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9篇

时间:2023-05-30 08:48:02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篇一: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1)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这个挑战,具体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中间,其实存在两个悖论。首先是生产率悖论,就是说新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预期的生产率的增长。以美国为例,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在1947到1983以及2000到2007年,两个时段里,分别是2.8%和2.6%左右,但是从2007年到2014年,也就是科技大幅改变我们生活的这段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3%左右,这要怎么解释?这主要是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很多技术是平台型技术,它们创造的价值是免费的,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

  其次还有创新悖论。政治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创造性毁灭”,是指有新的技术创新带来更大的社会收益,但同时会让旧产业消亡,通过这种毁灭,使社会不断进步。例如,电力机车代替蒸汽机车、数码相机代替胶卷相机,都是创造性毁灭。

  但荷兰学者卢克索特近来提出“毁灭性的创造”这么一种可能,就是指一些创新仅仅对少数企业有利,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比如,金融领域放松监管会导致很多创新只对少数金融企业有很大利益,但可能会给整个金融世界带来危害,甚至带来金融危机。比如现在的社交媒体让人们长期沉溺于手机和电子游戏,很难进入到深入思考,长此以往,是否会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影响,等等。

  而不管是生产率悖论,还是创新悖论,其实都可以看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对未来工作的颠覆。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2010年的各项职业中,将近一半的工作在今后十年到二十年有可能被机器或人工智能替代。其中很多工作在今天是高级白领在做的,比如律师助手、房地产评估师等等。未来,也许很多人在同时做很多的临时性工作,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工

  作将不复存在。

  第三个挑战是对社会公正、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冲击。

  比如说,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变大,大量中等技能的工作被替代,社会收入分配将形成两极化状态,少数有高技能的工作者收入特别高,大批中等或低技能者则失业。再比如,生物医学进展会带来伦理道德问题,基因检测是否会带来就业歧视、保险歧视。如果未来出现可定制婴儿、延长寿命、记忆提取时,是否有一系列伦理道德的困扰出现?又比如,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带来社会问题。曾拿机器人写的新闻报道和记者写的新闻报道放一起让大家去辨认,90%的人都辨认不出来。

  如果今后机器人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画出各种风格的画作,那人类还需不需要去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即将面临的挑战。

  最后一个挑战是对公共治理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可能更加困难。政府规章制度的演变非常慢,而技术变化太快,两者很可能无法同步。其次,政府对社会的有效治理更加困难。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个人可以成为公众媒体,公众常常比政府获得信息更快更多;最后,政府对公共安全的保障会更加困难。社会如此依赖网络和信息,我们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如何保障?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建议有几个思路。首先,要加强社会预见的研究,把社会影响的思考渗入技术选择。其次,要引入同步设计的原理,从创新源头注入社会影响。我们在之前的工业系统设计原理是先创新后治理,导致了诸多问题,如何使得治理的观念和创新同步,比如将循环经济理念渗入到工业设计中。再次,要提倡适应性治理,实现创新推进与创新治理的有机平衡。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规制减少创新可能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规制创新的同时,减少潜在的掣肘,使得创新能够蓬勃地发展。

篇二: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挑战也是机遇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力与资本的投入会拉动经济增长。然而近几十年生产率呈下降趋势,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不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幸而一个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展,并将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带来转变,这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这种趋势引发了大规模创新,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

  (JonathanWoetzel)曾预言,到2020年,人类拥有的联网设备的数量将是总人口的三倍,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即将达到爆发点。自动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有的行业,如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工业、零售、消费、技术、媒体和电信等。而大规模劳动力的转移亦并非史无前例。如今,专业化的AI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并有望创造更加高产高效的经济。诸多AI中,AlphaGo格外引人关注。

  然而,AI所能做到的其实远超AlphaGo当前的表现——正如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比人类强,AI在一些领域可以做的更专业化,其应用将大大提高生产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在全领域引入“人造能源(artificialpower)”,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凡是能用电的地方,都可以被智能化。

  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福音。随着新兴经济体变得富有,中国的制造成本几乎与美国相当。在这种情况下,之前那种依赖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变得不可持续。新的制造业革命将加速推进新兴经济体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转型。根据埃森哲报告(AccentureReport),通过将AI应用于制造业,到2035年生产率将提高27%。

  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什么?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什么、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

  首先,数字技术新时代需要更好的治理。若对技术发展施加过于

  严格的限制,可能会阻碍潜在收益的获取。但倘若无有效的治理,也会造成不负责任的滥用和公众信心的丧失。

  实际上,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内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在突发事故面前,人们可能主动转向来避让行人,但这一举动可能会为了保护行人而让自己撞墙受伤甚至牺牲——这是一个道德抉择。但是如果全部由自动驾驶来做决定的话,谁有权制定、如何制定类似的道德准则呢?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治理问题,我们必须做好解决这一治理困境的准备。

  理想状态下,应该有一个足够稳定、可预测、透明的监管体系来确保投资者、企业和科学家的信心。然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里,当技术跨界,或者说当某种技术促进其他领域技术的发展时,意料之外的新能力就会迅速涌现。这种情况下,监管体系就需要有灵活性、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方能跟得上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变化。

  AI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很多人担心AI的发展会取代现有工作岗位、加剧不平等和减少收入。决策者们必须认识到这些担忧是有根据的。据估计,未来在那些经济领先的国家里,将会有多达71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那些低薪低技能的劳动者将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变得越来越多余——他们的工作极易被替代,薪酬也会被压低。

  但情况也可能不那么糟糕。胜利将会属于那些通过提供新想法、新商业模式、新产品和新服务来充分参与到创新生态中的人们。因此在技术、专业服务和媒体等领域创造的就业机会将会部分抵消那些消失的岗位。所以AI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比起因AI而消失的岗位,AI本身可以创造更多岗位。历史上,人类也曾通过吸收新技术来创造新工作,最终促成了生活水平的普遍上升。

  最后,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比如,基于3D打印的规模化定制生产有重塑商业模式的潜能。鉴于贴近消费者(consumerproximity)将是规模定制世界的新标准,制造业务将从发展中国家重新回流到产品消费国。

  此外,基于算法和机器学习发展的个性化推荐(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有可能造成认知偏差。有政治学者指出,互联网使各党派能更加便利地使用党派媒体,加剧了政治态度的两极分化。想象一个充满个性化推荐的社会,你不需要自己选择媒体,AI会为你自动挑选一切。人人生活在一个“个性化的世界”,却不知道世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这将会是一场社会灾难。

  剩下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既然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加强教育投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要跟上这场变革,各国必须致力于改造劳动力队伍,以避免人才短缺、大规模失业和不平等加剧的糟糕局面。政府应当大规模开展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大学应当再度重视制造业的教学。

篇三: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交织日益紧密,使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运用等新的信息化技术的威力初显,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突破,市场逐步成熟,全球经济正处于新工业革命的开端.另一方面,加之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使全球工业发展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

  一、工业4.0直指新工业革命

  回顾人类工业的发展史,18世纪中期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电力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实现了生产工程的自动化.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而新工业革命—“工业4.0"则是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来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

  马云曾说,很多人没搞清楚电脑是什么时,互联和移动互联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来了.如今,当我们还沉浸在工业自动化的欢愉中时,新工业革命悄然而至.新工业革命即是指当前面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工业4.0在德国乃至世界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因此,在这新的一轮工业时代中,“工业4.0”,直指新工业革命,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工业4.0”则是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来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

  二、工业4.0的含义

  1、工业4。0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

  工业4。0被认为是对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进一步进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指代的是在制造领域,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System,CPS)"。通俗点儿说,人们在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透明化。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在各个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与物体相连,所有机器都进入到一个统一的智能化网络中,它们可以自动调试生产流程、节奏,自动地修复故障,以最具收益的方式制造产品。让机器和生产中的产品直接对话,所有环节都通过无线网络相连.这种类似《玩具总动员》的情景,就是“智能工厂”,这也是“工业4.0"的最终体现。

  2、工业4。0的首要目标和根本目标

  工业4。0的首要目标是推广“工厂标准化”,借助智能工厂的标准化将制造业生产模式推广到国际市场,以标准化提高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市场化效率.

  工业4。0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工业生产制造进一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同时与不同企业间的互联构成更大的、更高层次的智能生产网络。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工业企业既可以满足消费者高度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够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应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更重要的是,现代生产制造方式能够将员工从过去程序化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推动社会进步.

