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7篇

时间:2023-06-11 19:54:01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

篇一: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建议-学校管理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范文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摘要: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广受学者和社会的关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当前针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对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是: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年龄结构老化、超负荷工作以及待遇偏低、人际关系受损、管理模式僵化、知识陈旧和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针对其原因,从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创设

  平等的校园人文环境、农村小学教师要全面减负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刘祥萍(1996-),女,汉族,吉林白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职业倦怠简单的说就是个人在工作上的困难无法得到有效的(一)概念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研究背景

  解决或者工作压力不能有效的舒缓就会处在身心疲惫的状态。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职业倦怠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许多行业,尤其是压力比较大的服务性行业,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教师群体也易被这种心理疾病所困扰,尤其是国家提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教学配置,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部分教师处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影响教学质量和个人身心健康。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我国学者苏红等人对不同地区农村中小学老师进行了关于职

  (二)研究背景

  业倦怠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大约69%的教师有比较严重的自卑、嫉妒和焦虑心态,50%的老师有严重的生理疲惫感,50%的教师有心理障碍问题。很多农村教师因深感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无趣而产生了早退休、转岗、离职的想法,农村教师流失率居高不下也直接跟他们的职业倦怠相关。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降低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控制力和创造力,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无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由于他们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对教育教学缺乏兴趣和进取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进步甚至是正常成长。

  二、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表现

  农村小学教师人际关系不和谐,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

  (一)情感衰竭

  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校长等。人际关系不和谐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必然也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教育理念存在偏差,造成他们或她们对于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无意义感。一旦有机会离开就毫不犹豫的会选择离开,如果有机会让他们能够不当教师到别的稍好点的单位工作,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这些年,在各类招考中,中青年教师考取的占很大部分的比例。

  部分农村小学的领导管理模式缺乏

  且形式僵化,使教师普遍

  (二)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不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无法让教师们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也就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低个人成就感

  首先,农村小学教师们是为工作而工作,工作投入和参与少,机械而又保守的照本宣科。40岁以上的教师里有相当--部分教学品质低劣,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没有耐心,课堂准备不充分,创造性低。

  其次,退休情绪十分强烈。再次,教师们同时还感觉到他们的工作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多大变化。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的小孩认得几个字就可以、能不能升学,能不能读大学无所谓,这样自然降低了教师在农村社会的地位和成就感。

  最后,教师这一职业所带给教师诸如金钱、社会认可回报少之又少。很多农村小学教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低成就感,这样

  的降低了教师对工作的驱动力。失败成为了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将之称之为学者型的无力感。

  三、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

  大部分40岁以上的农村小学教师都已习惯用传统的灌输式

  (一)年龄结构老化

  的教学模式,坚持他们习惯了的旧有的课程结构。无法改变这群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就无法让他们适应新课程改革,就无法推进素质教育。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因为年龄老化而表现出来的种种职业倦怠的行为,如拒绝上教学比武课,拒绝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任何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拒绝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等等。

  教师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得管好学生在校的衣、食、(二)超负荷工作以及工资待遇偏低

  住、行,这对于城镇的家长和学生是无法想象的。农村小学的这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可以说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农村小学教师还得兼生活老师,工作量比城镇教师无形中就增加了一倍以上。从时间的角度上看,住宿制学校学生一天24小时都在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也就得跟着学生早起晚睡,教师们还得轮流值日、值周,一天下来工作十多个小时。农村小学教师还得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特

  别是交通安全,山区、库区水陆交通线比较长,而且山高路陡,河流湖泊交叉密布,安全隐患多,再加上其它如防火安全、防毒蛇咬伤和防食物中毒等等,防不胜防。同时由于农村小学生年龄小,安全防患意识差,更加重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

  在实行教师结构工资的几年里也好,现在实行教师绩效工资

  (三)人际关系受损

  也好,都引发了许多的利益之争。除了工资利益之争之外,教师们在每年度的评先评优方面,在每年的晋升职称争指标方面,在可以争的任何方面都可能争得不亦乐乎。这种相互激烈利益之争最终造成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疏离感,陷入职业倦怠。

  教师们得不到组织的关心和支持。这样的结果是逐渐的扼杀

  (四)管理模式僵化

  了教师们的主人翁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感,也使得学校这个集体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造成了组织的松散和懈怠。农村小学教师在这

