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教师的自我反思汇编

时间:2022-05-30 08: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关于教师的自我反思汇编  一位特级教师的自我反思  一早,青年教师C君就发来微信,希望我去听一下她的
关于教师的自我反思汇编

  一位特级教师的自我反思

  一早,青年教师C君就发来微信,希望我去听一下她的试讲。为了这次公开课,她早些时候已经来问过我的。我当时谈了对她的教学方案的不同意见,她也说回去再想想。不过,今天去听课,发现她的教学方案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思路,并没有改。我看着她在课堂上或侃侃而谈,或指导学生,心里忽然感到愧疚,因为,在我说了之后,她还要坚持原来的设计与想法,其中的纠结、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一个青年教师既有上课本身的压力,又有因为我们这些“资深教师”指点而造成的压力,其实真的是“亚历山大”的。

  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为了她好吗?有时候直接指出年轻人身上的不足,是加快他们成长的很重要的条件,期期艾艾,模棱两可,最后还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利啊。这个道理固然是对的,但是,对的道理如果没有对的认知和对的方法,有时候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具体到这堂课来说,这堂课是学习《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这是冯友兰先生晚年的一篇文章。这样的哲学家,又到了人生的晚年,首先是洗尽铅华,语言不会太过华瞻,其次,那么多人生阅历凝聚在其中,言简而意深。处理得简单,就平平地划过了,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处理得复杂,就要牵牵连连,把冯友兰的哲学思想带出来讲,讲不好又把人搞糊涂。所以这样的作品其实是很难处理的。C老师抓住文章中一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和句式,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把握文章的内涵。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样切入的角度太小,而且文章中语言形成反复的原因很多,也未必一定都是别有深意的,于文章学的角度看,这样的分析未必成立。所以建议她从文章组织材料的方面进行思考,而且也按照我谈话的惯例,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的讲了这样处理的教育价值,让C老师唯唯而去,甚至自己还甚为得意。——但是当我看到C老师上课的时候,还是从“重复”入手在进行她的教学活动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在这个之前,她一定经历了相当多的纠结与彷徨,自己有的心得未必愿意舍去,老教师说的,似乎又有一定道理,再加上人情世故方面的因素,这个课就掺进了许多与课本身无关的考虑了,以如此不纯粹的思虑去设计构思,不免左支右绌,自然无法自如地施展自己的手脚了。

  我们说“名师未必出高徒”,原因还在于“名师”有时候太过强势,对于学生来说甚至是一种威压,这倒不是说那些名师都是“仗势欺人”辈,而是那种光环常常让人感到无形的压力。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为人师,就是以己意强加到别人身上,说得好一些,就是强人所难,说的不好一点,那就是在他人身上证明自己的价值。而青年教师要不以这样的“压力”为意,坚持己见,其实其勇气还是很值得嘉许与钦佩的。以前,我一直说,上课应该是一个“随物赋形”的过程,因为教学活动就应该以成就人为目标的,随物赋形就是顺着学生的认知和逻辑去引导,这才是水磨的功夫。同理,指导青年教师,同样也应该是“随物赋形”,青年教师拿着自己的教案来请教,你的指导就是全部推翻,彻底重来,别人一点也没有思想准备,你虽然舌灿莲花,但他们却是莫知所以。另外一方面,上课就是一个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过程,他们对于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设想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而你既不了解学情也不了解教情,一味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展开,这样的指点又怎么能够真正点拨到位呢?

  记得自己当年做学徒的时候,开公开课,写了教案请教老师。老师笑眯眯地说,不错不错。并指着我教案中的一个在我看来无关紧要的问题说,这个问题提得精要,有了这个问题,境界全出。我当时很有些怪老师马虎了事的意思,待到退回来自己静心去想,才发现这个我不经意间提的问题果然意义非凡,甚至我的教学计划都因为这个而作了全面的调整。再于是想起,大学期间,我的老师们对我的指点,也不太长篇大论,偶尔不过希望我去看看某本书的某章节而已。这样想来,不觉为自己的高谈阔论感到汗颜。

  所以,再次和C老师讨论她的课的时候,我对她说,坚持己见其实也不容易,只要真的想明白了,就大胆坚持自己的想法好了,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看,不因为青年教师不按照自己的建议去做而心存芥蒂,转而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反思,至少说明我这个人还是有可以进步的空间的,这样想来居然又有些小得意呢,哈哈。

  自我反思: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次,与一位在中学任教的老师聊天,他的讲话令我惊讶之余又深省不已。这位教师从教已近二十余年,他说:我现在高级职称早已聘任,课堂教学也趋于成熟,常规管理领导欣赏、日常教学学生满意,一切似乎都比较完美。但总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突然之间生活失去了目标,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他问我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职业倦怠”?今后我该怎么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能力?

