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口号 >

家乡变化调研报告3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2-12-31 08:15:01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1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以前是一个被废弃的海岛,后来经过人们的改造才成为如今这样美丽的衢山岛。  它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北部,衢山岛总面积73 6*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3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1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以前是一个被废弃的海岛,后来经过人们的改造才成为如今这样美丽的衢山岛。  它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北部,衢山岛总面积73.6*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变化调研报告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家乡变化调研报告3篇(范文推荐)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1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以前是一个被废弃的海岛,后来经过人们的改造才成为如今这样美丽的衢山岛。

  它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北部,衢山岛总面积73.6*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3.8*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岛。全岛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均宽度4公里。是一个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的海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个春秋过去了,我们可亲可爱的家乡,也就是衢山岛换下了破旧的“棉袄”,穿上了时尚的“新装”。

  这几十年来家乡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先拿我们的衣着来说吧!

  妈妈说,以前,在他们那一辈,他们穿的都是很粗糙的布衣,在冬天时,虽然穿得很多但刺骨的寒风还是会从衣袖,衣领还有裤脚里钻,冻得瑟瑟发抖。

  如今就不一样了,穿的都是用棉、纤维、牛仔等材料做的衣服,在冬天穿上羽绒服,棉袄等保暖的衣服,在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套上手套,又怎会惧怕这冬天的寒冷呢?

  再说说我们食物方面的变化吧!

  以前,他们吃的都是米糟,虽然是杂粮,但是营养还是不够啊,有时根本就吃不饱。那时的大麦、小麦、大米、面粉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品,更别说什么鱼肉了,连自家养的鸡鸭也是拿到菜场卖掉的。哪像我们现在,整天大鱼大肉,每餐都吃的饱饱的,有时都嫌弃起这些东西来了。

  再来看看我们住的变化吧!

  以前,人们住的都是简陋低矮的小屋子,遮不住风,挡不住雨。每当遇上刮风下雨天,屋内就一片潮湿,甚至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出门走的都是泥泞的小路,又滑又窄,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嘴啃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提高了,家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每月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生病时还有医疗保障,过得别提有多美了。

  最后来说说我们的出行。

  家乡富有了,大街小巷的车辆自然也多了起来,几乎到处都是私家车,一辆辆五颜六色的车辆成了街上一道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也驶进了小岛,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一辆辆光鲜亮丽的电瓶车也成为了很多人的代步工具,而曾经“流行”的自行车却连影子也看不见了。

  看到我们衣、食、住、行上的巨大变化,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家乡所发生的不仅仅是可喜的变化,还伴随着令人担忧的变化。

  以前这里的植被非常茂盛,动物们都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河流非常清澈,犹如一条透明的玻璃丝带。空气清新,很少有机动车、汽车等一些排泄废气的交通工具。而现在,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山上的绿色植被逐渐减少,就算是有,也只是零星的绿色。动物们也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死亡。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因为无节制地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而变得肮脏不堪,河面上还漂浮着各色各样的垃圾。空气不在像以前那样的清新了,空气质量也大不如前了,今年还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即便如此,这里的空气质量也远远高于那些大城市,但如果继续这样为了建设而破坏环境的话,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变成一座雾霾岛了。

  人民的生活水*虽然不断提高,但生活质量反而降低了,原因在于人们不注意养生,整天吃些不健康的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导致身体状态也每况日下,生活质量自然下降了。

  经过这次的寒假调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虽然这里有好的变化,也有不好的变化,但我们相信只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我们是海岛的少年,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海岛,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的海岛。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2

  一、过去的状况

  过去的马路,说白了就是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一不小心脚就崴到了。晴天还好,但车子一过就尘土飞扬,连连让人咳嗽。雨天就更让人烦恼,雨水一浇,路上泥泞一片,一辆车子过来,泥水就溅了行人一身。有的水积在坑里,大冷天的,便结了冰。人走在上面,一不注意就滑倒了,摔伤不说,咱这面子往哪搁啊……妈妈小时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别的不说,以前这路啊,非常的"窄,一人过还行,要是几人一起过,恐怕就得侧侧身了,人挨人,人挤人,程咬金来了恐怕就得爬着走了。交通不便,导致各地的货物、资源流通不快捷。那时候,人们过黄河都是摆渡,人们过江都是坐旱船的。妈妈上师范可就难了……

  二、现在的状况

  沥青铺成的大道*坦极了,而且十分宽敞。两边的绿化带更给灰灰的公路添加了一些生机。两边的汽车整整齐齐的,没有人越过分道行驶线,司机们都十分守规矩。一道到汽车,成了一道风景线。宽宽的马路,四辆大卡车过也不挤。一个个“不下岗的警察”——红绿灯、斑马线、摄像头,特别是指示牌,禁停、勿转等等,指挥着人们的交通安全。路面非常的*坦,不像以前那样坑坑洼洼的,高低不*。人们走在上面,从心底感到舒适。在一九七四年,洛阳市又修筑了黄河大桥使吉利区和孟津县相通。两地的人民都非常的喜悦,那年,“建桥”成了潮流的名字。

  三、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变化巨大。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富起来了,经济好了。在还没有修路时,人民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对,修路!只有路变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看起来就很好。于是,家乡轰轰烈烈的开始修路。修完后,人民都皆大欢喜,心底都高兴自己能走上*坦的大路了,是的,*的经济、科技事业也走向了*坦的大路,步步高升。

  四、我的想法和建议

  现在的人们虽然普遍都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仍有一些素质低的人冒犯这规则。比如:有的三轮车,觉得只有汽车闯红灯才会被罚款,所以在马路上无所顾忌,横冲直撞,让别人吓一跳。也有一些汽车,把车牌号挡住,闯红灯,妄想逃过罚款他们不知道,这不是几百元的事,在他们的一言一行里,系着千万条生命,一不留神就会出车祸。主要司机们还是存着侥幸心理,想着不会出车祸什么的。可是,我们不要让这样的安全隐患出现,岂不更好?一些非机动车跑上了机动车道,身边的大车呼呼开过,难道这些人的心里不慌吗?汽车跑上了非机动车道,自行车车主们吓得赶紧让道。这样不都是安全隐患吗?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通工具普遍的变成了汽车,汽车的车尾气是人类的公敌之一,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我建议大家多骑自行车,既锻炼身体,有健康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家乡的变化真不少,最卓越的就是公路,我们应该感谢老前辈们,是他们,给了我们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要好好学习,为效劳祖国,也为报答先辈!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

  20xx年7月25日,我在自己的村里进行了一次关于本村的社会实践。对于一直在外上学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一天时间,我感受了浓厚的家乡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我们的村名叫做高家庄,位于青岛市胶南市理务关镇,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2300多亩,住户面积350亩,315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0名。

  村固定资产320万,村每年*均收入60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我们村的村*丁*自1999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丁*,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都称赞他带领村民致富有道。

  如果你来到我们村里,首先引起会引起你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是那美化环境的小松树,村里的主要街道和南北胡同都已经硬化,村里布置得相当整洁,你会亲切的感受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我村的第一印象。

  村里的领导介绍说,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林业,其中通过村里的主要干道两旁的树木和流经村南边大河的沙地里的树木总和有3000亩,村里采取政策进行集资,每份资产按股份制分配,谁投入的多,将来卖掉树木盈利就多,利率能达到20%,也就是说,村里谁集资10000元就可获利2000元,对一个刚刚走向富裕之路的村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这是村里主要的经济收入。

  此外还有1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辣椒可达到了每亩6000元。村里有自办的砖瓦厂,专门出产建筑用的水泥砖等材料。还有一个合资的面粉厂,大家可以就近原则解决粮食问题。

  在前几年自从国家推行农业补助计划以后,农民在种植粮食的问题上给解决不少问题,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村民可在第二年的夏天获得去年的麦子款补助,其中包括农药、化肥、种子等所需的费用都一包在内,减轻农民负担。

  村里买了两台中型拖拉机,村里人可申请使用,在保证不损坏的前提下可以用来拖拉各种农家用品。再有村民自己购买联合收割机,村委和镇*都给与适当的补贴,帮助村民盈利,现在的农家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氛围,毕竟,人们的日子富裕了,生活的观念也改变了。

  在医疗保健上,村民通过与医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可享受医疗费用报销,比如,有人得了重病,可凭保险卡到医院获得报销费用,报销费用达60%之多,医疗得到保障,村民就不用再为昂贵的医药费而发愁了。

  在出行方面,村里人近80%的家庭拥有一辆手扶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公交车也逐步往村里发展了。电话、手机、有线电视等通讯工具也是及其*常的用品,随着数字电视的推进,不有线电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不久村里就会看上高清的数字电视,这确实是当今农村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只有电脑的数量在村里还是一个空白,极少数的农民拥有电脑,主要原因是电脑价格居高不下,还属于高端消费,网络的普及程度已处于低潮,这也将是村里发展的一个方面。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当天参观村里的学校的过程中,把儿时的学校在一次展现在眼前。学校面积并不算大,大约20亩地,明亮的教室和和崭新的课桌,与以前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相比,足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生所处的环境也有一些差别。想象着孩时的那种对学习的热情和认真让我深深的陶醉在童年的梦境中,想象着我们当时想要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学到手的冲动和热情。

  在和村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也有孩子说要回到农村继续为村里人做好事的。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生活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孩子们对未来充满着无际的想象,希望他们将来成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阅读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1)

——家乡变化调研报告3篇

家乡变化调研报告1

  【摘要】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30年,30年间*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三十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三十年变化进行调研。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 变化 城乡 区域 调研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古老的*主动的与世界接轨。时至今日,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决策,对*步入世界强林之列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改善民生、增加民主等方面也是其他政策无法比拟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三十年期间全国各地究竟有什么变化?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寒假假期为契机,组织学生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进行调研。共有560名同学加入调研行列,计回收48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65份)和554份有效调研报告,同学们调研的足迹北抵齐齐哈尔南到南宁,东到上海西至张掖,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综合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各自家乡三十年间的变化进行调研,回校后,经过对同学们的调研报告进行整合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作用。在4865份有效问卷中,问卷填写者的男女比例为2684:1181,年龄由最小18岁到最高81岁,年龄跨度为63岁,调查地区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县)、农村的比重大约为1:2:2.5:5,基本上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地区的变化。

  一、东部发展

  东部基本概况:*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古老的*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东部地区不仅自己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同时对西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我们将分别就东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巨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伊始,城市便率先行动起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城市在经过三十年的变化后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前,大多数农村的人民生活在贫瘠土地的怀抱之中,特别是山里面,那里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们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繁衍生息,且封闭贫困。自从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百姓也渐渐觉醒了。他们不甘一辈子都困在这贫穷的大山里。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憧憬,于是借着这股改革开放的风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路不止,默默奉献。于是,公路网如叶脉从城里向乡村延伸,一条条公路抛向崇山峻岭,一座座桥梁飞架于大河*,乡与乡,山城与乡村抹去了天然的分隔,携手连成一体。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多是机耕道,路面狭窄,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雨天泥泞,路难行。有的路段甚至在雨水的几次冲击下就坍塌了。而且农村人想出一趟远门依然不是那么的方便。为了去一个地方,人们常常要花上不少时间,有的时候还要车、船等不断的周转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担心。不过2003年以来,中央加大“三农”的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人民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拼搏,迎难而上,一场农村公路建设的攻坚战全面打响!除了农村交通的变化,村里的其他设施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农村里没有人会想到娱乐设施和公共设施。

  2、农村公民就业及收入变化

  从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到农村教育的深化,从农村政策的改良到农村休闲方式的更新,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大多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来养活自己。这样单一的劳动方式很难让农村富裕起来。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也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实现多元化发展。以福建某地为例,在农业品种的引进方面,以前人们主要种植的是山药,油菜籽,小麦等作物,目的是养家糊口,储备粮食。随着改革开放,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胡萝卜、药材等经济作物,来获取更大的收入,发展本地经济,建立胡萝卜市场,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只有打开市场,才能引进更好品种,才能卖出农产品,才能提高生活水*,达到并超越小康。

  此外农业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河北某地农业结构3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单纯的一年一熟的玉米和小麦轮番种植,现在作物的种类已经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先前的麦地已经建起了一座座草莓或蔬菜大棚,曾遭人弃置的荒地已经变成今天的蘑菇基地,当初不景气的小店已经养起了奶牛为附近居民提供鲜奶,而原来被堆在路边的秸秆现在已被放入沼气池发酵成了燃气。这些举措不仅使人们腰包鼓起来,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不少。与此同时,农村也发展了其他的经济,希望以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一些类似小作坊的手工业增多,随着改革的浪潮,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以唐奉镇为例,它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丝网产业。目前,入驻唐奉镇丝网小区的丝网企业已近20家。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农村在民营企业发展浪潮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3、住房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人们大多居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屋里,有的甚至是两户人家共用一间房屋,村里的厕所也是乱七八糟、臭气熏天。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快。这时人们就想到了自家房屋的改建,之后各村便进行了大范围的住房改建。所以近些年来,农村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套房逐渐取代了低矮的土坯房。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大家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在居住面积还是居住质量环境都改善了,过去是一大家子,祖孙三代,兄弟好几房都挤在一个房子里,即使房子很大也是很拥挤。而现在基本上是小家制,一家三口住一个房子,有的甚至造房子三层四层,即使是五层的也不少,这样子居住面积便和空间伸展了,而房子的装潢也十分豪华,里面的设施,如洗手间、浴室、厨房等都齐全,居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医疗保险方面

  农村医疗方面的改善,农业税改的益处也同样是令人欣慰的。农业医疗保险: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鲜有人去买医疗保险,农村人病了大多是自己去山里找些草药自己煎着吃,医疗状况堪忧。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变,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使百姓越来越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基本上实现人人都有医疗保险,每人仅需交10元钱就可以享受一年的保险。国家的强大依赖于人民的强大,有了医疗保险,农民就有了一大保障,真正在强大起来。

  农业税收方面,自从实行“三农”政策以后,国家减免了一切农业税,农民收有所得,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农业税还尚未减免的时候,有时税收,*人员强制执行政策。甚至拉马,只要能抵偿农业税的,什么都拉,目的是让农民用钱来赎,有时候会出现打斗现象,农民自行组织多次的上告现象,现在农业税的减免,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稳定了社会,增进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对于国家富强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5、教育方面的变化

  作为觉悟比较早的东部人来说,是绝对不会置教育于不理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各村就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东部人对外来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多,他们明白正是知识让美国、英国等地区迅猛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对知识都有着渴求。在生活得到改善时就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想的。不过幸好有国家的政策帮助人们提高觉悟,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对于一些实在有困难的家庭,国家和社会也是一直在帮助他们,保证让他们都能上的起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农村人民的教育水*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6、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的提高,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虽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架鼓、舞狮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而以前由于贫穷,很少有时间进行这样的活动。近年来,人们的业余时间多了,原本许多濒临失传的珍贵民间艺术也重放异彩。村中扭秧歌,唱戏,书法社等民俗活动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人们在闲暇时或是拿起扇子跳两下,或是撩起嗓子唱两句。舞步与歌声真正体现了人们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好。数字电视、电脑使人们在休闲的时候也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了解世界上的各种动态,而不仅仅只是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从以上东部地区的城市以及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对东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的飞速发展,东部紧随其后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势头。

