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3篇

时间:2023-06-05 16:00:06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篇一: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新形式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新形式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

  1.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各个国家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各国都不断采取措施来巩固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同的国家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美国山姆?英特拉托:“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过一次精神之旅,引导他们去探索更多关于世界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而且在于学生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谆谆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国内研究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结基本上是肯定的。通过调查,爱国主义情怀已深深的埋长藏在大学生的心中,这说明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为爱国主义奠定强大的理论基础。二.

  大学生的爱国教育中还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冲击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潮利用互联网乘机涌进我国各个城市,席卷大学校园,致使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2.经济全球化的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冲击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欠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缺等现象。还有个别的大学生突破了中国人的底线,成了外国的间谍和特务。3.爱国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实践有定的脱节,教条式的说教影响大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等不好的现象。2.2选题的意义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情怀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2、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找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3、爱国主义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力量源泉,也是能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一个人成长为怎样的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一个人对祖国爱的越深,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越强,人生目标越明确,人生信念越坚定,实现个人价值的可能性就越大。2、内容2.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为了论述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在新形式下的挑战下实现创新这一问题,首先从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变革着手,阐述新媒体对社会信息环境和个人获取信息方式与途径,并且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2.在全球化不断快速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通过对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来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总体评价,并且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爱国主义等相关概念着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从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环境、保障、途径和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3.希望能够通过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为理性爱国,帮助坚定他们理想信念,明确在大学期间理性表达爱国的方式及方法,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自我,让大学生立足本校、本专业树立岗位爱国、学习爱国、奉献爱国的正确爱国理念和行为方式等策略,从而能对我国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帮助,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3、预期价值:3.1本课题研究的预期价值本课题是继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委托项目《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后又一课题,主要是辅助爱国主义精神进校园专家巡回报告团在全省高校巡回报告,让广大学生能更好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制作成教材等出版物。3.2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创新点之一:从互联网理念和新媒体运营的视角出发,而新媒体平台中具有政治意义和引导意义的教育内容便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不仅为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最新发展形态进行了融合。创新点之二:为了追求立体、全面的研究新媒体环境

  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实现创新问题,将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管理学、信息管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成果结合到一起,并将它们统一于新媒体这一范畴中。

  课题编号:3447

篇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

  全文如下:

  一、以“三个一百”抓爱国情感的内化

  内化就是入心入脑,它是行为的原动力。“三个一百”指百首爱国歌曲、百篇爱国故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这“三个一百”要求学生在校六年中,要必唱、必讲、必看。我们力图通过开展“三个一百”活动使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了解爱国的历史人物和革命英雄人物,了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奋斗史,了解当今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其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从小立下报国之志。

  几年来,“三个一百”活动己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工程。今年,我们结合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开展了“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香港百年沧桑”系列讲播等活动,激发学生铭记国耻,立志振兴中华。为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我们还开设了“今日格言”,诸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等格言,都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闪光道德思想的充分体现。我们力求让每位学生在小学六年中,能背诵百则爱国名言。这些内容将成为他们终生爱国、报国的内驱力。

  二、以“三会两节”抓爱国行为的外化

  外化即外在表现,它以内化为源泉,是爱国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流露,是爱国的一种自觉行为。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三会两节”抓爱国行为的外化。

  “三会”指晨会、班会、队会。“两节”指国庆节和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利用晨会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周一和重大纪念日的晨会时间,坚持进行“国旗下讲话”,坚持按国旗法升降国旗。利用班队会举办“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会”、“爱我中华”知识竞赛、“百歌颂祖国”歌泳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艺术节、国庆节期间,同学们以歌舞、书画、诗歌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在祖国怀抱里茁壮成长的幸福情感,抒发各自报效祖国的宏伟志向。

  三、以“三线一面”抓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化

  “三线”指课堂教学、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一面”指“三线”一体,统一制定德育目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全方位开展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层面。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几年来,我们制定了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其中,思想品德课尤其发挥了应有的主渠道作用,运用思品课教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知情、明理、导行。如《坚持民族气节》、《我爱祖国》、《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社区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线。我校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社区教育网。近年来,我们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聘请“关心下一代协会”的革命老前辈为师生作报告,组织收听、看英模人物事迹报告,观看《孔繁森》等反映爱国、爱人民的优秀影视片,发动社区教育力量倡导“学生不准进‘三室一厅’,开展了“告别三室一厅”签字活动。我们还将爱祖国与爱家乡、爱人民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洁城”行动,开展“枝城是我家,人人爱护她”的环保演讲话动。几年来,我们特别注意将爱国主义教育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瞻仰清末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杨守敬故居,让学生感受家乡地灵人杰;访问“当代神农”程启木,了解他“自己带头富,带领群众富,不忘国家富”的崇高精神境界:参观三峡动力集团等现代企业,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开展“党·团·队”德育共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团队的感情,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团队朝气蓬勃的精神,共建德育基地,共唱爱国主曲,共写育人新篇。

  四、以“432工程”抓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化“432工程”指优化四支德育队伍,开辟三条德育途径,建设两类德育基地。

  四支德育队伍指领导队伍、教师队伍、校外辅导员队伍、家长队伍,发挥这四支队伍的作用,就形成了“人人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三条德育途径指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形成德育合力。二类德育基地指校内、校外德育基地。校内德育包括校史陈列室、荣誉室、大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等,利用这些阵地发挥其导向作用、“窗口”作用和“喉舌”作用。我们还利用本地优势,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建立了“红领巾敬老区”、“革命烈士陵园”、“红领巾车站”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开展活动。如去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校组织学生到文化馆参观“民族魂”展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我校还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手拉手”互助活动,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五自”能力,又让他们懂得从小学会关心、学会负责。“手拉手”联谊学校潘湾小学、石桥子小学成为我校的校外德育基地,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432工程”逐步成为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化工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三: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时期赋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以新的内容与时代特征,对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回应这种新挑战、新要求,我国学者对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近十年学者们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成果综述如下: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含义的界定

