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4篇

时间:2023-05-29 13:48:01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篇一: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确保优良工程,争创市政样板工程。

  2、质量保证体系:贯彻实施现行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由本项目经理牵头,建立以项目副经理、总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施工员、材料员等组成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管理施工质量,形成检查督促机构,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3、该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

  只有全面熟悉了解该工程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加强对该工程的质量控制,提高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1)工程专业性强。下水、道路工程属市政行业工程,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熟练地掌握该工程的技术操作规程,并熟悉该工程的质量标准的控制措施。

  (2)路基、人行道、侧平石等工程,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高,更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工作过硬,技术过硬,并做到精雕细琢。

  (3)工期紧,行业配合多,管线复杂,加上雨季,施工中甚至有出现超常规的情况发生,因此要求主动争取多方面的配合、协助,以确保工期。

  4、质量控制原则

  (1)原则

  ①工程质量控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控制,将工程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②质量评定坚持优良标准,严格内部检查一切,都用数据控制,严禁凭想象办事。

  ③质量控制过程

  (2)制度

  ①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度。即交图纸、交待施工方法和操作规程及验收标准、安全知识以及其它注意事项。

  ②施工工序自检制度,施工严格按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组织施工,做好隐蔽工程原始施工记录,每道工序完工后,要及时自检,报监理或相关单位复测,达不到合格要求的部位等,坚决返工,确保优良。

  ③建立好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接方班组对达不到优良的上道工序不予接收,并要求交方班组返工并达到优良标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④提请施工质监部门检查的制度,各工序自检合格后,及时提请监理、质监、业主等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签证。经过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达到优良。

  ⑤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日常工作中定期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工作技能培训,建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

  ⑥建立相应的质量奖惩制度,项目经理部与施工和作业人员层层签订质量目标责任状,质量直接与经济挂钩,奖优罚劣,严格兑现。

  5、质量要素的控制

  (1)认真学习: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和质量理论教育,使大家认识到“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紧迫感,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学习该工程的施工图纸遵循的技术标准,明确工程的要点、难点、重点。着重抓关键部位的施工。

  (2)材料:选定质量好、信誉好的材料供货商,建立材料的送检制度,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得到监理、质监及甲方有关人员认可后,才能使用。

  (3)机械设备:经常检测保养,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生产。

  (4)施工方法、检验方法:尊重科学,联系实际,充分论证,保证采用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检验方法。

  (5)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如春雨季节、场地拆迁、周边居民等都应充分考虑,如发生事端,争取有相应的措施控制,仍以预防为主。

  6、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市政工程技术规程》为施工工艺操作依据,强化操作规范化,杜绝违章作业现象,各工序严格按(CJJ1-90)《市政道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CJJ3)《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规定》及补充规定、《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数据管理规定》检查评定,确保优良质量,针对本工程特点,作以下强调:

  (1)测量:施工前期建立的导线和高程施工控制网,必须在自己反复校核,并将有关成果报请监理和业主认可后方可作为施工测量依据进行使用,并且要做好定期校验和护桩工作,施工中测量要坚持复测制度,减少错误,特别是对顶管的测量,掌握其特点。

  (2)路基工程:选用压缩性较好、含水量最佳的土石方回填,确保用土料质量。

  为保证路基密实度达到要求,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予以碾压,随时找平,做到碾压均匀、平整,压实度合格。

  (3)下水部分:

  ①确保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排水基础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②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排水模板搭设、钢筋绑扎及砼的连续性浇筑,确保钢筋搭接、锚固长度、砼保护层厚度,以确保砼浇筑的密实度、锚固长度、砼保护层厚度,以确保砼浇筑的密实度,砼计量:砂石水泥采用地磅计量,确保计量准确。

  ③为砌好每个检查井,井周边回填土保证土质和夯实到标准的要求。

  (4)基层料的施工

  本工程基层为水泥、砂砾石或碎石组成,简称“水泥稳定砂砾”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保证基层质量优良,要切实控制以下几点:

  ①砂、砾石颗粒级配检验要求合格。

  ②测量放样:严格按20m一个断面恢复道路中心桩、边桩,并在桩上标出基层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

  ③下承层:下基层施工前,控制路基压实度、弯沉值,保持清洁与适度含水率。

  ④拌和:严格控制稳定料的配合比和搅拌时间。

  ⑤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须防止水份过度蒸发,必要时加彩条布覆盖。

  ⑥摊铺:机动车道基层采用摊铺机施工,非机动车道基层采用人工摊铺。摊铺时严格控制好松铺系数,人工实时对缺料区域进行补整和修边。

  ⑦压实:摊铺一小段后(时间不超过3小时),用40T的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振压一遍后暂时停止碾压,测量人员立即进行高程测量复核,将标高比设计高超过1cm,或低0.5cm的部位立即进行找补,完毕后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碾压时由边至中,由低至高,由弱至强、重叠1/3轮宽的原则碾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超过四小时)碾压到设计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时为止。碾压时,严禁压路机在基层上调头或起步时速度过大,碾压时轮胎朝正在摊铺的方向。

  ⑧养生:稳定料碾压后四小时内,用经水浸泡透的麻袋严密覆盖进行养护,八小时后再用自来水浇灌养护七天以上,并始终保持麻袋湿润。稳定料终凝之前,严禁用水直接冲刷基层表面,避免表面浮砂损坏。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封闭交通,防止人为损坏。

  (5)侧石

  该工程侧、材质为C20砼预制块,做到侧、平石、材料色泽基本相同,加工尺度、光洁度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高(厚)度也必须符合标准,才能安砌。

  ①运输途中,必须捆绑以防撞击坏边角线,卸车时人工抬下,堆码整齐。

  ②侧、平石半成品必须每块验收检查,不合格品严格使用。

  ③安砌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误差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

  7、管网配套:

  在施工路线上,有自来水、电力、电信、煤气等许多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管线,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好些现有管线,同时要做好新管线施工的协调工作,包括地道施工的协调,这对全面、按期、按质、安全完成本工程,确实必要和重要,对此,我们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成立由指挥部、管线单位、地道施工、路面施工单位等代表组成的协调小组,在施工期间实行昼夜值班制,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②、派出专职人员,负责各管线的图纸和现场交底工作。

  ③、各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必须充分听取其它各方的建议,尽量减少对其他施工方的干扰和影响。

  ④、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排水施工过程中,各管线应派技术人员进行跟班作业,以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⑤、各管线单位应同步施工,管线施工应遵循先深后浅,交叉部位同步施工的原则。各专业管线施工时协调一致,确保管线质量和施工进度,作好对已预留的管道、管线的保护工作。