  二、中部发展

  三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当位于*中部的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属于集体的耕地承包到户,打破公有制的限制搞起生产责任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历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就此拉开了序幕。中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社会福利、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从人民生活水*到生活方式、从休闲方式到思想观念,在各个地点、各个方面的变化都让世人称赞不已。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各个城市一样,三十年前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极不完善的。城中道路路况差,下雨后有积水,没有路灯;交通干线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道路规划不科学;城市电网连接混乱,输电能力差,断电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小城甚至还没有通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没有,污水大多直接排放等。而今中部地区的各个城市,大部分城区的主要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两旁配有人行道。有的城市还有较好的街边绿化。现在各个城市的交通干线都经过了科学的规划,道路流通能力大大增强。绝大部分城市都早已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输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电网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大部分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高楼群。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还表现在城市供热供暖设施日益完善等方面。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据了解,近7年间,大同市区的配套城市道路灯光工程投资达6000多万元,共安装1.5万盏灯。下面是对近七年来大同市大型道路建设工程的简单统计。

  时间投资/元项目

  2001年9000万新建北路、迎宾东西路、宾西街道

  2002年1.1亿“三大五小”道路拓宽工程

  2003年4亿“1111”道路拓宽工程

  2004年2.6亿同泉路、新胜东西街、迎宾大道续建工程

  2011年1.4亿同泉路等8条主干道拓宽工程

  2011年1.8亿迎宾大道、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2011年3.6亿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新胜东西街延伸段续建工程

  2、城市居民就业与收入方面

  改革开放前,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中部地区城市居民大多是工厂里的工人。他们的收入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由于社会生产力水*的整体低下和社会经济的整体落后,工人们虽然端着“铁饭碗”,但是“铁饭碗”里的“馍馍”并不多。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而且他们的收入不稳定,生活相对比较困难。1978年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在3050元左右。

  3、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绝大多数民房面积小、装修差,配套设施极不完善。那时人们住的是十分拥挤的筒子楼。九十年代宽敞明亮有独立卫生间的三室一厅是人们追求的标准,到了21世纪人们对住房条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房屋本身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要求房屋附近要有较好的环境、购物条件,以及要便于子女上学等。

  以湖南*沙市为例,该市6年来先后实施了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德政工程,好房子、新房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513条老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全市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200座,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9.8*方米增加到了2011年的27.2*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均水*。2011年末,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家庭达到89%,住上了单元式配套住宅的家庭达到91.25%,拥有两套住房以上的家庭有17%。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家庭达到94.25%。

  4、医疗社会保险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大小城市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医疗机构不多,从医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因此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城市的大小医院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极大的促进了中部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调查显示太原市到07年,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305个,实有医疗床位2311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186人,其中,职业医师11924人,职业助理医师1026人,注册护士1163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4人。

  5、教育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很大部分人看来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很多人在教育上的投入已居各项投入的首位。同时各地*也更加重视教育,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的教育事业以不断改革为动力向前快速发展,截至到2011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3所、幼儿园24个,教职工17853人,在校学生312105人,在园幼儿17908人。

  6、思想方面

  思想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导向性,因此任何方面的改变都不如思想的改变来的深刻和影响持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人们早已不是以前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民众了。人们的思想一步一步的变得活跃和开放、变得更易接受新事物。

  农民收入水*和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各个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水*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调研,1978年以前农民人均月收入大都低于10元。80年代家庭年收入在120元以下和120-360元之间的均占45%。而现在的中部地区农民腰包鼓起来了,农村家庭年收入在6000-12000元之间的占63%。很多乡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2900元,人均月收入大都在500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的收入水*有了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粮食产量增多价格升高,猪羊牛鸡等副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在农副产品上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收入自然多了。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会外出务工,大多数农村人从事建筑或服务等行业,还有的做小生意。

  当然有的地区还利用了自身的特色优势。比如有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某些历史文化遗址来开发旅游业,增建一些文化设施,吸引游客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这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当地人的创收渠道提高了收入水*。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为例:1978年以来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各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

  年份/年197819821985199019952000201120112011 收入/元10615649476714553285516256826379

  据了解,1978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106元,2011年人均收入6379元,是78年时的近60倍。

  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是较贫困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群众住的仍是旧社会时二三十年代建的房屋,就是以茅草稻草为屋顶以竹篾土胚为墙的房子。现在的中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修起了小洋楼,过起了住别墅般的生活。

  调查显示,山西省昔阳县三十年前人们住得是用石头堆砌的石屋和低矮的土窑洞。遇到下雨天,外面是倾盆大雨,石屋里面就是淅沥小雨,锅碗瓢盆摆了一地接着落下的雨水。窑洞里早已漫进大量雨水,苦不堪言。而现在,小楼*地而起,配套着一个个清新干净的小院,错落有致的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宽敞明亮的屋子,喜气洋洋的笑脸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调查问卷显示,有62、5%的人觉得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自己的"居住条件变化较大,居住质量及环境都大幅改善。

  农村的医疗和保险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农村保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再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三十年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贫困地区一样,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生少甚至没有,医生医术、素质低。农村基本没有医院。在当时的农村保险事业更是一片空白。

  改革开放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大多数医院设备落后,医务人员少。因此在很多的时候,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乡里的医生顾虑重重,都敢医治,只有申请将患者转到市医院去。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很多时候只能靠水路运输或是直接步行,这很容易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近几年,公路的全面建设兴起,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于是医院也引进了很多新的设备,乡镇居民的医疗条件有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医疗社保制度在农村的实施,使乡民们在生病时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可以放心的到医院就医了。

  三、西部地区的发展

  建国以来至70年代前期,在国家建设三线地区等战略的影响下,西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形成了一批城镇。而70年代中后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转变,经济重点开始由内地转向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而在世纪之交,西部大开放的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以极快的步伐追赶东部地区的发展脚步。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较低,建设能力差,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极不完善。城镇普遍存在工业区、居住区等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而城镇里的交通及城镇之间的公路联通状况均较差。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城镇居民的出行有很大不便。在一些地区,由于电网及供水线路的不完善,居民在用水用电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本身比较缺少,再加上没有足够设施有效的水利工程,导致居民用水困难。西部地区城镇存在的这些情况在改革开放至今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经过三十年的积极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交通方面,西部地区,尤其是地形复杂地区的交通在三十年里有了质的飞跃。大多数城镇内部的规划越来越趋向合理化,环城路、网状路等使城镇内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而城际间相互连接的铁路、省道、国道甚至是高速公路也越来越多,大大便捷了西部居民的出行。在一些省会城市或旅游业较发达的城市,还建起了机场,方便当地居民及国内外的游客的出行与来访。

  2、经济收入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受地区环境及经济政策的制约,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普遍较低。城镇中第二产业不发达。据统计,1978年西部城镇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仅在30元左右。相比于第二产业,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一些基本的服务行业由于受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政策,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政策放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不少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水*的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以地处西南的云南省腾冲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市的工业通过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2%提高到2000年的19%。初步形成了制药、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矿业、旅游产品、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

  3、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西部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居住地周边的环境改善两方面。

  首先,在住房条件方面,三十年前,即使是处在西部的城镇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比较差,楼房很少,基本都是居住在*房中,而且居住面积小。同时,居民居住的*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甚至是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且封闭性差。以对巴彦卓尔市的调查为例:改革开放以前,巴彦卓尔市的居民住房均是一些破旧的砖瓦房,人多空间小,经常是五、六口人挤在十几*米的小房子内。城镇的街道两旁大都是比较低矮且卫生条件较差的店铺。而如今,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居民居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楼房,面积大,居住条件好;而街道两边更是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场等。

  4、思想观念方面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喀什地区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整个地区全面落实“两基”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加强教师队伍的整顿与管理,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和核定中小学机构编制及补充教师工作,推行教师*聘制度,改善教学条件。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2)

——我家乡的变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菁选3篇)

我家乡的变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1

  三十年前,泥泞小路糊住了农民的脚步,三十年后柏油马路直铺家乡;三十年前茅草小屋四处可见,三十年后,大洋房拔地而起;三十年前,农民吃了上顿没下顿,三十年后农民餐餐吃大鱼大肉……三十年了,变化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哪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和我的组员展开一次调查活动。

  组长:王玉珏

  组名:向上小组

  组员:施惠玲

  时间:一月二十日

  地点:西亩敬老院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我们四人并行来到敬老院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内容:老人以前生活与现在生活变化。来到敬老院门口,我们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惬意的晒着太阳,我们迎上前去,俯下身问到:“爷爷您好!我们是皈山中心小学的学生。我们是来采访你们老人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变化。您能给我们说说吗?”“变化可多了……”爷爷牙齿掉完了,话说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有这么几方面:1.吃的方面(以前每天吃的很苦,几乎都是菜叶子放汤,稍微好一点就是吃腌菜,每逢家里有客人来了,煮碗鸡蛋是好得不得了!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鱼肉。可现在别说吃肉,就连海鲜都能吃得到,营养可丰富了!)2.穿的方面(以前穿的是别人不要穿了的衣服裤子,鞋子也是哥哥穿过的。一年到头,脚上都是一双草鞋,只有过年才有一双新布鞋。现在,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真不好比较!)是啊,两中截然不同的生活……

  时间:一月二十一日

  地点:组长家中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组员们来到我家,主要对我妈妈进行一次调查采访。“阿姨,你们以前读不读书啊?有没有书包,铅笔盒,修正液这类文具啊?施惠玲问。“那时,我们家里穷,一共有八个孩子,我到九岁才开始上一年级。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书包,也没铅笔盒,倒有铅笔。不过,我们家一支铅笔要分五六份,橡皮也要分成五六份,没办法呀!有时,要向我父亲拿钱买铅笔,还要讨打一顿,实在是太穷了!那时,学校广播里总是讲到:xx,xx,xx,同学请在X号之前将学费交齐,否则不准进校”,名单里,总是有自己家里人的名字,听到真难为情,哪有心思上学呀?你们现在呀,不用我说了吧……”妈妈说了一大串道理,我们听了连连点头。

  时间:一月二十二日

  地点:村子里每个家庭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我们一起到每家每户进行家电调查。根据采访家里老人和观察发现:以前夏天从摇扇子到扇电风扇到如今开空调;以前从油烛灯到日光灯到节能环保灯;以前从热水袋到空调到取暖器;从“飞鸽传书”到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还有如今让我们能了解到世界新闻的神奇电脑……变换无穷,深不可测!

  时间:一月二十三日

  地点:公路旁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我们可要放大眼睛观察喽!因为今天,我们来到了一段车水马龙,车辆川流不息的热闹公路,准备进行一次各类车辆统计。“一,二,三”队员们数得手忙脚乱了。据统计后发现:在一小时内,其中小轿车经过此路有76辆,摩托车87辆,电瓶车有31辆,而自行车只有8辆。从数据中,我们足以看出现在的农民都过上了奔小康的生活,不仅能买得起摩托车了,有的家庭还买了私家车,真了不起!三十年来,变化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总结:

  通过这四天的调查,我是真正的体会到了三十年前生活的艰苦与如今生活的甜美与幸福!而这幸福都得宜于安吉县的好真策和县领导对农民的关心与爱护,从而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和谐相处!珍惜现在,加油!

我家乡的变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号:

  姓名:xxx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家乡的变化——乡镇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水*,以及个人感想。

  实践报告正文: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滋润了后起的华夏大地。30年的风雨洗礼,30年的改革发展,30年的风云巨变让一个大国重新崛起,让中华民族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让世界感知*的发展与壮大,让世界为*的辉煌而喝彩。改革的浪潮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进步,*发展了*的生产力,使其更加适应了*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同时世界也在不断的注视着*的发展,关注着*的一举一动,因为我们的发展影响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回忆往昔那段童年的记忆,耳畔依稀萦绕着一个名词-供销社。记住中,当时我幼小的身影也曾来回穿梭其间。我幼小的心灵感觉偌大的一个供销社有些空荡荡的,记住有些模糊,只记得那展柜上的商品不多而且都有点古董的感觉。里面的灯光也有些昏暗。现在供销社的面貌基本完全被颠覆了。由一个变成了五六个小店面,由国营变为了个体经营。商品的品种变繁多而且门面变得更加敞亮了。不言而喻,不难看出我们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也提高了,物质需求也增长了。这种个体经营模式也更适应了人们的人生观个价值观的发展水*。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还没有*思想的观念和觉悟而且人们的趋利性更趋向于金钱和权力。纵观这几十年的发展这种趋势越发明显。说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副作用似乎有些不恰当,或许说这是社会发展的水*限制了教育水*,影响了人民的素质水*。

  看着脚下的路慢慢由黄变灰,少了些风尘仆仆,多了些*坦舒心。镇上的小洋房也如雨后春笋,慢慢取代了黑旧歪斜的老木屋。这些面小洋房也更注重外表了,不再是红砖残露,水泥粉面。个个都安上了磁砖,显得分外夺目。房子好了车子有了!记得我只有五六岁时,当时有自行车的也没有几家。没过两年自行车几乎是每家每户必有的。当时,谁家要是有摩托车就算有钱了。看着人家骑摩托车,我就会羡慕好一阵。因为我至今还没机会学骑摩托车。这几年镇上有轿车的人也渐渐多了。没上大学之前我一直觉得能买的起轿车就很有钱的行为。来到沈阳后发现我错了,其实有车也不是难事。

  随着求学轨迹的不断变化和要求,我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对家的感觉全在我的记忆深处,回忆的画面似乎已跟不上时代的变迁,已不能反映家乡的现貌。记得镇上卫生院附近的一片老房子在一场火灾中化为了灰烬,据悉,火灾的原因是因一个单身汉醉酒后,不小心引起的。那一片都黑炭堆成的废墟,真让人惋惜!不过在改革的春风吹拂下,*的关怀下,不到半年时间这里已经洋房林立了。此景更胜当年呀!