  近年来,我国有关爱国主义的解释似乎有越来越宽泛模糊的趋势。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思想政治、业务工作、行为规范都成了爱国主义的内容和判断是否爱国的标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崇高神圣的爱国主义庸俗化、简单化、实用主义化。理论界对此也早已表达了不同看法。

  有的学者从认识论、价值学、伦理学、政治学的角度认为爱国主义的内涵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爱国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旨在表现为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对个人与祖国关系认识的感性阶段,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反映的则是主体(人)对国家价值的情绪体验;2.爱国主义还表现为理性的爱国主义观念,它是建立在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人们与国家民族内在价值关系的理性把握之上,具体以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和政治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阶级社会还表现为一定的阶级性。

  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理性升华,是“基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无比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深厚的爱国之情、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高尚的效国之行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从“爱国主义”的逻辑学分析,认为爱国主义的内涵应为:一定国家、阶级所倡导的对自己祖国、民族、人民、亲人、故乡、山河、文化及各种优良传统和习俗习惯的认同与热爱,具有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并乐于为祖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献出自己一切甚至生命的系统理论或思想作风。爱国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一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另一方面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还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一个道德范畴,体现的是个人对民族、国家的基本价值认同,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能够从内心规范人们的爱国行为,使其自觉自愿的履行好各自对祖国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爱国主义也是一项政治原则,作为政治情感,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政治制度价值取向的一种政治认同感。

  我认为虽然很多人给爱国主义下了许多各式的定义,虽有不同,但大都认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主义”,应该包含有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只讲思想感情是不

  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感情升华,即从思想升华到行动。勿庸置疑,爱国主义必须包含有“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一内涵。其核心问题是个人对祖国的态度,这是爱国主义最起码的标准。爱国情感的深层底蕴是根植于人们对自己所在的民族共同体利益的关切,一种民族认同。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即便在同一时期,不同阶级的爱国者也有不同的爱国主义行为,同一阶级的爱国者也会有不同的爱国举动,但是他们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却始终相同、永久不变。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症结

  学者们普遍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的来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成功的。但也不容否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其症结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模糊认识和困惑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中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绝大多数有着正确、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观念。他们热爱祖国,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具有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报效祖国的思想准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困惑,其主要表现为:

  ①虽然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这种热情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②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标准趋向对自己的实用;③面对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有的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前途信心不足;④一些大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在现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②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和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③有些高校的条件、保障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④当前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等弊端,对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探索不够。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正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材料,并注意挖掘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

  教育内容。”具体地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的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教育等。学者们提出,根据新的形势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特点,高校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社会主义教育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又为爱国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就要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所以,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要从历史的发展、现实的国情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不同角度使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从而引导他们确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2.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东西,是千百年来历史的积淀,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纽带。大学生只有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底蕴,才能抵御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侵蚀,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在学习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3.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国家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爱国就要保护国家主权。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必须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力度,使他们明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安全,而且已经扩展到经济、政治、科技、信息等领域,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家安全的警觉性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4.爱人民的教育

  人民大众是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是爱国之情的最重要的体现和必然归宿,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大学生只有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自觉地贴近群众,与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其爱国之情才有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必须教育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主动贴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

  5.艰苦奋斗教育

  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思想,最终要体现在报效祖国的行动中。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最集中、最深刻地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要完成这一宏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可以说,艰苦奋斗与实干兴邦是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新生力量,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走艰苦奋斗、实干兴邦的创业之路。

  四、关于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对大学生的爱周主义教育应与时代同步,理性、开放而宽容。第二,加强大学生爱家、爱亲人、爱乡土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一个个体对国家民族的爱不是虚空的、抽象的,其形成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随着个体社会实践范围的扩大,点滴积累而成。所以对大学生爱同主义的培养,应该从爱家、爱亲人、爱乡土着手。第三,加强大学生历史教育,因为这是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文化给养。让历史教育贯穿在教育的不同阶段。第四,加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践比例,反对空淡和形式主义。仅仅通过灌输来确立一种价值观念,不仅不能产生道德本能,相反会导致道德逆反。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的异己力量。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正面灌输与寓教于乐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态度和良好心理。第二,强化各种内容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增强其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

  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第二,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第四,爱国主义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第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第六,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我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由近至远”,从“小”入手。指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从个人这一个小单位入手,做到爱自己、爱别人、爱大家,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要有这样的理念,教育人们从“小爱”转化为“大爱”,从“近爱”提升为“远爱”,真正做到“祖国在我心中”。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以上研究分别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开拓性的探索,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的宏观分析比较多,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的较少;许多学者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围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定的结论,但也只是从表层理论到表层理论的堆砌,没有深层的理论底蕴和原理支撑;

  研究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或只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或只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只研究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缺乏从一个整体的高度进行的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第一,开阔研究的视野,从整体上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研究如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第二,既要从宏观上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微观原因。第三,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措施进行研究,从中发现规律,在深层的理论和原理支撑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实证研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第四,注意从一个整体的高度,开展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五,加强教育途径、方法的探究,注意抓住教育的良好时机。

  参考文献:

  [1]傅晓宇,王海稳.多维视角中的爱国主义内涵[J].理论月刊,2004(12).

  [2]王置娟.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要求及其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4(5).

  [3]李明顾.略论爱国主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4]崔志胜.爱国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意蕴[J].学术论坛,2007(9).

  [5]许萌.浅谈对新时期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J].科教文汇,200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986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