  8、工程资料的管理

  工程资料是该工程的质量保证依据,是存盘、备查的重要资料,必须按照《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数据管理规定》要求,进行装定和分类。

  (1)施工前期指招标文件、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等资料应在开工前完成并归档至资料员处。

  (2)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做好工程的预检、隐检记录、测量记录和工序评定,材料厂家规格、型号、批量及合格证及材料的送检记录,并履行完有关人员的检验合签工作,做到工序完、资料完,及时由资料员收集整理。

  (3)竣工后,竣工资料的编制由施工技术负责人牵头实施,做到客观、真实、完整,按要求在竣工后及时编制完毕。

  第二节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拆除工程施工

  1、拆除施工

  注意原有管线

  轴线放样

  原地坪测算

  机械拆除

  废弃料运输

  2、施工组织

  [1]机械配备为:挖掘机2台,推土机1台,15T运输机2台,洒水车1台等机械。

  [2]工程施工前,对原土地坪组织测量并与设计标高比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不考虑土方外运而就地回填消化。降低成本的同时根据现场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并在基坑外侧设置控制桩,桩附近不能堆土。

  [3]原有人行道拆除,采用挖掘机拆除,直接由自卸车拉出工程施工现场,自卸车开往指定地点倾倒。

  3、安全文明施工

  [1]距离施工路段两头150米、50米处设置醒目交通安全警示牌,“施工路段,车辆慢行”,场内设置“施工重地,闲人免入”;施工现场范围杜绝有围观停留的社会人员,保障现场绝对安全的施工环境。

  [2]施工路段前后各一名专职安全员,中间施工员负责现场安全,通讯指挥用步话机联系,前后加强沟通,对现场的弃土运输车辆及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有效引导,避免单线通行塞车情况。

  [3]采取压缩场地的方式,运输车辆紧跟挖掘机步骤,前挖后装,弃物一并运输到指定弃土场,路段两旁如有大块石头,应该集中堆放,不占用通车路段。

  [4]路段保护所有清除的废土用加遮盖物的运输车运至指定弃土场,沿线不得将任何废土倒至其路旁和其它不允许的地方,注意保证路面正常通行。

  [5]废弃物场应规整几何样式,禁止随意堆砌,有必要进行合理绿化,护砌;保证不造成任何水土流失和杜绝污染自然环境事件的发生。

  [6]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应使用遮盖物,配备好洒水车,运输道路经常保持湿润,避免尘土飞扬造成生活环境受污染;构建施工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一体化。

  4、拆除施工方案

  [1]拆除路面,均应测定好设计标高,中桩定位,由测量员计算好现有高程与设计标高拆除高差。

  [2]根据计算好的高差应在各桩号上标注好。

  [3]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正常情况下,先用风钻机队老路面实施点对点的打孔成缝,使之开裂。

  [4]组织挖掘机,装载车对拆除后的路面成块废渣进行集中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

  [5]对老路面下能够用于填筑的土石料可取样送检,可用作填筑料,运至填方区填筑。

  [6]对根据设计标高形成的新路基应复测,复测后,对新路基表层30cm内应复松,采用路基分层填筑的碾压方案进行碾压并调平标高。

  (二)道路工程施工

  1、土石方开挖

  [1]作业条件:

  [1.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1.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1.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1.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1.5]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1.6]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2]开挖土方

  [2.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2.2]坡度的确定: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破,不加支撑。

  [2.2.1]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m;

  [2.2.2]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2.2.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2.2.4]坚硬的粘土—2.0m。

  [2.3]土方的灰线一般为上口线,土方灰线放出后应经监理部门和其它相关的部门复核后方准开挖。

  [2.4]如有土方外运应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办理证明手续。

  [2.5]开挖拆除顺序一般按从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开挖。开挖时,测量工作应跟踪进行,在开挖中,对挖出的边坡由人工清理。确保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2.6]开挖前,应考虑土方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6.1]开挖前应明确地下管线的布置,便于其它工种配合施工;

  [2.6.2]明确地下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及时做好施工准备;

  [2.7]开挖及清理结束后及时验收隐蔽,避免地基土裸露时间过长,严禁扰动地基土。

  [2.8]土方开挖质量管理

  [2.8.1]开挖施工采用机械、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堆场应选择对下道工序周边施工影响较小处。

  [2.8.2]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光照度,特别在挖土场地和主要通道上要设置大功率照明灯具;

  [2.8.3]如开挖后发现局部地段土质情况与地质资料严重不符时,必须立即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人员到现场研究后,按新的设计方案处理。开挖时遇不明物体,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同时采取有效手段保护好现场,做好纪录和签证工作。

  [2.8.4]基础挖好后,应及时通知质监、业主、监理地基验槽,符合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做好地基验槽记录,质监、业主、监理签字后,交由项目部资料员保管。

  [2.9]土方开挖安全管理

  [2.9.1]严格执行“挖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中的各项规定,并组织现场人员认真学习,严格遵守。

  [2.9.2]遵守“建筑工地六大纪律”,进出基坑人员一律戴好安全帽。

  [2.9.3]本工程开挖前,须请业主主持召开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审核开挖方案。挖土前,须将挖土时间、行走路线等情况通报业主,使其做好充分准备。

  [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1]基地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3.2]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桩基位移的措施。

  [3.3]底为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米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3.4]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3.5]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

  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4]成品保护

  [4.1]施工时,对测量控制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4.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4.3]雨期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内,以免边基土遭到破坏。基坑(槽)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2、砂石垫层施工

  [1]施工准备

  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基底情况,以及有无其他施工单位的预埋管线等。如有,应在垫层施工前办理隐检手续。施工前由测量小组根据设计要求的标高,每隔10m设置一个标高控制桩。

  [2]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级配砂石拌合→铺筑砂石垫层→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3]砂石垫层施工

  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本工程单层厚度为10cm,视松散方根据压实系数计算出虚铺厚度,进行砂石填筑。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机械压实的方法。

  砂石垫层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4]找平和验收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拉线找平,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5]成品保护

  回填砂石垫层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和测量控制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3、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

  [1]施工工序

  准备工作→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运料摊铺→整形→碾压→检查验收→下道工序。

  [2]施工方法

  [2.1]施工准备

  在正式铺筑之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首先在路幅的一个车道上,修筑长度约150m的试验段。试验段采用不同的压实度,测试其干容重,含水量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时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在试验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正式路段的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采取半幅循环铺筑方法,以便公路通车和保证施工质量。基层摊铺前测量放样恢复中心线,每2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中心线两侧按路面设计图设计标桩,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松铺厚度,检查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横坡。

