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认识(精选范文5篇)

时间:2022-08-13 10:20:04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自然(nature),哲学名词,广义指的是自然界,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包括物质世界及物质宇宙。在

自然(nature),哲学名词,广义指的是自然界,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包括物质世界及物质宇宙。在六朝隋唐时期的“佛道之争”中,佛教“因缘”与道教“自然”是两者义理辩论的中心。甄鸾、道安、真观、智颉、吉藏等佛教思想家从自然命论与实践方法等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认识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认识5篇

第一篇: 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认识

泰安自然经济社会情况

(四)自然资源

全市有土地77、62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8公顷。泰山地区资源丰富,有煤、铁、岩盐、石膏、硫磺、蛇纹石、碧玉等矿藏,泰山板栗、核桃、肥桃、汶香附、鹿角菜、泰山灵芝、白首乌、泰山赤鳞鱼等土特产,驰名中外。泰山花岗岩,结构紧密,质地细腻,五彩缤纷,经加工而成的红、黑、绿、花、海浪石等板材,已成为畅销国内外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54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3.1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1290.5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1023.4亿元,增长11.4%

经济状况

利用外资形势有所缓和。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29个,比上年增加11个。合同外资额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增长8.8%,增幅较年内各月明显提高;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761万美元,下降44.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略有萎缩。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1218个,比上年减少500个,合同额5.9亿美元,增长0.4%,完成营业额3.8亿美元,下降 7.5%;外派各类劳务和研修生16746人,期末在外3241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0.3%、0.1%。

旅游业异常活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4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8.1亿元,分别增长 25.6%和31.1%。其中:国内游客2321.8万人次,旅游收入177.8亿元,分别增长25.6%和29.9%;境外游客24.1万人次,增长 26.5%,旅游外汇收入15050.2万美元,增长58.1%。

人文社会

(一)科技教育  泰安市是山东省三大教育中心之一,有8所大学、35所中等职业技工学校,人力资源充裕。全市40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00项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科研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63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全市80%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和技术开发机构,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达到26家。

(二)医疗卫生 泰安市有综合医院15家,其中三甲医院2家,三乙医院4家,医疗保健设施齐全。

(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收缴各项保险费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6.5万人、48.2万人、151.0万人、60.9万人和53.5万人,收缴保险费分别为29.3亿元、1.9亿元、13.5亿元、1.4亿元和5931万元。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36.3亿元,增长24.6%。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养老保险有效参保农民达到101.5万人,当年收缴保费1.7亿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58.9万人,参合率达到98.9%,提高0.4个百分点。

(四)人居环境 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 2009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2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消费性支出12319元,增长5.0%,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4.6%。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70元,增长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630元,增长17.3%。安居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2009年,新建廉租住房10.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1万平方米,其中市区新建廉租住房4.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8万平方米,对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扎实开展城中村改造建设,泰城有17个村居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额23.2亿元,开工231.6万平方米。

(五)生态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共有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5.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32个乡镇获得环境优美乡镇命名,其中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9个。建成绿色社区4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6个;建成绿色学校12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9个;组织2个镇、3个村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示范村镇建设试点。

第二篇: 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认识

浅谈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作为农业生产实践产物的农业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文化形式。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创了独特的、无与伦比的农业文化。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在农业社会里形成的,无不带有农业文化的特征。在最近几年的文化讨论中,人们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在种种的文化热中,农业文化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同农业文化的地位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是认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缺少对农业文化的认识,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困难的。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物产丰饶,,由于地里环境的因素,农耕自然经济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三代时期,农耕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这强化了人们重土、思乡的情感,培养了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文化心态。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别之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中国文化正是这样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且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这种文化传统是任何外来势力所无法割断的。中国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持续性,它独自创发,慢慢形成,历久弥坚,从未中断,至今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 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认识

浅论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及其影响

摘要:自然经济是相对商品经济而言的,即自给自足的经济。它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明清晚期,自然经的济解体影响着我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如它有利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等,自然经济的解体是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

关键词: 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影响

Discuss on Modern Chinese natural economy

And its influence

Abstract: The natural economy is relative to commodity economy, the economy that provided for itself.It was in our country feudal history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position.,the feud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d a profound impact to our country.In lat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atural economy disintegration was affecting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conomy.As it was conducive to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ural economy is our country modern economy development inevitable trend and requirement.

Key words: Modern; natural economy;disintegrate; effect.

“自然经济”即“商品经济”的对称。它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即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狭小、各个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因循守旧、闭关自守等为特点,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逐渐解体而被商品经济所代替。

一、中国近代自然经济

1.近代自然经济

中国近代的自然经济是商品经济相对而言的,这对范畴是对人类历史上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一种抽象,它们从生产要素的不同运行方式着眼来揭示社会再生产的性质。马克思说:“自然经济,也就是说,经济条件中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还是在本经济单位中生产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和再生产。”这是对自然经济实质最基本的经典性表述,其它表述都是由此派生的。

2.自然经济的形成

自然经济不是历来就有的,其形成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生产不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不发达,使社会财富增长有限。第二,历代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第三,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自西周以来两千多年中国形成了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耕文化。

3.近代自然经济的特点

自然经济并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世界各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也无例外地存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

其一,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相结合 这是由当时的赋税征收方式和剥削制度决定的。既要征收粮食,又要征收各种手工业品和副业产品。