  三、新工业革命不能没有中国的身影

  回顾过往的三次工业革命,每次工业革命的急先锋,最终都成为了新的世界霸主.所以,谁要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急先锋,那么,这个国家就能成为新的世界领导者。由此可见,制造业的兴衰,往往印证着大国的兴衰。

  因此,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个发达国家纷纷将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端制造业作为实现“再工业化”、重振老大帝国的突破口。而根据最新有数据显示,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综合成本已经与美国本土部分地区接近。并且,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制造业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就业意愿的下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将面临重大危机。因此,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保持住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抓住赶超西方国家的绝佳机会,已经是必须选择的命题。

  四、中国为实现与新工业革命的无缝对接做出的努力

  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3年德国政府推出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战略》,我国也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这项十年战略规划。并且在2014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

  ●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签订了“工业4。0"战略合作框架。宣布了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并且2014年11月4日,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亮相.

  ●在今年的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提出了“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这意味着我国要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中更快地促进两者的融合.

  面对新工业革命将给世界带来巨大变革,我们必须关心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关系.必须高度重视新工业革命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五、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首先,新工业革命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历史显示,工业革命的急先锋,往往最终将成为新的世界领导者。因此,只要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工业革命结合起来,将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更将推进跨越式发展、缩短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时间。

  其次,新工业革命可以提高中国制造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改善整个制造流程。使我国可以在新的起点上改变制造业科技水平落后的状况,打破“中国赢得了制造,却失去了研发"的僵局。因此,我们只要加大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力度,学习和吸收这场新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最先进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之上,我国在全球的制造业中将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者,中国可以继续保持低廉成本带来的优势,满足全球范围内对商品的灵活性需求.先进制造技术终归是在工厂和制造环节的应用,中国庞大的制造基础为先进制造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场所。只要有危机意识和战略认识,充分利用中国的制造基

  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础优势,调动广大企业技术突破和应用的积极性,形成中国独特的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中国有可能成为新工业革命的赢家。

  六、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

  首先,不仅会削弱中国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而且将有利于其他发达国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西方先进国家将通过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控制产业制高点,来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强化新兴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并且,其在高端服务业的领先优势也可能被进一步强化。因此,中国的产业赶超很可能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全方位抑制,并导致制造业重心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

  其次,新工业革命使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加剧,中国制造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从综合竞争绩效角度看,新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在于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在维持“可接受成本”的基础上,提供较中国产品的更优化的产品,使中国制造业面临被世界淘汰的威胁。同时,随着新工业时代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制造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革新换代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因此,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刻不容缓。

  再者,新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工业4.0亟需解决的四大难题也是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同样的挑战:(1)通信方式、数据格式等许多内容都需要标准化(2)复杂的系统管理

  (3)通信基础设施建设(4)网络安全保障。

  七、应对挑战的措施

  一是加强对外合作,积极与西方先进国家开展合作,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学习和吸收这场新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

  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是通过长期的基础研究,突破如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高端芯片、新型显示、关键电子元器件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并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三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例如制定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国标”,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进

  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制造方式、销售和服务模式的互联网化等等.

  尽管前路漫漫,但是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勇于开拓,命运就永远操控在自己手里,中国也有可能成为新工业革命的赢家。

篇四: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述挑战机遇及对策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

  (详细提纲)

  一、概念

  (一)四次工业革命概述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3.第三次工业革命

  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4.第四次工业革命

  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

  革命。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涵

  1.核心

  CPS(Cyber-PhysicalSystem)

  CPS(信息物理系统)包容了与工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建筑、智能调配和智能物流等内容,它将工厂的所有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集成在一起建立网络。CPS可将所有相关的物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连接到互联网上,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功能。由于CPS有互联网支持,它创造出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程序与过程,构建起新的智能工厂。

  国内已有的“物联网”但远远不是这个“物联网”。但是国内已有的互联网成果有可能被引用到中国的CPS中来,腾讯的微信、马云的淘宝、百度的中文搜索都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

  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能够管理复杂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干扰,能够更有效地制造产品。在智能工厂里,人、机器和资源如同在一个社交网络里自然地相互沟通协作。智能产品理解它们被制造的细节以及将被如何使用。它们积极协助生产过程,回答诸如“我是什么

  时候被制造的”“哪组参数应被用来处理我”“我应该被传送到哪”等等问题。智能工厂成为未来的智能基础设施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这将导致传统价值链的转变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

  智能工厂将渗透到公司间的价值网络中,并最终促使数字世界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智能工厂以端对端的工程制造为特征,这种端对端的工程制造不仅涵盖制造流程,同时也包含了制造的产品,从而实现数字和物质两个系统的无缝融合。智能工厂将使制造流程的日益复杂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变得可控,在确保生产过程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使制造产品在都市环境中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可以盈利。

  智能产品

  智能产品具有独特的可识别性,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分辨出来。甚至当它们在被制造时,它们就可以知道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细节。在某些领域,这意味着智能产品能半自主地控制它们生产的各个阶段。此外,智能产品也有可能确保它们在工作范围内发挥最佳作用,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随时确认自身的损耗程度。这些信息可以汇集起来供智能工厂参考,以判断工厂是否在物流、装配和保养方面达到最优,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商业管理应用的整合。

  2.相关内容

  三项集成

  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无

  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横向集成”是企业之间通过价值链以及信息网络所实现的一种资源整合,是为了实现各企业间的无缝合作,提供实时产品与服务;“纵向集成”是基于未来智能工厂中网络化的制造体系,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替代传统的固定式生产流程(如生产流水线);“端对端集成”是指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工程化数字集成,是在所有终端数字化的前提下实现的基于价值链与不同公司之间的一种整合,这将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定制。

  八项行动

  专家认为,为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能够成功实施,需要在以下八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

  开发标准化参考架构:贯穿整个价值网络,工业4.0将涉及一些不同公司的网络连接与集成。只有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才可能形成。需要一个参考架构为这些标准提供技术说明,并促使其执行。

  实现复杂系统管理:产品和制造系统日趋复杂。适当的计划和解释性模型可以为管理这些日益复杂的系统提供基础。因此,工程师们要配备为开发这些模型所需的方法和工具。

  建设高速信息网络:可靠、全面和高质量的信息网络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关键要求,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大规

  模扩展。

  确保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对于智能制造系统成功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和环境构成威胁。与此同时,生产设施和产品,尤其是它们包含的数据和信息,需

  要加以保护,防止滥用和未经授权的获取。

  加强工作组织设计:在智能工厂,员工的角色将发生显著变化。工作中的实时控制将越来越多,这将改变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在工作组织中应采用更多方法使工人有机会承担更大责任,同时促进他们个人的发展。

  加大专业培训力度: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改变工人的工作和技能。因此,有必要通过推出一系列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持续性专业培训计划。

  构建新的监管体系:虽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新的制造工艺和横向业务网络需要遵守法律,但是考虑到新的创新,也需要调整现行的法规。这些挑战包括保护企业数据、责任问题、处理个人数据以及贸易限制。这不仅需要立法,而且也需要其他大量适当手段,包括准则、示范合同和公司协议,或如审计这样的自我监管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使抛开高成本不谈,制造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这也对环境和安全供给带来了若干威胁。第四次工业革命必须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与利用效率。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远意义

  1.用户个性需求得到满足

  允许在设计、配置、订购、规划、制造和运作等环节考虑个体客户的特殊需求,而且即使在最后阶段仍能变动。企业在一次性生产且产量很低的情况下仍能获利。

  2.工业生产更加灵活坚强

  基于CPS的自组织网络可以根据业务过程的不同方面,如质量、时间、风险、鲁棒性、价格和生态友好性等,进行动态配置。这有利于原料和供应链的连续“微调”。也意味着工程流程可以更加灵活,制造工艺可以被改变,暂时短缺(例如供应问题)可以得到补偿,输出的大量增加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这将使得动态的、适时优化的和自我组织的价值链成为现实,并带来诸如成本、可利用性和资源消耗等不同标准的最优化选择。

  3.生产决策过程得以优化

  为了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出正确决定变得越来越关键。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端到端的实时透明,使得工程领域的设计决策可以进行早期验证,并且可以对干扰做出更灵活的反应,同时对生产领域中公司的所有位置进行全局优化。