  样的管理模式下显得更加散漫,更加无所谓,更加不负责任。一些农村小学的校长也常常抱怨自己的中层管理人员如何的对工作敷衍塞责,抱怨自己的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不认真负责,对自己的学生不关心爱护。

  (1)必须把选拔培送的指标下到各偏远农村学校。特别是某

  (一)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

  四、改善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些地方地理位置偏僻,从学校到市区至少需乘车三到五个小时。把指标下到当地学校的好处是,这些考取的免费师范生就可以分回本地,本地的师范毕业生更能安心哪的农村教育工作,因为他的家人都在哪,亲戚朋友也在哪。同时他们也生于斯长于斯,对自己的家乡更有一种归属感和感恩之情。比较而言外乡的师范毕业生则难以在这些偏远的农村小学安心工作3年到5年。

  (2)免费师范生的培送需要注意男女的比例。近几年免费师

  范生中女生比例太高,男生还不到三分之一。相比较而言男教师更能够坚持山区库区的小学教育,女教师则不仅要面临交通的困难,还要面临生活的不便和人身的不安全等问题。

  (3)免费师范生在培送到师范学校之后,每年教育局可以组织他们到母校交流,见习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动。这样既可以拉近这些准教师对教育的感情,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加强在校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

  针对农村小学整个教师群体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受损。创设

  平

  (二)创设

  平等的校园人文环境

  等的学校心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人为本,教育则更要体现以教师为本.而真正要在农村小学推进

  化的进程,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在农村的小学校长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理念。同时教师们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来积极推进学校的化进程,农村小学特别是要选好校代会的代表。

  (三)农村小学教师要全面减负

  (1)鉴于现在的情况,还能够坚持的极少部分村小需要继续维护。这样部分较远的小学生就不必挤到中心去读住宿,农村小学教师就也不需要在学校住宿。也许今后部分农村还得恢复极个别的村小,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和管理压力,也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2)教育局可以要求各农村小学按照

  规定的农村小学的作息时间的标准。即小学生每天在课堂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文体活动休息时间每天不少于4小时,就寝休息时间每天不少于10小时。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变通,在保证学习和足够的休息之后,可以不像以前早晚自习搞三四节,也不必定完成多少的活动,让学生多点自主和自由。

  (3)进修学校的校本培训已是流于形式。由于农村小学并非都能做到校本研究,流于形式的校本研究只能是让农村小学教师们增加了许多文字抄写的负担,还引来抱怨和牢骚,也无谓的给教师们增加了许多文字抄写的负担,还引来抱怨和牢骚,也无谓的增加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因为每个学期都得检查,检查结果与年度考核有关,谁敢不应付呢?

  在研究中,笔者试着以一个农村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农

  五、结语

  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深刻历史和社会根源,从现在大的形势出发剖析这些现象,并希望找到在短期确实有效能够缓解,或者能够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对策。如果笔者这一研究能够对广大的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有所俾益和借鉴,将是本人的莫大安慰。由于本文是笔者所思所想,经整理而得,肯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同时由于本人的调查研究还不是很深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虽然本人已竭尽全力,但本文不足之处还是在所难免。文章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农村教育的建议还很粗浅。但是笔者一定以此为起点,谨记屈老夫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生命不息,坚持不止。

  参考文献

  [1]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息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1995(3)。

  [2]徐长江,时堪。工作倦息:

  -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3(6)。

  [3]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研究,2002(2):56~60.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篇二: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失去对任职职能的热情而造成的影响。表现形式可以从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出来,主要体现为:

  首先,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热情。他们对学生毫无兴趣,缺乏教学热情,没有使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就是教师的言语极其冷漠,没有笑脸,这样的话语容易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变得很容易放弃教学。由于无关心志倦怠,也没有了充分的热情,教师就会变得非常疲惫不堪,并且很轻易地放弃教学,宁可临时抛弃教学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也没有心情深入挖掘学习者学习能力,表现出学习者的潜力。

  最后,教师缺乏科学的视野,学习者受到单一知识模式的限制,产生了很多误区。教师如果缺乏把学习人的视野从多个角度拓展到全局的科学思维,往往深陷单一知识的模式,导致知识的质量无法达到充分的提高,原有的知识无法拓展。

  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首先应该让教师明白,教学是一份认真负责的工作,只有在推动学习者取得成就的同时,自己也能够感到满足和成就感,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其次,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让他们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贡献,定期设置一些学习活动,如教师学习联盟,教师培训,让教师从中获得激励、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从而增强教学的热情。