  历史的年轮碾过,苍老了往昔的德胜舞厅,记得小时这里歌舞升*。每当夜幕降临这个古老的小镇时,往来于此的人络绎不绝。几年后这条街上又出现了好几家卡拉ok,渐渐地,舞厅就没落了。这个过程中,我的邻居当年也承包过一阵,但好景不长。不几年就将其转手给了其他人,现在这里变成了一个五金店,还卖水泥。生意还挺火的。

  寻觅着古老的足迹,追忆着流逝的历史。在、镇上有着好几处危墙,说是危墙,但人们并不将其放在眼里,依旧健在,只是有些被拆了建房子。又有些方砖老堵被列入危墙行列看着老墙的减少心中总是有些不舍,但小镇的发展改革的要求,人民生活需求要求这一切必须进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各大家族也不断对自己的祖祠进行修整重建。不仅如此,里面配有电脑,qi牌桌,报馆,*时供人们娱乐,丰富了祠堂附近居民的业余生活。一改了祠堂,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了面再没有顽固不化的老头,再也没有神秘的禁地,古老的家规……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悠闲的记忆里,深邃的烙印着改革的痕迹,我们这代人有种承前店后的骄傲,却也含着无奈与遗憾,记得我们小学三年级,的离开中心小学本校区到一个木质结构的学校上课,这是一座古老的房子,木桩已被岁月腐蚀了根基,木制的墙板布满了无数被冲洗后留下的凹槽。有效地我们并没有因环境而又自卑与不乐。依旧将童真洒满了这片土地,将快乐的三年级留在了这。四年级我们又辗转来到另一座老房子了,这是个土墙建筑,木质地板。比三年级那更有学校的感觉,或许这种感觉我现在才有。当年没哟一个人谈论学校设施怎么样,当时的我们除了学习,考虑的最多的如何养蚕,抓蝌蚪,小青蛙…. 着这里我们见证了98洪灾。当年那些老建筑就在河畔,都经不起喝水的亲吻,为安全起见校领导决定我们停课放假更让我们兴奋的是期末考取消。五年级我们又重新回到了母校的怀抱,但我们没有被安排进新教学楼,在旧教学楼有度过了快乐的五年级,;六年级我们终于如愿,到崭新的教学楼上课了。这时的操场表达了,是原来的两倍。而且我们还有了让我们自豪的塑胶跑道。这么好的跑道,中学都还没有啊,而且知道后来我市高中念高中是,美丽的高中校园内也没有,直到我们毕业了才听说我们高中更建操场才有了自己的塑胶跑道。

  新菜市场建成后我发现里面卖的菜比以前多了,买菜者带回的菜也更多更营养。以前卖牛肉的人不多现在卖牛肉羊肉的摊主就有了好几家,走上大街感觉现在的大姐是彩色的。特别是年青人,发型多变,衣着新潮,连手边的宠物也让人眼睛一亮。

  改革的三十年,我见证了二十年,这三十年的变化,这二十年的发展是让人欣喜的,祖国的二十年发展也是让人自豪的,我相信祖国的未来将会更美好。

我家乡的变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3

  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30年,30年间*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三十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三十年变化进行调研。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古老的*主动的与世界接轨。时至今日,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决策,对*步入世界强林之列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改善民生、增加民主等方面也是其他政策无法比拟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三十年期间全国各地究竟有什么变化?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寒假假期为契机,组织学生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进行调研。共有560名同学加入调研行列,计回收48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65份)和554份有效调研报告,同学们调研的足迹北抵齐齐哈尔南到南宁,东到上海西至张掖,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综合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各自家乡三十年间的变化进行调研,回校后,经过对同学们的调研报告进行整合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作用。

  在4865份有效问卷中,问卷填写者的男女比例为2684:1181,年龄由最小18岁到最高81岁,年龄跨度为63岁,调查地区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县)、农村的比重大约为1:2:2.5:5,基本上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地区的变化。

  一、东部发展

  东部基本概况:*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古老的*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东部地区不仅自己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同时对西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我们将分别就东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巨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伊始,城市便率先行动起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城市在经过三十年的变化后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前,大多数农村的人民生活在贫瘠土地的怀抱之中,特别是山里面,那里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们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繁衍生息,且封闭贫困。自从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百姓也渐渐觉醒了。他们不甘一辈子都困在这贫穷的大山里。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憧憬,于是借着这股改革开放的风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路不止,默默奉献。于是,公路网如叶脉从城里向乡村延伸,一条条公路抛向崇山峻岭,一座座桥梁飞架于大河*,乡与乡,山城与乡村抹去了天然的分隔,携手连成一体。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多是机耕道,路面狭窄,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雨天泥泞,路难行。有的路段甚至在雨水的几次冲击下就坍塌了。而且农村人想出一趟远门依然不是那么的方便。为了去一个地方,人们常常要花上不少时间,有的时候还要车、船等不断的周转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担心。不过2003年以来,中央加大“三农”的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人民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拼搏,迎难而上,一场农村公路建设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除了农村交通的变化,村里的其他设施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农村里没有人会想到娱乐设施和公共设施。

  2、农村公民就业及收入变化

  从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到农村教育的深化,从农村政策的改良到农村休闲方式的更新,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大多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来养活自己。这样单一的劳动方式很难让农村富裕起来。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也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实现多元化发展。

  以福建某地为例,在农业品种的引进方面,以前人们主要种植的是山药,油菜籽,小麦等作物,目的是养家糊口,储备粮食。随着改革开放,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胡萝卜、药材等经济作物,来获取更大的收入,发展本地经济,建立胡萝卜市场,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只有打开市场,才能引进更好品种,才能卖出农产品,才能提高生活水*,达到并超越小康。

  此外农业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河北某地农业结构3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单纯的一年一熟的玉米和小麦轮番种植,现在作物的种类已经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先前的麦地已经建起了一座座草莓或蔬菜大棚,曾遭人弃置的荒地已经变成今天的蘑菇基地,当初不景气的小店已经养起了奶牛为附近居民提供鲜奶,而原来被堆在路边的秸秆现在已被放入沼气池发酵成了燃气。这些举措不仅使人们腰包鼓起来,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不少。与此同时,农村也发展了其他的经济,希望以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一些类似小作坊的手工业增多,随着改革的浪潮,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以唐奉镇为例,它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丝网产业。目前,入驻唐奉镇丝网小区的丝网企业已近20家。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农村在民营企业发展浪潮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3、住房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人们大多居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屋里,有的甚至是两户人家共用一间房屋,村里的厕所也是乱七八糟、臭气熏天。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快。这时人们就想到了自家房屋的改建,之后各村便进行了大范围的住房改建。所以近些年来,农村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套房逐渐取代了低矮的土坯房。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大家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在居住面积还是居住质量环境都改善了,过去是一大家子,祖孙三代,兄弟好几房都挤在一个房子里,即使房子很大也是很拥挤。而现在基本上是小家制,一家三口住一个房子,有的甚至造房子三层四层,即使是五层的也不少,这样子居住面积便和空间伸展了,而房子的装潢也十分豪华,里面的设施,如洗手间、浴室、厨房等都齐全,居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医疗保险方面

  农村医疗方面的改善,农业税改的益处也同样是令人欣慰的。农业医疗保险: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鲜有人去买医疗保险,农村人病了大多是自己去山里找些草药自己煎着吃,医疗状况堪忧。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变,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使百姓越来越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基本上实现人人都有医疗保险,每人仅需交10元钱就可以享受一年的保险。国家的强大依赖于人民的强大,有了医疗保险,农民就有了一大保障,真正在强大起来。

  农业税收方面,自从实行“三农”政策以后,国家减免了一切农业税,农民收有所得,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农业税还尚未减免的时候,有时税收,*人员强制执行政策。甚至拉马,只要能抵偿农业税的,什么都拉,目的是让农民用钱来赎,有时候会出现打斗现象,农民自行组织多次的上告现象,现在农业税的减免,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稳定了社会,增进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对于国家富强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5、教育方面的变化

  作为觉悟比较早的东部人来说,是绝对不会置教育于不理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各村就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东部人对外来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多,他们明白正是知识让美国、英国等地区迅猛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对知识都有着渴求。在生活得到改善时就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想的。不过幸好有国家的政策帮助人们提高觉悟,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对于一些实在有困难的家庭,国家和社会也是一直在帮助他们,保证让他们都能上的起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农村人民的教育水*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6、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的提高,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虽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架鼓、舞狮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而以前由于贫穷,很少有时间进行这样的活动。近年来,人们的业余时间多了,原本许多濒临失传的珍贵民间艺术也重放异彩。村中扭秧歌,唱戏,书法社等民俗活动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人们在闲暇时或是拿起扇子跳两下,或是撩起嗓子唱两句。舞步与歌声真正体现了人们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好。数字电视、电脑使人们在休闲的时候也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了解世界上的各种动态,而不仅仅只是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从以上东部地区的城市以及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对东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的飞速发展,东部紧随其后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势头。

  二、中部发展

  三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当位于*中部的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属于集体的耕地承包到户,打破公有制的限制搞起生产责任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历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就此拉开了序幕。

  中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社会福利、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从人民生活水*到生活方式、从休闲方式到思想观念,在各个地点、各个方面的变化都让世人称赞不已。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各个城市一样,三十年前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极不完善的。城中道路路况差,下雨后有积水,没有路灯;交通干线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道路规划不科学;城市电网连接混乱,输电能力差,断电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小城甚至还没有通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没有,污水大多直接排放等。

  而今中部地区的各个城市,大部分城区的主要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两旁配有人行道。有的城市还有较好的街边绿化。现在各个城市的交通干线都经过了科学的规划,道路流通能力大大增强。绝大部分城市都早已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输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电网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大部分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高楼群。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还表现在城市供热供暖设施日益完善等方面。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据了解,近7年间,大同市区的配套城市道路灯光工程投资达6000多万元,共安装1.5万盏灯。下面是对近七年来大同市大型道路建设工程的简单统计。

  时间投资/元项目

  2001年9000万新建北路、迎宾东西路、宾西街道

  2002年1.1亿“三大五小”道路拓宽工程

  2003年4亿“1111”道路拓宽工程

  2004年2.6亿同泉路、新胜东西街、迎宾大道续建工程

  2011年1.4亿同泉路等8条主干道拓宽工程

  2011年1.8亿迎宾大道、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2011年3.6亿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新胜东西街延伸段续建工程

  2、城市居民就业与收入方面

  改革开放前,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中部地区城市居民大多是工厂里的工人。他们的收入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由于社会生产力水*的整体低下和社会经济的整体落后,工人们虽然端着“铁饭碗”,但是“铁饭碗”里的“馍馍”并不多。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而且他们的收入不稳定,生活相对比较困难。1978年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在3050元左右。

  3、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绝大多数民房面积小、装修差,配套设施极不完善。那时人们住的是十分拥挤的筒子楼。九十年代宽敞明亮有独立卫生间的三室一厅是人们追求的标准,到了21世纪人们对住房条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房屋本身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要求房屋附近要有较好的环境、购物条件,以及要便于子女上学等。

  以湖南*沙市为例,该市6年来先后实施了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德政工程,好房子、新房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513条老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全市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200座,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9.8*方米增加到了2011年的27.2*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均水*。2011年末,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家庭达到89%,住上了单元式配套住宅的家庭达到91.25%,拥有两套住房以上的家庭有17%。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家庭达到94.25%。

  4、医疗社会保险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大小城市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医疗机构不多,从医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因此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城市的大小医院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极大的促进了中部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调查显示太原市到07年,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305个,实有医疗床位2311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186人,其中,职业医师11924人,职业助理医师1026人,注册护士1163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4人。

  5、教育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很大部分人看来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很多人在教育上的投入已居各项投入的首位。同时各地*也更加重视教育,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

  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的教育事业以不断改革为动力向前快速发展,截至到2011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3所、幼儿园24个,教职工17853人,在校学生312105人,在园幼儿17908人。

  6、思想方面

  思想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导向性,因此任何方面的改变都不如思想的改变来的深刻和影响持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人们早已不是以前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民众了。人们的思想一步一步的变得活跃和开放、变得更易接受新事物。

  农民收入水*和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各个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水*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调研,1978年以前农民人均月收入大都低于10元。80年代家庭年收入在120元以下和120-360元之间的均占45%。而现在的中部地区农民腰包鼓起来了,农村家庭年收入在6000-12000元之间的占63%。很多乡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2900元,人均月收入大都在500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的收入水*有了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粮食产量增多价格升高,猪羊牛鸡等副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在农副产品上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收入自然多了。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会外出务工,大多数农村人从事建筑或服务等行业,还有的做小生意。

  当然有的地区还利用了自身的特色优势。比如有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某些历史文化遗址来开发旅游业,增建一些文化设施,吸引游客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这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当地人的创收渠道提高了收入水*。

  据了解,1978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106元,2011年人均收入6379元,是78年时的近60倍。

  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是较贫困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群众住的仍是旧社会时二三十年代建的房屋,就是以茅草稻草为屋顶以竹篾土胚为墙的房子。现在的中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修起了小洋楼,过起了住别墅般的生活。

  调查显示,山西省昔阳县三十年前人们住得是用石头堆砌的石屋和低矮的土窑洞。遇到下雨天,外面是倾盆大雨,石屋里面就是淅沥小雨,锅碗瓢盆摆了一地接着落下的雨水。窑洞里早已漫进大量雨水,苦不堪言。而现在,小楼*地而起,配套着一个个清新干净的小院,错落有致的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宽敞明亮的屋子,喜气洋洋的笑脸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调查问卷显示,有62、5%的人觉得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自己的居住条件变化较大,居住质量及环境都大幅改善。

  农村的医疗和保险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农村保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再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三十年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贫困地区一样,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生少甚至没有,医生医术、素质低。农村基本没有医院。在当时的农村保险事业更是一片空白。

  改革开放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大多数医院设备落后,医务人员少。因此在很多的时候,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乡里的医生顾虑重重,都敢医治,只有申请将患者转到市医院去。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很多时候只能靠水路运输或是直接步行,这很容易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近几年,公路的全面建设兴起,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于是医院也引进了很多新的设备,乡镇居民的医疗条件有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医疗社保制度在农村的实施,使乡民们在生病时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可以放心的到医院就医了。

  三、西部地区的发展

  建国以来至70年代前期,在国家建设三线地区等战略的影响下,西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形成了一批城镇。而70年代中后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转变,经济重点开始由内地转向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而在世纪之交,西部大开放的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以极快的步伐追赶东部地区的发展脚步。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较低,建设能力差,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极不完善。城镇普遍存在工业区、居住区等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而城镇里的交通及城镇之间的公路联通状况均较差。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城镇居民的出行有很大不便。在一些地区,由于电网及供水线路的不完善,居民在用水用电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本身比较缺少,再加上没有足够设施有效的水利工程,导致居民用水困难。

  西部地区城镇存在的这些情况在改革开放至今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经过三十年的积极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交通方面,西部地区,尤其是地形复杂地区的交通在三十年里有了质的飞跃。大多数城镇内部的规划越来越趋向合理化,环城路、网状路等使城镇内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而城际间相互连接的铁路、省道、国道甚至是高速公路也越来越多,大大便捷了西部居民的出行。在一些省会城市或旅游业较发达的城市,还建起了机场,方便当地居民及国内外的游客的出行与来访。

  2、经济收入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受地区环境及经济政策的制约,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普遍较低。城镇中第二产业不发达。据统计,1978年西部城镇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仅在30元左右。相比于第二产业,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一些基本的服务行业由于受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政策,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政策放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不少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水*的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

  以地处西南的云南省腾冲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市的工业通过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2%提高到2000年的19%。初步形成了制药、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矿业、旅游产品、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

  3、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西部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居住地周边的环境改善两方面。

  首先,在住房条件方面,三十年前,即使是处在西部的城镇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比较差,楼房很少,基本都是居住在*房中,而且居住面积小。同时,居民居住的*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甚至是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且封闭性差。

  以对巴彦卓尔市的调查为例:改革开放以前,巴彦卓尔市的居民住房均是一些破旧的砖瓦房,人多空间小,经常是五、六口人挤在十几*米的小房子内。城镇的街道两旁大都是比较低矮且卫生条件较差的店铺。而如今,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居民居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楼房,面积大,居住条件好;而街道两边更是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场等。

  4、思想观念方面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喀什地区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整个地区全面落实“两基”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加强教师队伍的整顿与管理,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和核定中小学机构编制及补充教师工作,推行教师*聘制度,改善教学条件。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3)

——新时代家乡变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菁选3篇)

新时代家乡变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1

  一、社会调查目的:

  1)对自己的家乡的地理环境做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以便让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家乡;

  2)认识自己家乡在镇、县、市、省的一个发展格局及自己家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善的良策,积极配合周边的兄弟地区共同协调发展;

  3)了解人民生活状况、幸福指数,了解国家政策在推动“三农”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否切实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

  4)调查人民群众对*、基础组织的满意指数,并了解*、乡镇基层组织是否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5)了解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及医疗保险的落实情况,是否还存在上学难、看病贵等现象,了解乡镇医疗卫生状况、硬件设施、人员力量的安排状况及教育设施的建设状况;

