸引着。

  远看房顶白雪皑皑的,好像是盖上啦一条白被子一样。融合在了雪地之中。路上的汽车在雪地中好像一个黑点慢慢地向前行驶。行人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帽子、手套,在风雪交加的天气中行走,偶尔回头看一看他们留下的一串串脚印。

  雪后的景色可真漂亮呀!我喜欢大兴安岭美丽的雪景!

大兴安岭作文5

  大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特色:春天冰消雪融,鸟语花香;夏天百花胜开,花香传千里;秋天天高云淡,秋桂飘香;冬天粉妆玉砌,九数寒天。

  春姑娘骑着绿色的脚踏车,穿着绿色的裙子来了,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生机,阳光明媚,花草树木都换上了新衣服.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看,树木在小河的倒映下变的更清了,更绿了,更美了!小河在涓涓的流淌着,河水是那么的.清澈见底,连河底的沙砾都看的非常清楚。

  夏天骄阳似火,河水摸上去暖暖的.地上的花朵正在整理它们的衣裳,小鸟在树上乘凉,小河唱着悦耳的歌谣来了.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变的懒洋洋的。

  秋天都是金黄的,金灿灿的河水闪闪发光低头一看,河底的沙石都是金色的,金灿灿的树木从远看就像是一名勇士,在那保卫祖国……到处都是金色的,忽然,一阵风吹来,吹来了秋天的气息;吹来了丰收的喜悦;吹来了童年的笑语,

  冬天到处都是雪,树上,地上……每一个角落都有那洁白的雪花,树枝上落满了雪花,从远处看就像画家画的画一样美,甚至更美,河面上结上了一层冰,看上去晶莹明澈,美极了!

  大兴安岭的四季真美啊!我为祖国有这样一个山岭而感到自豪!大兴安岭我爱你!!!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扩展3)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3篇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1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

  在大兴安岭的峰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 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才 材)。各种野花遍布山岭。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梅花鹿,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

  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等。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 毫)啊!

  1.用“”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字。(3分)

  2.短文写出了大兴安岭的哪几类动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造板的好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短文通过介绍大兴安岭的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粱 才 毫

  2.大型珍贵动物 珍贵的毛皮动物 鸟类

  3.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

  4.动物 矿藏 美丽富饶 对大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扩展4)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10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1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文章主要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两点:

  一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美。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小兴安岭特有的美丽,我也尝试着利用媒体开展教学。在导入之后,我首先让同学们观看了有关小兴安岭的动画图片。同学们看得非常投入,从学生惊叹的语气和表情中,我已感受到他们被小兴安岭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于是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入对小兴安岭"春天"这一小节的学习。

  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直观,很轻松,很投入地理解了"封""浸"等难解的词义。并有层次地感知了课文,真切地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雪景壮丽的冬。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的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二自主学习交流,锻炼自我阅读能力

  这一课,因为课文容量较大。而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内容,在学法,步骤上基本一致。于是,我们采取先扶后放的原则进行教学。在对"春天"这一小节重点指导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学法。然后再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其他的三个季节。刚开始学生发言有些拘谨,回答也缺乏层次性。于是,我鼓励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才逐渐地活跃起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心目中的"魅力的小兴安岭。

  但是整篇课文上下来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如:朗读的不多。因为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所以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多。这在一定程度生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学生归纳文章能力没有充分锻炼。因为学生交流的东西比较零散,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在归纳这一环节上,没能有足够的时间训练。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2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它围绕着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创设情境感受“美”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课件,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让学生尽情说出自己感受到得小兴安岭的美。

  2、 抓关键词句品读,感受“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好词佳句特别多,贯穿全文。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让学生在学习、感悟时,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1)在阅读中理解。在教学“夏季”这一段时,我问学生:“你为什么喜欢小兴安岭夏天的树木?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行吗?”学生读完后,我又问学生:“你读了这句话,你想告诉大家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怎么样?”学生说:“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很茂盛。”我问:“从哪些词语中告诉了你?”学生说:“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挡、遮中感受到的。”我紧接着说:“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好吗?”于是,学生娓娓读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熟记了这些词语,更加深了对这些语词的理解,感受到了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的与众不同的美。(2)在理解中比较。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抽出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长出的意思。”我马上说:“那能不能用长出换成抽出呢?为什么?”有学生说:“抽出要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教师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3,抓住词句体味“美”: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你会用哪一个词?”学生说:“长出。”我马上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有学生说:“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3、创情境读悟结合,感悟“美”。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要达到这一点,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教师必须创设美的情景,美的课堂。在教学中,我把这种美集中体现在朗读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爱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悟小兴安岭的美,激发他们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在教学小兴安岭的春天时,课堂环节是这样的:(1)读中找景,用“○”圈出你看到了小兴安岭的哪些美景。让学生幽比较直观、形象地初步感知美。(2)读中找特点,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这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小鹿的这个句子,因为这句话把小鹿写得太美了,太可爱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小溪的句子,因为我似乎听到了流水声。”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带着这种感情读读句子,加上动作读读句子,加上流水声读读句子,使学生心中对美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4、知识延伸创造“美”: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学生的朗读水*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的启示不大。在资料汇报方面,许多学生家庭没电脑,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出现的生字,做到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写景物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读中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与小兴安岭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读书

  1.导入。

  (播放《勇敢的鄂伦春》。)大家知道这首歌赞美的是哪里吗?对,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交流。

  (1)你知道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吗?在地图上指出来。

  (2)你还知道关于小兴安岭的哪些知识?(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顺。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

  三、教师引导,自读自悟

  (一)再读课文,感受景物美。

  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师:刚刚通过介绍和读课文,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旅游热线知道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特别为我们开通了去小兴安岭的特快列车,你们想去吗?