  [2.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工程师认可

  提交实验报告

  压碎值指数实验

  施工放样

  填筑实验路段

  水泥抽检

  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水质分析实验

  稳定碎石拌合

  运

  料

  摊铺

  整

  型

  压

  实

  密实度检测

  养

  生

  弯沉检测

  质量评定(验交)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艺流程图

  [2.3]拌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拌和厂集中拌和。

  [2.4]运输及摊铺

  将拌好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拌和料至施工现场。摊铺前使下承层保持湿润(用水车洒水)。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高程。如果拌和场地距摊铺现场较远时,运输过程中应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基层摊铺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时,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摊铺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前先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摊铺,在摊铺过程中,摊铺做到厚薄一致,路拱分明,大致平整,摊铺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设一名测量员随时检测摊铺后的标高,出现异常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2.5]碾压

  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然后振动碾压至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最后用18t光面压路机静压2~3遍,至目视无明显轮迹后,用灌砂法检测密实度,达到要求后停压。

  碾压应连续完成,碾压完规定的遍数后,试验员及时取样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及时补压。拌和至碾压成型的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

  [2.6]接缝与“调头”处理

  施工时,当天工作段留5~8m不碾压,搭接段加水泥重新拌合后碾压,隔天工作缝的处理,将已压实段端部修整成垂直段,并将下段已摊铺的碎石推开,在接头处放样,并铺一厚纸保护,纸上用土覆盖压住,将碎石回填直至接缝处,然后摊匀;将刚拌好水泥碎石推离接缝、切断厚纸移去方木,然后把水泥碎石摊平压实,最后将高出部分刮平。

  [2.7]养生

  养生是水泥稳定碎石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成型强度和表观质量。主要采用洒水养生的办法,另外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进行封层施工。

  密实度到达要求后,及时用洒水车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洒水量根据气温高低而定,以保持基层表面湿润为宜。一般白天每隔2小时洒水一次,晚上至少两次,在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严禁其他车辆通行。

  [2.8]检验

  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压实度、强度的检测,不合格的应返工处理。对水泥碎石基层的标高逐段进行复测,凡标高高出部分,必须用洗刨机洗除。

  各项检验应在成型后的48小时内完成,标高、平整度等几何尺寸满足要求。检验时,首先进行外观检验,外观应无轮迹、无翻浆、表面均匀密实、无明显离析现象、边沿整齐、搭接处理平顺。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段落要返工处理。

  4、沥青混凝土面层

  [1]施工准备:

  [1.1]原材料的准备

  粗集料采用优质玄武岩,细集料采用机制砂,矿粉采用优质石灰岩加工而成。沥青采用70#A级道路石油沥青,各种原材料已购进并能满足施工需求,经自检和监理抽检所有原材料全部合格。

  [1.2]配合比的设计

  [1.2.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规范要求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1.2.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0.3%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不宜大于±0.2%。

  [1.2.3]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但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跟踪

  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3]基层高程、中线测量复核

  利用永久水准点和坐标点对承包段落的基层混凝土中面层高程和道路中线进行复核,高程每20m一个断面,中线每50m一个断面,复核道路曲线段时,加密至20m一个断面。全部复核成果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认定,以保证路面线位及高程的准确。

  [1.4]下承层准备

  工作面采用人工清扫,部分污染严重地段采用人工钢刷清除,然后清扫干净。对于因处理下承层而产生的施工废料及垃圾严禁随意倾洒抛掷,安排专车、专人及时清理、外运至合适地点。清扫中面层结束并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在上面层施工前先喷洒粘层油,并对施工路段进行封闭交通养护,禁止任何车辆、行人、牲畜通过施工路段。若因特殊情况导致粘层表面污染时,应对表面进行清理。

  [1.5]严格执行申报程序

  我公司具备丰富经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开工报告及时申报,达到监理工程师的满意。

  [2]沥青混和料拌和

  [2.1]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拌合站拌和能力为320t/h,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拌和机除尘设备完好,达到环保要求。

  [2.2]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生产配合比,来指导拌和楼的实际生产,控制材料的用量、进而对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如根据试验段的铺筑,确需调整生产配合比时,必须报经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2.3]开机拌和前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拌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每锅料拌和时间不少于55s(干拌时间不少于8~10s)。

  [2.4]面层要求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5℃-175℃范围内,集料加热温度为190℃-22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到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在175℃-185℃,不得有花白料、超温料,当沥青混合料超过195℃时立即废弃,混合料运到现场温度不得低于170℃。

  [2.5]每车成品料出厂时,派专人测量混合料温度。称重并签发一式三联单,一联存拌和场,一联交摊铺现场,一联交司机。

  [2.6]间歇式拌和机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试验段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按规定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总量检验的数据有异常

  波动时,分析原因。

  [2.7]拌和结束后,清洁拌和设备,放空管道中的沥青。

  [3]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应有运料车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2辆。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逐车检测。对于温度过低、有夹团或拌和不均匀的混合料,禁止使用。

  保证摊铺机作业要求及沥青混和料的温度,出厂正常温度为170℃-185℃,出厂温度大于195℃时应废弃,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60℃,根据运距、出料速度、料车的行驶速度得出的初步用料车数为15辆,车厢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同时为避免沥青混和料运输过程中的离析问题,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分前、后、中三次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尽量缩小下落的落距。其次在运输过程中应将混合料覆盖,要注意保温、防雨、防污染措施。

  [4]沥青混合料摊铺

  [4.1]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全幅联铺,接缝处重叠30-60mm左右,避免重叠过宽,造成表面离析现象,影响外观质量。施工前将摊铺机的各项性能状态由操作手依据实际调整到最佳状态,夯锤级别定为3级,夯锤频率8次/秒。

  [4.2]摊铺机的受料斗涂刷薄层隔离剂,隔离剂采用食用棉清油。

  [4.3]本层设计厚度为4cm,根据预设松铺系数1.25,确定松铺厚度为5cm。摊铺机开铺前0.5h预热,使熨平板开始施工时加热至100℃以上,并根据摊铺宽度、松铺系数调整熨平板宽度、仰角,垫好垫块调试好摊铺机。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

  [4.4]开始摊铺时,螺旋布料器两侧保持不少于2/3高度的混合料,并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使熨平板的档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防止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

  [4.5]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对不合格之处及时进行调整。

  [4.6]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温度,摊铺温度控制在160~165℃。

  [4.7]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按下式计算:

  V=100Q?C/(60b?h?r)式中:V——摊铺速度(m/min);

  r——压实成型沥青混合料的密度,2.470t/m3;

  Q——拌和机产量,有效拌和能力为280t/h;

  b——摊铺宽度,19m;

  h——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4cm;

  C——摊铺机的效率系数,根据材料供应,运输能力等配套情况确定,宜为0.8~1.0,选用1.0。

  综上所述,经核算摊铺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V=2.4m/min。摊铺机以2.4m/min的速度均

  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

  工作要领:

  [4.7.1]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时应尽量连续不断的施工,以减少摊铺机和压路机的停顿,尽量减少接缝,提高其表面平整度。

  [4.7.2]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4m/min。

  [4.7.3]指挥自卸车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起顶卸料,起顶应分2-3次完全卸料,防止撞击摊铺机。

  [4.7.4]尽可能的保持摊铺机料斗内的余料均匀,保证连续供应混合料,尽量减少摊铺机料斗收料次数,以防止混合料的离析。

  [4.7.5]人工不能反复修整摊铺的混合料,当不得不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特别严重的缺陷整层清除。

  [4.7.6]现场随时检测混合料的温度及松铺厚度,发现厚度超出误差范围时及时进行调整。

  [4.7.7]摊铺施工前,应注意天气变化,避开阴雨天气施工。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对已摊铺段进行碾压,如未能按规定碾压成型,将这部分路段混合料铲除,清运出施工场地。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5]沥青混合料碾压

  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较快,碾压时压路机要紧跟摊铺机以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我标段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方案拟定以下两种碾压方案:

  [6]钢轮初压,然后组合式碾压的方案

  [6.1]沥青混凝土经摊铺和整形后且满足压实最小长度时,通常不超过40m,立即用压路机碾压,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碾压时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低向高碾压的原则。初压温度不低于160℃。

  [6.2]首先钢轮压路机以前进静压,后退弱振的方法快速碾压一遍,然后采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采用一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一台胶轮压路机组合,胶轮压路机在前碾压,双钢轮压路机紧跟碾压,两台压路机相距2m左右,统一的速度,同步前进,同步后退,每台压路机压实3遍,以2.5~3.5Km/h的速度错半轮碾压。振动压路机采用先弱振后强振的模式。并派专人跟守碾压,防止不同部位的压实度不均匀和压实遍数不够。

  [6.3]对路面边缘、加宽带等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作补充碾

  压。

  [6.4]终压紧接进行,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以3.5~4Km/h的速度重叠50cm静压并收面1遍以上,至无明显轮迹为止。终压温度表面不低于100℃。

  [7]外观鉴定:

  [7.1]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泛油、松散、裂痕、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7.2]表面无明显轮迹。

  [7.3]接缝密实、平顺。

  [7.4]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造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现象。

  [7.5]沥青面层内部及表层的水要排除到路面范围之外,路面无积水。

  (三)路缘石、平石、嵌边石安装

  1、材料选用:

  [1]水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P.0.32.5级;

  [2]砂:选用中砂;

  [3]路缘石、平石、嵌边石: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材料。

  2、施工工艺:

  [1]我们采用第一步先按上面层标高控制施工现浇垫层基础,达到设计路缘石底面标高;

  [2]放线:在基础垫层上弹出墨线,用经纬仪进行校正。

  [3]在已完的基础上正确放样,并用石灰线打出,确保石灰线线型正确、顺适、美观;

  [4]依据放好的灰线进行施工。施工中控制好拼接。

  3、技术保证措施

  [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施工员和施工班组进行图纸会审,对设计图纸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优化方案并协助设计进行完善;提出图纸中的错漏。图纸审查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图纸及其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1.2]结构、建筑、设备等图纸本身及相互之间是否错误和矛盾;

  [1.3]图纸与说明之间有无矛盾;

  [1.4]有无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和数量能否满足要求;

  [1.5]需要采取特殊技术措施时,技术上是否有困难,能否保证安全顺利施工;

  [1.6]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有无矛盾;

  [1.7]设备的各部位的尺寸、轴线位置标高、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大样图及做法说明有无

  错误,与建(构)筑物是否有矛盾;

  [1.8]各专业平面图、系统图与详图是否齐全,技术参数是否齐全,接驳是否明确等。

  [1.9]不同专业、不同分部、分项工程之间,全图与详图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等。

  [2]图纸会审完毕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整理、汇总审查出的技术问题及建议解决的办法,填写图纸审查记录。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计交底会。

  [3]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程规范等技术法规,科学安排施工顺序,严禁颠倒工序,保证施工质量,消除质量通病。

  [4]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技术管理制度以及工程经理部所制定的《技术管理制度》。

  [5]施工中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并以洽商等形式予以补充或修改、解决。

  [6]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或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起重吊装作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冷冻机房管线支架布置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施工进度计划及机电配套计划;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质量标准和验收、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等注意事项。

  [7]技术交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四新”、设计变更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8]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

  [9]认真贯彻执行《建筑设备分项工程工艺标准》。

  [10]严肃工艺纪律,对违反工艺者,各级管理人员均有权制止,施工员要带头执行工艺并经常检查、督促施工小组的执行情况。

  [11]组织执行工艺规范和施工方案的检查,奖优罚劣。

  (四)排水工程施工

  钢筋混凝土涵管安装

  [1]施工准备

  在工程开工前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场,确定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安排临时设施。组织材料检验进场,同时做好开工前的砼配合比试验工作。

  [2]施工工艺

  [2.1]定位放线

  涵洞的定位放线采用坐标法,沿涵洞的中心线和路基中心线各放设三点以确保位置准确,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2]基槽开挖

  基槽开挖基本采用机械开挖,涵洞经过淤泥地段要进行软基础处理:当

  地质不同时分别按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等地基处理措施完成后,再进行开挖施工,开挖时预留20→30cm不挖,采用人工整修到位。为防止泡槽,人工整修时在基底增设排水沟和集水坑,设置时按地下水的情况而定。同时对基层承载力进行检验,如基底要求夯实的,还必须预留夯实的高度,当管顶填土超过2m时,按规范要求在基槽上预留足够的预拱度,以允许填土荷载造成的沉降。

  [2.3]基础砂垫层

  按设计要求进行砂砾石垫层的施工,当基底处理完毕并报验合格后,采用人工铺筑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夯实机械采用蛙式打夯机,要求砂垫层密实均匀。