  7)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出行条件的改善,交通方面发生的巨大改变以及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发展经验;

  8)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分配、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方面有哪些作用、影响及对当地“三农”的改革与发展产生哪些深刻影响;

  二、社会调查的内容:

  1)时间: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2月20日,共30天;

  2)地点:我的家乡———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

  3)内容:通过实践了解家乡近些年来的宏观(如: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其三者发展变化背后的多方面因素)和微观变化;

  4)实践的流程:

  a、收集一定量介绍家乡状况的文稿材料

  b、整理文稿材料,并作分析

  c、动笔写作

  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受某些因素的的影响,导致未能获取全面、综合的信息,通过了解、探究自己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增强了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三、实践的结果和体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党和国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纲要时,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为此奋斗。我的家乡位于滇东北的一个坝子里,它是云南最大的坝子,是滇东粮仓具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它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四季如春)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水、矿产),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对于这样一个地方,地理位置相对重要,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相继在这里开通,改善了这里的交通状况。然而这样的改变并没有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给这里带来巨大改变,反而,从全国百强县的行列中被淘汰出来了,昔日那些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岗位的工厂陆续“下课”……从此便留下并滋生了一些污染、浪费型的企业。在我的家乡历来以烟草、蚕桑等为重要产业,并且每年能为全县人民带来大量的收入,但由于工业惯性、科技落后、设备老旧等原因,使得与这些相关的产业得不到深化更新,未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的发展结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进程缓慢、人们生活水*得不到巨大改善。面的这样的状况,*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来对经济的发展进行及时的调整。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人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经济作物(烟草、蚕桑)得到大面积种植,人们收入也随之提高,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成了一种时尚;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给我们身边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污染、浪费比比皆是,并在人群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人和事,让*这个礼仪之邦的颜面为之蒙受损失,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不会太高,身心健康也受到威胁。

  因此,再好的教育也难抚*这样“伤口”,看教育办得如何就看受教育的范围有多广、深度有多深。在我的家乡,教育设施相对完善,但在完善的教育设施也不如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为好的环境的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只能治疗精神上的伤口,身体上的伤还得靠医生。说到这,顺便谈一下人们看病的问题,随着医疗保险的实施,国家、人民各出一部分,给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医疗保险,大大解决了人民看病难的问题,提高了健康水*,节约了农民的血汗钱,也在人民心中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意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且现阶段我国的粮食供应始终处于一个基本*衡且偏紧状态,自20XX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每年对农民发放种粮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国家做出这样的决策的确高瞻远瞩。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虽说有所发展但跟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相对滞后,发展缓慢,有关农业的一些水利建设不够完善,并且我国农业每年都要受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如:干旱、洪涝)。如今,国家制定了促进“三农”有效健康的发展政策,并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修建基础设施,改建电网,家电三下乡,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三农”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山的雄伟构筑起地形的骨架,水的温柔孕育了万千生命,土的敦厚养育了一方子民,火的刚烈开启了灿烂的文明之路,最后我希望我的家乡---陆良坝子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美!

新时代家乡变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

  一、过去的状况

  过去的马路,说白了就是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一不小心脚就崴到了。晴天还好,但车子一过就尘土飞扬,连连让人咳嗽。雨天就更让人烦恼,雨水一浇,路上泥泞一片,一辆车子过来,泥水就溅了行人一身。有的水积在坑里,大冷天的,便结了冰。人走在上面,一不注意就滑倒了,摔伤不说,咱这面子往哪搁啊……妈妈小时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别的不说,以前这路啊,非常的窄,一人过还行,要是几人一起过,恐怕就得侧侧身了,人挨人,人挤人,程咬金来了恐怕就得爬着走了。交通不便,导致各地的货物、资源流通不快捷。那时候,人们过黄河都是摆渡,人们过江都是坐旱船的。妈妈上师范可就难了……

  二、现在的状况

  沥青铺成的大道*坦极了,而且十分宽敞。两边的绿化带更给灰灰的公路添加了一些生机。两边的汽车整整齐齐的,没有人越过分道行驶线,司机们都十分守规矩。一道到汽车,成了一道风景线。宽宽的马路,四辆大卡车过也不挤。一个个“不下岗的警察”——红绿灯、斑马线、摄像头,特别是指示牌,禁停、勿转等,指挥着人们的交通安全。路面非常的*坦,不像以前那样坑坑洼洼的,高低不*。人们走在上面,从心底感到舒适。在一九七四年,洛阳市又修筑了黄河大桥使吉利区和孟津县相通。两地的人民都非常的喜悦,那年,“建桥”成了潮流的名字。

  三、发生变化的原因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变化巨大。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富起来了,经济好了。在还没有修路时,人民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对,修路!只有路变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看起来就很好。于是,家乡轰轰烈烈的开始修路。修完后,人民都皆大欢喜,心底都高兴自己能走上*坦的大路了,是的,*的经济、科技事业也走向了*坦的大路,步步高升。

  四、我的想法和建议

  现在的人们虽然普遍都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仍有一些素质低的人冒犯这规则。比如:有的三轮车,觉得只有汽车闯红灯才会被罚款,所以在马路上无所顾忌,横冲直撞,让别人吓一跳。也有一些汽车,把车牌号挡住,闯红灯,妄想逃过罚款他们不知道,这不是几百元的事,在他们的一言一行里,系着千万条生命,一不留神就会出车祸。主要司机们还是存着侥幸心理,想着不会出车祸什么的。可是,我们不要让这样的安全隐患出现,岂不更好?一些非机动车跑上了机动车道,身边的大车呼呼开过,难道这些人的心里不慌吗?汽车跑上了非机动车道,自行车车主们吓得赶紧让道。这样不都是安全隐患吗?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通工具普遍的变成了汽车,汽车的车尾气是人类的公敌之一,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我建议大家多骑自行车,既锻炼身体,有健康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家乡的变化真不少,最卓越的就是公路,我们应该感谢老前辈们,是他们,给了我们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要好好学习,为效劳祖国,也为报答先辈!

新时代家乡变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3

  【摘要】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30年,30年间*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xx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三十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三十年变化进行调研。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 变化 城乡 区域 调研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古老的*主动的与世界接轨。时至今日,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决策,对*步入世界强林之列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改善民生、增加民主等方面也是其他政策无法比拟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三十年期间全国各地究竟有什么变化?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寒假假期为契机,组织学生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进行调研。共有560名同学加入调研行列,计回收48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65份)和554份有效调研报告,同学们调研的足迹北抵齐齐哈尔南到南宁,东到上海西至张掖,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综合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各自家乡三十年间的变化进行调研,回校后,经过对同学们的调研报告进行整合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作用。

  在4865份有效问卷中,问卷填写者的男女比例为2684:1181,年龄由最小18岁到最高81岁,年龄跨度为63岁,调查地区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县)、农村的比重大约为1:2:2.5:5,基本上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地区的变化。

  一、东部发展

  东部基本概况:*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古老的*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东部地区不仅自己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同时对西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我们将分别就东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巨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伊始,城市便率先行动起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城市在经过三十年的变化后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前,大多数农村的人民生活在贫瘠土地的怀抱之中,特别是山里面,那里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们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繁衍生息,且封闭贫困。自从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百姓也渐渐觉醒了。他们不甘一辈子都困在这贫穷的大山里。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憧憬,于是借着这股改革开放的风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路不止,默默奉献。于是,公路网如叶脉从城里向乡村延伸,一条条公路抛向崇山峻岭,一座座桥梁飞架于大河*,乡与乡,山城与乡村抹去了天然的分隔,携手连成一体。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多是机耕道,路面狭窄,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雨天泥泞,路难行。有的路段甚至在雨水的几次冲击下就坍塌了。而且农村人想出一趟远门依然不是那么的方便。为了去一个地方,人们常常要花上不少时间,有的时候还要车、船等不断的周转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担心。不过20xx年以来,中央加大“三农”的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人民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拼搏,迎难而上,一场农村公路建设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除了农村交通的变化,村里的其他设施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农村里没有人会想到娱乐设施和公共设施。

  2、农村公民就业及收入变化

  从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到农村教育的深化,从农村政策的改良到农村休闲方式的更新,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大多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来养活自己。这样单一的劳动方式很难让农村富裕起来。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也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实现多元化发展。

  以福建某地为例,在农业品种的引进方面,以前人们主要种植的是山药,油菜籽,小麦等作物,目的是养家糊口,储备粮食。随着改革开放,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胡萝卜、药材等经济作物,来获取更大的收入,发展本地经济,建立胡萝卜市场,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只有打开市场,才能引进更好品种,才能卖出农产品,才能提高生活水*,达到并超越小康。

  此外农业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河北某地农业结构3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单纯的一年一熟的玉米和小麦轮番种植,现在作物的种类已经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先前的麦地已经建起了一座座草莓或蔬菜大棚,曾遭人弃置的荒地已经变成今天的蘑菇基地,当初不景气的小店已经养起了奶牛为附近居民提供鲜奶,而原来被堆在路边的秸秆现在已被放入沼气池发酵成了燃气。这些举措不仅使人们腰包鼓起来,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不少。与此同时,农村也发展了其他的经济,希望以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一些类似小作坊的手工业增多,随着改革的浪潮,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以唐奉镇为例,它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丝网产业。目前,入驻唐奉镇丝网小区的丝网企业已近20家。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农村在民营企业发展浪潮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3、住房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人们大多居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屋里,有的甚至是两户人家共用一间房屋,村里的厕所也是乱七八糟、臭气熏天。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快。这时人们就想到了自家房屋的改建,之后各村便进行了大范围的住房改建。所以近些年来,农村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套房逐渐取代了低矮的土坯房。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大家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在居住面积还是居住质量环境都改善了,过去是一大家子,祖孙三代,兄弟好几房都挤在一个房子里,即使房子很大也是很拥挤。而现在基本上是小家制,一家三口住一个房子,有的甚至造房子三层四层,即使是五层的也不少,这样子居住面积便和空间伸展了,而房子的装潢也十分豪华,里面的设施,如洗手间、浴室、厨房等都齐全,居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医疗保险方面

  农村医疗方面的改善,农业税改的益处也同样是令人欣慰的。农业医疗保险: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鲜有人去买医疗保险,农村人病了大多是自己去山里找些草药自己煎着吃,医疗状况堪忧。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变,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使百姓越来越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基本上实现人人都有医疗保险,每人仅需交10元钱就可以享受一年的保险。国家的强大依赖于人民的强大,有了医疗保险,农民就有了一大保障,真正在强大起来。

  农业税收方面,自从实行“三农”政策以后,国家减免了一切农业税,农民收有所得,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农业税还尚未减免的时候,有时税收,*人员强制执行政策。甚至拉马,只要能抵偿农业税的,什么都拉,目的是让农民用钱来赎,有时候会出现打斗现象,农民自行组织多次的上告现象,现在农业税的减免,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稳定了社会,增进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对于国家富强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5、教育方面的变化

  作为觉悟比较早的东部人来说,是绝对不会置教育于不理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各村就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东部人对外来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多,他们明白正是知识让美国、英国等地区迅猛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对知识都有着渴求。在生活得到改善时就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想的。不过幸好有国家的政策帮助人们提高觉悟,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对于一些实在有困难的家庭,国家和社会也是一直在帮助他们,保证让他们都能上的起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农村人民的教育水*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6、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的提高,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虽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架鼓、舞狮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而以前由于贫穷,很少有时间进行这样的活动。近年来,人们的业余时间多了,原本许多濒临失传的珍贵民间艺术也重放异彩。村中扭秧歌,唱戏,书法社等民俗活动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人们在闲暇时或是拿起扇子跳两下,或是撩起嗓子唱两句。舞步与歌声真正体现了人们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好。数字电视、电脑使人们在休闲的时候也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了解世界上的各种动态,而不仅仅只是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从以上东部地区的城市以及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对东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的飞速发展,东部紧随其后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势头。

  二、中部发展

  三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当位于*中部的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属于集体的耕地承包到户,打破公有制的限制搞起生产责任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历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就此拉开了序幕。

  中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社会福利、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从人民生活水*到生活方式、从休闲方式到思想观念,在各个地点、各个方面的变化都让世人称赞不已。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各个城市一样,三十年前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极不完善的。城中道路路况差,下雨后有积水,没有路灯;交通干线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道路规划不科学;城市电网连接混乱,输电能力差,断电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小城甚至还没有通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没有,污水大多直接排放等。

  而今中部地区的各个城市,大部分城区的主要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两旁配有人行道。有的城市还有较好的街边绿化。现在各个城市的交通干线都经过了科学的规划,道路流通能力大大增强。绝大部分城市都早已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输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电网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大部分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高楼群。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还表现在城市供热供暖设施日益完善等方面。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据了解,近7年间,大同市区的配套城市道路灯光工程投资达6000多万元,共安装1.5万盏灯。

  下面是对近七年来大同市大型道路建设工程的简单统计。

  时间 投资/元 项目

  20xx年9000万新建北路、迎宾东西路、宾西街道

  20xx年1.1亿“三大五小”道路拓宽工程

  20xx年4亿“1111”道路拓宽工程

  2004年2.6亿同泉路、新胜东西街、迎宾大道续建工程

  20xx年1.4亿同泉路等8条主干道拓宽工程

  20xx年1.8亿迎宾大道、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20xx年3.6亿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新胜东西街延伸段续建工程

  2、城市居民就业与收入方面

  改革开放前,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中部地区城市居民大多是工厂里的工人。他们的收入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由于社会生产力水*的整体低下和社会经济的整体落后,工人们虽然端着“铁饭碗”,但是“铁饭碗”里的“馍馍”并不多。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而且他们的收入不稳定,生活相对比较困难。1978年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在3050元左右。

  3、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绝大多数民房面积小、装修差,配套设施极不完善。那时人们住的是十分拥挤的筒子楼。九十年代宽敞明亮有独立卫生间的三室一厅是人们追求的标准,到了21世纪人们对住房条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房屋本身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要求房屋附近要有较好的环境、购物条件,以及要便于子女上学等。

  以湖南*沙市为例,该市6年来先后实施了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德政工程,好房子、新房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513条老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全市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200座,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9.8*方米增加到了20xx年的27.2*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均水*。20xx年末,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家庭达到89%,住上了单元式配套住宅的家庭达到91.25%,拥有两套住房以上的家庭有17%。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家庭达到94.25%。

  4、医疗社会保险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大小城市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医疗机构不多,从医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因此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城市的大小医院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极大的促进了中部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调查显示太原市到07年,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305个,实有医疗床位2311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186人,其中,职业医师11924人,职业助理医师1026人,注册护士1163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4人。

  5、教育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很大部分人看来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很多人在教育上的投入已居各项投入的首位。同时各地*也更加重视教育,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

  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的教育事业以不断改革为动力向前快速发展,截至到20xx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3所、幼儿园24个,教职工17853人,在校学生312105人,在园幼儿17908人。

  6、思想方面

  思想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导向性,因此任何方面的改变都不如思想的改变来的深刻和影响持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人们早已不是以前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民众了。人们的思想一步一步的变得活跃和开放、变得更易接受新事物。