  此外,要鼓励教师探究、创新,推行尝试性学习,让教师有时间创新教学方法,挑战自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工作的热情。

  以上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篇三: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摘要:21世纪正值我国教育行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教师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教师也逐渐产生各种问题,职业倦怠就是当今教师所显露出的最突出的问题。本论文将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教师;压力;职业倦怠

  一、前言

  作为新时代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和创新,通过各种手段达成教学目标,这就意味着教师所承担的压力逐渐增加,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教师产生厌烦心理,以消极情绪对待教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疲劳不堪,无力工作,长此以往还会出现极端反应。近些年来,国家也出台各种文件来改善这种现象,但是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仍旧层出不穷,对教师本人的成长极为不利,对于教师队伍的改善也带来很大阻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巨大工作压力下所显现出的一种特定的身体疲劳和精神疲惫状态,是个体由于长期处在重压环境下而导致的身心俱疲状态,并伴随一定程度的神经衰竭。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指出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状态且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随后Maslach等人把在长期工作中产生的消极情绪所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1]。教师职业倦怠定义为:教师长期处于一种环境中,在各种压力和矛盾作用下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心理逐渐显现精力衰竭状态,动作行为愈发疲惫。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心理状态

  职业倦怠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消极的,似乎永远开心不起来,总是冷冰冰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所在乎的,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们提起兴趣,较少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与他人交往总是很僵硬。他们总是冷漠对待周边的一切,对教学工作失去热情和激情,时常处于极端疲惫状态。

  (二)生理状态

  职业倦怠教师易怒,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更有甚者还会具有很强的敌意或者攻击性行为,对学生漠不关心,经常对学生发脾气,言语暴力学生,甚至还会体罚学生。在这种教师眼里,教师职业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他们对教学工作毫不在乎,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优秀教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在乎自己的个人成就感。长此以往,这种教师将会养成阴郁人格,人际关系极差,难以与人交流,最终可能会越来越自卑,甚至患上抑郁症。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个人因素

  1.教师工作琐碎单调,职业理想和目标缺失

  刚入职的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激情,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激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一个工作,讲授同样的知识,面对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就在这种长期的琐碎的教学任务面前,教师刚入职时的崇高理想被逐渐淡忘,每天还要不情愿地重复着教育管理与教学任务之外的劳动,这些工作乏味单调,但又不得不做[2]。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热情都被繁琐重复的工作消磨殆尽。

  2.教师个人的主观愿望没有充分实现

  随着教学的开展,一部分老师会发现自己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对待教学工作,可是自己班级的成绩依旧没有起色,自己仍旧算不得经验丰富的教师,这种现象多出现于新入职教师身上。学生的成绩没有起色,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依旧没有缩小,久而久之这类教师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对于教学的热情逐渐降低,主观愿望得不到满足,职业倦怠就会出现。

  (二)学校因素

  1.学校给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

  有些学校由于师资不足等原因会安排一名教师要教好几门课程,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除此之外,学校为了使教师快速成长还会给教师安排各种培训、进修和考试,这就为教师增加了很多额外任务。教师在学校不仅要承担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多种教学任务,还需要经常进行自我学习来应对教学改革,学校还为教师增加了许多额外任务,这就造成了教师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2.学校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

  教师也是一份工作,那就无可避免要出成绩,在教育领域,教师的成绩很难用量化的数字来衡量,所以很多学校就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估教师表现的唯一标准,这就造成了教师只关注学生成绩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比如道德、品行等方面的发展。教师过于关注成绩就会陷进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教师就会出现自我否定,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来。

  (三)社会因素

  1.教师角色多样化,难以兼顾

  每一位教师除了老师的身份外,还是一个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孩子、伴侣等,这种多样化的身份就使得老师背负更多压力。在学校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回到家里还要批改作业,但同时也要照顾家庭,女老师还需要照顾孩子,做家务,照顾老人等一系列工作,在这种多重身份下的老师所承担的压力是普通人的很多倍,长此以往很多教师在多重压力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对于教学产生放弃念头,这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2.社会期望与教师待遇不匹配

  社会总是对教师有一种滤镜,把教师看的过于神圣,对教师有着过高的期望,这种过高的期望,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精神压力。由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