  [2.4]基础砼施工

  砂垫层完工后,支立底板砼模板,浇筑底板砼,底板砼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完成沉降缝的预留工作。

  [2.5]管节安装

  按设计标高在基础砼上做好砂浆找平层,并将涵位中心线放设在基础上,采用吊车进行管节安装。涵管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向上游,各管节顺水流坡度成平顺直线,管节和基础结合紧密。

  [2.6]管节接头按图纸施工,缝宽控制在10cm以内,采用沥青麻絮内外双侧嵌缝,水泥砂浆或沥青麻絮包裹。接缝施工完毕后外包C25钢筋砼。

  [2.7]抗肩、端墙及洞口抗肩在管节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首先清理抗肩与基础的结合面,按施工缝要求支立模板进行砼施工,施工时注意沉降缝与底板贯通。端墙施工时要注意支撑稳定,使端墙成形顺畅,美观。涵洞洞口的河床顺直,与上、下游排水支流连接圆顺、稳定。

  [2.8]结构回填

  回填在构筑物达到一定强度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采用分层两侧对称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15cm。地面以下采用汽夯或蛙夯配合人工回填,地面及地面以上20cm采用人工配合压路机进行回填。为保证构筑物台背与路基顺畅连接,台背的压实度控制在95%以上。

  [3]质量保证措施

  [3.1]钢筋,需检查每批产品质量合格证,并按规范抽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焊接采用对焊接头进行抗拉试验,扎筋进行尺寸、形状、间距、焊接长度验收,对箍筋也不能疏忽,应做到基本无松扣,钢筋表面不应有水泥土、锈皮。

  [3.2]水泥,对免检厂供应的水泥也应抽检,不合格不得使用,砼用砂、碎石应与配合比试验相一致,使用添加剂、砂石材料变更时应通过试验确定。

  [3.3]施工缝,设在底板以上30cm处,其它部分洞身不得留施工缝。

  [3.4]严格施工报验程序,明确每道工序质量。施工队自检,经理部复检合格后,才能报

  监理工程师验收。

  (五)附属工程施工

  1、混凝土检查井

  [1]混凝土及基础工程

  [1.1]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垫层采用C10商品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为C25s4。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沟槽采取明挖的方式进行施工,根据土质及开挖深度确定放坡坡度。沟槽槽底高程及地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垫层混凝土要求表面平整、直顺、中线和高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2]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采用两步浇注的方法进行施工,故钢筋安装和模板工程也分两次完成。钢筋按照施工图、规范要求加工成型。采用在钢筋上绑扎塑料垫块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垫块梅花状布置,间距为70cm。钢筋绑扎过程中注意下一步施工的预埋筋位置,应牢固稳定。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钢筋自检,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支立模板。模板缝间用海绵胶条填塞,并拼装紧密,表面平整。为防止烂根,模板底部与垫层混凝土接触处也用多层海绵胶条填塞。

  [1.3]检查井使用溜槽浇筑混凝土,并由人工配合。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应涂刷脱模剂。混凝土浇筑要连续,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自下而上水平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初凝之后,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预留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1.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混凝土养生要有专人负责,经常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必要时对混凝土的表面用塑料膜覆盖。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

  [2]预制岷河井筒施工

  [2.1]雨、污水检查井井筒采用预制井筒,踏步为塑钢材质。检查井预制井筒安装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井位桩号、井口高程等参数控制施工。

  [2.2]按照设计图纸规定,核对运至现场的检查井预制井筒的类型、编号、数量等。井壁预留的接口应尺寸、位置准确,工作面光滑平整,且应标示吊装轴线标记。预制井筒应在检查井验收合格后,进行安装。安装前,清除企口上的灰尘和杂物,企口部位湿润后,用1:2的水泥砂浆坐浆约厚10mm,吊装时应使踏步的位置符合设计规定。检查井预制构件全部就位后,用1:2的水泥砂浆对所有接缝里外勾平缝。

  [3]闭水试验

  污水管及雨水管在安装好以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填土之前必须进行闭水试验。

  [3.1]闭水试验应在管道灌满水经24小时后再进行。

  [3.2]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应不少于30min。

  [4]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采用机械结合人工方法,管道经闭水试验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后进行回填。

  [4.1]回填土应分层铺填,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

  [4.2]回填土夯实采用压路机及蛙式打夯机械,对边角等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管顶以上采用压路机进行。每层夯实后必须进行土方密实度检测,达到回填土密实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土的回填。

  [4.3]回填土土质必须符合回填要求,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垃圾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回填。

  2、砖砌检查井施工方案

  [1]井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2]流槽一定与检查井壁同时砌筑。表面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与上下游管道接顺,管内底高程符合混凝土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

  [3]砌筑井室,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1cm。

  [4]与检查井接连的所有管道端头,要经过凿毛处理并要清理干净,保证管道与检查井井壁结合牢固。

  [5]砂浆拌合均匀,保证砌筑砖含水量为10~15%,砌体不得有竖向通缝,必须为上、下错缝,内外搭接。如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砌筑时,将原砖面上的泥土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

  [6]砖砌圆形检查井时,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要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大于30mm;如为三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大于50mm。砌筑检查井的内壁应用原浆勾缝,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用砂浆搓缝并严实。

  [7]检查井接入圆管的关口应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砌砖圈加固。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留有30~50mm的环缝,用油麻-水泥砂浆,油麻-石棉水泥或粘土填塞并捣实。

  3、交通设施

  [1]交通安全标志施工方法

  [1.1]标志工程是公路的说明书,是无声的警察;本项目板面材料(含铝合金及反光膜)、钢结构的材质、加工、运输等由标志质检工程师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基础混凝土浇注、安装等由项目工程师负责。进场后要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图纸及技术规范。施工中不得损坏沿线设施,注意环境保护,废土不得乱弃,混凝土搅拌、运输时不能污染路面。

  [1.2]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由本工程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放样。以道路水准点为控制点(基点),往后倒推,准确确定标志位置,采用经纬仪等推定地点距离、限速、地点等标志位置(如遇结构物等时,可作适当移位),以道路中心线为横向控制线,采用经伟仪、钢卷尺及其它必要工具准确测距定出标志基础横向位置。根据基础尺寸和道路线形(如果是双柱标志还有立柱间距)确定基础开挖的位置(含尺寸及方向)并作好明显标记。

  [1.3]基础开挖

  放样定位后,根据图纸按现场作好的标记要求进行开挖,基坑大小、深度要符合图纸要求。废土不能随便乱扔,要采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办法或外运处理。