  农民收入水*和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各个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水*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调研,1978年以前农民人均月收入大都低于10元。80年代家庭年收入在120元以下和120-360元之间的均占45%。而现在的中部地区农民腰包鼓起来了,农村家庭年收入在6000-12000元之间的占63%。很多乡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2900元,人均月收入大都在500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的收入水*有了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粮食产量增多价格升高,猪羊牛鸡等副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在农副产品上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收入自然多了。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会外出务工,大多数农村人从事建筑或服务等行业,还有的做小生意。

  当然有的地区还利用了自身的特色优势。比如有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某些历史文化遗址来开发旅游业,增建一些文化设施,吸引游客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这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当地人的创收渠道提高了收入水*。

  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为例:1978年以来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如下

  略

  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是较贫困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群众住的仍是旧社会时二三十年代建的房屋,就是以茅草稻草为屋顶以竹篾土胚为墙的房子。现在的中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修起了小洋楼,过起了住别墅般的生活。

  调查显示,山西省昔阳县三十年前人们住得是用石头堆砌的石屋和低矮的土窑洞。遇到下雨天,外面是倾盆大雨,石屋里面就是淅沥小雨,锅碗瓢盆摆了一地接着落下的雨水。窑洞里早已漫进大量雨水,苦不堪言。而现在,小楼*地而起,配套着一个个清新干净的小院,错落有致的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宽敞明亮的屋子,喜气洋洋的笑脸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调查问卷显示,有62、5%的人觉得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自己的居住条件变化较大,居住质量及环境都大幅改善。

  农村的医疗和保险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农村保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再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三十年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贫困地区一样,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生少甚至没有,医生医术、素质低。农村基本没有医院。在当时的农村保险事业更是一片空白。

  改革开放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大多数医院设备落后,医务人员少。因此在很多的时候,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乡里的医生顾虑重重,都敢医治,只有申请将患者转到市医院去。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很多时候只能靠水路运输或是直接步行,这很容易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近几年,公路的全面建设兴起,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于是医院也引进了很多新的设备,乡镇居民的医疗条件有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医疗社保制度在农村的实施,使乡民们在生病时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可以放心的到医院就医了。

  三、西部地区的发展

  建国以来至70年代前期,在国家建设三线地区等战略的影响下,西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形成了一批城镇。而70年代中后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转变,经济重点开始由内地转向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而在世纪之交,西部大开放的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以极快的步伐追赶东部地区的发展脚步。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较低,建设能力差,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极不完善。城镇普遍存在工业区、居住区等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而城镇里的交通及城镇之间的公路联通状况均较差。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城镇居民的出行有很大不便。在一些地区,由于电网及供水线路的不完善,居民在用水用电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本身比较缺少,再加上没有足够设施有效的水利工程,导致居民用水困难。

  西部地区城镇存在的这些情况在改革开放至今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经过三十年的积极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交通方面,西部地区,尤其是地形复杂地区的交通在三十年里有了质的飞跃。大多数城镇内部的规划越来越趋向合理化,环城路、网状路等使城镇内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而城际间相互连接的铁路、省道、国道甚至是高速公路也越来越多,大大便捷了西部居民的出行。在一些省会城市或旅游业较发达的城市,还建起了机场,方便当地居民及国内外的游客的出行与来访。

  2、经济收入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受地区环境及经济政策的制约,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普遍较低。城镇中第二产业不发达。据统计,1978年西部城镇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仅在30元左右。相比于第二产业,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一些基本的服务行业由于受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政策,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政策放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不少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水*的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

  以地处西南的云南省腾冲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市的工业通过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2%提高到20xx年的19%。初步形成了制药、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矿业、旅游产品、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

  3、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西部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居住地周边的环境改善两方面。

  首先,在住房条件方面,三十年前,即使是处在西部的城镇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比较差,楼房很少,基本都是居住在*房中,而且居住面积小。同时,居民居住的*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甚至是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且封闭性差。

  以对巴彦卓尔市的调查为例:改革开放以前,巴彦卓尔市的居民住房均是一些破旧的砖瓦房,人多空间小,经常是五、六口人挤在十几*米的小房子内。城镇的街道两旁大都是比较低矮且卫生条件较差的店铺。而如今,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居民居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楼房,面积大,居住条件好;而街道两边更是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场等。

  4、思想观念方面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喀什地区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整个地区全面落实“两基”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加强教师队伍的整顿与管理,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和核定中小学机构编制及补充教师工作,推行教师*聘制度,改善教学条件。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4)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3篇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1

  20xx年1月底,我在自己的县里--xx区,进行了一次关于本市的社会实践。对于一直在外上学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xx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中北部,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我印象中的xx,固然有“晋北锁钥”之称,可是发展却极其落后,单从破旧的街道与脏乱的秩序上就可见一斑,就说“晋北锁钥”这个牌子的悬挂地--北城门楼吧,虽然我很少从这里路过,可印象中店商小贩横七竖八,本就街狭路窄的小巷更显拥堵不堪,垃圾遍地污水横行,简直如入鲍鱼之肆;可是这次回来,街上的情形却大有改观,翻天覆地来说亦不为过。

  首先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xx区从前年起就下大力整治老城区建设,包括北城楼在内的几个老城区皆修缮一新,街道被扩宽,沿街的商铺民宅皆以滴水飞檐修葺,道路两旁装上古色古香的路灯,走在街上还真有点“梦回唐汉”的感觉,三年未见,我竟还真有点不认识了,关键是与之毗邻的地标性建筑北城门楼广场也修建起来,水池喷泉有模有样,亭台座椅一应俱全,广场正前方还置放了一块二人摔跤的石像雕塑——忻州自古就有摔跤之乡的美誉,石像两侧的空地上,几位建筑工人正紧张有序的扎花绑灯--春节快要到了,看来这城楼还要热闹一番呢。

  其次便是忻州的重头戏,也是近几年忻州变化最为显着的地方--忻州市7451重点工程了。xx 年,市委、市*全面启动忻州市中心城区“七路、四桥、五馆、一院”重点工程建设,简称“7451”工程。“七路”即中心城区规划区域新建七条主干道,形成四横、三纵干道网。四横:云中河北路(云北街)、云中河南路(云南街)、北环街、城北街;三纵:芦芽山路、傅山路、云中山北路,另外还有和*街西拓及元遗山路北拓;“四桥”,即在新修的路上架设四座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桥,包括芦芽山路桥,傅山路桥,云中山路桥、七一路桥;“五馆一院”,则是为了全面提高城市文化魅力而打造的“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和歌舞剧院”。

  走在新修的大路上,双向十车道,放眼过去,也觉天高地阔,心情舒朗,当然,道路两旁还是推*的黄土,不过这就更显现代化的雄壮与气魄。从雁门大道(也即云中山路)一路往北,就来到了雁门桥(也即云中山路桥),雁门桥将雁门关古城墙的记忆与符号融入此桥的设计,桥头堡以雁门关长城峰火台为原型,栏杆设计上也沿袭了城墙的造型。主墩处设有便于洪水通过的拱洞,形同古城墙上的拱门,忻州悠久的历史就仿佛飘荡在桥的四周;沿傅山路一路向南,就看到傅山路桥,它以“鲲鹏展翅、忻州腾飞” 为设计构思,现代风格的拱桥,拱肋如振翅腾飞的羽翼。交错的圆弧优雅大气,富有动感。外倾的主拱和内倾的副拱,丰富了桥面空间,空间变化的拱肋动感十足,简洁大气,表现出极强的现代气息,无论从何角度看去都似展翅的鲲鹏,大概寓意着忻州在发展的道路上越飞越高吧;芦芽山路桥的设计理念则是忻城古韵,仿佛是唐代古建,将精美繁复的木构件应用到桥梁上,在桥上形成亭台与楼阁,突出了忻州悠远的文化传承。 借鉴忻州特有的古建形式来表现忻州悠久的历史,融合山西古建元素,建筑感强,与周围人文环境协调,突出了其古典气质。

  第三便是通过对南云中河的景观重塑了。云中河景观带设计了康体湿地段、行政中心段、宜居滨水段等三大功能区,依托场地本身及周边的自然山水及景观资源, 借“山”、理“水”、荣“城”、育“林”,因地制宜,架构起“山、水、城、林、”的点线面有机整体、实现城市与滨水区的综合衔接 。从打造芦芽山路桥、傅山路桥、七一路桥和云中山路桥四大地标性桥头景观,分别体现了植物景观游赏、城市形象展示及观演*、文体休闲三大功能特征,真不愧是展现生态保育、创造区域生态价值的康体湿地段,树立城市门户、塑造城市形象的行政中心段,体现文体休闲、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宜居滨水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我们军校学员来说,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校的观念得到更新,眼界得到了开阔,吸收了新的思想与知识。小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军校学员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忻州在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一步步走向了繁荣、走向了富强,以小见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国家也一定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更加富强、更加文明、更加民主、更加和谐!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我将不懈奋斗,投身到伟大的强军实践中去,矢志强军梦想,争做红色传人!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2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学号:

  xxxx

  姓名:xxx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家乡的变化——乡镇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水*,以及个人感想。

  报告正文: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滋润了后起的华夏大地。30年的风雨洗礼,30年的改革发展,30年的风云巨变让一个大国重新崛起,让中华民族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让世界感知*的发展与壮大,让世界为*的辉煌而喝彩。改革的浪潮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进步,*发展了*的生产力,使其更加适应了*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同时世界也在不断的注视着*的发展,关注着*的一举一动,因为我们的发展影响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回忆往昔那段童年的记忆,耳畔依稀萦绕着一个名词-供销社。记住中,当时我幼小的身影也曾来回穿梭其间。我幼小的心灵感觉偌大的一个供销社有些空荡荡的,记住有些模糊,只记得那展柜上的商品不多而且都有点古董的感觉。里面的灯光也有些昏暗。现在供销社的面貌基本完全被颠覆了。由一个变成了五六个小店面,由国营变为了个体经营。商品的品种变繁多而且门面变得更加敞亮了。不言而喻,不难看出我们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也提高了,物质需求也增长了。这种个体经营模式也更适应了人们的人生观个价值观的发展水*。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还没有*思想的观念和觉悟而且人们的趋利性更趋向于金钱和权力。纵观这几十年的发展这种趋势越发明显。说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副作用似乎有些不恰当,或许说这是社会发展的水*限制了教育水*,影响了人民的素质水*。

  看着脚下的路慢慢由黄变灰,少了些风尘仆仆,多了些*坦舒心。镇上的小洋房也如雨后春笋,慢慢取代了黑旧歪斜的老木屋。这些面小洋房也更注重外表了,不再是红砖残露,水泥粉面。个个都安上了磁砖,显得分外夺目。房子好了车子有了!记得我只有五六岁时,当时有自行车的也没有几家。没过两年自行车几乎是每家每户必有的。当时,谁家要是有摩托车就算有钱了。看着人家骑摩托车,我就会羡慕好一阵。因为我至今还没机会学骑摩托车。这几年镇上有轿车的人也渐渐多了。没上大学之前我一直觉得能买的起轿车就很有钱的行为。来到沈阳后发现我错了,其实有车也不是难事。

  随着求学轨迹的不断变化和要求,我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对家的感觉全在我的记忆深处,回忆的画面似乎已跟不上时代的变迁,已不能反映家乡的现貌。记得镇上卫生院附近的一片老房子在一场火灾中化为了灰烬,据悉,火灾的原因是因一个单身汉醉酒后,不小心引起的。那一片都黑炭堆成的废墟,真让人惋惜!不过在改革的春风吹拂下,*的关怀下,不到半年时间这里已经洋房林立了。此景更胜当年呀!

  历史的年轮碾过,苍老了往昔的德胜舞厅,记得小时这里歌舞升*。每当夜幕降临这个古老的小镇时,往来于此的人络绎不绝。几年后这条街上又出现了好几家卡拉ok,渐渐地,舞厅就没落了。这个过程中,我的邻居当年也承包过一阵,但好景不长。不几年就将其转手给了其他人,现在这里变成了一个五金店,还卖水泥。生意还挺火的。

  寻觅着古老的足迹,追忆着流逝的历史。在、镇上有着好几处危墙,说是危墙,但人们并不将其放在眼里,依旧健在,只是有些被拆了建房子。又有些方砖老堵被列入危墙行列看着老墙的减少心中总是有些不舍,但小镇的发展改革的要求,人民生活需求要求这一切必须进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各大家族也不断对自己的祖祠进行修整重建。不仅如此,里面配有电脑,qi牌桌,报馆,*时供人们娱乐,丰富了祠堂附近居民的业余生活。一改了祠堂,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了面再没有顽固不化的老头,再也没有神秘的禁地,古老的家规……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悠闲的记忆里,深邃的烙印着改革的痕迹,我们这代人有种承前店后的骄傲,却也含着无奈与遗憾,记得我们小学三年级,的离开中心小学本校区到一个木质结构的学校上课,这是一座古老的房子,木桩已被岁月腐蚀了根基,木制的墙板布满了无数被冲洗后留下的凹槽。有效地我们并没有因环境而又自卑与不乐。依旧将童真洒满了这片土地,将快乐的三年级留在了这。四年级我们又辗转来到另一座老房子了,这是个土墙建筑,木质地板。比三年级那更有学校的感觉,或许这种感觉我现在才有。当年没哟一个人谈论学校设施怎么样,当时的我们除了学习,考虑的最多的如何养蚕,抓蝌蚪,小青蛙…. 着这里我们见证了98洪灾。当年那些老建筑就在河畔,都经不起喝水的亲吻,为安全起见校领导决定我们停课放假更让我们兴奋的是期末考取消。五年级我们又重新回到了母校的怀抱,但我们没有被安排进新教学楼,在旧教学楼有度过了快乐的五年级,;六年级我们终于如愿,到崭新的教学楼上课了。这时的操场表达了,是原来的两倍。而且我们还有了让我们自豪的塑胶跑道。这么好的跑道,中学都还没有啊,而且知道后来我市高中念高中是,美丽的高中校园内也没有,直到我们毕业了才听说我们高中更建操场才有了自己的塑胶跑道。

  新菜市场建成后我发现里面卖的菜比以前多了,买菜者带回的菜也更多更营养。以前卖牛肉的人不多现在卖牛肉羊肉的摊主就有了好几家,走上大街感觉现在的大姐是彩色的。特别是年青人,发型多变,衣着新潮,连手边的宠物也让人眼睛一亮。

  改革的三十年,我见证了二十年,这三十年的变化,这二十年的发展是让人欣喜的,祖国的二十年发展也是让人自豪的,我相信祖国的未来将会更美好。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3

  xx市,作为黄冈市区的一个县级区域,如今其规模已经为地市级,从其名字而言,我的家乡是xx市,而非xx县,近几年来,它作为“古老xx,魅力xx”的形象展现在父老乡亲面前,展现在大众面前,它是鄂东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显示之一。

  xx市城乡人口已经超过120万,它本是一个集老区、山区、贫困区于一体的农业大市,但近几年以来,在家乡人民的努力下,这里的区域经济正沿着又好又快的目标稳步进入快车道。

  截止20xx年,*进入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三年了。三十三年以来,作为湖北省重要城市安庆市有了前所未有过的积极发展。经济、文化、思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工业:“聚变”与“裂变”中壮大