  4.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工业制造过程的总体战略目标仍然适用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给定资源量(资源生产率)的前提下,得到尽可能高的产品输出;使用尽可能低的资源量,达到指定的输出(资源利用效率)。

  CPS在贯穿整个价值网络的各个环节基础上,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此外,系统可就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或降低排放进行持续优化。

  5.新服务创造新价值机会

  开辟了创造价值的新途径和就业的新形式。比如智能算法可用于各种大量数据(大数据),这些数据是为了提供创新服务而由智能设备所记录的。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来说,有显著的机遇发展B2B(企业对企业)服务。

  6.应对工作场所人口变化

  通过工作组织和能力发展计划相结合,人与技术系统之间的互动合作将为企业提供新的机会,将人口变化转化为自身的优势。面对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和日益多样化的劳动力(如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将提供灵活多样的职业路径,让人们的工作生涯更长,并且保持生产能力。

  7.工作和生活实现新平衡

  使用CPS的公司更加灵活的工作组织模式,意味着它们可以很好地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需求,让员工在工作与私人生活之间,以及个人发展与持续的职业发展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例如,智能辅助系统将提供新的组织工作的机会,即提供一种灵活的新标准以满足公司的需要和员工个人的需求。

  (四)案例

  1.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

  德国“工业4.0”战略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通过现代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德国在产品创新、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复杂工艺管理等领域的优势,从而维持和巩固其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该战略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德国的工业生产制造进一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包括基于“数字—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的建设,以及生产制造单元与企业的采购、营销、研发等各个价值链环节,同时与不同企业间的互联构成更大的、更高层次的智能生产网络。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德国工业企业既可以满足消费者高度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够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应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更重要的是,现代生产制造方式能够将员工从过去程序化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依托西门子、博世等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企业,德国“工业4.0”战略将最终推动先进制造技术标准的形成。

  2.美国实施四大新工业战略

  第一,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一方面,政府一再降低创业企业上市门槛,促使大批实验室技术实现商业化;另一方面,政府推动新产品的应用示范工程,利用美国国内高端消费群体抢先实现市场增长,使美国成为最早享受到新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

  第二,提高能够主导未来产业竞争的人才潜力:通过移民政

  策改革,美国希望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从而在国内形成满足“第四次工业革命”要求的下一代的创新者、研究者和技能工人群体,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第三,通过智能创新和智能制造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为了冲抵高昂的人力成本,美国加强信息技术高性能电脑在技术创新上的应用,同时创造和推广适合本国人力资源特点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网络和智能工厂生态系统。

  第四,建设以分布能源系统、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全新的工业基础设施体系。在政府资助下,美国各州都在开发和部署具有智能性、可持续性、灵活性的能源、交通、生产和信息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基础,也有助于美国制造业降低配套成本,形成快速响应能力。

  二、挑战

  (一)劳动成本优势面临弱化

  以制造业智能化和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导致直接从事生产制造的人数的减少,逐步实现少量“现代知识型员工”对大量“传统简单劳动者”的替代,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基于劳动成本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会加速弱化。不仅如此,发达工业国家不仅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优势占领价值链的两端,还可以通过现代制造技术来提高制造环节和制造产业的生产效率,再加之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又会固化发达国家在高端服务业上已

  有的优势,从而使得发达国家能够形成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这为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势提供了机遇,从发达国家转出的生产活动有可能向发达国家回溯,导致制造业重心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我国的原有的赶超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路径可能被封堵。

  (二)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冲击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场革命性变化,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创新将催生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能源、新的交通与通讯工具、新的产业,将直接导致不同产业的兴衰转换。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崛起、纳米技术与新材料的涌现、智能制造技术的大量运用,高速快捷网络和交通通讯网络的铺设,我国碳能源、石油工业、钢铁工业、传统纺织业、服装、工艺品、模具业以及不少传统产业面临着衰亡的命运。

  (三)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面临瓦解

  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成功崛起的奥秘,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县域或乡镇的同一行业的集聚,弥补了规模经济的不足,并催生出大量的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新工业革命将使生产方式发生巨大转变。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制造数字化与智能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结合,将使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交易方式产生重大改变,分布式生产与销售将越来越多地取代集中式生产销售。产业集群这种

  集中生产、集中销售与采购(专业市场)的模式将难以适应新的柔性定制生产与就近分布式销售的要求。

  (四)生产性大企业面临考验

  我国的工业大企业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的大规模上。在讲求规模效应的时代,使其获得生产成本优势。新工业革命的特点是智能化、网络化、定制化,使小规模智能化生产服务成为必然,生产与经营的家庭化、分散化将更多出现,灵活而高科技的小微企业更容易抓住生机。而注重规模效益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大企业可能面临考验。尤其是我国多数工业大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而忽视技术创新;只关注纵向一体化扩展而忽视与中小企业的紧密分工协作。在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更容易受到冲击。

  三、机遇

  (一)带来工业快速增长机会

  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会导致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还会带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即通过创造新的产业部门,为中国在全球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方向和机会。

  (二)拓宽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先进制造技术终归是在工厂和制造环节的应用,中国庞大的制造基础为先进制造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场所。只要有危机意识和战略认识,充分利用中国的制造基础优势,调动广大企业技术突破和应用的积极性,形成中国独特的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赢家

  (三)推动基础实施提档升级

  总体而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化进程,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的推动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尤其以信息基

  础设施为代表,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加快工业装备更新换代

  随着近年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装备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比较,工业装备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高精度、智能化装备严重缺乏。新工业革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工业企业加快工业装备更新换代,提升整体工业装备水平。

  (五)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

  历经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也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均收入难以提高的“中等收入陷阱”考验,亟需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为中国提供这样一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国民人均收入的难得机遇。

  四、对策

  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着力点。德国“工业4.0”战略与我国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某种程度上,两化融

  合可称为我国工业的第三次革命,两化深度融合可以说是我国工业的第四次革命。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只有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我国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线,才能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也才能在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迈进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一)超前部署建设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

  信息物理系统(CPS)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物质生产力、信息生产力。能源、材料和信息三种资源高度融合,将使未来产业发生真正革命性的变革,对未来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美、德等世界工业强国都高度重视信息物理空间构建,加强战略前瞻部署,并取得积极研究进展。中国要决胜未来的竞争,必须在构建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上先行一步。一方面,在国家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加强对CPS的总体布局,研究制定CPS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和政策举措。同时,在制造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工作中加强前瞻部署和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

  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中心”的做法,组建一批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负责承担基础理论研究,组织力量研发突破CPS软件、传感器、移动终端设备等工具和装备,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的开发应用。

  (二)启动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工程

  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设备和生产手段在未来必将广泛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当前,我国在智能测

  控、数控机床、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总体看,我国制造业发展仍然以简单地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通过智能产品、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任务艰巨而迫切。应从国家层面启动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工程,加强技术攻关,开展应用示范,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转型。一是重点突破智能机器人。开展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攻克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二是开展智能工厂应用示范。在全国范围内分行业分区域选取试点示范企业,给予扶持,建设智能制造的示范工厂,发挥其“种子”作用。三是推动制造业大数据应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先导,鼓励其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三)用标准引领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融合

  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人、机器、资源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社会,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必须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我们在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中,也应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时制定出台“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化路线图,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要着力实现标准的国际化,使得中国制定的标准得到国际上的广泛采用,以夺取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四)构建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体系

  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增加了管控的复杂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技

  术创新。我国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上,也同样面临制度保障方面的相关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从而形成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

  (五)产学研用联合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德国工业4.0战略是由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联合发起的,工作组成员也是由产学研用多方代表组成的。因此,该战略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学术界、产业界的积极响应。事实上,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不单纯来自于市场考量,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竞争往往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战略意图。我国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用联合模式,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自发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或产业研发联盟,政府要通过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选择几个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研发联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五、建议

  (一)高度警醒,转变认识

  1.加大“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在政府部门与经济界,引发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家阶层对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注,认识到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树立起抢抓新工业革命机遇的紧迫感。

  2.根据时代要求,加入“知识科技”的要素,引导合川企业家追求重知重智,追求技术创新,使企业家能主动关心与追随科学技术进步,将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二)政府作为,营造环境

  1.依法治企,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减少行政审批干预,提高对企服务质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