  [1.4]浇捣混凝土基础

  基础混凝土浇注应在路面施工前完成。在基坑尺寸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采用经检验合格的砂、石、水泥,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要求配料,采取现场搅拌机搅拌均匀(如果在由于客观原因基础混凝土浇注在路面施工前不能完成,应在搅拌站集中搅拌,然后运输到现场)。浇捣时要用振动棒振捣均匀、密实;基础上露部分要用经加工的光滑模板圈好,拆模后不能有不规范的蜂窝麻面现象,面层要平整,预埋地脚外露部分要用胶带纸(或塑料纸等)捆绑以免被水泥污染,破坏螺纹。废弃砂石料及模板等材料要及时清除。

  [1.5]标志板及立柱安装

  基础混凝土浇注七天后,可以开始安装立柱和标志板。小型标志的立柱和板面采用人工一次性安装,双柱式路侧标志,两支柱之间竖立均垂直并相互平行,其顶端在同一高度上,连接件对称布设。对悬臂、门架标志的支撑结构在运抵工地前对各部焊点及结构整体性进行检查、试装,确保质量及进度。

  大型标志立柱通过法兰盘与基础连接,在清理底法兰盘和地脚螺栓螺纹后采用汽车吊统一安装。汽车吊安装时,吊臂下严禁站人,捆绑要牢靠,不能破坏标志板的边角,更不能对版面有划痕或其它损坏。安装时,要注意立柱垂直度调整和板面与道路的夹角(在基础浇注时已充分考虑,安装时仅是微调),板面的净空高度和侧向净空符合设计要求。

  [1.6]质量自检:外业工作完成后,交通安全设施施工队将组织标志产品质检工程师、标志项目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施工队全面质量自检,使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同时会同档案管理负责人整理有关施工材料,准备验收。

  [2]标线施工方法

  [2.1]放样

  根据图纸要求由专业放样工程师负责的专业放样小组放样,对于道路曲线段、文字、箭头等关键部位处,要精确计算,认真放样。在车道分界线、边缘线中量出,对设定的中心线位置不断地进行校核,达到准确无误。划中心线样线并画出标线宽度的轮廓线,以便进行喷涂作业。

  [2.2]打样线和清扫路面

  放样后,为了能准确定位,调整局部线形,节省划线时间,提高划线精度,应先划水性涂料线(样线),对路面用板刷和煤气燃烧器长度清除(如尘土、砂泥、油、水分、附属物等)。特别要清除水分,干燥路面。

  [2.3]喷底油

  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方法喷涂底油,这样粘结效果更加良好。

  [2.4]热熔涂料敷设

  由于本项目时间允许,为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本项目准备采用机械熔融(t=-180-220c),人工手推划线。同时伴撒面层玻璃微珠。施工时,特别注意不能污染路面。在划文字、箭头、中心线时边线要贴胶带纸粘贴。普通标线厚度为1.8±0.2mm,文字、箭头、斑马线厚度宜控制在3.0±0.3mm,以保证雨天的视认效果。

  [2.5]质量控制

  [2.5.1]施工天气良好,无风沙,路面干燥;

  [2.5.2]施工时涂料温度控制良好,标线线形顺畅,边缘整齐,不流淌,无毛边,表面无沟槽,无气泡,玻璃珠沉入深度适中;

  [2.5.3]人工手推行进速度均匀,保证标线厚薄均匀;

  [2.5.4]中心线、文字、箭头施工时,应降低推车速度,确保标线厚度达到设计标准;

  [2.5.5]所选涂料的配方应能符合当地气候要求,防止开裂。

  [2.6]产品保护

  标线工程流水作业路线长,虽然干燥快(不粘胎干燥时间约三分钟),但易受干扰,施工中应加强保护。在其干燥前不能让车辆压过。

  第三节

  项目经理要求

  公司通过认真的研究决定,选派技术过硬、有丰富施工经验并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同志担任该工程项目部经理,组成素质较高的工程项目部。采取项目法进行施工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系统的工程理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确保一流的速度和一流的质量,进行精干、优质、高效的施工。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负责人,是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心,是项目承包的责任者,项目动态管理的体现者,是项目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对整个项目的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同时与生产副经理、项目工程师组成项目决策层,对整个工程起领导决策作用,对本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及文明施工负责。

  第四节

  质量目标、创优规划及质量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质量目标

  1、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优良率达95%以上,分部工程合格,单位工程合格。

  2、创优规划

  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段全优,创精品工程。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总工程师负责的质量管理网络,明确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及方针,贯彻执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通过PDCA循环不断改进利提高质量,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层层交底、级级把关。建立三级质量体系,项目部设质检科,负责制定本项目质量工作的目标及规划,制定质量施工技术方案,检查监督下属施工队落实情况;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负责贯彻落实制定的质量施工技术方案,负责对各工序及班组间的质量交接检查,对隐蔽工程及工序进行质量检查;班组内设兼职质检员(一般由工班长兼任),主要负责本工序的质量自检。

  (三)、质量保证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为确保工程质量,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健全质量体系,一是组织保证,二是施工保证,三是制度保证。

  (四)、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1、项目经理质量管理职责

  ①执行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②对项目部质量管理职责进行分配,明确各自的职责并认真落实。

  ③加强质量意识,认真履行合同所规定的质量目标。

  ④负责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及实施,确保全面履行合同规定。

  ⑤负责安全措施的实施,确保安全施工;落实文明施工,确保现场符合“标化”管理要求。

  2、项目副经理质量管理职责

  ①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管理,组织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评议、整改及工程质量验评。

  ②对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指导;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十项新技术,以及其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③参与工程图纸会审,严格按图纸和操作规程施工,负责技术交底。

  ④负责工程技术资料及质量记录的管理与控制,保证资料齐全、正确,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归档。

  3、项目总工质量管理职责

  ①协助项目经理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负责工程施工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②主持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项目上的推广应用。

  ③执行质量否决权,对不合格品有权责令停工、返工。

  4、施工员质量管理职责

  ①认真执行质量体系文件,严格按规范、规程要求组织施工。

  ②协助项目经理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的内容落实各项工作。

  ③根据工程进度,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④负责组织和参加隐蔽工程验收,负责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并做好交接记录。

  ⑤负责施工前做好有关人员或班组的各种技术交底,及时记好施工日记,收集完整的技术资料。

  5、测量员质量管理职责

  ①负责工程的测量定位、标高、轴线的控制及沉降测量等工作。

  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平面及现场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方案。

  ③负责所使用施工测量仪器原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④负责基础浇筑过程中位置及标高符合施工要求。