  子成为人中龙凤,所以家长会把他的期望转移到教师身上,一旦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家长就会埋怨教师,认为是教师没有教好学生,认为教师缺乏责任感,教师就会产生幻灭感,教师的职业压力增加,厌倦教学。此外,虽然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但总体工资水平较低。教师的工资水平与他们的工作强度也不成比例。

  五、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要学会及时疏导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调节心情,试着发现教学中的小美好,也可以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或者通过旅游等方式排解压力,转变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情绪非常烦躁难以控制就需要及时向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请求帮助,避免因负面情绪而造成严重后果。其次,教师在面临教学压力时,要及时寻求他人帮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将教学压力转变成动力,寻找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来提高自己。最后,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迎难而上,敢于挑战自己,可以试着转变教学方式,多多关注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改善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改变中体会教师职业幸福感。

  (二)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减轻教师工作量。教师只承担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要为教师增加额外任务。其次,学校应完善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切勿将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成绩不是唯一,学生的发展除了成绩还有道德、品行等方面,这些方面的评价很难用数字来衡量,这时就需要学校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例如同事互评、学生评价等方式,综合考量各方面意见后对教师进行评价,使教师的评价考核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最后,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多关注和鼓励,要尊重、信任、理解教师。为教师建立有效的、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畅通教师倾诉渠道,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社会方面

  首先,适当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优化教师待遇。教师也是普通人,也需要生活,照顾家庭,这些都是建立在良好经济条件基础之上的,教师收入较低,难以满足经济需求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其次,引导社会尊重教师,理性对待教师。学生成绩的好坏不能全部依赖教师,应是学校、教师、家庭全方位的努力。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应从普通人角度出发,按照普通人的标准,要趋于理性。最后,社会应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可以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探索搭建各类渠道,吸引人才,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机制等方式方法来支持教育的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使教师能够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六、结语

  综上所述,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对改善教育环境、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职业倦怠不能完全归咎于教师个人,而是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与教师职业倦怠做作斗争,不仅需要教师本人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作用,才能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从根源上得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这一重大问题一旦被解决,我国的教育改革将会更进一步,教育事业将会迎来更加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凤云,贾月明.浅议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4):37-39.

  [2]陈兴林,王芳,赵丽颖.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33(06):115-118.

篇四: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

  

  各行各业的工作倦怠现象在我国教师职业也不例外。我就个人工作倦怠的实际情况,谈谈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听了专题讲座后可采取的有效调节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教师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要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而且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具体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教学热情消失,消极应付工作,产生厌教心理,缺乏敬业精神,教学工作得过且过,教学方法简单、落后。

  2.教学兴趣转移:往往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教师职业自豪感。

  3.降低成就感:低成就感,再加上情绪衰竭和性格改变,就会在生活和事业方面表现出失败感。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内部原因外,还有环境的原因。

  1个人原因:单调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学设施,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面临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按绩取酬、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在情绪和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

  2.环境原因: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与社会都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一旦

  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学校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评价,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使用是否恰当。

  现在许多教师都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局面。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

  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身心摆脱倦怠感,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呢?

  1.正视工作倦怠

  :教师应认识到这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

  2.积极应对,培养良好心态:要成为工作上的主人,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

  3.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及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适时适当的休假,让身心恢复。

  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和生活,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不断调节心理状态,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中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

篇五: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我从事教学工作已满十四年,随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由刚开始充满激情到最近几年对工作产生一些厌倦,感觉精神压力特别大,常有不安、紧张、焦虑感。通过这次“国培”学习,明白了一直困扰者自己的问题是职业倦怠的体现。下面就我的一些实际情况结合这次培训,谈谈我的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和消解对策。静思自己的过去,总结我的生活,我的职业倦怠表现为:每逢放假快开学时,我就莫名的紧张,晚上做梦都是上班迟到,上课时找不到教室或开始上课大脑一片空白。学校中的每一天生活:学生、家长、领导、计划、备课、教学、反思、考试、检查、开会、总结,让我无休止地忙碌着,周而复始、单调枯燥、精神高度紧张。还有很多事情让人感到心力交瘁,有时感觉特别累,就想什么时候退休啊!感觉自己已经筋疲力尽,严重透支,真不想上班了。很多时候,下班回到家后连一句话都不想说,不只身体累,心也累啊!对工作的热情逐渐地消失殆尽。