  2.设立专项资金,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工业企业直面第四次工业

  革命带来的巨大挑战。

  (三)产业转型,跨越突破

  坚持转型升级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产业形态转型:生产型制造→服务型制造

  制造模式转型:高耗能制造→绿色制造

  制造过程转型:粗放型制造→精益型制造

  制造产品升级: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

  产业价值链升级:低端→高端

  (四)装备升级,软硬兼施

  1.工作母机、重大设备和生产线等等是工业能力的硬装备,那么,管理模式、软件、信息、标准和网络等就是新型工业能力

  的软装备。硬装备与软装备的集成产物就是提升工业能力的新型工业装备。进一步说,如果硬装备是为新型工业提供硬能力的“躯体”,软装备则是现代工业提供软能力的“灵魂”,也是新型工业装备的“大脑”。

  2.案例(长安两化融合)

  (五)人才导向,以人为本

  1.重点扶持具有国际视野,科技思维的新型企业家,具体措施如下:

  授予荣誉

  依法保护

  人文关怀

  组织培训

  案例:华为(任正非)、鼎工机电(合川)

  2.注重国际国内优秀人才的引进,重视合川籍省外科技人才,重视通过华人为中介引入外籍高端人才与技术;建立人才储备库,为企业提供不同梯队的专门人才等。

篇五: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oftheFourthIndustrialRevolution

  作者:刘湘丽[1]作者机构:[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出版物刊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123-130页

  年卷期:2019年

  第1期

  主题词: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技术;产业发展;劳动就业

  摘要: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由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所驱动的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这场技术革命的核心是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它推动了工厂之间、工厂与消费者之间的"智能连接",使生产方式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工业增值领域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拓展,程序化劳动被智能化设备所替代。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及中国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在制造过程、终端产品、生产设备、数据分析平台、价值链等方面带来了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同时,新的产业结构会影响到劳动就业,一些国家已出现了劳动市场两极化或职业结构分化现象。中国应该以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突破口,加快相关领域的转型升级,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要求,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同时,在教育、劳动就业各方面做好准备,借助数字技术发展契机,促进劳动者实现劳动技能转型,提升劳动价值。

篇六: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第四次工业革命

  (详细提纲)

  一、概念

  (一)四次工业革命概述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3.第三次工业革命

  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4.第四次工业革命

  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

  1欢迎下载

  革命。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涵

  1.核心

  CPS(Cyber-PhysicalSystem)

  CPS(信息物理系统)包容了与工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建筑、智能调配和智能物流等内容,它将工厂的所有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集成在一起建立网络。CPS可将所有相关的物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连接到互联网上,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功能。由于CPS有互联网支持,它创造出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程序与过程,构建起新的智能工厂。

  国内已有的“物联网”但远远不是这个“物联网”。但是国内已有的互联网成果有可能被引用到中国的CPS中来,腾讯的微信、马云的淘宝、百度的中文搜索都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

  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能够管理复杂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干扰,能够更有效地制造产品。在智能工厂里,人、机器和资源如同在一个社交网络里自然地相互沟通协作。智能产品理解它们被制造的细节以及将被如何使用。它们积极协助生产过程,回答诸如“我是什么。

  2欢迎下载

  时候被制造的”“哪组参数应被用来处理我”“我应该被传送到哪”等等问题。智能工厂成为未来的智能基础设施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这将导致传统价值链的转变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

  智能工厂将渗透到公司间的价值网络中,并最终促使数字世界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智能工厂以端对端的工程制造为特征,这种端对端的工程制造不仅涵盖制造流程,同时也包含了制造的产品,从而实现数字和物质两个系统的无缝融合。智能工厂将使制造流程的日益复杂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变得可控,在确保生产过程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使制造产品在都市环境中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可以盈利。

  智能产品

  智能产品具有独特的可识别性,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分辨出来。甚至当它们在被制造时,它们就可以知道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细节。在某些领域,这意味着智能产品能半自主地控制它们生产的各个阶段。此外,智能产品也有可能确保它们在工作范围内发挥最佳作用,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随时确认自身的损耗程度。这些信息可以汇集起来供智能工厂参考,以判断工厂是否在物流、装配和保养方面达到最优,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商业管理应用的整合。

  2.相关内容

  三项集成

  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无。

  3欢迎下载

  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横向集成”是企业之间通过价值链以及信息网络所实现的一种资源整合,是为了实现各企业间的无缝合作,提供实时产品与服务;“纵向集成”是基于未来智能工厂中网络化的制造体系,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替代传统的固定式生产流程(如生产流水线);“端对端集成”是指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工程化数字集成,是在所有终端数字化的前提下实现的基于价值链与不同公司之间的一种整合,这将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定制。

  八项行动

  专家认为,为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能够成功实施,需要在以下八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

  开发标准化参考架构:贯穿整个价值网络,工业4.0将涉及一些不同公司的网络连接与集成。只有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才可能形成。需要一个参考架构为这些标准提供技术说明,并促使其执行。

  实现复杂系统管理:产品和制造系统日趋复杂。适当的计划和解释性模型可以为管理这些日益复杂的系统提供基础。因此,工程师们要配备为开发这些模型所需的方法和工具。

  建设高速信息网络:可靠、全面和高质量的信息网络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关键要求,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大规。

  4欢迎下载

  模扩展。

  确保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对于智能制造系统成功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和环境构成威胁。与此同时,生产设施和产品,尤其是它们包含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加以保护,防止滥用和未经授权的获取。

  加强工作组织设计:在智能工厂,员工的角色将发生显著变化。工作中的实时控制将越来越多,这将改变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在工作组织中应采用更多方法使工人有机会承担更大责任,同时促进他们个人的发展。

  加大专业培训力度: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改变工人的工作和技能。因此,有必要通过推出一系列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持续性专业培训计划。

  构建新的监管体系:虽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新的制造工艺和横向业务网络需要遵守法律,但是考虑到新的创新,也需要调整现行的法规。这些挑战包括保护企业数据、责任问题、处理个人数据以及贸易限制。这不仅需要立法,而且也需要其他大量适当手段,包括准则、示范合同和公司协议,或如审计这样的自我监管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使抛开高成本不谈,制造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这也对环境和安全供给带来了若干威胁。第四次工业革命必须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与利用效率。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远意义。5欢迎下载

  1.用户个性需求得到满足

  允许在设计、配置、订购、规划、制造和运作等环节考虑个体客户的特殊需求,而且即使在最后阶段仍能变动。企业在一次性生产且产量很低的情况下仍能获利。

  2.工业生产更加灵活坚强

  基于CPS的自组织网络可以根据业务过程的不同方面,如质量、时间、风险、鲁棒性、价格和生态友好性等,进行动态配置。这有利于原料和供应链的连续“微调”。也意味着工程流程可以更加灵活,制造工艺可以被改变,暂时短缺(例如供应问题)可以得到补偿,输出的大量增加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

  这将使得动态的、适时优化的和自我组织的价值链成为现实,并带来诸如成本、可利用性和资源消耗等不同标准的最优化选择。

  3.生产决策过程得以优化

  为了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出正确决定变得越来越关键。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端到端的实时透明,使得工程领域的设计决策可以进行早期验证,并且可以对干扰做出更灵活的反应,同时对生产领域中公司的所有位置进行全局优化。

  4.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工业制造过程的总体战略目标仍然适用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给定资源量(资源生产率)的前提下,得到尽可能高的产品输出;使用尽可能低的资源量,达到指定的输出(资源利用效率)。。

  6欢迎下载

  CPS在贯穿整个价值网络的各个环节基础上,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此外,系统可就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或降低排放进行持续优化。

  5.新服务创造新价值机会

  开辟了创造价值的新途径和就业的新形式。比如智能算法可用于各种大量数据(大数据),这些数据是为了提供创新服务而由智能设备所记录的。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来说,有显著的机遇发展B2B(企业对企业)服务。

  6.应对工作场所人口变化

  通过工作组织和能力发展计划相结合,人与技术系统之间的互动合作将为企业提供新的机会,将人口变化转化为自身的优势。面对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和日益多样化的劳动力(如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将提供灵活多样的职业路径,让人们的工作生涯更长,并且保持生产能力。

  7.工作和生活实现新平衡

  使用CPS的公司更加灵活的工作组织模式,意味着它们可以很好地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需求,让员工在工作与私人生活之间,以及个人发展与持续的职业发展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例如,智能辅助系统将提供新的组织工作的机会,即提供一种灵活的新标准以满足公司的需要和员工个人的需求。

