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报告6篇

时间:2023-06-12 12:18:02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报告

篇一: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报告

  

篇二: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报告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管理股工作情况汇报

  **年,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积极行动,迅速落实精神,现将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介绍

  我县共有自然保护地四处,分别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总面积*****公顷。其中:*****。

  二、野保股工作要紧做法

  1、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一)全面摸排清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文件要求,野保科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按照清理排查的问题清单,我们密切配合,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沟通衔接,对需要整改项目做了重点督查,积极填报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督促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明显成效。

  (二)加大对林业法规政策的宣传与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盗猎滥猎野生动物与滥采乱挖野生植物的违法行为,结合林政执法与“绿盾行动”“候鸟行动”等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与典型教育,有效制止了非法开采、乱捕乱猎、盗伐等破坏活动,积极处理了冷集镇**流域非法布设拦鸟网的举报信息,部署

  冷集林业管理站积极进行拆除处理。把破坏自然保护区内林业生态建设的人为因素降到了最低,为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提供了保障。

  (三)确标立界工作顺利推动。重点协调**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好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通过现场踏界,目前已布设界桩界碑预布设界桩点,基本完成确标立界工作任务。仅有边远、河流与功能区界桩因自然因素影响未布设到位。

  (四)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根据省环保厅文件要求,积极安排部署,抽调专人成立专班,认真梳理有关资料,全面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回头看与自然保护区问题排查工作,确保自然保护区各类问题检查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对全县各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的各项执法检查。要紧是***坚决整改等,完成自然保护地环境突出问题验收整改销号工作。

  2、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一)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保护管理责任措施,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常管理。

  (二)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学习熟悉野生动物与珍稀植物保护管理流程、制度,严格坚持审核审批程序,依法办证,积极鼓励驯养繁殖、基地种植与合理开展经营利用活动,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努力把好全县野生动植物养殖种植关。

  (三)积极开展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协同联合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等部门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全县清理整治集贸县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查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及制品、收缴、处置等工作。达到了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以“爱鸟周”摄影展为突破口,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法规与舆论宣传。

  3、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一)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围绕“宣传月”、“爱鸟周”活动主题,结合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重点与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县区举办了宣传展板。各自然保护地与基层林管站相继组织人员深入重点林区、集镇,开展了不一致形式的宣传活动。

  (二)认真开展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布线监测活动。每年秋冬季,大批候鸟从北方迁飞途径我县,大量冬候鸟陆续迁至我县越冬,是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要求,及早安排部署,加大陆生野生保护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力度,切实做好以禽流感为主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与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湿地鸟类活动动态,有效防范突发性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猎杀猎捕案件

  与疫情的发生,确保了生态安全,全年计划共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活动达*以上。

  4、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

  (一)对**湿地公园已争取的中央、省财政补助等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湿地公园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同时做好有关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协助争取工作。通过开展湿地恢复工程、湿地保护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的,实施围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推动适度人工干预。围绕推动生态保护目标,进一步加强与推动公园旅游战略提升。围绕构建生态**战略支点,进一步加强与推动公园科普宣教工作。改善了湿地生态修复,为当地社会进展与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安全保障。

  (二)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争取力度,确保能力建设资金,加大社会资金投资力度,实现社会投资零突破,加大生态监测投资争取力度,确保生态监测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保护措施,切实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协调有关全县各自然保护地抓好对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建设,积极开展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调研与检查,进一步强化基层保护工作。督促各保护区落实管理与巡护制度,加强对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繁殖地及其湿地的保护,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清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乱建、非

  法开采、乱捕乱猎、盗伐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

  (二)提高政治站位,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与主体责任,全面停止核心区、缓冲区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严格依法规范资源保护开发与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严厉查处保护区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全面落实“整改销号”制度,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有序推进,全面完成。

  (三)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步伐,完善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针对个别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界限不清等问题。做好勘界立标工作,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步伐,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职能作用。

  (四)积极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各自然保护区监控工作。

  (五)加快对**、**总体规划的上报审批工作,积极督促森林公园按照规划既定的方案逐步落实。

  (六)开展调查监测及野生动物经营驯养繁殖户的管理工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专项调查。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开展常规性观测监测。加强野生动物人工养殖户、经营户管理。