  师:那好。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车票”,(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带着这个问题来默读课文。

  2.边读边想,每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师:大家都已经通过了检票口,老师发现这里为我们准备了4辆旅游车:春季旅游号、夏季旅游号、秋季旅游号、冬季旅游号,你想在哪一个季节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说出你所选择这个季节的理由!(生又读课文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物,众说纷纭。)

  (二)品读课文,分享语言美。

  1.画出喜欢的词句,分析交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坐在开往小兴安岭的列车上了。看,这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四季风光。)现在请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和段落并背诵下来。(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2.选择段落,复述课文。

  师:我们已经欣赏了文中的好词佳句,那么每一个小组派一个小导游来介绍一下那个季节的景色吧!(生结合大屏幕来介绍。)

  (三)赏读课文,体会情感美。

  1.大胆想象,体会感情。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看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季的郁郁葱葱,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我们现在的心情如何?想象一下,作者的心情会怎样?

  2.发挥特长,赞美自然。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欢和赞美!(画画、唱歌、跳舞、朗诵……)

  四、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情感,认知方面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积累迁移

  1.摘抄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反思:

  在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重点部分的时候,我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陶冶情趣为主:这篇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在学生反复读课文之后,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

  2.以培养能力为主: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虽然是3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给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去收集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朗读、欣赏,与人合作的多方面的能力。

  3.以发展个性为主: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赏析完课文之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孩子们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各显其能,张扬了个性,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4

  核心提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此为本,在上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学生,反复揣摩后决定采用变序式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此为本,在上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学生,反复揣摩后决定采用变序式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考去领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有得有失,撷取点滴如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图像、声音很感兴趣,我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课盛满了美的因素,装载了美的语言。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把课文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比课文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课件中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如多姿多彩的景色画面展示时,我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聆听孩子的心声,从他们的语气和丰富的表情中我感觉到他们已经融入了课文,从入情入境的感受美、品悟美到发自内心的热爱美,进而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使情感目标落到了实处;结课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视频演示伴着柔和美妙的音乐,加上教师及学生动情的旁白真实的再现了课文内容,既在整体感知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再次用美景感染了学生,使他们感情得到了升化。

  总之在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下,教学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先教后放,循序渐进。

  这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写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选取其中一个季节细致地分析学习,如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读出感受、积累语言等环节,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三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然后放手学生自学其余段落,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师生共同赏析;最后教师来个总结。先教后放环节清晰,学生学习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实现了学生张扬个性的自我超越,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3.重视积累,提升素养。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在理解课文后我及时指导学生积累美言佳句,如:在美丽的语言熏陶下及时出示背诵提示,在学生感情投入的状况下是很容易背下来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不需要多少时间,学生都能在提示下流利的背诵出文字。这篇课文还是一篇很好的习作示范,所以在总结了作者的写作特点、方法后我出示了“习作小窍门”,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课下“作业超市”中也设置了“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无论是从语言的“纳”还是“吐”我都注意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真正做到了“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正因为有课前的周密预设才获得了课堂上可贵的动态生成,孩子们在课堂上学的主动、练得积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尽管如此,课堂中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模式化的方式没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继续在探索研究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祝愿语文教学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5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顺序来写的,每一个季节写法相似,我先带领学生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按“读—划—悟—说—读”的方法一起学习、一起探究,然后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按照这种学法分组进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在反馈中,显示了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不仅欣赏、领悟了小兴安岭的美,更重要的是创造了美。并在讲课中渗透写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读小兴安岭,可以感受家乡的美,身边的美,并写一写。

  小兴安岭的“美”是文章的“魂”,“美”是教学的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自始至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学起来,总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其一,我在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看上去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步骤地进行自学,、讨论,学生也基本上解决了合作中的问题,但时学生合作学习的气氛不够浓,有些问题挖掘的也不够深入。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虽然能很快地完成表格,也能有感情地去读读句子,但是,我在小组读评相结合的环节上把我的不够好,比如如何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研究。

  其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有些学生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大胆展开想象,深入体会。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还要加强更深层次的“读悟”结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6

  1、简简单单学语文,讲求教学的实效,给学生实惠

  本节课突出体现了“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手段简便。教学目标高度集中,学生学有所得清晰可见,

  2、教学目标三维整合,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整节课紧紧围绕写字、背诵和段的训练三个要点展开,每个要点都体现了三个维度的整合,即不仅获得知识、语言积累和语言认识,同时注重方法的习得。

  如识字教学中,指导学生感受左右结构字宽窄布局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写好“三点水”旁(偏旁三点水,结在弧线上),指导学生写好“立刀旁”(要又长又直)。这些都是给学生以方法规律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写好本课生字的同时,掌握一般的写字方法。再如,背诵,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立桩记忆的方法,提高了背诵的速度。在立桩记忆法中,学生还学会了理清层次,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等多个记忆要点。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教师也不是停留在理清段落层次的水*上,而是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这样,对于段落结构的认识,最终与文章的主题理解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