  (四)案例

  1.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7欢迎下载

  德国“工业4.0”战略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通过现代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德国在产品创新、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复杂工艺管理等领域的优势,从而维持和巩固其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该战略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德国的工业生产制造进一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包括基于“数字—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的建设,以及生产制造单元与企业的采购、营销、研发等各个价值链环节,同时与不同企业间的互联构成更大的、更高层次的智能生产网络。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德国工业企业既可以满足消费者高度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够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应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更重要的是,现代生产制造方式能够将员工从过去程序化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依托西门子、博世等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企业,德国“工业4.0”战略将最终推动先进制造技术标准的形成。

  2.美国实施四大新工业战略

  第一,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一方面,政府一再降低创业企业上市门槛,促使大批实验室技术实现商业化;另一方面,政府推动新产品的应用示范工程,利用美国国内高端消费群体抢先实现市场增长,使美国成为最早享受到新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

  第二,提高能够主导未来产业竞争的人才潜力:通过移民政。

  8欢迎下载

  策改革,美国希望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从而在国内形成满足“第四次工业革命”要求的下一代的创新者、研究者和技能工人群体,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第三,通过智能创新和智能制造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为了冲抵高昂的人力成本,美国加强信息技术高性能电脑在技术创新上的应用,同时创造和推广适合本国人力资源特点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网络和智能工厂生态系统。

  第四,建设以分布能源系统、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全新的工业基础设施体系。在政府资助下,美国各州都在开发和部署具有智能性、可持续性、灵活性的能源、交通、生产和信息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基础,也有助于美国制造业降低配套成本,形成快速响应能力。

  二、挑战

  (一)劳动成本优势面临弱化

  以制造业智能化和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导致直接从事生产制造的人数的减少,逐步实现少量“现代知识型员工”对大量“传统简单劳动者”的替代,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基于劳动成本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会加速弱化。不仅如此,发达工业国家不仅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优势占领价值链的两端,还可以通过现代制造技术来提高制造环节和制造产业的生产效率,再加之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又会固化发达国家在高端服务业上已。

  9欢迎下载

  有的优势,从而使得发达国家能够形成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这为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势提供了机遇,从发达国家转出的生产活动有可能向发达国家回溯,导致制造业重心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我国的原有的赶超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路径可能被封堵。

  (二)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冲击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场革命性变化,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创新将催生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能源、新的交通与通讯工具、新的产业,将直接导致不同产业的兴衰转换。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崛起、纳米技术与新材料的涌现、智能制造技术的大量运用,高速快捷网络和交通通讯网络的铺设,我国碳能源、石油工业、钢铁工业、传统纺织业、服装、工艺品、模具业以及不少传统产业面临着衰亡的命运。

  (三)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面临瓦解

  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成功崛起的奥秘,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县域或乡镇的同一行业的集聚,弥补了规模经济的不足,并催生出大量的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新工业革命将使生产方式发生巨大转变。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制造数字化与智能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结合,将使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交易方式产生重大改变,分布式生产与销售将越来越多地取代集中式生产销售。产业集群这种集中生产、集中销售与采购(专业市场)的模式将难以适应新的柔性定制生产与就近分布式销售的。

  10欢迎下载

  要求。

  (四)生产性大企业面临考验

  我国的工业大企业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的大规模上。在讲求规模效应的时代,使其获得生产成本优势。新工业革命的特点是智能化、网络化、定制化,使小规模智能化生产服务成为必然,生产与经营的家庭化、分散化将更多出现,灵活而高科技的小微企业更容易抓住生机。而注重规模效益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大企业可能面临考验。尤其是我国多数工业大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而忽视技术创新;只关注纵向一体化扩展而忽视与中小企业的紧密分工协作。在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更容易受到冲击。

  三、机遇

  (一)带来工业快速增长机会

  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会导致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还会带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即通过创造新的产业部门,为中国在全球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方向和机会。

  (二)拓宽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先进制造技术终归是在工厂和制造环节的应用,中国庞大的制造基础为先进制造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场所。只要有危机意识和战略认识,充分利用中国的。

  11欢迎下载

  制造基础优势,调动广大企业技术突破和应用的积极性,形成中国独特的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赢家

  (三)推动基础实施提档升级

  总体而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化进程,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的推动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尤其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加快工业装备更新换代

  随着近年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装备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比较,工业装备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高精度、智能化装备严重缺乏。新工业革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工业企业加快工业装备更新换代,提升整体工业装备水平。

  (五)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

  历经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也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均收入难以提高的“中等收入陷阱”考验,亟需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为中国提供这样一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国民人均收入的难得机遇。

  四、对策

  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着力点。德国“工业4.0”战略与我国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某种程度上,两化融。

  12欢迎下载

  合可称为我国工业的第三次革命,两化深度融合可以说是我国工业的第四次革命。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只有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我国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线,才能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也才能在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迈进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一)超前部署建设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

  信息物理系统(CPS)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物质生产力、信息生产力。能源、材料和信息三种资源高度融合,将使未来产业发生真正革命性的变革,对未来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美、德等世界工业强国都高度重视信息物理空间构建,加强战略前瞻部署,并取得积极研究进展。中国要决胜未来的竞争,必须在构建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上先行一步。一方面,在国家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加强对CPS的总体布局,研究制定CPS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和政策举措。同时,在制造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工作中加强前瞻部署和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中心”的做法,组建一批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负责承担基础理论研究,组织力量研发突破CPS软件、传感器、移动终端设备等工具和装备,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的开发应用。

  (二)启动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工程

  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设备和生产手段在未来必将广泛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当前,我国在智能测。

  13欢迎下载

  控、数控机床、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总体看,我国制造业发展仍然以简单地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通过智能产品、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任务艰巨而迫切。应从国家层面启动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工程,加强技术攻关,开展应用示范,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转型。一是重点突破智能机器人。开展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攻克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二是开展智能工厂应用示范。在全国范围内分行业分区域选取试点示范企业,给予扶持,建设智能制造的示范工厂,发挥其“种子”作用。三是推动制造业大数据应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先导,鼓励其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三)用标准引领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融合

  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人、机器、资源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社会,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必须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我们在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中,也应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时制定出台“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化路线图,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要着力实现标准的国际化,使得中国制定的标准得到国际上的广泛采用,以夺取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14欢迎下载

  (四)构建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体系

  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增加了管控的复杂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我国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上,也同样面临制度保障方面的相关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从而形成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

  (五)产学研用联合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德国工业4.0战略是由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联合发起的,工作组成员也是由产学研用多方代表组成的。因此,该战略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学术界、产业界的积极响应。事实上,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不单纯来自于市场考量,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竞争往往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战略意图。我国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用联合模式,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自发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或产业研发联盟,政府要通过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选择几个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研发联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五、建议

  (一)高度警醒,转变认识。15欢迎下载

  1.加大“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在政府部门与经济界,引发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家阶层对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注,认识到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树立起抢抓新工业革命机遇的紧迫感。

  2.根据时代要求,加入“知识科技”的要素,引导合川企业家追求重知重智,追求技术创新,使企业家能主动关心与追随科学技术进步,将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二)政府作为,营造环境

  1.依法治企,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减少行政审批干预,提高对企服务质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

  2.设立专项资金,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工业企业直面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挑战。

  (三)产业转型,跨越突破

  坚持转型升级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产业形态转型:生产型制造→服务型制造

  制造模式转型:高耗能制造→绿色制造

  制造过程转型:粗放型制造→精益型制造

  制造产品升级: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

  产业价值链升级:低端→高端

  (四)装备升级,软硬兼施

  1.工作母机、重大设备和生产线等等是工业能力的硬装备,那么,管理模式、软件、信息、标准和网络等就是新型工业能力。

  16欢迎下载

  的软装备。硬装备与软装备的集成产物就是提升工业能力的新型工业装备。进一步说,如果硬装备是为新型工业提供硬能力的“躯体”,软装备则是现代工业提供软能力的“灵魂”,也是新型工业装备的“大脑”。

  2.案例(长安两化融合)

  (五)人才导向,以人为本

  1.重点扶持具有国际视野,科技思维的新型企业家,具体措施如下:

  授予荣誉

  依法保护

  人文关怀

  组织培训

  案例:华为(任正非)、鼎工机电(合川)

  2.注重国际国内优秀人才的引进,重视合川籍省外科技人才,重视通过华人为中介引入外籍高端人才与技术;建立人才储备库,为企业提供不同梯队的专门人才等。。17欢迎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18欢迎下载

篇七: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四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第四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四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书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多数人听到书名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意思?没听过。哪有第四次工业革命,莫不是在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吧?我们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离我们日常生活确实遥远。但读过此书我发现,只是概念遥远,内涵却离我们很近,确切地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发生在我们身上或我们身边。

  此书的作者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世界经济论坛探讨的都是科学、技术、经济等方面最前沿的问题,此书则凝聚了世界经济论坛全体成员及世界上商界、政界、公民社会领袖(其中就有我们的马云爸爸)等诸多人的智慧结晶。因为此书探讨的东西过于专业、新兴、前沿,我只能说我大概读懂了一成。书中的信息含量之丰富,以我的知识水平实在难以全部消化。此书倡导的是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应该达成共识并开展通力合作,以使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类而不是产生灾难性后果。而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思想还站不到那个高度,我只能就此书中我能读懂并感兴趣的部分跟大家做一个复制性分享。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什么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我们知道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分别是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的产生,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则是物理、数学和生物学科融合的产物。比如无人驾驶交通工具、3D打印、高级机器人(AI)、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基因工程等。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会产生哪些影响?