  **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

  **年**月**日

篇三: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报告

  

  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根据《XX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X整合评估〔2020〕X号)和《XX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X整合评估〔2020〕X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廊道连通性,做到调入与调出相结合、合理调整,依法依规优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一般应保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不减少,如确因客观原因导致面积出现较大幅度变化的,须向省人民政府报审,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实事求是、科学评估。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组织专家科学评估界定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保护强度,做到该划进的必须划进、划错的必须调出,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冲突。

  (三)统筹协调、做好衔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衔接“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永久

  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作协调推进,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二、工作任务

  我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范围是XX省级自然保护区、XX国家森林公园、XX——XX水库省级风景名胜区、XX(XX)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XX分园区、XX国家级水利风景区、XX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XX省级森林公园,针对存在交叉重叠、范围和功能分区不合理、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现实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调出、调入、合并、晋升、转化、新建、撤销、不再保留等方式,依法依规予以优化,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一)开展本底调查。收集全县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包括名称、类型、位置、面积、功能定位、主要保护对象、机构编制、人员队伍及设立、调整、晋升时间与批复文号;自然保护地相关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其他规划、方案的文本和图件,科考报告、专项调查等。

  1.经济社会现状,包括自然保护地内及周边乡镇、行政村或自然村的建制镇、宅基地、人口、经济、参与情况等;

  2.自然资源产权现状,按照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为基本单元,调查基本农田、森林、土地性质、物权、经营使用权、矿业权、设施建筑、民生设施、重点建设工程等。

  (二)整合交叉重叠。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遵从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按照“一区一方案”工作原则,整合优化全县各类自然保护地,做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

  1.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时,原则上保留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2.水利风景区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交叉重叠或相连的,可整合纳入;不交叉重叠或不相连的,具备条件的,经评估后可转为自然公园,不符合条件的,由所在县区提出预案,经市组织专家评估后报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定撤销。

  3.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同级别保护强度优先、不同级别低级别服从高级别的原则进行整合。

  (三)解决历史矛盾。

  1.将保护价值低的建制城镇、村屯或人口密集区域、社区民生设施等调整出自然保护地范围。结合精准扶贫、生态扶贫,核心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应实施有序搬迁,对暂时不能搬迁的,可以设立过渡期,允许开展必要的、基本的生产活动,但不能再扩大发展,最终实现逐步有序退出。

  2.根据历史沿革与保护需要,依法依规对自然保护地内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实施退田还林还草还湖还湿。

  3.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镇村、矿业权逐步有序退出,一般控制区内的由设区的市科学评估,根据对生态功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是否退出,其中,造成明显影响的逐步有序退出,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可采取依法依规相应调整一般控制区范围等措施妥善处理。

  4.将城市建成区调出自然保护区范围。

  5.将成片集体人工商品林调出自然保护区范围,但以下情形除外:①重要江河干流源头、两岸;②重要湿地和水库周边;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6.自然保护区设立前存在的经济开发区等,可以调出自然保护区范围;自然保护区设立后,违规审批建设的经济开发区等,追究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经设区的市科学评估后,根据对生态功能影响,确定是否退出或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其中,占用主要保护对象重要栖息地、繁殖地、迁徙通道以及位于国际重要湿地、世界自然遗产范围内的部分,原则上应退出自然保护区范围。违规审批但尚未建成的,原则上退出自然保护区范围。

  (四)归并重组优化。对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内相邻、相连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打破因行政区划、资源分类造成的条块割裂局面,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的原则进行合并重组,合理确定归并后的自然保

  护地类型和功能定位,优化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被归并的自然保护地名称和机构不再保留,解决保护管理分割、保护地破碎和孤岛化问题,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

  (五)完善功能分区。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由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转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

  1.一般情况下,将自然保护区原核心区和原缓冲区转为核心保护区,将原实验区转为一般控制区。

  2.自然保护区原核心区和原缓冲区有以下情况,可调整为一般控制区:自然保护区设立之前就存在的合法水利水电等设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重要人文景观合法建筑,包括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遗迹、寺庙、名人故居、纪念馆等有纪念意义的场所。