  的“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目标(虽然是构段规律表情达意的作用)。

  3、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并使之与阅读教学紧密融合

  在教学中极为重视写字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从从容容地写字。写字教学不是做秀,不摆样子,在教学“汇”字时,采用课件的方式,引导学生既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汇”字的意思,还通过想象,感受了“汇”的图画,感受了春水的变化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汇进了春天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汇成春天的画卷”等处,是引导学生在适宜的语言情境中运用“汇”。这样,“汇”字达到了读准字音、记住字型、理解意思、体会在情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7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新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的经典名篇。课文通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现了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如春天里的“抽出”“淙淙”“俯下身子”“侧着脑袋”都用得十分到位,动静结合,把整个春天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而在夏天中“封”“浸”“千万屡”“利剑”把夏天的特点写得十分准确,同时又体现出小兴安岭独特的魅力。为了保持课的完整性,在抓住春天和夏天为重点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默读粗粗地感受了一下秋冬季节的美丽风光。这篇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了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介绍了我国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针对本课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审美方法的指导下,读语言文字、看教学录像、谈学习体会,亲身感受自然景色美,文章语言表述的美。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一、激情导入,走近“美”,激发阅读欲望。

  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氛围,一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教师要会抓住学生的“心”。因此,课伊始,我便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刚刚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了它的秀丽与险峻,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它的美丽吧!我通过投影片,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小兴安岭的美,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直奔主题,问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情感朗读品味“美”,抓住词句体会“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好词佳句特别多,也特别重要,就像人身上流动的的血液,贯穿全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要把这些新鲜的血液输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感悟时,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1)在阅读中理解。在教学“夏季”这一段时,我问学生:“你为什么喜欢小兴安岭夏天的树木?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行吗?”学生读完后,我又问学生:“你读了这句话,你想告诉大家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怎么样?”学生说:“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很茂盛。”我问:“从哪些词语中告诉了你?”学生说:“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挡、遮中感受到的。”我紧接着说:“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好吗?”于是,学生娓娓读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熟记了这些词语,更加深了对这些语词的理解,感受到了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的与众不同的美。(2)在理解中比较。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抽出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长出的意思。”我马上说:“那能不能用长出换成抽出呢?为什么?”有学生说:“抽出要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教师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3)在比较中寻求最佳。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描写小兴安岭草坪上盛开的野花时,我问学生:“草坪上开了许多花,有哪些颜色?”当学生说完有红、白、黄、紫时,我就问:“你能不能用一个语词来表达这么多的颜色呢?”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五颜六色。”有的说:“五彩缤纷。”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要补充,我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花朵。”学生就是这样在品词品句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着小兴安岭的美。

  三、知识延伸创造“美”。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真情的语言,感情的自然流露,不就是教师千方百计想要达成的愿望吗,不就是学生对美的一种理解,一种欣赏,一种创造吗?

  “美”是文章的“魂”,“美”是教学的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学起来,总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其一,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例如对“雾”的描写,学生能从“升、浸”中体会到雾浓、雾大,范围广,但是教师没有让学生更深入的感悟和体会,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展开想象,这远远是不够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更深层次的“读悟”结合。

  其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表面上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讨论,看起来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学生合作气氛不够浓,有些问题不能在小组中更深入地学习。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虽然能很快地找到描写的景物和特点,也能有感情地去读读句子,但在小组读评相结合的环节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加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等等,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

  在现在的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注重了对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我认为语文这门课的作用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用汉语,更应该让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赏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8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它先从整体上介绍了小兴安岭是几百里连成一片的绿色海洋;然后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性地告诉人们:小兴安岭既是一座景人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第一次尝试这一课的教学时,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春天和夏天的景色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抓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显得不尽人意。一方面是为了有试教的时间,班级而匆匆赶场,三(2)班学生课前没预习影响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可能是我驾驽于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够,预设的不够充分,而使很多教学环节走过场不到位。如:词语教学环节,由于我设计时以词语不加拼音的形式出现,这样词语落实就不到位。更不用说写生字这一块了,连时间都没有。又如: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教学时处理得挺到位的,但运用上段的学习方法学习小兴安岭的夏天时简直是走过场,没有很多的时间给学生去学习。

  虽然整堂课看来还算完整,但这节课下来,发现了问题多多,自己的课前预设,在课堂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怎样与学生很好的进行配合,都是我需要学习和改进的。

  第二次教学这一课,教学内容是学习第一至第二自然段,即抓住景物特点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为了拉近与小兴安岭的距离,本堂课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课文的阅读积累了直观形象。因此,课伊始,我便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它的美丽吧!从老师激情的语言中,让学生在头脑中不仅产生对旧知的感知,更多的是对新知的向往,对祖国大好山河的向往,让他们从向往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读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提问:"初读完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这一问题的提出,旨在了解学生对课文初步感知的程度,从他们的回答中获取信息,为后面的教学作准备。这里,也随机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让学生对小兴安岭有了整体的印象。在落实生字新词这一块,我也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教学,学生学得好,学得有味,课堂氛围浓厚。

  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对文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我就用很简单的导语过渡到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这一段。教学这一段,我首先让学生从读中找出写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哪些景物交流之后,又让学生再读这一段,找找你感兴趣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接着让学生欣赏品读。在赏读过程中,学生能学习作者抓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如春天里的"抽出""淙淙""俯下身子""侧着脑袋"等词语,学生抓得十分到位,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创造性的进行朗读,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反复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同时,我也渗透学习方法,为下节课做好充分地铺垫。但也有不尽意的地方,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说:"有位作家给小兴安岭整体画了一张像——"这时,有位学生就问:"这位作家是谁呀"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没了随机的应变能力。又如:为了我的课堂,让学生时时跟着我的预设进行,感觉课堂不够放开。最后的写字教学也留一点小缺陷:没有时间给学生写字和交流反馈。