  45个厂房气派、环境优美、经营火爆的现代化企业扎堆成4*方公里的工业园区,2个二级站组成的铁路运输枢纽,三纵六横共40公里的街道框架,五通一*的配套工程,功能齐全的各项社会事业项目,4个社区联手营造着和谐的社会氛围,组合成35*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在形成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了xx强市富民的希望区。

  xx开发区经历了16个年头的开发建设,总共花了15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28亿元的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初步形成了冶金机械、汽车配件、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六大工业体系和汽配等三个产业群。20xx年,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9.85亿元,利税5740万元,在xx经济总量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4%和25%。今年一季度,产值、税收两项主要指标同比分别增长60.6%和39%。

  xx的工业,基本形成了以开发区和三个工业园区为主,以乡镇为补充的区域发展格局。这种发展格局的形成,从一般意义上讲,靠的是xx市委、市*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总体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实行了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部门,一名责任人,一名民警的“六个一”领导举措,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和一系列奖励政策。然而,说起xx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聚变与裂变合作引发的能量” 。

  所谓裂变,指的是国企改革;聚变则是指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

  xx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起步较早,力度较大。到20xx年,完成民营化改制的国有企业达106家,占应改制国有企业的79%。加上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全市企业改制面达90%以上。共卖断资产10.56亿元,卖断职工身份19954人,置换职工身份15560人。国企改革改制,爆发出一股强劲的裂变能量,xx人把这种能量称之为“一个企业倒下去,一大批同类企业崛起来”。所以他们对国企改革改制的体会很深,深切感受到“国企改革改制的过程,就是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发展壮大的过程”。

  三环汽门公司,曾在很长时期内一直是xx工业的支柱。后来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变化和国内同行业的冲击,一度步履维艰。改为民营后,活力来了,奇迹也产生了。20xx年,他们采取由外方控股的办法,与德国勒马公司合资,并引入西方管理机制。德方追加投资5000万元,装备一个全自动化车间,新建一栋6000*方米厂房,新上三条自动化轿车汽门生产线,并计划5年内共扩大投资6亿元,把三环建成全球第一家规模最大、汽门品种最齐全的专业化生产基地。三环的发展,使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频频诞生。

  湖北力美公司系xx第一家由台商全资收购的汽配企业。几年来,这个企业的卖断,不仅发展壮大了自身,其产品全部与国内的一汽、二汽等重点汽车制造公司配套,10多种产品获省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的电磁排气制动阀系列产品获国家实用型专利;而且分化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原老厂的一批能人纷纷自立门户,三年中办起了诚悦机械、宇成汽配、奥申

  汽配、纳福传动等20家民营企业。这些中小民营企业的蓬勃兴起,与那些通过改制后获得壮大的大企业一起,使xx的汽配产业堂堂正正地进入全省50个重点产业集群。

  就这样,xx市在汽车配件、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食品、电力能源等产业和商贸领域大刀阔斧地改革改制,强力推动着全民创业热潮的兴起。原企业中的技术、销售、管理人员在卖断和置换身份后,成批成批地自立门户。他们充分自主地发挥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练就的能力和所掌握的市场等优势,围绕从事过的产业,或按同类产品扩展,或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或另辟蹊径新开门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仅20xx年一年中,xx就新发展私营企业180余家,个体工商户2000余户。

  体现聚变效应的招商引资,也给xx的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到20xx年底,xx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126个,固定资产到位资金11.8亿元,其中,当年新引进的项目80个,实际到位资金7.59亿元。华新水泥落户xx,实现了xx引进国内500强企业零的突破。

  20xx年引进河南老板周迎春先生兴建的兴业钢铁炉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武钢、鄂钢、冶钢等大型钢铁集团在华中地区唯一的冶炼原材料配送中心。其占地面积411亩,总投资11000万元,分两期建成。一期于20xx年初建成投产后,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上缴税收3800万元。今年二期建成投产后,成为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二大企业,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税收过亿元。与之配套的相关企业,构成了xx第一个冶金机械产业年产值跨20亿元的主业集群。

  裂变与聚变同时爆发出的能量,体现出的效应是xx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70.34%;完成工业增加值9.05亿元,增长22.8%;产销率达101.36%;规模工业企业达102家,同比净增24家,是十年来增加户数最多的一年。

  (二).城市:投入与产出的互动

  xx的城市变化给人“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感。xx在黄冈率先实现了主要街道刷黑,率先提出了建设宜居、宜商、宜游的省级园林城市目标。2002年,xx市委、市*请来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城建专家、教授,按照“山水园林城市”、“大别山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格局定位,花了130万元对xx市的城市规划进行修编。紧接着,一个放开胆量,放开手脚,放开大步经营城市这样一个体现空前思想大*的设想从规划中走向了实践。他们经营城市是全方位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一起拿出来经营。

  近年来,xx转变观念,不是单纯抓城市建设,而是把城市当作经济实体来经营,向城市要产出,从经营城市中得到建设城市的资金。*每年直接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仅400万元,连供城建城管人员的工资和一般开销也不够。然而,这六七年中整个新老城区建设和改造的投入却达5亿元,其中有2.7亿元来自于经营城市。xx市“四大家”办公的新大楼是黄冈10县市中最好的,但新大楼并不是*投钱建造,而是通过置换,由开发商还建。老城区内原25个部门的办公楼,全都面向社会公开挂牌拍卖,由开发商进入,采取还建或变现后自建的办法,实现了搬迁,既为老城区腾出商贸空间,也加快了新城区发展,还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无形资产经营也走出妙棋。陵园路中段冠名权拍卖后改名融辉路,所得470万元用于道路刷黑。步行街因电费问题,每天晚上10点关闭路灯,全街一片漆黑。后将沿街路灯改建成灯箱广告位出租,由商家付电费,*不再花一分钱电费,每年还可收取租金48万元。xx城市建设规划好,思路开,基础实,机制活,得到国家开发银行肯定,成为我省继武汉、仙桃、大冶后,第四个获得开行城建贷款支持的城市。20xx年,xx城建投入达到3.2亿元,创历史新高。

  经营城市的结果是使城市建设资金出现了良性滚动的态势。鄂东最大的建材市场、两条步行街和一片连一片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在老城区相继耸立起来;以行政、文化为主要功能的新城区,25个部门的高层办公大楼,竞相竖起。如此一来,整个xx市区的城市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同步扩展,市区面积由原来约10*方公里发展到23.66*方公里,绿化率达到33%,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经营城市,实现了由投入向产出的转化。

  此前的xx市,每年的房地产建安税收、集贸税收和*调控的土地出让金三项收入各为100万元。现在,房地产建安和契税5000多万元;集贸市场税4800万元,且每年还在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调控土地出让金收入达5100万元。这三项收入合计突破了15000万元,形成了xx城市建设资金新的来源。

  近7年来,xx市用于整个城市建设的资金达5亿元,除靠经营城市所得27000万元外,还有向上、向外争取项目这一大块,其所占城建投资的比例不足50%。20xx年,他们在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中,共完成各项建设投入3亿余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十大市政工程”和“九大绿化工程”完成投资6405万元;城区5条主街道刷黑7.3公里、12.2万*方米;金桥广场、烈士陵园、将军广场、护城河一期整治等工程如期完工;垃圾场迁建、金通湾新区启动、神光花园建设、京广大道硬化等重点工程均按计划推进;新增城区绿地面积8万*方米,建成区绿地率提高1.5个百分点。一年中在城市建设方面办了这么多实事,如果没有经营城市这一招儿,那是很难想象的`。

  xx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过程,也是给市区内22万居民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过程。项目引进,直接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房地产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拉动了市区的商贸业。二者不仅帮助32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而且还新增4500多名农村居民进城就业;带动近5000名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进入医保;101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补贴金;推进了农村危房“福彩安居工程”的实施,解决了3100人的住房困难。

  (三).旅游:“绿色”、“红色”与“古色”异彩纷呈

  “人间四月天,xx看杜鹃”。

  xx有十分丰富且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

  巍巍大别山绵延其境内约3000*方公里,群峰耸立,集雄、奇、险、秀于一体。特别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龟”的龟峰山风景区内,不仅有能代表xx山景的奇山险谷,而且还有成万亩一片的天然古杜鹃花海,堪称“*第一杜鹃山”;加上被称为“百鸟家园”的道教圣地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传说“九龙缠顶”的九龙山地质公园等,构成了xx的山中乐园。境内的巴水、举水两大河流和253座大中小型水库,如条条玉带和颗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形成了xx的水上胜景。

  xx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领导的黄麻起义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革命时期起,xx共有13.7万人参加革命,在册烈士12532人,诞生了王树声、陈再道、*、王宏坤等28位将军。境内现保存着的烈士陵园、乘马岗会馆、王树声故居、苏维埃*旧址等数十处革命遗址,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构成了xx具有传奇鲜红色彩的旅游景观。

  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xx旅游资源的又一组成部分。这里有吴楚柏举之战古战场遗址,有麻秋和麻姑的传奇故事,有魏晋一代文豪曹操亲临龟峰题写的对联、唐太宗李世民登龟峰留下的“能仁寺”御笔、唐杜牧和宋苏轼曾饮酒赋诗的遗址杏花村、明李贽著书讲学的遗址*,还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赋诗,*、*视察xx时签名及留下的故事等等,加上移民文化、村名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等,构成了xx旅游的古色古香。“绿色”、“红色”、“古色”,“三色旅游”,异彩纷呈。

  xx市委、市**思想,更新观念,高瞻远瞩,科学谋划,把旅游资源当成经济资源开发。共投入资金1.2亿元,开发出“三山”(龟峰、五脑、九龙)、一村(杏花村)、一线(红色旅游线)七大旅游板块,打造生态观光游、人文游、红色旅游、休闲避暑游、寻根游、乡村体验游等六大旅游产品。同时完成了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杏花村等四大景区的规划评审;进一步完善龟峰山风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杏花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推进五脑山森林公园开发,重点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龟峰山创建为国家AAA景区,五脑山创建为国家森林公园,实现旅游发展新突破。特别是投资2600多万元改造、扩建烈士陵园、乘马会馆和革命历史博物馆,出台优惠政策促景区农民搞“农家乐”,这一切明晰的思路,有力的举措,打造着xx经济发展的新热点。

  “借交通线,打旅游牌,唱经济戏,富老百姓”。这是xx市委、市*抓旅游业的一大宗旨。

  20xx年,全国人民迎奥运,中华民族添喜庆。20xx年,也是xx人民的喜庆年、吉祥年:沪汉蓉快速铁路建成通车、大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武麻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大京九的电气化改造,xx将成为*境内又一个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城市;同时大别山电厂并网发电。

  开发旅游,举办杜鹃文化旅游节,就是抢抓这一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选择杜鹃花作为xx文化旅游节的品牌,是因为杜鹃花浓缩了xx文化之精华,寄托着xx人民无限的精神向往。举办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公益性城市形象代言人,开全国县市先河;以杜鹃为节会标志,叫响xx品牌。一方面以节造势,提升xx文化、旅游知名度;一方面以节会友,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借助办节会契机,xx全市正掀起招商引资大比武热潮。今年一季度已新引进项目12个,总投资达6 . 8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8个,创历史同期之最。

  (四).农村:特色产业与劳务经济比翼齐飞

  作为有120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市和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如何破解?xx市委、市*重点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二是抓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

  xx把发展特色产业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经过近10年努力,打造出九大特色农业板块。粮食生产方面,xx成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经济林开发,打造出盐田河“全国板栗第一乡”,全市板栗总面积达75万多亩,年产量1.28万吨;蚕桑板块总面积8.5万亩,被商务部定为“东桑西移”项目试点地区;畜牧板块总产值6.5亿元,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全省畜牧生产大县(市)”;药材板块总面积2.5万亩,福田河镇种植菊花2万亩,被誉为“全国菊花第一镇”;传统的老米酒得到深度开发,成为亿元大产业,已发展配套优质糯稻生产基地3万多亩。据统计,特色产业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九成。20xx年,xx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大关,达到3062元,同比增收381元,增幅为14.2%。农民收入增长快,得益于劳务经济。全市50万农村劳动力已有30万从事非农产业,打工年收入达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了65%。具有本地特色的8大农业板块和30万农民工形成的“打工经济”,成为xx农村经济的两大亮点,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xx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以“打工经济”为带动力,有力地把农村经济引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1亿元,同比增长

  8.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3062元,同比增收340元,增幅为12.7%。农村经济从特色产业起步,围绕扶贫开发做文章,在xx已坚持走过了10年的历程。现在形成的8大板块,连成了5条产业带,总面积达66万多亩。其中优质稻板块25万亩,年产量达46万多吨,优质小麦板块10万亩,年产量30000多吨。此两个板块总产量近50万吨,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蔬菜板块12.7万亩,其中大棚蔬菜50000亩,年蔬菜总产量达60万吨;板栗板块集中打造了盐田河“全国板栗第一乡”,以盐田河为主板,向四周发展,总面积达50000亩,年产量达1.28万吨,系列收入7000万元;蚕桑板块总面积为8.5万亩,50000多农户从事桑蚕业,蚕茧年产量为40.5万公斤,产业系列产值达1亿多元,被国家商务部定为“东桑西移”项目试点地区,其中“万亩生态桑园基地项目”被正式立项;畜牧板块已初步形成了麻中的猪、麻东的牛、麻北的黑山羊、城郊的家禽各具规模的养殖格局,总产值达6.5亿元,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全省畜牧生产大县市”;药材板块总面积达2 . 5万亩。“菊花之乡”福田河镇被誉为“全国菊花第一镇”,面积为20000亩,年产量达2200吨以上;老米酒板块集中在木子店、张家畈、三河口等乡镇,酿造老米酒的农户达40000余户,已发展老米酒原料优质糯稻生产基地30000多亩,年产老米酒10000多吨,产值突破亿元。xx可耕用土地为81.65万亩,8大板块占其8成以上,占农业总收入41.1亿元的90%以上。

  xx农村经济收入的另一大来源是劳务收入。

  89万农村人口的xx市,拥有50万劳动力。其中外出打工的人数达25万人,加上在本地从事非农业的50000人,合计有30万劳动力从事劳务经济,年收入达22亿元,与农业总收入之比为53.5%,人均突破2000元,占年人均纯收3021元的66%以上。

  如此收入规模,理所当然地成了xx市委、市*紧抓不放的重点。他们把“劳务经济”与工业强市、产业固本一起,当作xx摘掉贫困帽子,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又好又快地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渠道之一。其能够体现实效的举措就是抓住农村劳力的培训和转移。

  近些年来,他们抓住上级组织实施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技能就业计划”、“巾帼家政培训”等机遇,办起了10个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坚持走自主创新培训、转移农民工的路子,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温暖工程”,共培训农民工10万多人次,仅20xx年就新增培训、转移劳力12000人,同比增长5.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xx海员”已成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现在,xx成立了专门培训海员的“海员培训中心”,采取学、训、送、管四位一体的经营办法,被中远集团作为海员培、送基地。xx现有农民海员1321人,今年又有300名农民即将通过培训从事海洋运输劳务。农业和劳务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去年,xx贫困人口减少

  4.3万;与通乡镇、通村公路建设相配套的建设资金得以保证,新建县乡道22公里,硬化通村公路550公里,使总里程达到1200公里;已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3100口沼气池建设;完成基本农田土地整理9万亩;完成德援项目新造林1.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2万亩;完成185个新农村村庄规划;新建和改造村级组织办公场所370个。新增“万村千乡”农家店121家;1.4万户、3.2万人农村特困对象享受低保,并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4.3%,共兑付补偿资金3200余万元。

  (五).六大特色农业带:

  蔬菜、板栗、蚕桑、畜牧、老米酒、菊花

  xx围绕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努力打造“一乡一特”、“一乡一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特色产业协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探索订单农业。目前,全市“六大特色农业产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5)