  通过本次学习,进行反思,我明白了职业倦怠是因工作而起,主要是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大,对自己要求过高,由此产生了一种负面思想及心理暗示,这不仅直接影响工作准备状态,还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使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如造成恶性循环、则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因此,积极有效地消除职业倦怠,对于教师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身心摆脱倦怠感,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尝试解决职业倦怠症:

  首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积极的进行必要的自我调适

  。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即压力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主因。因此,对职业压力的调控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我们应主动适应环境,勇于改变自我,采取积极的认知方式,认识到这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解除精神压力的秘诀,存在于我们自己的思维之中,因为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决定我们对压力的成功与否。积极应对困难,培养良好心态:要成为工作上的主人,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过于责备自己,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了干劲。其次应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要善于调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及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适时适当的休假,让身心恢复。学会认识、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拥有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这样在工作和生活中,你的良好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别人。同时多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自己,制造家庭和谐气氛增进感

  情。保持良好的情绪,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不断调节心理状态,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中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最后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养的提高。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明确知识是力量,人格更是力量。同时,营造积极心态,丰富生活方式。以高尚的人格、真挚的情感、得体的言行和渊博的知识赢得他人的接纳、喜爱和尊敬。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这也是减轻职业压力,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力量。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预防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对教师行业的理解和尊重,使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自己也应该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和生活,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不断调节心理状态,去体味当教师的幸福。

篇六: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

  

  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如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改善教师工作环境

  教师通常需要承担许多工作,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等等。这些肯定会带来一些压力和负担。因此,为了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必须改善其工作环境。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教师关爱活动,增加教师的工作福利和待遇,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培训,使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增加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保持创新、灵活和自主的教学方式,反之就会变得厌烦和倦怠。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各种条件以及支持,让教师能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例如:为教师提供一些学科研究资金;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等等。

  三、改变教学方法和风格

  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教师还是一成不变地采用老旧的教学方式和风格,就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和无聊,同时也会让教师感到厌倦和倦怠。

  所以,学校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如使用多媒体、组织教育游戏和教育项目等等,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有趣和启发性。

  四、提供咨询和支持

  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带来的心理问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和教师支持系统,让教师可以得到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健康监测;强化教师的安全感等等。

  总之,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学校应该积极采取行动,从多个方面出发,叮嘱教师注意身体健康、关注生命质量,从而建立起一个健康、有温度、成长型的教学环境。希望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变得更加富有激情、快乐和幸福。

篇七: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论文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

  第一篇: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主讲人—李虎亮

  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二、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

  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

  3.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PersonalAccomplishment)?它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

  我国的王芳?许燕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她们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和“知识枯竭(IntellectualBurnout)”?“知识枯竭”是指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再学习的能力差,知识上有枯竭感?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已有的研究表明,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涉及职业?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指教师的个人因素?从本质上看,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对自身工作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之间不平衡的认知而导致的心理与行为上的消极反映?

  1.职业因素

  虽然教育教学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但是就沉重的工作负荷及教师相对于单个受教育者因材施教的行为过程来看,却体现着一种应激情境,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和选择?

  (1)工作时间较长是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

  教师工作的时间应该遵循正常的劳动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中学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劳动时间?1997年,上海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撰写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小学教师平均每天在校工作时间为8.93小时,在家备课时间平均为1.63小时?

  (2)工作评价的单一性与工作对象的高度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是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因素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个体,看上去他们年龄相当?身心发展相

  似,但实际上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兴趣和个性特点差异很大?在仅用考试成绩这个惟一受社会认同的指标来评价教师工作的情况下,教师注定要付出比其他职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用于教育和教学,以致造成时间?体力和精力的透支?而且,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个体,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即便教师能够付出巨大的劳动因材施教,学生在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既是缓慢的,也是难以准确评价的?有些时候,学生所发生的改变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也并不一定成正比?教育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使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之间产生了明显的不平衡,职业倦怠进一步加强?

  (3)工作内容的高重复性是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2.学校因素

  教育实践表明,学校中缺乏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大多采用“家长式”?“一言堂”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细化的各种成绩排名,对教师教学的全程的?过度的监控等等,增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扭曲了师生关系,侵犯了教师的人格尊严?另外,居高不下的班级人数?狭窄的办公环境?紧张的工作状态等,都可能会导致教师失去对学校的归属感,渐渐出现职业倦怠?

  3.社会因素

  (1)全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的风气

  教育投入明显不足,教师的收入与他们付出的巨大劳动不成比例,教师节假休息日被无偿侵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与社会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时,会出现不协调的结果,产生职业倦怠?