  通过课堂展示,让我感受到了要上出一堂精彩的课不仅仅需要老师能很好理解文本,了解学生,同时也需要在*时的教学中不停地积累教学经验,丰富自己,这样才能去丰富学生!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9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文章。

  这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写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选取其中一个季节细致地分析学习,如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读出感受、积累语言等环节,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三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然后放手学生自学其余段落,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师生共同赏析;最后教师来个总结。

  针对课后习题,我采用和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同的教学模式,前者是“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介绍给别人”,本课是“若去小兴安岭旅游,会选择什么季节,结合课文说理由”,其实两者考查的目的是一样的。小练笔部分,前者出示四幅图,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第3、4自然段的写法尝试练笔,后者“自己的家乡哪个季节美?写一写”,可以引导学生依据第2自然段对春天的写法,来尝试练笔。

  不足之处:节奏比较快,没能给学生充分准备、交流的时间,就让学生来说,学生不知怎么说。另外就是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10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依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应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次公开课,我执教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本堂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是变序式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考和领悟。

  第一次尝试这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是由我来带领学生欣赏小兴安岭春天和夏天的美景,总结学习方法后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秋天和冬天的景色。但后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设计,教师讲解过多,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留给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和时间较少。因此,在磨课团队老师们指导下,我调整为采用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选取其中一个季节细致地分析学习,指导学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读出感受、积累语言等环节,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三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时,我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对重点词句进行适时的点拨指导,并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最后总结文章写作的顺序。先教后放环节清晰,学生学习有的放矢,有条不紊,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循序渐进地实现了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以改进,争取给学生呈现更加精彩、更加高效的课堂。

  第二课时我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复习巩固生字词,然后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中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写自己家乡四季的美景。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扩展5)

——大兴安岭的冬天作文3篇

大兴安岭的冬天作文1

  冬去了,我常常魂牵梦萦于那迷人的意境里,皑皑的雪山,茫茫的雪野,洁白的山路,如缎的小河这就是大兴安岭的冬天——一个雪的世界。早晨起床,撩开帘,映入你眼帘的是窗玻璃上的冰花。那不知什么时候结满的冰花,是冬姑娘的巧手描绘。推开屋门,有时你会惊地叫起来:啊,下雪啦!昨夜,你还在甜蜜的梦乡编织着美的童话,冬姑娘就抖落了裙纱上无数洁白的银花,恍如天鹅的洁羽,从高高的.苍穹轻轻袅袅地飘向久违的山川旷野、草丛,悄悄给大地披上一层白茸茸、晶莹莹的棉絮。我想也许是冬姑娘怕大地妈妈太寒冷吧。

  抬头远望,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像蜿蜒的白色巨蟒伏在天边。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万顷青松完全融入皑皑白雪之中。近处的房屋、栅栏都穿上了柔软、洁白又得体的棉衣;树木的枝条,千姿百态.有的长长的。绒乎乎的,像娃娃胖胖的手臂;有的缀满大大小小的绒球,似乎你大喊一声,它们就会扑簌簌滚落下来。整个天地间是洁白、雅静的,犹如一件巨大晶莹、奇伟壮观的艺术珍品。

  群山的雪景美,林中的野生动物更可爱。大雪过后,各种动物都出来觅食。有机灵的野兔、迅跑的狍子、憨笨的大黑熊;还有滑翔在树丛里的飞龙、野鸡暮色苍茫,勇敢的鄂伦春人打猎归来,唱起了粗犷、豪迈的歌: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人一匹马,一人一杆枪,猿狍野鹿打不完。

  歌声,在群山回荡。哦,多么壮美,大兴安岭的冬天!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扩展6)

——《美丽小兴安岭》听课报告

《美丽小兴安岭》听课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丽小兴安岭》听课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这节课可分为以下环节:

  (一)故事环节(时间:0——4:38)

  故事环节与本课学习无关,应该是这班班级的一个语文课的规定。学生上台讲了一个小花公鸡的故事。

  (二)课文学习(时间:4:38——37:10)

  这一环节分为:导入环节、复习词语、学习新课。导入简洁,复习环节以开火车形式复习词语,并说说对小兴安岭的印象。

  (三)习作环节(时间:37:10——42:10)

  用总分总的形式和时间顺序,描写小朋友自己的家乡。

  (四)作业布置(时间42:10——)

  设计一段精彩的话,向父母介绍小兴安岭。

  二、评价

  (一)这节课的特点是:

  1、抓住了学科特点,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她给学生补充小兴安岭的知识,但是没有偏离语文学习的目的,仍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为目的。在学习春夏秋冬四季节时,融合了朗读课文、赏析语言、口语表达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而且有鲜明的时间顺序,可以给学生树立很好的作文典范。教师在课上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1、在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时,教学流程如下:说说你喜欢哪个季节——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景物——读一读喜欢的句子——为什么喜欢。每个教学环节都是这样进行,太过僵化。没有变化,缺少新意,重复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失去兴趣。

  2、教学活动没有循序渐进,也不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显得有些生硬。如:在学习“落叶在林间飞舞”此句时老师抓住“飞舞”这一设计时,老师已然不顾学生的心理体验了,直接搬出了答案。

  三、教学实录

  老师:嗯,变黄了,落叶在林间飞舞,想一想,我可不可以说秋天来了,落叶从树上飘落。

  学生:不可以。因为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就觉得特别死板。

  老师:正是这个“飞舞”,能显出什么?