  3.自然保护区原实验区内无人为活动且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特别是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的关键区域、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重要自然遗迹等,应转为核心保护区。

  (六)统一规范名称。自然公园根据资源禀赋和自然特征设立,原森林、湿地、地质公园以及以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原风景名胜区经科学评估后转为自然公园。自然公园名称统一规范为“(风景、森林、湿地、地质等)自然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纳入自然公园管理。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

  (七)推进勘界立标。根据《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规范》,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并建立矢量数据库,编写勘界报告,确保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

  (八)依法依规整改。正确处理整合优化同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关系,对各类执法监督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等整改任务相关的地块,坚决禁止借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之名为违法违规行为洗白。对中央环保督察、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等发现和列入整改清单的问题,该依法查处的,要先行依法查处到位。

  (九)编制上报成果。汇总上报自然保护地勘界数据库和勘界报告,编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并上报。

  三、时间安排

  (一)部署启动(4月22日前)。

  1.成立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编制印发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召开领导组会议,全面启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

  2.收集全县各类自然保护地本底调查资料、各类规划和批复文件、全县地理国情、永久基本农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含1米影像)和生态公益林、林地一张图等矢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为现场调查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自然保护地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产权情况调查,对全县各类型自然保护地以功能分区为单元进行现场调查,做到各类因子应查尽查,数据真实,进行资料汇总和分析。

  (二)整合优化(4月24日前)。组织梳理有关基础资料,开展勘界和评估论证,建立勘界数据库,编制勘界报告,研究提出整合优化预案,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后上报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领导组审核审查。

  (三)修改完善(4月30日前)。根据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对全县自然保护地勘界数据库和整合优化预案的审核反馈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数据库和预案,确保高质量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推动整合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在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下设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确保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有序加快推进。

  (二)明确工作责任。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共同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依法依规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综合客观、多角度多维度审视问题、解决矛盾,确保当前和今后重要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与调整优化工作协调一致。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工作质量出现问题的,依法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中遇到重要事项和重大

  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要加强工作协调指导,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负责统筹安排本级自然保护地勘界和整合优化相关工作经费。由于时间紧迫,在严格执行招投标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尽快完成招标工作。

  XX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

  按照国家、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和县委县政府部署,结合我县前期对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调整,为切实加强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衔接,进一步做好我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多规合一”“划管结合”的总体思路,以维护生态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导向,认真落实党中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要求,以现有成果为基础,坚持依法依规、严守底线,实事求是、科学评估,统筹协调、强化衔接的原则,结合我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成果,依法依规处理好生态保护红线与耕地、矿业权、人工商品林、城镇村、各类建设项目等的冲突问题,实现“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

  二、任务要求

  (一)加强衔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联系密切、不可分割。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对接,在既有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林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自然保护地四至和界线范围,将其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中,确保无遗漏。要根据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情况,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自查报告及相关资料,明确自然保护地名录及占地面积、人为活动矛盾冲突面积占生态保护红线的比例等,分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的影响。

  (二)依法依规解决矛盾冲突。按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的原则,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镇村、矿业权逐步有序退出,一般控制区内的,根据对生态功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是否退出,其中造成明显影响的要退出,不造成明显影响的可采取依法依规相应调整一般控制区范围等措施妥善处理。要将解决永久基本农田矛盾冲突与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永久基本农田调得出、补得了。

  (三)科学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补划工作。依据自然资源部印发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技术方案,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将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

  区、饮用水源地、国家一级保护公益林等作为补划地块。以上区域无法完成补划的,可以在其他区域补划,但不得产生新的矛盾冲突。

  (四)切实提高成果质量。注重保持生态红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根据《进一步做好XX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的独立图斑,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外,不得保留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按照《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属于“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项目,可以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开展,不得调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五)有序推进勘界定标。我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县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并纳入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六)依法依规做好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同时,对符合占用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做好用地报批工作。

  三、时间安排

  (一)开展工作部署(4月15日前)。成立县生态保护

  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编制印发进一步做好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组织做好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与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统筹衔接工作。