  (2)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管理正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教师资格社会化等等,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目前,与教师职业有关的任务有:教书,要取得好成绩;育人,要保证学生遵规守纪,不容闪失;学历,要“再上新台阶”;晋升,电脑?英语要双过关?此外,国家教育部最近规定,教师每年要接受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这一规定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但于无形中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此外,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新的思想观念

  也猛烈地冲击着教师们,他们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产生了新的压力?内心原有的对职业的认识与新近提出的新要求产生了矛盾,引起了消极抗拒的心理?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则必然会产生消极情绪?

  4.个人因素

  教师个体的认识偏差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同样环境下同样工作量的两位教师,一位兴致勃勃,而另一位却可能精疲力竭,原因即在于此?研究表明,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降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都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还有那些富有理想和热情洋溢的教师,以及执着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教师,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为这些教师对工作过分投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当他们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与从工作中的所得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

  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需要个体?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采取和谐一致的措施?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的支持

  教师职业被人们赋予很高的社会期望,教师是人类文明的播种者,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便没有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人才大军?担当如此重要的任务,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便油然而生?它们一方面是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压力?要使这种压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缓解高压带来的职业倦怠,社会的支持非常重要?

  首先,要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供正常的节假休息日,对教师职业寄予合理的期望,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工作压力?减轻职业倦怠?

  其次,高质量的培训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职前培训时,应重视培养新教师对教师职业特性的认识,同时,还应把处理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策略和技巧教给教师,使他们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有

  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将继续教育和培训落到实处,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继续培训教师如何从事教学工作,不仅维持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还应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此外,还应建立教师心理测评制度,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校的支持

  学校的支持,突出表现在加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1)改进学校的管理

  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与更大的自由度,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及外出进修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2)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校长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来自同事的工作支持以及情感支持能够提高个人成就感,降低压力感和倦怠感?

  (3)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还包括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教育,也包括提供正常的节假休息日,减少或杜绝无休止的加班加点?

  3.教师的努力

  解决职业倦怠离不开个体的努力,教师应对职业倦怠持积极的态度,以便及早解决问题?

  (1)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意识到职业倦怠并不是一生中只发生一次的现象,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潜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识别职业倦怠的症状,并在危害产生之前进行调整,以便恢复平衡?

  (2)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知识和策略以便应对可能遇到的压力?改变自己内在固有的认知元素,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去接纳新思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

  从而积极对待自己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心理?

  (3)采取缓解压力的措施

  实践表明,广泛的兴趣?多交朋友?适当的锻炼等都能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类研究也正蓬勃展开?关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测量方法及实证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研究者修订或编制出了信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日益明了,对原因和对策等的探讨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希望研究者对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继续进行探讨,提出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应对策略,切实减轻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这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大事?

  地

  点:阶梯教室

  时

  间:2015年11月17日

  第二篇: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

  现在这种“职业倦怠”却悄悄地侵袭和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份调查显示:有轻微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86%,有中度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58.5%,有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22.5%!这个调查不一定精确,但至少表明了一种令人忧虑的趋势。据总结,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那样,究竟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努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样会使教师心情舒畅,会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学校领导要科学地安排好教师的工作,适当控制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解决好劳逸结合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少管理层次,这些都是学校领导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要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教师松弛情绪,焕发精神,解除苦闷,增加生活的乐趣,使身心更加健康。

  第三、要增强教师的适应能力。作为教师自身,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须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的调节,注意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应该尽可能不急不躁、不消沉,合理释放情绪,学会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解脱,还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能得到别人的赞同,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总是想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知心朋友或有关人员表达出来,否则就觉得不舒服,甚至坐卧不安。所以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豁达,开朗,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妥善处人处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也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如书法、绘画、写作、旅游、文娱活动等,以求得自己精神上更多的寄托,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也使各种活动互为调剂,避免过于紧张。

  总之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工作都是有害的。如何克服自身的倦怠,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热情与爱心,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要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要认真对待,努力克服这种心理。(作者:离石区第一小学校

  李张平)

  第三篇: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

  现在这种“职业倦怠”却悄悄地侵袭和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从事教育工作19年,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四射,是太多的工作压力,还是真的无法让这个久居在一个地方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失去激情呢,我无法得到答案,但是我知道这是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我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我想产生这些可能来源于很多因素:如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那样,究竟怎样才能避免我对职业倦怠的产生呢?我想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努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