  学生:它在空中飘舞。

  老师:像一只只蝴蝶一样,特别美丽,是不。更好地体现出这种森林的动态美,也能表现出作者心里头怎么样啊——非常的开心,非常的快乐。来,咱么把这一句读一遍。

  飞舞——蝴蝶一样美丽——更能体现森林的动态美和作者的快乐,为什么像蝴蝶就有动态美和作者的快乐,老师这样设计实际是知识的断层。

  3、本课的作业设计是设计一段精彩的话,向爸爸妈妈介绍大兴安岭。老师并没有明确作业的形式,到底是口头作业还是书面作业。作业完成之后,老师能不能有所反馈,在课上含糊不清。


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扩展7)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1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它围绕着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本来这么美的一篇文章,要让学生去感悟,去读出其中的韵味是最好指导的。可是整堂课下来虽说书声琅琅,但仅仅是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读而读,学生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有感情的读。

  本节课课堂气氛比较冷清,学生的发言支支吾吾的,语言支离破碎。反思以后原因有以下几点:

  1.问题的设计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本节课我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围绕一个大问题“默读课文第二到第五段,①用横线画出一年四季中树的变化的句子,②再读一读所划句子,用三角号标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想一想好在哪里?”去学习一年四季中同一景物树的变化的句子。学生句子都能划得出来,但是对于词语“为什么好”,很难用语言表达,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支支吾吾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的确,很多话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2.局限于课内的语言文字,没有进行积累拓展。

  在学生学完课文的某个季节树木的变化之后,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的再创造。比如:学习“夏天的树木”这一段时,让学生想象画面,“如果,此时你来到了夏天的小兴安岭,你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相信学生一定会用自己的话,再运用课文中“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好词来表达他所想、所思的内容。

  3.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写法迁移。

  当学生找出四段中描写树木变化的句子,不要逐句出示,逐句分析。可以在学生说出这些句子后,全部出示,让学生去读读这些句子,试着把这几个画面读成一个词语,如“落叶飞舞的秋天”“大雪纷飞的冬天”等。再让学生读读句子,能不能把这些句子读成一个画面,边读边想象课文这幅画面。最后,进行写法的迁移,教师出示一个题材,如小兴安岭的花,提供一些图片,让学生有内容的仿写课文中对同一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2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通过描写小兴安岭的美表现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之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欣赏美和理解情这两个方面。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在教学之初我就把孩子带入到情境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玩好吗?请同学们,系好安全带小火车马上就要开动了。(师演示课件)转眼之间,我们就已经到了小兴安岭了,你觉得小兴安岭怎么样?”(生纷纷发言:小兴安岭非常美!景色优美!………)这样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更快的进入课文,与文章融为一体,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了基础。

  2、然后,我让学生画出在小兴安岭中,你觉得最美的地方,同位之间说说为什么觉得美?并读一读。

  3、学生说到哪个地方,我就抓住着重讲这一部分。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这一部分美?并随时指导朗读。而且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美呢?逐渐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效果很好。

  4、在教学完课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把小兴安岭写得这么美呢?他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写的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都积极思考并互相讨论。这时我适时引导他们,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就要有证据,从课文中找到证据这才是最棒的!

  5、最后,同学们都认为作者是非常喜爱小兴安岭的。并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现作者感情语句,并感情朗读了一下。

  在现在的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注重了对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美感教育。我认为语文这门课的作用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用汉语,更应该让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赏美。以上是我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几点浅薄的看法,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多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3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你们读过课文吗?(读过)。你们觉得小兴安岭怎么样?(很美)什么季节美?(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说春天,有的说夏天,有的说冬天,有的说秋天)

  (老师从简单问题出发,激发起学生热爱小兴安岭的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择你喜欢的季节自学,学习方法提示:1、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兴安岭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2、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3、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4、喜欢想象的同学可以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已描写到的景物外,可能还有哪些景物没有描写出来,请你当一次小作家,把你想到的补充出来。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积极主动地自学,过了8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

  师:哪些同学喜欢春季的小兴安岭(喜欢这个季节的同学举起了手)

  师:你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生:我用画画的方法来学习春季的小兴安岭的。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是用画画的方法,请把画举起来,让大家先睹为快!(师生共同欣赏这些绘画作品)

  师:你们这些小画家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啊!能自愿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杰作展示给大家吗?(有两个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说说你画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1:我画了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山上积雪融化,雪水汇成的小溪,从曲折的山崖之间淙淙地流了下来。

  生2:我画了许多白桦树,你瞧小溪边的早已落光叶子的白桦树正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师:画得太美啦!哪些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小兴安岭的美景?

  生:(迫不及待,纷纷举手描述)老师,我想说,我是用想象的方法来学习这段的,我闭上双眼,来到小兴安岭的小溪边。我看见了许多的小鹿,有的小鹿在溪边散步,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小鹿还在小溪边和同伴们玩游戏。它们多么清闲,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我也想变成一只小鹿!(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生:老师,我还想象到,在小溪边的白桦树杆上可能有几只松鼠,正在焦急地等待寻找食物的妈妈回来呢……

  (点评:同学们在老师营造的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里,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解读着课文,舒展了灵性,人文情感得到了熏陶。)

  师:请用“读一读”“讲一讲”方法学习的同学大胆站起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吧!(十几位学生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景,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第二自然段)同学们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牛聪玲同学读得好!她读出了对小兴安岭春天美景的赞叹和惊喜之情!