  6、专职质检员质量管理职责

  ①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上级和本企业的有关规定,对施工质量负有监督、检查、把关的责任。

  ②负责和参与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并对隐蔽工程自检记录签证。

  ③把好质量关,对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应提出处理意见,并向主管部门汇报。

  7、材料员质量管理职责

  ①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负责编制自购材料的申请计划。

  ②参与采购并把好质量关,对不合格材料有权提出退货。

  ③负责进场材料(含甲供料)的收、发、存,并按规定建立台帐。

  8、安全员、资料员质量管理职责

  ①负责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参与安全措施的制定。

  ②具体负责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施工,检查监督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权向主管部门报告安全情况。

  ③检查督促班组对新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保存。

  ④认真执行上级部门对现场施工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⑤全面负责现场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归档;督促检查有关资料及记录,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有权提出批评建议并责令改正。

  (五)、技术保障措施

  1、技术组织

  (1)技术保障小组

  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组长的技术革新保障小组,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2)配足施工技术力量

  做这重点工程,我公司全力投入专业化的施工队伍。

  (3)实行分工负责制

  施工时,每道工序都有专人分工负责,不留死角,明确责任,全过程跟踪施工,施工前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施工中加强技术监督、检查,及时消除质量隐患;施工后加强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保存,工程的报验及成品保护。

  (4)发挥技术攻关的作用

  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HDPE管等新材料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情况不断优化方案,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5)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的联系,协调好有关部门、相邻施工单位的关系。

  2、技术管理措施

  (1)加强技术交底

  工程一开始即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调查,熟悉施工图纸,做好设计图纸的答疑,掌握各个序质量验评标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内容详细,做好交接单交接签字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按图纸及施工规范、规程进行施工,按标准进行验收。在各单项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对技术难度大,工艺要求高的工程项目或关键工序编制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2)加强技术复核

  该项工作是预控工程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施工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会同质检、项目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要求对工程分部、分项进行复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品质复核;导线点、水准点的定期测量复核,与相邻施工单位衔接处的位置及标高的复核;工序、分项、分部工程检验复核。复核时应详细记录技术复核的工程部位、设计要求、施工结果、测量偏差、材料质量、操作人员及施工负责人等情况,对复核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指定专人进行整改,避免造成返工浪费和留下质量隐患。

  (3)做好日常技术资料管理

  施工前,认真制定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严格执行。施工时,要求及时、准确、真实、齐全做好施工日记及各类原始资料的记载;切实做好施工中每道工序的自检,并准确的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完成工程报验,内业资料存档工作。施工负责人和质检人员应随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成,立即会同监理工程师和质检部门及时验收,及时签证,凡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加强岗前培训

  工程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应进行岗前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对于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施工过程控制

  (1)做好分部、分项、工序的三检工作

  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在甲乙双方、质检部门配合下,贯穿于工程的始终,及时做好预检、隐蔽工程检查、工程验收的文字记录。

  (2)做好原材料的复试工作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凡工程需要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等严格按质量标准供应,做好储运、保管工作,供应商必须依国家规定及规范提出相应出厂质量合格证。

  (3)分部、分项的施工控制

  施工工前分析各工序的施工难点,分析解决办法,落实到人。

篇二: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促使人们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市政工程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性项目之一,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与管理,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然而,在很多市政工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施工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降低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不利于市政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并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需要提高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从源头上减少施工隐患问题,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力度。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是城市公共工程,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市政建设项目越来越重要。有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不够严格,最终不仅对企业造成了损失,还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1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1)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众多市政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的提出和实施涉及多个部门以及环节的审批和管理,进而在拟建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施工设计和预期方案的形成。逐渐的进行具体施工建设,过程当中也更是需要进行质量的有效管理和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实施。包含材料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机械的管理,以及环境的管理等。因此,过多的管理表明的是更多的质量影响因素,若是未能进行全面有效地管理,则必然会对具体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2)部分施工环节的质量隐蔽性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与其他的一些工程建设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和相似表现,就是下一工序的施工会覆盖上一工序的施工。那么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表现,容易使得上一工序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被隐蔽,因此无法及时发现,在后期使用过程当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行解决和控制的难度也更大。

  2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型

  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科学统计技术方法,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验收的质量管理方案,规避以往以事后质量验收为主的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市政项目施工状况,创新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依据“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方法进行质量预防与控制,转变“管结果”的传统思维理念,由“过程控制”与“因素控制”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全面管理。此外,结合影响市政工程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并结合“PDCA”的质量管理模型,对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予以有效管控。

  2.2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意识

  增强市政项目施工质量管控的根本是深化思想观念。在市政工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出施工质量控制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提高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并树立正确的施工质量控制意识,为施工质量控制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的宣传工作,保证所有参与到市政工程中的人员都能够加深对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力度。其次,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调动工程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个人的工作责任意识,推动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2.3加强对材料的监管

  为了防止劣质建筑材料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不良影响,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控制,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问题。首先,采购原材料前必须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抽查;其次,材料到货后,施工单位一定要进行检查和检验,防止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同时,施工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如果设备老化,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避免因设备问题造成延误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建筑材料是对项目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只有进行严格管理,才能为工程的质量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4深化施工操作班组的质量管理职能

  强化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关键要抓好施工操作班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施工过程各工序(检验批)的质量满足设计、规范、验收标准要求,最终目的是工程质量满足用户的质量期望,并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要进一步明确人员是质量保证的一个关键要素,因为施工全过程中的各道工序均由人来进行操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人、机、料、法、环、测均由班组直接操作控制,各项目部施工班组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每道工序在操作前,由技术员、质检员进行该工序施工的技术、质量要求交底,使班组操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内容,熟悉工程施工图纸、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要求后进行各工序的实际施工操作,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必须对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全天候、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对不合格的施工工序报告项目部经理,由技术负责、质检员提出整改意见及预防纠正措施。各项目部在项目工程施工前,要依据工程的特性,制定该工程的施工质量计划,质量通病的预防及纠正措施,制定工程施工质量奖罚措施,让每个人的收益直接与工程施工质量相关联。

  2.5健全施工组织管理内容

  施工组织管理内容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具体在项目建设之初就要确定相关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进而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实施有效地管理工作,并基于不同内容的管理标准实施针对性的管理。一是对于人员方面的管理,实际需要体现的是人员的有效组织和引导,以及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具备质量控制意识与能力,这样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当中,也就能够实现有效地质量管理和控制,二是对材料的质量管理,实际是对材料购进和使用方面的有效管理,以及材料存放等方面的管理;三是对机械设施的质量管理。机械设施是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必须使用的设施,因此对于机械设施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最具体的就是基于已有的管理要求和质量规范,实施对机械设施质量的有效管理,从而保障具体施工作业的稳定性和质量;四是对施工技术方面的质量管理,施工技术方面的质量管理涉及的是技术应用方面的有效控制。因此,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机械设施方面的有效控制和管理,进而保障使用方面的质量和稳定。