  1、带来经济爆发式增长和就业困境。

  直观地说就是人力被机器取代。书中提到的一项研究结论是,在未来的10-20年,美国47%的就业人口会面临失业困境。

  2、对企业来说,不改变就灭亡。

  相对于我们个人的就业危机来说,最应该感到危机感的是企业家,因为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覆盖的企业平均寿命越来越短——从60年下降到18年。当今世界颠覆和创新速度的加快都是很难理解和预料的,一个企业的强大与衰落可能在几个朝夕之间就完成。

  3、政府的生存之道:积极拥抱变革。

  政府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权力正从国家向非国家行为体转移,从现有的体制向松散的网络转移;新技术及在新技术推动下产生的社会分组和互动允许任何人发挥数年前不可想象的影响力。例如,通过维基解密,很多微小的非国家个体可与超级大国开展对抗,这体现了新权力格局的不对称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公信力的丧失。

  总而言之,政府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继续存在,如果政府积极适应当今飞速变革的时代,使其结构具有透明度和效率,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政府就会具有竞争力,将继续存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形态将彻底被改变。

  4、身份认同、道德与伦理问题。

  生物基因工程的发展使基因编辑技术早已成为可能。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创造出转基因动植物,也可以改良人类细胞。技术的进步将我们推到新的伦理边界,我们是应将生物学领域的巨大进步仅用于治病疗伤,还是同时也用于提高人类能力?如果我们选择后者,就有让家庭亲子关系发展成消费社会商品关系的风险,那么我们的孩子是否会被商品化,成为根据我们的需求定制的物品?而提高人类能力的定义又是什么?是让我们无病无患,延年益寿,变得更聪明、跑得更快,还是可以选择特定外貌?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改变我们子孙后代的基因密码方面,我们有着怎样的权利和责任?

  5、信息世界正侵蚀我们的大脑。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断加深我们与科技的联系,它对我们的社交技能及同理心[1]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书中的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的同理心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下降了40%;即使在运动或与家人聚餐的时候,44%的青少年也不愿放下手机。丰富的信息将导致注意力的缺乏,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干扰系统、分散注意力的机器。对于决策者而言尤其如此,他们被过多的信息干扰,再也没有时间静心反思。世界各地的决策者们仿佛都处于越来越疲惫的状态中,急需处理的要务层出不穷,这让他们沮丧失望甚至绝望。

  [1]同理心: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及表达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三、有哪些证据表明,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1、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数字身份。如果将社交网站也看作国家的话,人口数量排前几位的分别是①Facebook,14亿②中国,13.6亿③印度,12.4亿④Twitter,6.46亿。

  2、视觉成为新的交互界面。市场上已经出现的眼镜可以实现①让你像捏泥巴一样对3D物件进行随意操作②在任意纸张上投影图片或视频。

  3、将可穿戴设备联网。MimoBaby公司开发了一种可穿戴婴儿监控器,能记录婴儿的呼吸、身体姿势、睡眠活动等并将这些信息实时传送到你的手机上。

  4、智慧城市。未来可能出现第一座人口超过5万却没有交通信号灯的城市。

  5、无人驾驶汽车。谷歌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2012年内华达州成为美国第一个官方承认无人驾驶汽车合法的州。

  6、人工智能与决策。一台名为ConceptNet4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测试,其语言智商达到了4岁儿童水平,而三年前,它还无法与1岁孩童相比。再过几十年,人工智能可能要实现与人类无障碍对话。

  7、人工智能与白领工作。IBM的人工智能程序“沃森”,对肺癌的诊断率已经比人类更准确,它在同样的竞赛中以90%对50%胜出。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8、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爱沙尼亚已经成为第一个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实体政府。

  9、神经技术。科学家已经证实,老鼠的抑郁症可通过人工激活其愉快的记忆得到治愈。

  以上,可以说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本书的一个大量剧透,如果书上的内容都会发生,那么我们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都将成为现实。有证据表明,部分事情确实正在发生。谁知道若干年后世界上会不会有人类与AI的战争呢?此书对我们的一个启发是世界正在每时每刻都发生颠覆性()改变,我们的思维也不能再一成不变,而应该灵活变通。如果你正从事容易被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那么从现在开始,是不是该考虑学习新技能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失业了?或者说再就业的时候应该要考虑进入与新技术相关的行业或企业了?我们的下一代再选择专业或者行业时,金融、会计、管理等或许不再是热门,未来需要更多的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社交技能、认知能力等。如果看完此书能在任何一个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那么该书的目的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本文完)

  征哥点评: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何让一只猪飞起来?《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给出的答案是让这只猪站在风口就可以了。在历次工业革命中,总有行业或者公司被推到风口浪尖,即使它什么都不做,也能随风起舞。

  对于个人来说,每次社会经济有大的变动来临,都伴随着机会和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风险。如果足够幸运,能站在风口,那么就尽自己最大所能去努力积累尽可能多的财富,因为风不是一直都在,当增长趋于平稳时,积累的财富应当足够满足已经提高的生活品质。比如在当前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与新能源相关的工作机会,不少布局新能源的公司以前所未有的待遇寻找人才,如果你在这个领域有一技之长,就应该积极去推销自己,获得超额的收入;如果在处于风口时没有注重财富的积累,风口过去之后很可能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像之前中兴公司程序员的遭遇所反映的,在通信行业处于风口能拿到额外高收入时,没有合理的规划财富,反而养成了不必要的高消费的习惯,当通信行业发展红利不再,收入下降无法维持原来的生活品质时,无法坦然应对最终造成悲剧发生。

  站在风口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虽然没处在风口,但是所处的行业应该都会遇到挑战或者机遇,最好的做法是积极应对挑战,抓住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比如银行业在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去金融杠杆的大环境下,遭遇了十几年以来的低谷,员工待遇下降,不少员工选择离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低迷期带来的机遇是银行系统的改革升级,以及更多的晋升机会,如果职业规划的目标是长期在银行系统深耕,那么应该做的就是抛开眼前暂时的待遇下降,抓住难得的洗牌机会获得更适合发展的岗位,等待经济复苏,银行业重现辉煌。

  最后,《第四次工业革命》提到的这些新兴行业,适合普通投资者涉足吗?我的意见是并不适合。原因在于市场对这些行业的定价已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经反映了对它们预期的增长期望,市场对行业的估值缺乏充足的历史数据,和投研机构相比,普通投资者掌握的信息实在太少,难以判断预期的期望是偏高还是偏低,对于保守的投资者来说,不是合适的投资目标。作者:阳光依然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篇八: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实用文档

  第四次工业革命

  (详细提纲)

  一、概念

  (一)四次工业革命概述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3.第三次工业革命

  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4.第四次工业革命

  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

  实用文档

  革命。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涵

  1.核心

  CPS(Cyber-PhysicalSystem)

  CPS(信息物理系统)包容了与工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建筑、智能调配和智能物流等容,它将工厂的所有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集成在一起建立网络。CPS可将所有相关的物理设备(在世界围)连接到互联网上,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功能。由于CPS有互联网支持,它创造出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程序与过程,构建起新的智能工厂。

  国已有的“物联网”但远远不是这个“物联网”。但是国已有的互联网成果有可能被引用到中国的CPS中来,腾讯的微信、马云的淘宝、百度的中文搜索都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