  ……

  (点评:本课例中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学习的最大空间。本课例生动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后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样的课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不同的人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是不同的,解读语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我为学生提供了四种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学生用语言来解读,如说一说;有的学生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来展现语言文字的美,如读一读;有的学生把课文语言转换成画面,形象地再现美丽的景色,如画一画;有的学生发挥想象,把文中没有的景物也添加了进去,这就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如想一想。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学生既能舒展灵性,又能获得一种愉悦的体验。如,有一个学生说到:“老师,我也想变成一只小鹿!”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己学习取代他主学习就是*孩子!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4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依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应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次公开课,我执教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本堂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是变序式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考和领悟。

  第一次尝试这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是由我来带领学生欣赏小兴安岭春天和夏天的美景,总结学习方法后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秋天和冬天的景色。但后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设计,教师讲解过多,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留给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和时间较少。因此,在磨课团队老师们指导下,我调整为采用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选取其中一个季节细致地分析学习,指导学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读出感受、积累语言等环节,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三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时,我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对重点词句进行适时的点拨指导,并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最后总结文章写作的顺序。先教后放环节清晰,学生学习有的放矢,有条不紊,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循序渐进地实现了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以改进,争取给学生呈现更加精彩、更加高效的课堂。

  第二课时我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复习巩固生字词,然后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中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写自己家乡四季的美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5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它先从整体上介绍了小兴安岭是几百里连成一片的绿色海洋;然后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性地告诉人们:小兴安岭既是一座景人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第一次尝试这一课的教学时,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春天和夏天的景色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抓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显得不尽人意。一方面是为了有试教的时间,班级而匆匆赶场,三(2)班学生课前没预习影响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可能是我驾驽于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够,预设的不够充分,而使很多教学环节走过场不到位。如:词语教学环节,由于我设计时以词语不加拼音的形式出现,这样词语落实就不到位。更不用说写生字这一块了,连时间都没有。又如: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教学时处理得挺到位的,但运用上段的学习方法学习小兴安岭的夏天时简直是走过场,没有很多的时间给学生去学习。

  虽然整堂课看来还算完整,但这节课下来,发现了问题多多,自己的课前预设,在课堂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怎样与学生很好的进行配合,都是我需要学习和改进的。

  第二次教学这一课,教学内容是学习第一至第二自然段,即抓住景物特点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为了拉近与小兴安岭的距离,本堂课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课文的阅读积累了直观形象。因此,课伊始,我便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它的美丽吧!从老师激情的语言中,让学生在头脑中不仅产生对旧知的感知,更多的是对新知的向往,对祖国大好山河的向往,让他们从向往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读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提问:"初读完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这一问题的提出,旨在了解学生对课文初步感知的程度,从他们的回答中获取信息,为后面的教学作准备。这里,也随机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让学生对小兴安岭有了整体的印象。在落实生字新词这一块,我也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教学,学生学得好,学得有味,课堂氛围浓厚。

  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对文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我就用很简单的导语过渡到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这一段。教学这一段,我首先让学生从读中找出写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哪些景物交流之后,又让学生再读这一段,找找你感兴趣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接着让学生欣赏品读。在赏读过程中,学生能学习作者抓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如春天里的"抽出""淙淙""俯下身子""侧着脑袋"等词语,学生抓得十分到位,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创造性的进行朗读,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反复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同时,我也渗透学习方法,为下节课做好充分地铺垫。但也有不尽意的地方,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说:"有位作家给小兴安岭整体画了一张像——"这时,有位学生就问:"这位作家是谁呀"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没了随机的应变能力。又如:为了我的课堂,让学生时时跟着我的预设进行,感觉课堂不够放开。最后的写字教学也留一点小缺陷:没有时间给学生写字和交流反馈。

  通过课堂展示,让我感受到了要上出一堂精彩的课不仅仅需要老师能很好理解文本,了解学生,同时也需要在*时的教学中不停地积累教学经验,丰富自己,这样才能去丰富学生!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6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现了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热爱之情。课文语句生动,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文章。一看《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题,就知道文章是以“美”为主线。教师在教学时,如何运用新的课改理念,让学生将一篇生动优美的文章学得快乐、学得到位呢?下面我就教学后的一些感受简单谈谈。

  一、题眼激趣,走进“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学习要有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氛围,写景的文章在教学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因此,我在教学时,就运用生动的语言情景描述,引入课题,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走近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课文时,我一边示范朗读,一边让学生倾听播放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直奔文章主题,质疑:“课文是怎样介绍小兴安岭的美的呢?”学生再根据问题进入文本学习。

  二、以学定教,欣赏“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描写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的。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自己的学习品味。所以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采用了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的方法。首先,教师设问:“同学们,你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的美呢?”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喜欢小兴安岭的春天,有的说喜欢小兴安岭的冬天。我因势利导,抓住契机,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进行教学,达到了教学预设的教学效果。

  三、品词品句,感悟“美”。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好词佳句特别多。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1)读中找特点,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如:在教学“夏季”这一段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的段落?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有的学生说:“描写树木的词语‘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用的太好了,写出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很茂盛。”我紧接着说:“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好吗?”于是,学生娓娓读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熟记了这些词语,更加深了对这些语词的理解,感受到了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的与众不同的美。(2)运用动作理解词语。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抽出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长出的意思。”我马上说:“那能不能换成长出呢?”当时学生有点蒙,不知如何作答,我顺势请学生做“抽”的动作。学生马上行动起来,有的从书包里拿出书,有的从凳子里拿出本子等。我连忙问学生对刚才的动作有什么感觉?有学生回答说:“刚才的动作快,我明白了作者用抽就是写出新芽长得很快,还可以表现出春天树木发芽的勃勃生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就更能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也自然感受了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四、教后反思,缺失的“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学起来,总会缺少那么些“美”。