  (二)开展县级审核(4月22日前)。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组织专家及各部门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进行审核。对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要求,或者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不衔接的,及时修正。

  (三)完善县级方案(4月24日前)。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组织汇总形成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同时做好与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相衔接。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经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报县人民政府。

  (四)联合上报方案(5月1日前)。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联合上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下设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建立完善协调机制,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11(二)完善工作方案。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密切跟进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办法制定、第三次国土调查最终成果发布等工作,及时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统筹衔接,按时保质完成规定任务。

  (三)强化责任落实。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做好我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各部门要综合客观、多角度多维度审视问题、解决矛盾,确保当前和今后重要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与评估调整工作协调一致。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工作质量出现问题的,依法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同时,在工作中遇到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要加强相关工作协调指导,确保按时序完成工作任务。

  12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

  为贯彻省市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的部署,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

  一、成员名单

  组长:XX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XX副县长

  XX副县长

  成员:XX县政府办副主任

  XX县政府办副主任

  XX县发改委副主任

  XX县司法局局长

  XX县财政局局长

  XX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XX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XX县住建局副局长

  XX县交通局局长

  XX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13XX县水利局局长

  XX县文旅体局局长

  XX县林业局党组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

  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同志任副主任。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由郭兴中兼任组长,XX、XX任副组长,县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住建、旅游等部门业务经办人为成员。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由XX兼任组长,XX任副组长,县自然资源、重点工程、生态环境、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水利、林业、旅游等部门业务经办人为成员。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县发展改革委:负责提供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铁路、能源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项目计划;协助提供全市民航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项目计划;参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工作。

  2.县司法局:负责对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

  3.县财政局:负责统筹保障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整合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市级相关经费。

  144.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起草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材料;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审核,审查自然保护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将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纳入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一并上报市政府审定,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负责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矿业权资料。

  5.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提供全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资料,补充提供部分自然保护区资料;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提供水源保护地等应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资料;参与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起草及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

  6.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补充提供全县风景名胜区相关资料,提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等资料;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工作。

  7.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提供全县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民航、航道、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项目计划;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工作。

  8.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勘界立标,提供相关成果资料。

  159.县水利局:负责组织提供全市重大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及项目资料;补充提供水利风景区有关资料;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工作。

  10.县文旅体局:负责组织提供全县文化、旅游和文物保护规划;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审核工作。

  11.县林业局:负责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整合优化工作;编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编制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与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一并完成审核后上报市政府审定;提供自然保护地及林地、人工商品林、公益林等基础数据;参与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审核、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起草工作。

  16

篇四: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报告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

  勘界定标项目

  技

  术

  报

  告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二0二0年九月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

  勘界定标项目技术报告

  委托单位:

  南平市武夷山生态环境局

  编制单位:

  项目负责人:曾川云单位负责人:金秀蓉*

  *

  人:

  审

  核

  员: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

  吕庆威

  编写时期:2020年9月

  目录

  1、总则....................................................................................................................................................1(1)

  任务................................................................................................................................1(2)