其二,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 这是由当时的土地制度决定的。第一,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第二没有严格的土地占有等级制度;第三,土地可以继承,实行多子分承制。这三个特点就使得土地较容易被分割。加上中国各地情况各异,地形分散,不易保持较大的整块经营等。

其三,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是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形成的基础。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始终占主要地位,这也决定了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始终是主要的经济形式。

二、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1.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还是完整的封建社会。那时,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破坏自然经济的因素,并且已经有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发生。但是,那时候自然经济的解体,还只是局部的解体,不成其为重大的经济现象,也没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深远影响。当时,还是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中国自然经济的大规模迅速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甲午战争以前,自然经济已经初步解体。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又进一步解体,解体的范围扩大,解体的速度加快,解体的程度提高。

2.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关系的萌芽,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缓慢地侵蚀着封建经济的躯体,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原因。

(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输入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3)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比例加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4)意识观念的增强

随着朝代的发展,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城乡经济联系加强等促使自然经济解体。意识观念的增强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5)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三大改造,使小农经济彻底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的小农经济从此结束,从此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3.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表现

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即:纺与织分开,织与耕分开。

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4.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的特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军事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带有强制性。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及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的速度较快,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比较慢。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在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三、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1.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剥削的必要条件

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都是依靠农民的物资贡赋来维持其生活消费和统治权力的。封建统治阶级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作为其专制统治的基础,这种经济的破坏就意味着统治基础的动摇。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都要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起来,以稳定其统治基础。

中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持续了几千年,其根本原因是封建的土地制度和剥削制度。中国的封建社会,绝大部分土地为地主阶级占有,而农民则没有或仅有很少的土地。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对农民的残酷剥削,造成农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是使耕与织结合得特别紧密,维持时间又特别长的经济原因。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榨,使农民无法单靠农业劳动过活,同样也不能离开农业单靠家庭手工业维持一家的生计,而必须家庭成员中能够劳动的人手,除参加耕作外,都要从事手工业劳动,方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结构就赋予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特征。这种结合持续了几千年之久,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依然未变。如“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幼老。”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以织助耕”,任然不能改变其生活贫困状况。

2.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首先,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它的解体必然冲击封建制度,有利于瓦解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其次,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等),其进一步解体则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三,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使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第五、使中国逐步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附庸。这是历史的进步。

3.取消了封建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我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主要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它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为直接目的,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明清两代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明清两代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取消了阻碍工商业发展的“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大机器作业,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逐渐消失,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我国近代经济基础,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了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

4.取消了闭关锁国政策,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由于要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清政府实行限制对外贸易、交往的政策。而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此外,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自然经济的解体取消了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如中国加入WTO,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经济组织,从而实现经济全球化,更好地引进外来先进技术设备,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紧跟时代经济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总之,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自然经济的解体冲击了封建制度,有利于瓦解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使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发生巨大变化。

参考文献:

[1]彭太军.怎样理解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J].湖南:《中学生学习报》(高一高二版)2002年9月28日第005版

[2]蔡权.自然经济的形成和演变及经济政策[J].江苏:南通市第一中学

[3]余宪忠,吕瑞江.试论自然经济的历史局限性[J].山东经济,1997年第五期

[4]沈浩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M].中央民族大学1989年版

[5]王方中.中国近代经济史稿[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殷松华.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几个问题[J].安徽太湖中学

[7]钟兴瑜.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层次结构[J].贵州社会科学,1994

[8]李时岳.论中国近代社会的畸形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院,1991

第四篇: 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认识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在一次高三历史授课中,一位学生向我提出一个关于“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问题:“老师,根据课本和所看的资料,我对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概念感到很迷惑。如果说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那么,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小农经济难道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吗?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小农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难道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吗?现在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也是小农经济?”
其实,这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常常遇到的困惑。现在,我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对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二者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对“自然经济”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根据我国学术界通行的理解和表述,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

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由上述对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概念与特征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一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
科学地讲,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最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⑴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因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农耕通过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但由于他们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
⑵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二者出现了交集。

⑶法国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小农经济,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富农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但由于它经营规模小,相对于资本主义大农场而言,故叫小农经济。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小农经济被集体农庄所取代。在中国,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所以,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

中国的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以前的土地是私有的,而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小农经济土地仍是公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它和传统意义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小农经济相比,已是大相径庭、面目全非。

当今的农民已被卷入或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其社会化程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是基于此,在实践中,我国正在探索社会组织与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国家提出了加强对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新课标教材对“小农经济”表述为:它“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第五篇: 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认识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的异同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它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中国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后来逐渐被商品经济吞食,但是在今天,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仍然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与自然经济对立的是商品经济,并且两者长期共存,互为消长。

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大地上完全消失。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又有所恢复,但今天的农民经济也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自耕农经济则是拥有耕种土地的所有权。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自耕农经济产生。在封建时代是随着封建朝代的更替不断生产和衰退,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时候完全消失。与自耕农经济对立的是租佃经济。

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结束。因为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两者出现了交集。

3. 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由于它经营规模小,故叫小农经济。

在长期的封建时代,三者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第一 封闭性,三种经济都很少与外界进行产品以及技术的交流。

第二 保守性,三者都很难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长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第三 狭隘性,三种经济形态下的劳动者大多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理想,只追求眼前利益。

第四 自给自足性,三者都是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对外依赖性很小。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18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