  第一是对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例如:“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教师没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时太阳光当时照射的情景。再如春天里的美景,树木抽出嫩芽,流水淙淙,小鹿在溪边喝水等,是一幅多么惬意的画面,教师没有让学生更深入的感悟和体会,这远远是不够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让学生表现出更深层次的“读、悟”结合。

  第二是学生表面上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讨论,看起来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学习气氛不够浓,有个别学生没有根据问题去学习。第三是学生虽然能很快地找到描写的景物和特点,也能有感情地去读读句子,但在学生的朗读和评议上还很很欠缺。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师应努力把语文教学真正转化为一种美的孕育、美的享受、美的艺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出现的生字,做到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写景物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读中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与小兴安岭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读书

  1.导入。

  (播放《勇敢的鄂伦春》。)大家知道这首歌赞美的是哪里吗?对,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交流。

  (1)你知道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吗?在地图上指出来。

  (2)你还知道关于小兴安岭的哪些知识?(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顺。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

  三、教师引导,自读自悟

  (一)再读课文,感受景物美。

  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师:刚刚通过介绍和读课文,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旅游热线知道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特别为我们开通了去小兴安岭的特快列车,你们想去吗?

  师:那好。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车票”,(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带着这个问题来默读课文。

  2.边读边想,每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师:大家都已经通过了检票口,老师发现这里为我们准备了4辆旅游车:春季旅游号、夏季旅游号、秋季旅游号、冬季旅游号,你想在哪一个季节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说出你所选择这个季节的理由!(生又读课文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物,众说纷纭。)

  (二)品读课文,分享语言美。

  1.画出喜欢的词句,分析交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坐在开往小兴安岭的列车上了。看,这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四季风光。)现在请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和段落并背诵下来。(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2.选择段落,复述课文。

  师:我们已经欣赏了文中的好词佳句,那么每一个小组派一个小导游来介绍一下那个季节的景色吧!(生结合大屏幕来介绍。)

  (三)赏读课文,体会情感美。

  1.大胆想象,体会感情。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看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季的郁郁葱葱,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我们现在的心情如何?想象一下,作者的心情会怎样?

  2.发挥特长,赞美自然。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欢和赞美!(画画、唱歌、跳舞、朗诵……)

  四、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情感,认知方面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积累迁移

  1.摘抄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反思:

  在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重点部分的时候,我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陶冶情趣为主:这篇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在学生反复读课文之后,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

  2.以培养能力为主: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虽然是3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给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去收集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朗读、欣赏,与人合作的多方面的能力。

  3.以发展个性为主: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赏析完课文之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孩子们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各显其能,张扬了个性,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8

  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文章主要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两点:一,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幅图片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之中,体会美,感受美。初读课文后,我集中指导朗读了首尾两段,从而抓住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然后就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阅读各个部分,最后又回归到这个主要问题上来,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阅读各个部分的过程中,我则先集中指导阅读"春天"这一段,在学习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美丽景色这部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特有的美丽,我尝试着用录音机播放的流水声,鸟儿地鸣叫声,学生们听得非常投入,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已感受到他们被小兴安岭的美深深地吸引。于是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入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起他们对小兴安岭美的向往。春天的小兴安岭,充满了生机,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1),初读。让学生读这一段,说说你喜欢春天的什么学生浅谈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并接着进行朗读。学生说喜欢小鹿的可爱,喜欢流水的声音,喜欢看万物发芽,鲜花盛开。在这层,让学生初步感受美。

  (2),请学生用手里的画笔把眼中的小兴安岭的春天画下来。简单描述。在这层,让学生体会到万物苏醒,生长得很快。到处都有生命的足迹。结合着画,再把你眼中的小兴安岭的美读一读。学生心中的美升华了。

  (3),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深入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请学生真正走进小兴安岭观赏。教师展示小兴安岭的风景图。

  图文结合,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配合着优美的音乐,学生再次读这一段。情感升华到极点。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被感染。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充满了美的旋律。学生在读中融真情,放飞情感,情中诵读,读中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轻松,很投入地理解了"抽出""封""浸"等难解的词义。并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体会不同景物的特色。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不同季节的特色,真切地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春之美,草木繁茂的夏之美,秋天,果实累累的秋之美,冬天,银装素裹,雪景壮丽的冬之美。仿佛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海也在变换自己的装束,打扮自己,通过读文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的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夏天,秋天,冬天三段,因为这三段的结构特点如同"春天"一段,这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落到了实处。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9

  这篇课文根据季节变换的先后顺序,依次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突出了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课文以清晰的段落层次来展开,抓住了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物特点,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打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在教学时,我抓住四季的景物特点重点指导,让学生先根据喜欢的图片找出文中与之对应的句子,再说出喜欢的理由。说理由的时候,品析句子中用的好的字,说出它们的妙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很快就能评析出好词好句,并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作用。

  春天这部分主要是我引导学生说,夏天这一节就由学生分小组来合作学习,依照学习上一节的方法来说,学生基本能够按照我的思路走,句子分析的比较到位。秋冬两个季节内容比较简单,我以读为主,欣赏作者优美的语言。