  意义................................................................................................................................11.1水源地概况.................................................................................................................................11.2编制依据.....................................................................................................................................51.2.1相关法律法规..................................................................................................................51.2.2技术规范..........................................................................................................................51.2.3其它相关文件..................................................................................................................61.2.4坐标系统..........................................................................................................................61.3技术路线。.................................................................................................................................72、内业处置..............................................................................................................................................82.1工作底图制作.............................................................................................................................82.2边界拐点、定标点的预设........................................................................................................82.3人工校核...................................................................................................................................112.4校核结果分析...........................................................................................................................133、外业处置............................................................................................................................................143.2勘界流程...................................................................................................................................153.2.3数据汇总......................................................................................................................173.3结果分析...................................................................................................................................184、勘界结果............................................................................................................................................184.1勘界前后保护区面积变化情况...............................................................................................184.2勘界过程中重点问题说明;...................................................................................................194.2.1拐点无法测量情况说明;............................................................................................204.2.2定标点无法测量情况说明;........................................................................................204.2.3处置情况说明;............................................................................................................204.3主要拐点坐标及描述。...........................................................................................................205、有关建议及说明................................................................................................................................216、相关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说明......................................................................................................227、附表....................................................................................................................................................23附表1预设拐点成果表...............................................................................................................23附表4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30附表5水源保护区定标点信息登记表.......................................................................................73附表6拐点(实测)信息一览表.........................................................................................115附表定标点(实测)信息一览表.....................................................................................117附表拐点坐标成果对比分析一览表...................................................................................1198、附件1...............................................................................................................................................122附件2、勘界单位资质证明.........................................................................................................125附件3、勘界立标工作委托书.....................................................................................................127附件4、仪器检定证明.................................................................................................................128附件5、勘界立标作业人员名单.................................................................................................133附件6、其它佐证材料.................................................................................................................134附件7、控制点检核报告(含平差报告或点位检校报告)......................................................136附件8、成果质量检查报告.........................................................................................................137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质量检查报告................................................................140一、任务概要..............................................................................................................................140二、检查工作概况......................................................................................................................140三、检查的技术依据..................................................................................................................141四、检验参数..............................................................................................................................141五、质量评价及质量统计..........................................................................................................142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142七、检查结论..............................................................................................................................142附录县级自检报告、市级审查报告.....................................................................................1439附图(附图页面大小为A0)...................................................................................................144附图1、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范围影像图(预设)

  ..........................145附图2、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范围地形图(预设)

  ..........................146附图3、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范围影像图

  ..........................................147附图4、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范围地形图(实测)

  ..........................148附图5、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实测)

  ..................149附图6、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前后对比图

  ..................................15010、电子数据........................................................................................................................................1511、总则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地测绘有限公司受南平市武夷山生态环境局委托,组织开展南平市武夷山生态环境局武夷山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勘界立标服务类采购项目工作并结合实际完成情况,编制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技术报告。

  1.1任务与意义

  (1)

  任务

  (1)核实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的范围、面积和边界工作。

  (2)完成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及定标点的确定和测量、边界地形图更新、边界线标绘、边界附图与边界走向说明等工作。

  (3)完成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成果验收、论证和确认工作。

  (4)完成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立标工作。

  (5)制作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成果。

  (2)

  意义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是依法依规开展保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形成相关各方认可、准确清晰的边界,推动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确保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的执法监督有据可依。

  1.1水源地概况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东连浦城,南接建阳,西临光泽,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全境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72.5公里。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地区,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

  据考古资料表明,境内近4000年前已有先民聚居。

  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5年3月1日,崇安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县市。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武夷山市总面积2813平方公里,总人口23.04万人(2010年),辖3镇、4乡、3个街道、4个农茶场、115个行政村。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2013年12月,武夷山入选2013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通车,途经本市的武夷山北站。2016年,武夷山市全年生产总值1503326万元。

  武夷山是旅游城市,自1990年撤县建市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分析评价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保持武夷山山清水秀,对该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市位于武夷山脉南麓,东经117°37′~118°19′,北纬27°27′~28°05′。南北长7215km,东西宽70km,总面积2805km2。境内山地、丘陵起伏,层状地貌明显,地势由西、北、东三面向南部倾斜,千米以上山峰有80多座,最高的黄岗山海拔2158m,有“华东屋脊”之称。出露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变质岩、侏罗系火山岩及含炼地层,三迭系、白恶系、第三系也有零星出现。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湿润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显著,四季分明,日照较足,雨量充沛。因地形复杂,小气候现象较为明显。

  境内溪流密布,沟谷纵横。河流坡度陡、落差大、水量多、含沙量少。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上的小河有26条,100km2以上的有10条。主要河流崇阳溪为建溪三大源之一,由东溪、西溪、黄柏溪、梅溪、九曲溪、潭溪、澄浒溪等支流集汇而成。干流长105km,平均坡降5187‰,流域面积2861km2,境内面积2731165km2。

  2水资源量分析

  武夷山市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92716mm,但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量时间上分布不均匀。(1)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以武夷山水文站为例,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3月至6月,约占年总降水量的59%,而11月份的降水量平均只有4612mm,仅占平均年降水量的214%;(2)年际变化大:以坑口水文站为例,最大年降水量为307118mm(1975年),最小为121211mm(1994年),前者是后者的215倍,降水量空间分布也不均匀,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水资源量主要以境内水资源为主(部分小河入出境量大致抵消),