  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我也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自己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样会使教师心情舒畅,会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学校领导要科学地安排好教师的工作,适当控制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解决好劳逸结合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少管理层次,这些都是学校领导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要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教师松弛情绪,焕发精神,解除苦闷,增加生活的乐趣,使身心更加健康。

  第三、要增强教师的适应能力。作为教师自身,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须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的调节,注意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应该尽可能不急不躁、不消沉,合理释放情绪,学会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解脱,还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能得到别人的赞同,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总是想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知心朋友或有关人员表达出来,否则就觉得不舒服,甚至坐卧不安。所以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豁达,开朗,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妥善处人处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也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如书法、绘画、写作、旅游、文娱活动等,以求得自己精神上更多的寄托,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也使各种活动互为调剂,避免过于紧张。

  总之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工作都是有害的。如何克服

  自身的倦怠,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热情与爱心,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要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要认真对待,努力克服这种心理。

  第四篇: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成了被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职业倦怠给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社会,学校应给老师多一些关注,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关键词】职业倦怠

  应对策略

  关注

  自从1974年Freudenberger第一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之后,教师职业倦怠便成为研究的热点。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给教师自身,学校、社会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职业倦怠使教师漠视学生,缺乏工作热情。哲学家狄德罗说:“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意??”因此,社会、学校应积极采取策略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1.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最终导致冷漠的根本原因。来自教学工作,进修、科研、职称评定、角色职责、自我发展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以至很多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当人疲惫到极点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甚至放弃。因此,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为教师减压。

  社会应全面关注教师,营造一种教育青少年人人有责,学校为主,社会支持,家庭协助齐抓共管的良好风气。社会,家庭应同老师一起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校方面应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教师从应试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减少形式主义的低效工作。给老师们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让他们不断地充实自己,开阔视野。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同

  事间增加情感沟通等。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教师们不断“减压”。

  2.调整学校内部组织因素

  研究表明,学校内部组织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程度很高,因此学校应不断调整内部组织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2.1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学校都应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不能完全套用上级主管部门的章程。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领导需要从权威的管理者的位置上走下来,与同事之间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更要多一些人文关怀。教师的生活问题需要关心;老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予以帮助;当老师因工作累病时应多一些关怀,而不是毫不留情的扣分。老师是鲜活的个体,老师也有一颗感恩的心,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领导如果能在老师身上付出的情感投资,换来的将是教师们无限的工作热情。2.2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增加教师成就感。

  最近几年,教师的职称评定由过去的自然晋级改为评聘晋级,这种晋级方式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前提是保证评优评聘方式必须公平合理。否则会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唯分论英雄”,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对老师缺少过程性评价,不能充分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关注教师心理,引导教师快乐从教

  职业倦怠归根结底属于心理问题,教师的心里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学校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教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如安排老师听心理讲座;定时对教师进行心理检测;推荐关于教师心理的书籍;为老师们安排专家进行心理咨询等。保证老师具有良好的工作情绪,较高的工作控制感,让老师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

  教师职业倦怠,值得引起重视。国家、社会、学校如果给老师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关怀,相信我们教师必能燃起工作的激情,在自己

  的工作岗位上释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王莉,王俊刚.《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2]

  伍新春.《

  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师生心理成长丛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3]

  《教师如何预防职业倦怠

  》.第五篇: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职业倦怠又名工作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或是一种心理枯竭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及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刻不容缓。为此我采用了访谈交流的调查方式与泸水县老窝中学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了老窝中学教师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些看法,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现将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精神和精力变得枯竭,而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消极和疏离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为:

  1、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对缺乏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对学生失去了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要么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要么将问题夸大化,对学生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采取了两个极端措施,而不

  是对学生进行悉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疏于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抱着“混饭吃”的心态进行工作,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对未来没有信心。工作过程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教学工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接受同事和领导的建议。永远停留在现状,无法在工作上取得明显的进步。

  3、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经常带着情绪上课,动辄对学生乱发脾气,甚至还会将生活中或工作上的不满发泄在学生身上。

  4、在人际交往上逐渐疏远他人,经常与人发生争执。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不是某件事或某些事引发的,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工作过程中讲的是奉献,认为自己有社会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压力逐渐增多,自我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工作得不到认可,逐渐就形成了职业倦怠。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除个人外还包括工作任务、学校、社会、工作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