  最后以小练笔来结束文章,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交流。时间比较紧,有很多地方上的也不尽如人意,如节奏比较快,没能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就让学生来说,学生不知怎么说。课堂上读的不够,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让学生用概括的语言来总结每一小节的内容时,学生总也说不到我想要答案。在备课时,没能做一个相应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填空,另外,学生对于文章的学法不甚明晰,虽然要求他们按照“读、找、问、思”的环节来分析文章,课缺乏学法的归纳,学生学起来不得要领。如果能将这些归纳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第一遍朗读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2)给各自然段标明序号。

  2.利用或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3.第二遍朗读课文。读前设问: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读后明确: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4.把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质疑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同学提出来。

  1.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学生的帮助下和老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

  2.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归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四)作业

  根据归纳出的问题进行自学,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集体交流。

  明确: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明确: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写,学生抓住抽出像一支舰队等词语来理解,突出春天刚刚到来时,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特点。

  设问: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里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结读书方法。

  (1)先读课文,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

  (2)抓住了作者所描写的词句进行理解。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自己思考并理解下列问题:

  (1)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怎样?

  (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

  (2)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等重点词语理解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枝叶茂密,抓住了浸、穿来理解晨雾、阳光、野花的美丽。

  设问: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带点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密密层层可换成密密麻麻,封可换成盖。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明确:

  (1)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来写。

  (2)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设问: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2)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七)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明确: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八)总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我们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非常成功。

  (九)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注意体会小兴安岭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

  (十)板书设计

  (十一)随堂练习

  1.组词

  融()汇()献()脆()肥()

  溪()封()酸()靠()库()

  2.理解词语

  密密层层:

  苍翠:

  3.抄写喜欢的一个段落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为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在知识教学点上,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水*。方法主要以反复朗读为主,通过朗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11

  本节课我符合新课理念,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学习课堂,与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本堂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教学,我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衔接,还抓住了学生喜欢展示自我朗读的兴趣对教学设计了欣赏性阅读这一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谈谈对小兴安岭的总体印象,给学生说的机会,然后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去欣赏小兴安岭的美景,我结合课后第二题对学生这样问:“同学们,如果你有机会要去小兴安岭,你喜欢选择什么季节去呢?大多数学生都没见过下雪的雪景,都选择了小兴安岭的冬天。于是我好奇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么冷的天去小兴安岭呢?”他们都兴奋地说道我们冬天去小兴安岭可以看到雪景,还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呢!听了后,我让一名学生当小导游带大家到冬天的小兴安岭去欣赏。学生认真听“小导游”朗读,读完后,向同学们介绍冬天的小兴安岭树木积雪,雪花在空中飞舞,还有紫貂与黑熊为冬天的小兴安岭增添一番情趣。采用欣赏性阅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入文本情境达到情景交融。紧接着我引导学生探究阅读,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探究式阅读让学生探究课文的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划出围绕本段的中心句,还有自主发现问题,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通过阅读、探究、积累、感受构建语文学习过程。最后拓展总结,学生不但能总结本文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与富饶,还能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达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训练。不足之处是:

  1.对学生的朗读语感还得多示范指导。

  2.对学生的教学方式选择不够灵活。

  3.对教学中的预设生成解决不够到位。

  4.对课堂细节把握有些欠缺。

  今后会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不足,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多课后进行反思,改进方法是备课时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的角色去想,就是所说的教师角色换位思考。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12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层次清晰,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展现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同时还介绍了小兴安岭的宝贵资源,文章在带给读者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会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我在教学时,首先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层层推进,促使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文中的情感产生碰撞,最后使学生的内心感受得到升华,在阅读中感受到景色之美,语言文字之美。教学中感我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美”。在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并配上了一段轻松的的轻音乐,使学生在视听中深深地被小兴安岭的美景吸引,此时我因势利导,看了眼前这幅美景你有什么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被点燃了,争先恐后的说起了自己的感受。

  2、以读促悟品味“美”。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理清了课文脉络,感受到了文章的情境,再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领悟能力,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3,抓重点词句体味“美”: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哪些词用得好?”学生说:“汇、淙淙、涨满。”我接着问:“那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汇生动显示出春天冰雪融化后有许多水流向小溪的景象。淙淙形象写出了小溪不紧不慢,哗啦哗啦流淌的样子,让人读后有一种特别惬意的感觉,而涨满则体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通过词句地探讨理解,使学生体会到课文词句的生动形象,从而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4,拓展延伸创造“美”: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说说学完这课的感受,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前提下,都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小兴安岭的美景,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说:“那在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美景呢,谁愿意说说呢?”顿时课堂活跃起来,纷纷举手说家乡的美景,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课堂内容安排得比较机械,过分注重书本内容的教学,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开联想深入体会。对学生的点评也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加以点评。对不同水*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造成没能让大多数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文美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13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我集中指导朗读了首尾两段,从而抓住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二课时就带着这个大问题阅读,各个部分最后又回归到这个主要问题上来,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阅读各个部分的过程中,我先集中指导阅读“春天”这一段,学完后总结学习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夏天、秋天、冬天三段,因为这三段的结构特点如同“春天”段,这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落到了实处。从教学反馈,看学生能够自学,且自学效果很好。9自学卡片内容填写正确率较高)然后指导学生表情朗读。

  在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的过程中,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学生不仅能读出形、也能读出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表情朗读中得到落实。最后让学生又一次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这对才开始学习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最直观的写作指导。就这样,让学生一课一段,就不愁掌握不好语文这一“工具”。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14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以下几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与思考(原文共列举十二条现象,本文选录第二条):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下面是教师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人,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kouhao/803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