  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能够管理复杂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干扰,能够更有效地制造产品。在智能工厂里,人、机器和资源如同在一个社交网络里自然地相互沟通协作。智能产品理解它们被制造的细节以及将被如何使用。它们积极协助生产过程,回答诸如“我是什么

  实用文档

  时候被制造的”“哪组参数应被用来处理我”“我应该被传送到哪”等等问题。智能工厂成为未来的智能基础设施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这将导致传统价值链的转变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

  智能工厂将渗透到公司间的价值网络中,并最终促使数字世界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智能工厂以端对端的工程制造为特征,这种端对端的工程制造不仅涵盖制造流程,同时也包含了制造的产品,从而实现数字和物质两个系统的无缝融合。智能工厂将使制造流程的日益复杂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变得可控,在确保生产过程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使制造产品在都市环境中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可以盈利。

  智能产品

  智能产品具有独特的可识别性,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分辨出来。甚至当它们在被制造时,它们就可以知道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细节。在某些领域,这意味着智能产品能半自主地控制它们生产的各个阶段。此外,智能产品也有可能确保它们在工作围发挥最佳作用,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随时确认自身的损耗程度。这些信息可以汇集起来供智能工厂参考,以判断工厂是否在物流、装配和保养方面达到最优,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商业管理应用的整合。

  2.相关容

  三项集成

  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

  实用文档

  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横向集成”是企业之间通过价值链以及信息网络所实现的一种资源整合,是为了实现各企业间的无缝合作,提供实时产品与服务;“纵向集成”是基于未来智能工厂中网络化的制造体系,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替代传统的固定式生产流程(如生产流水线);“端对端集成”是指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工程化数字集成,是在所有终端数字化的前提下实现的基于价值链与不同公司之间的一种整合,这将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定制。

  八项行动

  专家认为,为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能够成功实施,需要在以下八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

  开发标准化参考架构:贯穿整个价值网络,工业4.0将涉及一些不同公司的网络连接与集成。只有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才可能形成。需要一个参考架构为这些标准提供技术说明,并促使其执行。

  实现复杂系统管理:产品和制造系统日趋复杂。适当的计划和解释性模型可以为管理这些日益复杂的系统提供基础。因此,工程师们要配备为开发这些模型所需的方法和工具。

  建设高速信息网络:可靠、全面和高质量的信息网络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关键要求,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大规模扩展。

  实用文档

  确保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对于智能制造系统成功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和环境构成威胁。与此同时,生产设施和产品,尤其是它们包含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加以保护,防止滥用和未经授权的获取。

  加强工作组织设计:在智能工厂,员工的角色将发生显著变化。工作中的实时控制将越来越多,这将改变工作容、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在工作组织中应采用更多方法使工人有机会承担更大责任,同时促进他们个人的发展。

  加大专业培训力度: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改变工人的工作和技能。因此,有必要通过推出一系列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持续性专业培训计划。

  构建新的监管体系:虽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新的制造工艺和横向业务网络需要遵守法律,但是考虑到新的创新,也需要调整现行的法规。这些挑战包括保护企业数据、责任问题、处理个人数据以及贸易限制。这不仅需要立法,而且也需要其他大量适当手段,包括准则、示合同和公司协议,或如审计这样的自我监管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使抛开高成本不谈,制造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这也对环境和安全供给带来了若干威胁。第四次工业革命必须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与利用效率。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远意义

  1.用户个性需求得到满足

  实用文档

  允许在设计、配置、订购、规划、制造和运作等环节考虑个体客户的特殊需求,而且即使在最后阶段仍能变动。企业在一次性生产且产量很低的情况下仍能获利。

  2.工业生产更加灵活坚强

  基于CPS的自组织网络可以根据业务过程的不同方面,如质量、时间、风险、鲁棒性、价格和生态友好性等,进行动态配置。这有利于原料和供应链的连续“微调”。也意味着工程流程可以更加灵活,制造工艺可以被改变,暂时短缺(例如供应问题)可以得到补偿,输出的大量增加可以在短时间实现。

  这将使得动态的、适时优化的和自我组织的价值链成为现实,并带来诸如成本、可利用性和资源消耗等不同标准的最优化选择。

  3.生产决策过程得以优化

  为了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在短时间能够做出正确决定变得越来越关键。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端到端的实时透明,使得工程领域的设计决策可以进行早期验证,并且可以对干扰做出更灵活的反应,同时对生产领域中公司的所有位置进行全局优化。

  4.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工业制造过程的总体战略目标仍然适用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给定资源量(资源生产率)的前提下,得到尽可能高的产品输出;使用尽可能低的资源量,达到指定的输出(资源利用效率)。CPS在贯穿整个价值网络的各个环节基础上,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此外,系统可就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或降低排放进

  实用文档

  行持续优化。

  5.新服务创造新价值机会

  开辟了创造价值的新途径和就业的新形式。比如智能算法可用于各种大量数据(大数据),这些数据是为了提供创新服务而由智能设备所记录的。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来说,有显著的机遇发展B2B(企业对企业)服务。

  6.应对工作场所人口变化

  通过工作组织和能力发展计划相结合,人与技术系统之间的互动合作将为企业提供新的机会,将人口变化转化为自身的优势。面对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和日益多样化的劳动力(如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将提供灵活多样的职业路径,让人们的工作生涯更长,并且保持生产能力。

  7.工作和生活实现新平衡

  使用CPS的公司更加灵活的工作组织模式,意味着它们可以很好地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需求,让员工在工作与私人生活之间,以及个人发展与持续的职业发展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例如,智能辅助系统将提供新的组织工作的机会,即提供一种灵活的新标准以满足公司的需要和员工个人的需求。

  (四)案例

  1.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

  德国“工业4.0”战略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通过现代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进

  实用文档

  一步发挥德国在产品创新、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复杂工艺管理等领域的优势,从而维持和巩固其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该战略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德国的工业生产制造进一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包括基于“数字—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的建设,以及生产制造单元与企业的采购、营销、研发等各个价值链环节,同时与不同企业间的互联构成更大的、更高层次的智能生产网络。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德国工业企业既可以满足消费者高度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够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应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更重要的是,现代生产制造方式能够将员工从过去程序化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依托西门子、博世等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企业,德国“工业4.0”战略将最终推动先进制造技术标准的形成。

  2.美国实施四大新工业战略

  第一,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一方面,政府一再降低创业企业上市门槛,促使大批实验室技术实现商业化;另一方面,政府推动新产品的应用示工程,利用美国国高端消费群体抢先实现市场增长,使美国成为最早享受到新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

  第二,提高能够主导未来产业竞争的人才潜力:通过移民政策改革,美国希望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从而在国形成满足“第四次工业革命”要求的下一代的创新者、研究者和技能工人群体,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实用文档

  第三,通过智能创新和智能制造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为了冲抵高昂的人力成本,美国加强信息技术高性能电脑在技术创新上的应用,同时创造和推广适合本国人力资源特点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网络和智能工厂生态系统。

  第四,建设以分布能源系统、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全新的工业基础设施体系。在政府资助下,美国各州都在开发和部署具有智能性、可持续性、灵活性的能源、交通、生产和信息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基础,也有助于美国制造业降低配套成本,形成快速响应能力。

  二、挑战

  (一)劳动成本优势面临弱化

  以制造业智能化和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导致直接从事生产制造的人数的减少,逐步实现少量“现代知识型员工”对大量“传统简单劳动者”的替代,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基于劳动成本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会加速弱化。不仅如此,发达工业国家不仅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优势占领价值链的两端,还可以通过现代制造技术来提高制造环节和制造产业的生产效率,再加之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又会固化发达国家在高端服务业上已有的优势,从而使得发达国家能够形成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这为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势提供了机遇,从发达国家转出的生产活动有可能向发达国家回溯,导致制造业重心再次

  实用文档

  向发达国家偏移,我国的原有的赶超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路径可能被封堵。

  (二)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冲击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场革命性变化,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创新将催生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能源、新的交通与通讯工具、新的产业,将直接导致不同产业的兴衰转换。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崛起、纳米技术与新材料的涌现、智能制造技术的大量运用,高速快捷网络和交通通讯网络的铺设,我国碳能源、石油工业、钢铁工业、传统纺织业、服装、工艺品、模具业以及不少传统产业面临着衰亡的命运。