  2.6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在市政工程中,需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符合预期标准。因此,为了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能力,需要不断优化施工方法,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在施工技术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市政工程的建设标准,充分考量市政工程项目资金、项目管理以及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建设速度为主要目标,从根本上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在此过程中,还需需要保证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等的合理性,全面控制好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出现施工组织分配不合理以及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此外,应当注重领先技术的引入,注重市政项目施工质效的提升。

  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策划不等同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应针对工程的特点、难点,根据规范和标准要求,结合经验做法,描述质量管理方法、手段和措施。策划强调的是如何对施工进行管理。策划应涵盖市政工程项目设计文件包含的所有专业,关键是要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

  参考文献

  [1]刘丙荣.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7,43(01):252-253.

  [2]熊爱阁.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23):275+277.

  [3]王平.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23):73+76.

篇三: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开发区的面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个开发区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开发区的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开发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易受干扰和地质情况及人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地下管线交错复杂,而工期要求紧,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开发区供热、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等因索影响,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所以,要在施工全过程中下功夫,把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日常质量管理中。

  1、在材料检查中所采取的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和寿命。原材料、管构件的质量对道路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第一道关口。道路及其附属结构的养护和畅通,为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创建优质工程打好基础。构造物不仅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常年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经受各种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对其使用的原材料,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项目监理单位对工程材料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复杂,特1/5别是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所有材料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理工程师都有权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水泥、砂、石集料、钢筋等),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应给予清退。在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工作中,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加强对材料的抽检工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把好原材料、管构件质量关。

  2、在现场施工中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但如果不分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通融的余2/5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

  平时严格要求项目中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问题该说到的必须说到,说到的必须做到,做到的必须记录在案,形成一种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良好工作习惯,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建设优质工程的目标。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3、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也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的中心目标。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段要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使用单位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3/5市政道路的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该量尺寸的要量尺寸,该检测试验数据的要检测试验数据,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好施工工序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特别是在工期紧迫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牵涉到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工程项目质量好,就会使国家增强经济实力,也会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质量不好,就会带来大量资源的损失。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应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规范业主的某些行为,加强设计质量管理,加强监理单位的科学监理,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共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

  内容总结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开发区的面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2)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开发区的面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4/5(3)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

  (4)质量不好,就会带来大量资源的损失

  5/5

篇四: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在维持整个市政工程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相关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管理,从施工建设的每个环节入手,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现代化管理技术,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探讨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市政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不利于质量管理机构的管理,只有对施工质量采用动态的、全方位的、连续的控制,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有目的性的检查、监督、管理、纠正,才能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市政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

  工程质量能否符合图纸设计及规范标准的关键性因素是人员的配备。设备操作人员、工程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否达到标准,是否匹配正在执行的项目工程,在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工程相关人员的岗位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形成所有人员确保质量、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作风。

  2.施工设备因素

  施工设备的选择应按照适宜性、可靠性、先进性原则,确保所有设备符合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机械化程度之高,正确适宜的设备对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及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也需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精准度以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材料因素

  对施工原材料、购买的半成品、成品以及其他的配件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如果材料在施工过程

  中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对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造成困扰。

  4.施工方法因素

  要想实现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现金流的控制,就必须狠抓工程施工技术信息。其中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这些因素对是否符合项目工程要求、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项目的要求,未来的经济走势等具体方面而进行,也可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做出一定调整。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1.强化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组织

  管理组织,是在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机构。包括五大要素: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建设强有力的管理组织,需要把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力图达到人力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在这种合理分工的条件下,各种人员的积极性、协调性、适应性就不再成为问题,同时也要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团队。这样的工程的质量管理自然而然的就会达到很高的水平。

  2.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设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参与承包单位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3.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之一,其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材料的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如水泥的标准有细度、标准稠度、用水度、凝结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等,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的质量如水泥的颗粒越细,水化作用就

  越充分,强度就越高;

  初凝时间过短,不能满足施工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初凝时间过长,又影响施工进度;

  安定性不良,会引起水泥石开裂,造成质量事故;

  强度达不到标号要求,直接危害结构的安全。因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

  4.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市政施工的环境复杂多变,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在前期,企业首先要对项目的施工环境特点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如:地质、水电、气候,当地风俗、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治安等。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员的施工操作,不断完善现场的管理。项目结束后,也要将之前的所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汲取经验教训,为下次的项目奠定基础。

  5.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确保了一切前期准备的内容,也不能忽视过程中会出现问题。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工艺过程控制、工序质量检查、隐蔽工程检查、数据记录和整理等。各种的控制检查都必须严格按照检验的顺序进行,根据所定方案对有问题的部分进行及时的处理,严禁擅自让不合格的产品过关。同时这一部分也需要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来把关,深入现场指导工作,严格的控制施工质量。

  最后的验收阶段,是对所有部门、所有岗位、所有施工工程进行最终的检验,有关人员务必要整理之前的数据,事先总结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重点关注。在现场检测中,要根据记录的数据来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则应让施工单位立即做出有效的处理,确保所有的项目都符合标准、符合预期。

  6.构建施工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只保证一次市政施工质量的良好是远远不够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必须时刻将保证质量的要求牢记于心。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规范市政企业的全部活动,规范施工工人的行为,保障施工企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定期在公司内部开展学习市政工程规范、规程、条例等活动,提高各级领导、员工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7.提高工程质量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决定了工程质量能否得到有效管控,鉴于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与业务能力难以满足其要求,所以本文为各大施工单位有必要通过企业培训或专项培训来提高队伍素质水平,这是因为质量管理人员的管控工作水平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着直接影响。企业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将市政工程质量管控技术、施工技术等作为培训内容,同时也要注重每一个质量管理人员责任感、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确保每一个质量管理人员都能充分意识到质量管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其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抱着正确的工作态度,及时发现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使施工单位可以通过高品质的市政工程项目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由于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工程的组成部分,是联系区域经济、文化的重要沟通桥梁,因此对施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合理、科學的质量控制措施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施工质量标准与规范要求来进行施工,采取有效的质量防控措施,真正落实质量管理工作,促进市政建设可持续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9694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