  其实生活中类似这位同行的困惑还有很多。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问他:“与二十年前相比,你觉得过去与现在有何差异?你现在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的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呢?”

  事实上,生活阅历就像滚雪球,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充实。对于教育者而言:追求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开展自我反思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之一。

  每个教师的成长大抵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新手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大都滞留在前两个层次,要想跨越到最后一个阶段,反思是一条便捷的路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何谓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设计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一位名师。”反思就是自我反诘与主体建构。自我反诘就是教师主动地、积极地、自发地去思考课堂教学的预设、目标的达成、资源的利用和学生的发展等;主体建构就是基于问题的分析去重新建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和自我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作指导。反思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解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反思自己的学生观,反思自己的管理观,将自己对教学和生活的思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不知不觉中这种点滴的积累就是收获与成长。

  坚持自我反思的两种最佳方法就是写下来和说出来。写下来能让模糊思维精细清晰;说出来能让思想逻辑清晰表达。当前,撰写教育博客是写出来的常见形式。将博客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袋,随时记录下自己教与学的轨迹,记录下教与学的喜怒哀乐;说出来就是常与同伴交流,分享与倾诉自己对教与学的感动与幸福!

  今天你反思了吗?你坚持学习了吗?这就是我回答那位同行疑惑的答案。

  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出题频率较高。但是很多同学复习的教师自我反思往往是常规类的知识,如其概念、分类等。而教师的自我反思在新课改背景下也有新的解读,接下来就从其意义和形式方面与大家做一分享。

  一、新课程教师评价中的教师自我反思的意义

  1.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师培训方面一直存在着针对性,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往往重视形式上的规划和设计,重视规则的学习和对他人的模仿,轻视教师自身经验的积累,轻视教师的发展进程。

  美国学者舒乐曼提出,教师知识结构=原理规则的知识+教育案例知识+实践智慧知识,其中实践智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的反思恰恰是以自身的实践智慧知识的检查与思考,以获得成长的关键要素。

  2.自我反思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改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教学目标、教学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新课改强调的是教师的创新。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求教师勇于创新,善于反思,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教师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写、所感、所创新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适应新课改需要,将自身教学水平推向新层次。

  不仅如此,教师在反思过程中,逐步养成善于研究的习惯,成为一个“研究者”,并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对积累的经验总结,以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和发展要求。因此可以说,自我反思是课改中的教师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新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自我反思的形式

  1.课后备课

  即教师上完课之后,根据课堂上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

  2.教学后记

  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的各个环节上,简捷、及时地将教学设计与教案实践上的成败之处记录、修正过来,对学生的学情掌握及对教学设计的处理有最实质性的帮助,长期坚持以记促思,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必有好处。

  3.反思日记

  教师可以在一课时或一天的工作后,写教师心得体会,把当时教学中所遇到的或看到的成功与不成功教学事件,以及造成的原因、事件中包含的理论、改进措施等写到教学日记中,并与同行或指导教师共同分析,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新教师。反思日记通常表现为随笔形式,书写格式非常随意,因而,也是很能完整体现教学各层面内容反思的一种形式,有针对性也便于操作。

  4.行动研究

  即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用观察、谈话、测验、问卷、查文献的多种方法,通过课内、外活动、作业批改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逐步减少对教学工作认识上的偏差,进行行动研究,不断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5.教学诊断

  “课程反思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反思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诊断的过程。

  6.案例研究

  即对教学中含有问题或者是对问题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的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教材,从而调整行为,提高课上教学技能。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教师必须结合案例教学中涉及的大背景,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分析、并可以就其中涉及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

  7.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通过观摩其他教师上课,并与他们对话、交流,并进行自我反思相同与不同之处,问题及事件的处理,等等,得到启发,收到提高自身的效果。

  8.教学课例

  课例就是一堂课的实录。比如在这次活动中,请一些老师上了公开课,在这些公开课中,有些上得比较成功,能够反映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实践的一些转化,我们可以把教学设计是怎样的,教学实录是怎样的,课后是如何进行反思的,形成一个课例。

  这个课例,它可能包括多个问题,而案例只包括一个问题,自始至终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所以一堂课的实录不能叫案例,它是案例的一个毛坯和材料,一个课宣实录当中包含着多个问题,它有多种经验和成效,我们可以通过这堂课来反映新课程理念到课堂教学实践的转化,设计加实录和反思,形成了一个课例。

  9.教学日志

  教师记录自己每天都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实施的效果,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细节等情况,有意识地生动地表达教师自己的活动,是教师很好的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反思,而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应对主观题有更多的启示和参考。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95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