  (三)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面临瓦解

  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成功崛起的奥秘,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县域或乡镇的同一行业的集聚,弥补了规模经济的不足,并催生出大量的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新工业革命将使生产方式发生巨大转变。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制造数字化与智能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结合,将使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交易方式产生重大改变,分布式生产与销售将越来越多地取代集中式生产销售。产业集群这种集中生产、集中销售与采购(专业市场)的模式将难以适应新的柔性定制生产与就近分布式销售的要求。

  (四)生产性大企业面临考验

  我国的工业大企业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的大规模上。在讲求

  实用文档

  规模效应的时代,使其获得生产成本优势。新工业革命的特点是智能化、网络化、定制化,使小规模智能化生产服务成为必然,生产与经营的家庭化、分散化将更多出现,灵活而高科技的小微企业更容易抓住生机。而注重规模效益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大企业可能面临考验。尤其是我国多数工业大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而忽视技术创新;只关注纵向一体化扩展而忽视与中小企业的紧密分工协作。在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更容易受到冲击。

  三、机遇

  (一)带来工业快速增长机会

  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会导致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还会带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即通过创造新的产业部门,为中国在全球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方向和机会。

  (二)拓宽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先进制造技术终归是在工厂和制造环节的应用,中国庞大的制造基础为先进制造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场所。只要有危机意识和战略认识,充分利用中国的制造基础优势,调动广大企业技术突破和应用的积极性,形成中国独特的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赢家

  实用文档

  (三)推动基础实施提档升级

  总体而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化进程,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的推动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尤其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加快工业装备更新换代

  随着近年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装备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比较,工业装备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高精度、智能化装备严重缺乏。新工业革命,将极推动我国工业企业加快工业装备更新换代,提升整体工业装备水平。

  (五)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

  历经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也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均收入难以提高的“中等收入陷阱”考验,亟需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为中国提供这样一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国民人均收入的难得机遇。

  四、对策

  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着力点。德国“工业4.0”战略与我国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某种程度上,两化融合可称为我国工业的第三次革命,两化深度融合可以说是我国工业的第四次革命。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只有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我国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

  实用文档

  线,才能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也才能在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迈进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一)超前部署建设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

  信息物理系统(CPS)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物质生产力、信息生产力。能源、材料和信息三种资源高度融合,将使未来产业发生真正革命性的变革,对未来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美、德等世界工业强国都高度重视信息物理空间构建,加强战略前瞻部署,并取得积极研究进展。中国要决胜未来的竞争,必须在构建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上先行一步。一方面,在国家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加强对CPS的总体布局,研究制定CPS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和政策举措。同时,在制造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工作中加强前瞻部署和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中心”的做法,组建一批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负责承担基础理论研究,组织力量研发突破CPS软件、传感器、移动终端设备等工具和装备,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的开发应用。

  (二)启动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工程

  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设备和生产手段在未来必将广泛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当前,我国在智能测控、数控机床、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总体看,我国制造业发展仍然以简单地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通过智能产品、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提

  实用文档

  升传统制造业的任务艰巨而迫切。应从国家层面启动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工程,加强技术攻关,开展应用示,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转型。一是重点突破智能机器人。开展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攻克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二是开展智能工厂应用示。在全国围分行业分区域选取试点示企业,给予扶持,建设智能制造的示工厂,发挥其“种子”作用。三是推动制造业大数据应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先导,鼓励其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三)用标准引领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融合

  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人、机器、资源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社会,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必须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我们在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中,也应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时制定出台“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化路线图,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要着力实现标准的国际化,使得中国制定的标准得到国际上的广泛采用,以夺取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四)构建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体系

  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增加了管控的复杂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

  实用文档

  度促进技术创新。我国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上,也同样面临制度保障方面的相关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从而形成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

  (五)产学研用联合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德国工业4.0战略是由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联合发起的,工作组成员也是由产学研用多方代表组成的。因此,该战略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学术界、产业界的积极响应。事实上,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不单纯来自于市场考量,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竞争往往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战略意图。我国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用联合模式,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自发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或产业研发联盟,政府要通过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选择几个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研发联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五、建议

  (一)高度警醒,转变认识

  1.加大“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在政府部门与经济界,引发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家阶层对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注,认识到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树立起抢抓新工业

  实用文档

  革命机遇的紧迫感。

  2.根据时代要求,加入“知识科技”的要素,引导合川企业家追求重知重智,追求技术创新,使企业家能主动关心与追随科学技术进步,将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二)政府作为,营造环境

  1.依法治企,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减少行政审批干预,提高对企服务质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

  2.设立专项资金,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工业企业直面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挑战。

  (三)产业转型,跨越突破

  坚持转型升级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产业形态转型:生产型制造→服务型制造

  制造模式转型:高耗能制造→绿色制造

  制造过程转型:粗放型制造→精益型制造

  制造产品升级: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

  产业价值链升级:低端→高端

  (四)装备升级,软硬兼施

  1.工作母机、重大设备和生产线等等是工业能力的硬装备,那么,管理模式、软件、信息、标准和网络等就是新型工业能力的软装备。硬装备与软装备的集成产物就是提升工业能力的新型工业装备。进一步说,如果硬装备是为新型工业提供硬能力的“躯体”,软装备则是现代工业提供软能力的“灵魂”,也是新型工业

  实用文档

  装备的“大脑”。

  2.案例(长安两化融合)

  (五)人才导向,以人为本

  1.重点扶持具有国际视野,科技思维的新型企业家,具体措施如下:

  授予荣誉

  依法保护

  人文关怀

  组织培训

  案例:华为(任正非)、鼎工机电(合川)

  2.注重国际国优秀人才的引进,重视合川籍省外科技人才,重视通过华人为中介引入外籍高端人才与技术;建立人才储备库,为企业提供不同梯队的专门人才等。

篇九: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工业4.0: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暂无

  来源:《计算机世界》2015年第23期

  ——工业4.0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调研报告

  报告主笔/何懿文

  工业4.0,中国准备好了吗?

  在中国经济增长迈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的工业转型已日益迫切。而在国际层面,制造业近几年开始出现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美国政府推出了再工业化的方案,每年耗资数亿美元建立先进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和培训高级技工;德国政府则在2013年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并将其从一项产业政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内外夹击”之下的中国制造业亟需找到一条出路。不过,与美国的再工业化相比,中国产业界更为感兴趣的,则是工业4.0。工业4.0受到中国产业界如此推崇,也在情理之中:其一,工业4.0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014年在访德时重点提到德国工业4.0战略,这被认为是中国有意打造升级版的“中国工业4.0”规划的信号;其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以智能化、数字化生产为特征的工业4.0,能为人口红利渐失、工业亟待转型的中国经济找到新的出路;其三,则是德国制造业所取得的成就及德国制造所代表的精神令中国产业界叹服,“德国制造”是不少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

  以上因素决定了工业4.0成为中国工业界近年来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中国产业界对工业4.0本质的理解到底有多深,工业4.0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中国是否真应该制定升级版的工业4.0战略,中国企业是否已经为可能到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到底应该做哪些准备?所有这些疑问,目前在中国产业界依旧存在着各种争议。

  正是这些争议,促使我们下决心通过深入的研究以及与业界的思想对撞,为这些疑问找到可能比较正确的答案,以免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在新一轮的工业转型中,走不必要的弯路。基于以上目的,计算机世界研究院发布了这份《工业4.0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调研报告》。我们希望通过此项调查研究,能够了解中国推进工业4.0的现状,探讨中国制定工业4.0战略的可行性,找到可能阻碍中国企业推行工业4.0的各项制约因素,并汇集专家、学者及企业精英们的智慧,为政府政策及企业工业4.0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为此,我们针对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河北、天津、辽宁、甘肃等省市645名工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企业涵盖了国企(33.14%)、私营(33.72%)、三资(31.4%)、集体企业(1.74%)等。调查的行业包括通信设备(23.26%)、设备制造业(23.26%)、汽车制造业(11.05%)、钢铁行业(7.56%)、医药制造业(6.98%)、能源企业(4.07%)等。

  中国产业界:工业4.0虽火,但有点“虚火”

  十八大之后,中国政府对德国工业4.0战略极其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紧迫感。自德国在2013年正式提出工业4.0的概念以来,中国高层及工信部官员多次表达了要加强中德两国在工业4.0方面合作的意愿(如表1所示)。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970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