  1、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时间要明显比其他职业的工作时间要长很多。教师除了按正常时间上下班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以及批改学生作业。如果按一个老师任教两个班级来算:教师在上课前备课平均要花费2个小时。假如一个班有40名学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需要5分钟,那么一节课下来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就需要6个小时多。在加上上课时间,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就远远超过其他职业。这还是按照所上班级为同一年级来计算。如果所伤科目为不同年级那么时间将会更多。如果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话,一天工作时间要超过12小时。如此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不少教师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处于极度疲劳和衰竭的状态。而这种疲劳和衰竭状态正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典型症状。

  2、学校因素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教师的职业倦怠在很大程度上与学

  校的管理相关。学校管理能不能给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情感状态。如果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检查、评比过多,而提供给教师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及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学习的机会过少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人际交往,导致教师身心疲惫。此外学校在教学评比过程中不正常竞争、奖励与批评机制的不健全、领导与领导直接的关系不和睦等都会使教师对工作失去兴趣。这些都会直接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

  3、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得不利用各种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素质。从客观上来说,教师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应该拥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都偏低,与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并不相称。此外,随着社会的巨变,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教师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很容易使教师形成职业倦怠。

  4、工作对象因素1)、学生管理困难

  教师所面对的不是工厂的机器,不是生硬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思想的王国,其思想行为、习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生方式、方法,必须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的同时,寻找其共性,尊重其个性,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压力。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学生较多,家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都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

  2)家长要求苛刻

  每一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然而部分家长

  不能够认识到学生成才的目标,对老师的要求过于苛刻。但学生的表现与期望出现差距是将责任都归咎于教师,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5、个人因素

  除以上外部因素外,教师个体的认识偏差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如教师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降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都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有的教师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当他们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与从工作中的所得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样缓解教师倦怠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校办学和管理现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社会评价方面加以引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中扮演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为人师表的角色,理应的到社会的尊敬。社会应该广泛营造尊师重教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社会各界还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要多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给教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学校管理方面加以改进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阵地,是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形成的源头,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培养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在挫折面前有顽强的意志,有乐观进取的精神;

  2)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地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以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3)创新和改进检查、评比的方式,尽量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使事业发展人、和谐留住人、感情温暖人;

  4)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化平台,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提高能力,增进修养。如举办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外出交流学习、参加教学培训等;

  5)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组织教职工文体活动等,丰富教师的校园生活。

  3、教师应认识自我、关爱自我

  教师个体的认识偏差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同样也是应对职业倦怠的关键所在。针对自身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反面进行自我调节:

  1)提升自我效能感

  教师首先应该正确的认识自我,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实际,要悦纳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优势,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不足。其次,对教师职业要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在看到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的同时,要看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调节和控制自己,产生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提升自我效能感。

  2)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然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然而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的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人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这样相互影响,逐渐升级增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及时调节情绪。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方法。3)人际交往的改进

  教师就是“靠嘴吃饭的”,在教师的工作中离不开与人的交往,其中包括学生、家长、领导、同事等。教师必须要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改进人际关系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要加强品德修养,使自己具备诚实、信任、善良、热情、谦虚等素质,要注意自己能力、特长、兴趣的培养。同时,要学会正确认识他人,遵循交往的原则,掌

  握交往的技能和技巧等。

  4)学会运动、休闲和娱乐

  教师的工作是比较繁杂的,工作量也远远超出其它工作。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抽出时间参加运动、休闲和娱乐活动。运动、休闲和娱乐活动是人生的润滑剂,多参加这些活动能够让自己轻松、满足、愉快,达到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促进健康、丰富经验、提升价值的效果。另外,大家都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够让我们攒够本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自我价值的提高。

  5)及时充电,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

  社会是发展的,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东西涌现出来。而教师面对的是求知欲强烈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对自己进行充电,在闲暇时多读书,拓宽自己的视野,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另一方面,还可以带动学生一起看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学会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善于微笑也是调节心理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教师的职业病造就了教师不喜欢微笑,尤其是对学生,由于长期板脸,以至于日久面部神经麻木,不会微笑了。为了自己心情愉悦要强迫自己学会微笑,看到同事时要笑,看到朋友、熟人一定要微笑,在笑的同时就排遣了一些烦恼。

  综上所述,克服职业倦怠最主要的还是从主观做起,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从多方面转变自己。同时还要学会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此,必将有愉快的工作及幸福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001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