——家乡的变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3篇

家乡的变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

  一、调查内容

  在二十多年前,即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家乡的居住房子,并不是像现在所看到的楼房,而是多属于瓦盖的房子。这种瓦盖的房子大多数是以整座的形式建造的,其坐地面积为一百多*方米,有四个房间、一个大厅和一个天井。其地基也不像现在由钢筋混泥土筑成的,而是都是大理石那种石柱来当支撑房子的地基,其房顶是用木的柱子支撑的,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以前的老房子。人们留那个天井是为了采光,可以让房子明亮,也有助于空气的更新。四个房子是分成两排,分布在整座屋子的两边,中间隔着的是个大厅,四个房子中其中有两个是主房,两个偏房,偏房相对与主房略小,一般一个用作厨房,一个当作房间。整座房子看起来是对称的,给人井井有条的感觉。这是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甚至之前的人们的居住的房子的风格,一个家庭的人聚居在一起,别是一番滋味啊。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家的经济增长了,家乡的人们的生活水*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我们那里的经济不是那么发达,不过温饱问题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大体上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也正是这种经济的提高,人们与外界的交流的增强,人们的观念也有了转变。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家乡人居的房子的风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几个时期的转变。我要介绍的是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对于家庭居住问题的转变,以及介绍伴随着这些转变而一路走来的建筑劳动人民的情况。

  我将要介绍的建筑工人,主要是建造家庭住房,就是那么普通老百姓的住房,不是那些承包大型建筑的建筑团体。家乡的家庭住宅,由于人们不想住得那么高,其房子一般都只有两三层楼高,其规模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些楼房的规模并没有那么大,针对于这种规模不大的工程,家乡出现的建筑工人队也和我们*常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见到的工程队不同。首先,是他们的工人团队的规模不同,相对小的工程,其队伍当然没有那么大规模工程的人员规模大。他们是围绕一个工头聚集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工程是由工头去接的,工头找到项目后,他才会去联系那些师傅、小工、和泥的工人,他们才因此聚集到一起。他们不像今年上春晚的那些建筑工人那样制服统一,他们去上工的时候,和*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提高,就算是在XX年这样的经济危机的时候,他们的工资还有有所提高,因为我家乡的经济情况不一样,他们在大城市大批失业的情况,却看到了有些建筑材料的减价,所以有些人就借着这样的机会来建筑他们的家园,当然这使得这些家庭式的建筑工人没有遭到失业的结局。这也是农村地区与城市不一样的地方。

  在这些建筑工人的主导下,特别是在那些公投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建筑的风格也发生了几个时期的转变。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房屋多是以瓦盖房子为主,钢筋混泥土的房屋还未走进家乡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当然是得利于改革开放的政策,钢筋混泥土所建造的房子慢慢的走进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得到家乡人们的青睐,因为我们那里是靠海的,当然就不可避免的有台风,虽然台风很少在我们那里登录,不过有时受到台风的影响很大。当风力比较大时,那些瓦盖的房子会经不起狂风的吹刮,“年老”的房子就会被掀顶或是墙壁被吹倒,所以用钢筋混泥土建造的相对牢固的房子自然得到人们的青睐,自然而然的他也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到十七、十八年前为止,即在1992、3年建造的房子多是整座,每层楼就如前面讲到的那种四房、一厅、一天井,两边对称的那种构造,只是他们的房顶是钢筋混泥土的。在钢筋混泥土刚刚走入我们生活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当然是在之前房子的格局上建造起来的,由于其地基是使用钢筋混泥土的,其地基比起石柱来的要牢固,由于钢筋的连接,使用这种钢筋混泥土建造的房子比较牢固,不易倒塌。

  大约在同一时间段,也伴随另一种风格的产生,其名字就叫“独脚屋”(有点直译的,也有点不标准),顾名思义,这种房子比整座的要少一些,而且刚好就少了一边上的两个房间,只剩下两个房子和一个厅、一个天井,刚刚好不对称了,也就是这个原因,才会叫这个名字“独脚屋”,由于经济的推移,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也不那么讲究了,不要求房子两边的对称,一楼的房间少了,人们往上发展,建出来的是楼房,虽然不高,但是土地的使用效率提高了。

  到了之后,大约六、七年前开始,又一个时间段的风格出现了,这种风格的房子被称作“*房”,这种*房较之前的“独脚屋”而言,小了一半,一楼只剩下了一个厅和一个天井,厨房就设在中间,从门口走进去,经过一个天井,就可以看到厨房,厨房没有什么墙壁遮挡的,就暴露在外面,再走几步就到了大厅了,而房子都转移到了楼上,大家同样是往上发展,不过房子相对建得要高了一些,不过依然留有一个天井,供采光之用。

  过了一两年,即在05、XX年的时候,人们的想法又有了一些变化,人们虽然还是建*房,不过布置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他们不留天井,而是把屋顶都盖封了,这是因为封了之后,房子看起来大了许多,其利用率提高了。这时候仅仅是把屋顶改成全封闭的,其布局还是没什么大的变化。

  到了最近这些年,人们对于全封闭的*房又有了新的想法,就是把大厅移出来,使得一走进们就是大厅,后边作为房子或者厨房,其中间用楼梯隔开,使前面和后面形成了两部分,当然楼上还是房子,不过这样的房子看起来不会那么暴露,客人在外面坐的时候不会看到里面,感觉给房子的主人留了一些面子。而且有些人会把“独脚屋”那个格局的房子建成两间像这样的*房,“独脚屋”是有两排的(一边是房间、一边是大厅),刚刚好可以建成两间这种的*房。而这种风格一直到现在,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变化。

  二、实践报告分析

  我对家乡的企业了解不多,其行业的数据就更加不得而知了,原因就是没有老师你所说的那种关系可以找,一个没有关系的人,怎么可能会对那些企业了解那么多。所以我找了我比较熟悉的,家庭建筑这方面的事谈谈,这些是我可以看到的.,而且因为这类建筑的建筑工人的特殊组成,我也能向我认识的亲戚邻居们询问。虽然亲戚邻居们不是那么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过对于这种家庭住房,他们还是比较清楚这些年来的变化的。而且我对我生活的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选择这方面的事谈谈。

  对于那些瓦盖的房子,是延续以前的建筑风格,有着古代的色彩,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过也是拘于人们的观念和经济的发展,首先,人们继承前人留下来的东西,是对前人们的尊敬。其次,也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当时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不发展,当时在家乡比较落后的地方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那些由钢筋混泥土建造的房间。

  我的家乡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一个农村地区,那些用于建筑用的钢铁都是出其他地方运来的,而不是有我们自己生产的。随着广东被*同志列为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地,家乡的交通情况得到了改善,特别是于外界交流的公路,虽然那条公路不宽,但是却使得输入钢铁成为了可能。钢筋的输入给了楼房建设一个前提,因而当时比较富裕的人就开始从瓦盖的房子住进了楼房。不过房子的布局依然没什么变化,还是遵从以前瓦盖时的布局。这是经济带来的第一个变化。

  而“独脚屋”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出现也是有原因的,资金充足的那些人们在当时建造的是整座的,这是正常的。不过那些资金不足的,怎么办呢?他们孕育出了一种新的想法,那个想法就造就了所谓的“独脚屋”。他们将“整座”的房子删去了一边,本来是对称的三列的屋子,被去掉一边后,明显变得不对称了,也就是“独脚”了。但是这只是资金的问题,所以看到的结果只能是这种房屋较整座的而言,只是少了一边,占地面积小了,其布局而没有什么变化。以上两种风格的房子是宽裕的人建造的,然而穷人不可能那么容易暴富,攒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也就使得这两种风格延续了十几年。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他们的工资也有所增加,不过在同时,物价的上涨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之前攒钱准备用于建房子的人,由于农民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物价的上涨比起他们的攒钱要来的快一些。根本很难存很多的钱,而且存的钱也很容易贬值,因为物价的上涨不会考虑这些农民的,而是以一个国家的经济为标准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地区的发展都能跟上。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物价也在无时无刻的提高,在一个农村地区想要攒够钱来修建房子是很难实现的,除非他们是突然暴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比较贫穷的人在多年之后也有了其他的做法,他的理念是“存钱难,还钱容易”。他们选择先向他人借钱,再慢慢的还钱。有点像现在的贷款购房制度,不过他们是借,向亲朋好友、向邻居先借,等以后赚钱后在慢慢还,一般向一个人借钱都不会太多,所以还起钱来也比较容易,他们会有计划的归还所借的钱。当然这样也是有缺点的,因为同样是不富裕的人,就算是向很多人借钱也还是很难借到那么大的数目。他们出于减少地皮和地基的成本的缘故,他们引领了一种新的风格的出现,就是*房,*房所占的面积大约是“整座”的三分之一,“独脚屋”的二分之一,其地基和地皮的成本也降下来了。同时由于占地面积的缩小,他们往上发展,其一楼作为客厅,厨房等用,而楼上则作为房间给人住。尽管小了,不过还是沿用“整座”、“独脚屋” 的风格,即留了一个天井由于采光之用,即出现了前面所说的第三种风格。

  前面所说的主导因素相对偏重于经济因素,之后的主导因素偏重于人们的观念。

  20xx年开始,*房的布局的转变是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他们不再想要留着天井采光,而是把屋顶都盖成全封闭的。增加地板的可用面积,特别是楼上的,因为全封了之后,楼上的空间变大了许多,可用的空间也增加了。对于比较穷和人口比较多的人来说,大一点的空间相对采光要来的更加有吸引力。因而屋顶全封闭的风格伴随着人们的这种观念产生了,但这只是偏重于增加楼上的可用面积。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传递,家乡的房子设计者根据家乡的风格,综合外面的一些格局,又对这些屋子的布局进行改进,他们不再把大厅留着最里面,而是把大厅移到接近门口的那种风格,接近门口的大厅相对于全封闭的房子而言光线好了很多。中间用楼梯和一面墙把前后隔开,让里面的东西不容易让在外面坐的客人看到,所以迎合了多数人的口味,使得这种布局成为了主要的风格。有些用于“独脚屋”的地皮也会建成两间这样的*房,这也是有些根据的,这是因为以前计划生育的国策在我家乡落实得不是那么完善,很多家庭的人口都很多,那些父母们考虑到他们的孩子长大后的分家问题,就把屋子建成两间。我们农村的人有时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只是考虑的有点远了,不过这也不能说什么,因为也是正常的。

  三、展望

  这是家乡目前的家庭式住房的格局,多种风格并存着。不过我相信我的家乡的建筑风格会发生转变。

  一、我家乡目前的经济还不发达,拘于缺少天然的矿物资源,所以家乡的工业还很不发达。相对于工业的不发达,自然能想到,家乡的环境污染相对那些大城市而言要好很多。而且现在正在修建一条经过我家乡的高速公路,现在这条公路虽然还没有竣工,但这条公路相对于我们之前行使的那条公路要大很多,相信在这条公路的影响下,我家乡的经济会发展起来的。

  二、虽然没有矿物资源,我们那里却是沿海的,我们的海边到现在都还没怎么开发。海洋是一个天然的储存室,海水里富含的多种矿物质,如果有人投资发展的话,相信会给我的家乡带来快速的发展。

  三、作为一个农村地区,大家也可以想到有很多的劳动力,因为现在家乡不是那么发达,工厂、企业都比较少,所以他们都出外到深圳、广州工作。国家加快经济的发展方式,那些企业、制造业一定会先从这些一级城市退出,往周边的城市转移。我的家乡也距离这些大城市也不是那么远,新建的高速公路的完成更能加强之间的联系。这些企业如果转移到家乡,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家乡的发展,也可能会吸引一些管理、技术方面的人才。这样会带动家乡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投资者对其他行业的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将会导致人们的住房问题转变,首先的,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地皮的上涨的,地价的上涨就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将会往天空发展,占地面积是定的,如果尽可能的向上发展,就能更好的利用这块地。所以在经济发展的以后,家乡的房子会比较多的是比较高的楼房,而目前的这种家庭式的、规模很小的房屋会减少。

家乡的变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

  一、实践目的:通过对朝阳的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出朝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经济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朝阳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经验。并为将来的朝阳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实践过程:

  实践安排:①从报纸、新闻、网上查询资料文件;②走访个别乡镇,调查相关部门;

  实践时间: xx年寒假。

  实践地点:朝阳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三、社会实践内容:

  1、五年来家乡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xx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6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增长45.1%;国地税收入完成67.7亿元,增长4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亿元,增长60%,实现了“奋战三年、再造朝阳”的首战告捷。回顾过去五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各种要素制约的新考验,我们朝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实现了“xxx”规划的高起点开局和高质量运行,连续三年在省*工作指标考评中进入前三名,绘就了朝阳历史崭新的篇章。

  2、五年来城乡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

  五年来,我们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突破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全面展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两年保持下降态势,空气质量优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还主张还林还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种果树,城市的绿化建设更是无以言尽。我市还先后获*优秀旅游城市、*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殊荣。

  3、五年来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改扩建医疗服务用房30万*方米,覆盖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县乡三级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4、五年来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新农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00元,以村、家庭人口为单位参合率分别达100%和93.5%。25万城镇居民开始享受全民医保。派驻1337位(次)名医进行下乡义诊,4.6万农民群众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5、五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心城区、县(市)区*所在地、农村非农业人口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436处,彻底结束了重度缺水群众取水远、吃水难的历史。通过项目扶持,有效改善了2万多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生活水*进一步提高。就业、社保、扶贫等工作全面完成预定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4.02%。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实现10700元、4940元和370亿元,分别增长18.8%、19.6%和16.8%。

  6、五年来家乡的教育取得的成就:七是新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17所,新增寄宿学生2.55万名。全部免除了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提高了1.08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贴标准。全市新建普通高中7所,对原有高中和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行了改扩建,基本实现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城镇化;大力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撤并农村中小学807所,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78所;新组建了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在校生实现倍增;*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实现招生,朝阳师专迁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教育事业已整体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6)

——家乡环境变化调查报告3篇

家乡环境变化调查报告1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负相关因素。舒塘村是一个乡下小村,十年以前这里有山有水,河水清澈见底,溪边小鱼嬉戏,那是一种现代人都十分羡慕的生态状态。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溪里鱼儿绝迹,臭水沟瘴气难闻,农药包装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泛滥。最近由于降水极少甚至出现河水干涸的现象。对于这十年来环境的变化,相信看到这变化经过的人都会感到十分的愧疚。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处理好占我国土地面积相当大比例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中之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认识,并采取合适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

  舒塘村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农闲时的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太多工业企业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

  在调查过程中发出的1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0%。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舒塘村,80%的人是在溪里提水作为饮用水,但是对此99%的人对此有一定程度的担忧,他们认为农药调水许多也是在溪里,导致很多人就近把农药包装也丢在溪里,致使水中也会或多或少含义农药的成分在里面。而1%的人认为这不足担忧因为溪中有沙石,沙石是对溪水最好的清洁。由于用水的紧张,我们知道89%的人是在溪中洗衣或其它生活用水。

  差不多99%的村民对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

  与污水相对应的另一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77%、10%、7%。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一些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水等的侵袭后腐烂堆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积累。由于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对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赖降低,许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另一项潜在的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就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潜在是由于这些影响在短期内是不明显或是看不到的,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随着近几年各项农药产品的大量出现和性能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农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在调查过程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为庄稼除虫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间地头进行劳作,现在则在庄稼仍为幼苗时就喷打农药进行根除。农药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质都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雨水等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在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进程中是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的。

  在做完这项调查后,发现舒塘村的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月累,对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对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对于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甚末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只要是方便,怎末会把一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呢?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二、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

  21世纪注定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方案。

  在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后,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制定相应的法规来明确责任,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治,从强制的角度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农药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产出水*的重要途径,如果要求农民停止或减少对其的.使用是不现实和可行的,农民不会为了抽象的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放弃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这种依赖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研发出新的环保无机或对土地生态危害小的产品来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化肥,这既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从源头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控制。

家乡环境变化调查报告2

  一、调查的内容概况:

  (一)水污染

  我的家乡在这个*凡的村落,村外有一条小河,自我记事以来,这条小河一直都在,河水很清澈,可以洗衣服,用来灌溉,夏天的时候偶尔还有小孩子在河里洗澡。这条小河有一条支流经过隔壁村,以前这条支流与主干道的水一样清澈见底,但时光荏苒,这条支流也不复原来的模样。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主要废弃物有:煤渣,家禽、家畜的粪便、白色垃圾,破旧衣物等。由于所处的地方是农村,附近没有垃圾处理厂,人们也没有处理垃圾的措施,所以大家都将生活垃圾,废弃物,生活污水排放到这条支流里,或者倾倒在岸边。

  据调查统计,涧李行政村共有160余户居民,其中110余户居民还在使用煤炭作为燃料,70余户居民家中饲养禽畜,40余户选择将禽畜粪便用作肥料,余下选择将粪便倾倒在河边。对于白色垃圾,废旧衣物等废弃物,60余户选择将其扔到离家较远的空地,例如河边;其余选择就近燃烧处理。

  时间长了,由于煤渣、白色垃圾中含有有毒物质,河岸的有些地方已不再生长植被。支流的水如今变得乌黑,隐隐发散出臭味来,而且河面生长着大量的富有藻类,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景象看起来十分不美观,尤其是下游的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如今已经没有人在这条河里洗衣服了。

  居民将垃圾倾倒在河边。

  (二)河流现状

  涧李行政村的那条河流主干道的水体所受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但是近年来河流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河道变宽和河床降低,而这些现象都来源于人类活动。

  这条小河的地步主要是石头和沙,几乎不含泥土。沙是人们在建造房子是所用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于是人们为了节省造房经费,就自己到河里去挖沙,导致河底的沙石越来越蓬松。到了夏天,暴雨过后便是洪水,洪水轻易就将蓬松的沙石冲走,河水越来越深,洪水的冲击力增加,*的沙石也被洪水冲走,如今的河道已变为原来的两倍宽,河道弯弯曲曲,不似原来的比直美观。

  河上一直有一座桥连接着河的*,这座桥到如今一共重建过五次,如今的桥是一座矮桥,桥下有洞,不发洪水的时候,水从桥下流过,发洪水时,水还漫过桥面流过,减少对桥的冲击,这是我记事以来建的最好的一座桥。

  居民不正当行为导致河道变宽。

  二、实地调查后的发现:

  我们调查后发现,家乡环境污染来源于主要是居民将生活垃圾随意排放。而且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还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月累,对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村民们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性差,没有严格控制自己行为,依法办事,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同时地方*不重视对环境保护,只重视当前利益,而忽视未来的发展,只重视经济发展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没有严格遵守法定的规章制度。

  三、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针对上述环境污染现象,我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并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保护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里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减少白色污染,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

  总的来说人们、企业工厂、*部门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觉性,经济与环境都要兼顾,既要重视当前利益,也要重视未来发展。个人与企业工厂要严格遵守法定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通过这次对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我深入了解了家乡环境的状况,看到了经济蓬勃发展为家乡带来不好的一面,也针对这些问题,根据我所学所看,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今后,家乡的人们能够一起来改善家乡的环境,为创造更美好的家乡而努力!

家乡环境变化调查报告3

  舒塘村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农闲时的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太多工业企业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

  在调查过程中发出的1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0%。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舒塘村,80%的人是在溪里提水作为饮用水,但是对此99%的人对此有一定程度的担忧,他们认为农药调水许多也是在溪里,导致很多人就近把农药包装也丢在溪里,致使水中也会或多或少含义农药的成分在里面。而1%的人认为这不足担忧因为溪中有沙石,沙石是对溪水最好的清洁。由于用水的紧张,我们知道89%的人是在溪中洗衣或其它生活用水。

  差不多99%的村民对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

  与污水相对应的另一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77%、10%、7%。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一些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水等的侵袭后腐烂堆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积累。由于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对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赖降低,许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另一项潜在的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就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潜在是由于这些影响在短期内是不明显或是看不到的,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随着近几年各项农药产品的大量出现和性能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农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在调查过程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为庄稼除虫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间地头进行劳作,现在则在庄稼仍为幼苗时就喷打农药进行根除。农药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质都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雨水等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在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进程中是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的。

  在做完这项调查后,发现舒塘村的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月累,对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对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对于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甚末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只要是方便,怎末会把一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呢?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二、地方*的重视程度不够。

  如果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话,*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就是难辞其咎。地方*的意义在于进行合理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而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有*组织的各种科学宣讲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活动,但是落实的不尽人意,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对农民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未必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过详尽的调查,制定过保护的措施,更无从谈起维护。

  三、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

  21世纪注定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方案。

  在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后,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来明确责任,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治,从强制的角度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农药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产出水*的重要途径,如果要求农民停止或减少对其的使用是不现实和可行的,农民不会为了抽象的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放弃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这种依赖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研发出新的环保无机或对土地生态危害小的产品来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化肥,这既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从源头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控制。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7)

——家乡的变化社会实践报告3篇

家乡的变化社会实践报告1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朝阳的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出朝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经济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朝阳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经验。并为将来的朝阳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实践过程:

  实践安排:

  ①从报纸、新闻、网上查询资料文件;

  ②走访个别乡镇,调查相关部门;

  实践时间:xx年寒假。

  实践地点:朝阳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社会实践内容:

  1、五年来家乡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xx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6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增长45.1%;国地税收入完成67.7亿元,增长4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亿元,增长60%,实现了“奋战三年、再造朝阳”的首战告捷。回顾过去五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各种要素制约的新考验,我们朝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实现了“xxx”规划的高起点开局和高质量运行,连续三年在省*工作指标考评中进入前三名,绘就了朝阳历史崭新的篇章。

  2、五年来城乡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

  五年来,我们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突破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全面展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两年保持下降态势,空气质量优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还主张还林还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种果树,城市的绿化建设更是无以言尽。我市还先后获*优秀旅游城市、*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殊荣。

  3、五年来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改扩建医疗服务用房30万*方米,覆盖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县乡三级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4、五年来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新农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00元,以村、家庭人口为单位参合率分别达100%和93.5%。25万城镇居民开始享受全民医保。派驻1337位(次)名医进行下乡义诊,4.6万农民群众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5、五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心城区、县(市)区*所在地、农村非农业人口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436处,彻底结束了重度缺水群众取水远、吃水难的历史。通过项目扶持,有效改善了2万多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生活水*进一步提高。就业、社保、扶贫等工作全面完成预定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4.02%。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实现10700元、4940元和370亿元,分别增长18.8%、19.6%和16.8%。

  6、五年来家乡的教育取得的成就:七是新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17所,新增寄宿学生2.55万名。全部免除了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提高了1.08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贴标准。全市新建普通高中7所,对原有高中和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行了改扩建,基本实现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城镇化;大力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撤并农村中小学807所,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78所;新组建了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在校生实现倍增;*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实现招生,朝阳师专迁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教育事业已整体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8)

——家乡环境的变化调查报告3篇

家乡环境的变化调查报告1

  一、调查的内容概况:

  (一)水污染

  我的家乡在这个*凡的村落,村外有一条小河,自我记事以来,这条小河一直都在,河水很清澈,可以洗衣服,用来灌溉,夏天的时候偶尔还有小孩子在河里洗澡。这条小河有一条支流经过隔壁村,以前这条支流与主干道的水一样清澈见底,但时光荏苒,这条支流也不复原来的模样。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主要废弃物有:煤渣,家禽、家畜的粪便、白色垃圾,破旧衣物等。由于所处的地方是农村,附近没有垃圾处理厂,人们也没有处理垃圾的措施,所以大家都将生活垃圾,废弃物,生活污水排放到这条支流里,或者倾倒在岸边。

  据调查统计,涧李行政村共有160余户居民,其中110余户居民还在使用煤炭作为燃料,70余户居民家中饲养禽畜,40余户选择将禽畜粪便用作肥料,余下选择将粪便倾倒在河边。对于白色垃圾,废旧衣物等废弃物,60余户选择将其扔到离家较远的空地,例如河边;其余选择就近燃烧处理。

  时间长了,由于煤渣、白色垃圾中含有有毒物质,河岸的有些地方已不再生长植被。支流的水如今变得乌黑,隐隐发散出臭味来,而且河面生长着大量的富有藻类,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景象看起来十分不美观,尤其是下游的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如今已经没有人在这条河里洗衣服了。

  居民将垃圾倾倒在河边

  (二)河流现状

  涧李行政村的那条河流主干道的水体所受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但是近年来河流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河道变宽和河床降低,而这些现象都来源于人类活动。

  这条小河的地步主要是石头和沙,几乎不含泥土。沙是人们在建造房子是所用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于是人们为了节省造房经费,就自己到河里去挖沙,导致河底的沙石越来越蓬松。到了夏天,暴雨过后便是洪水,洪水轻易就将蓬松的沙石冲走,河水越来越深,洪水的冲击力增加,*的沙石也被洪水冲走,如今的河道已变为原来的两倍宽,河道弯弯曲曲,不似原来的比直美观。

  河上一直有一座桥连接着河的*,这座桥到如今一共重建过五次,如今的桥是一座矮桥,桥下有洞,不发洪水的时候,水从桥下流过,发洪水时,水还漫过桥面流过,减少对桥的冲击,这是我记事以来建的最好的一座桥。

  居民不正当行为导致河道变宽

  二、实地调查后的发现:

  我们调查后发现,家乡环境污染来源于主要是居民将生活垃圾随意排放。而且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还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月累,对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村民们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性差,没有严格控制自己行为,依法办事,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同时地方*不重视对环境保护,只重视当前利益,而忽视未来的发展,只重视经济发展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没有严格遵守法定的规章制度。

  三、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针对上述环境污染现象,我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并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保护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里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减少白色污染,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

  总的来说人们、企业工厂、*部门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觉性,经济与环境都要兼顾,既要重视当前利益,也要重视未来发展。个人与企业工厂要严格遵守法定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通过这次对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我深入了解了家乡环境的状况,看到了经济蓬勃发展为家乡带来不好的一面,也针对这些问题,根据我所学所看,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今后,家乡的人们能够一起来改善家乡的环境,为创造更美好的家乡而努力!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9)

——家乡自然环境变化的调查报告3篇

家乡自然环境变化的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华容县梅田湖镇北路口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北路口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做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做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

  本次实地调查,我们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北路口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

  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北路口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北路口村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三)改进意见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慎用清洁剂,选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营养化。

  3、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地点。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6、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7、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吧。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篇(扩展10)

——家乡经济文化发展调研报告3篇

家乡经济文化发展调研报告1

  家乡是一个我们如此熟知的地方,即使身处异乡想到它也会有种温暖的归属感。我的家乡铜梁是重庆市的一个教育大县。不仅有雄厚的教学实力,而且还是五千年龙文化的发源地。

  从出生到读大学前我从未离开过我的家乡,我觉得自己对她是如此的熟悉。但仅仅半年的时间,当我再次踏上龙乡这片土地时,我又觉得她是那么的陌生。事实如此,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家乡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以前人们只能想想或在电视中才能看到的镜头现在都变为了现实。为了更深层的了解这篇见证我成长的土地,在寒假的这一个月我走访了铜梁的每个角落和相关部门,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着实让我大吃了一惊,家乡的变化涉及甚广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以下为我调查结果简介。

  一、“秀外慧中”,住房讲究舒适精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县城生活水*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铜梁在几年前还都是楼房,电梯房都算是“高级住宅”,现在城里的房屋基本上都进行了重建。重建的新房主要是电梯房,且楼层都在八层以上,底楼为门市方便市民经商,二楼以上为套房用于居家。这种设计理念很符合县城的发展,经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套房又让市民有了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据*介绍当时考虑到建筑不应该仅仅是钢筋水泥建筑的“洞穴”更要体现县城的文化,还专门请来了设计师把方便简约的现代居室和县城蕴含的柔美古典相结合,设计了现在的街道建筑。*整的青石板优雅清爽、暗灰色的琉璃瓦低调精美、朱红色的大柱子古典大气。这一古典和现代相融合的设计,不动声色的把县城的安乐祥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开源节流”经济多元化

  我的家乡也被成为“龙乡”,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火龙舞,龙舞的发展带动了铜梁旅游业的蓬勃,使龙乡人民的收入颇丰。并且现已有多家企业决定入住铜梁的工业园区,使许多县城周围的乡镇务工人员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同时铜梁的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铜梁的经济,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崛起从各方面刺激着铜梁经济的腾飞。

  三、“四通八达“交通讲便利、通讯讲快捷

  “要致富,先修路”说道经济发展的措施我们总会想起这句话。无可否认,这句话准确的"道出了交通对于一个地域发展的重要性。

  铜梁缺乏河流因此陆路成为的交通方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几年来,铜梁*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在道路建设上下了重功夫。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得到极大改善。铜梁的几条主街道都进行了维修拓宽兼顾了道路,方便载重的货车行驶。为了便利与外界的联系*部门在多次的上书、争取之后,渝遂高速公路在经过镇边的地方设立了一个高速公路出口。这个出口可让铜梁人民受益匪浅,不仅节省了市民出行、货物运输的时间还让这个县成为附近县城到遂宁重庆的一个中转站,促进了这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四、“多姿多彩”,文化娱乐丰富缤纷

  物质和精神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民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生活的建设。县城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就是他们建设精神文明的见证。现在每到晚上,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下你在政通街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一群群人在偏偏起舞。这就是市民们新的娱乐,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愿意的都可以加入其中,没有固定的老师,大家相互学习,跳的都是一些简单的舞曲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快乐。很多市民还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每天早晨公园里很多人在跑步、做操。用最简单也是最健康最环保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健康。除了这些自发的活动,县*定期还会举办一些拔河、赛跑等友谊活动,还会发放奖品,引导市民们选择健康的娱乐充实我们的生活。

  五、“五彩缤纷”穿衣爱时尚

  以前经济条件有限,尽管爱美很多人并不能够买很多衣服。现在县城繁多的衣服店就是穿衣变化的一个很好例证。经济发展了,人们都讲究穿着了,衣服的款式、面料、牌子都成了挑衣服的重点而不再像过去一味注重质量耐穿。很多富裕的人还会选择成都重庆等大城市选购时尚服饰。各式各样的衣服、鞋帽、装饰物可谓五彩缤纷,装饰了市民的美,同时也装点了他们的心情。

  调查感言

  这次的调查结果深深地震撼了我。在不经意间家乡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它变得更加可爱更加迷人了。我坚信她是天边初升的太阳会在党和*的争取引导下发出更加温暖的光芒照亮一直守护她的人民,也温暖她远在他乡的游子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kouhao/554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