  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为35122亿m3;偏枯水年(P=75%)为27189亿m3;枯水年(P=90%)为22196亿m3。与降水一样,水资源量也存在着时空分布的差异。(1)时间上的差异表现为:据武夷山水文站多年平均资料分析,丰水期(4月-10月)径流量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77%,枯水期(11月-次年3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九曲溪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8116亿m3,偏枯年(P=75%)为7112亿m3,枯水年(P=90%)为6132亿m3,建国后最丰年份年水资源量为11136亿m3,最枯年份为316亿m3,相差甚大。(2)地区差异表现为:西南部和东北部高值区年径流深1600mm-1700mm,而东南、南部盆谷地低值区年径流深只有1000mm左右。(《武夷山市水资源分析评价

  》作者李伯文)

  洋庄乡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东与崇城镇、新丰街道办、吴屯乡接壤,南靠武夷乡,西南与星村镇毗连,北与江西省铅山、饶交界。境域总面积473.3km2。邻江西省铅山县。距市政府10km。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10404(2010普查)。横南铁路、福分公路过境。景点有分水关、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设置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

  (1)一级保护区范围:洋区乡自来水厂取水口(引水渠)上游1000米至取水口的西溪水域及其两岸外延至一重山脊(遇公路以公路为界,不含公路)范围陆域。

  (2)二级保护区范围:洋庄乡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4000米至1000米的西溪水域及其两岸外延一重山脊以及一级保护区右侧(指面对下游)公路(含公路)至右侧一重山脊范围陆域。

  附(图1.1-1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地理位置图)。

  一级保护区面积为0.679km2,边界线长度为3.638km;二级保护区面积为2.631km2,边界线长度为9.182km。取水口位于洋庄中学上游300水坝附近,经实地测量得到取水口地理坐标;取水口A000坐标:东经117°56′46.987",北纬27°48′55.003",高程274.0米。

  附(图1.1-2取水口实地图片)

  1.2编制依据

  本报告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南平市部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闽政文〔2011〕86号)要求编制。

  1.2.1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

  1.2.2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

  (2)《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GB/T20257-2017);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6)《测绘基本术语》(GB/T14911-2008);

  (7)《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17278-2009);

  (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2部分》(GB/T20258.2-2019);

  (9)《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10)《基础地理信息1:10000地形要素数据规范》(GB/T33462-2016);

  (11)《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

  (12)《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5968-2008);

  (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4)《内河助航标志》(GB5863-199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

  (16)《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GB/T35822-2018);

  (17)《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1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8日);

  (1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HJ747-2015);

  (20)《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

  (2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2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

  (2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

  (24)《国土资源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7〕30号);

  (25)《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6)《福建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技术方案》(试行)。

  1.2.3其它相关文件

  (1)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2)《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闽政办〔2005〕183号);

  (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4〕46号);

  (4)《福建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闽环发〔2018〕32号);

  (5)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南平市部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闽政文〔2011〕86号)。

  1.2.4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17°00′00″。

  分带方式:3°分带。

  1.3技术路线。

  2、内业处置

  2.1工作底图制作

  根据武夷山市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目前已有的矢量数据,以1:10000最新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底图,叠加行政区划、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水源保护区界线以及水系、道路等专题数据,制作水源保护区勘界工作底图。

  数据来源说明:

  名称

  1:10000地形图

  正射高清影像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制图时间

  2005年

  2016年

  2018年

  来源

  南平市武夷山生态环境局

  武夷山市自然资源局测绘管理站

  南平市武夷山生态环境局

  2.2边界拐点、定标点的预设

  2.2.1.保护区边界拐点

  、定标点预设原则

  在勘界工作底图的基础上,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南平市部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闽政文〔2011〕86号)确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界线走向和功能分区边界,以能控制边界线的基本走向为基本原则,预设拐点位置。拐点坐标和高程应在现有最大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上按规定精度采用解析法予以量取。及时填写预设拐点信息表以及说明拐点预设理由。拐点的预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符合水源保护区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如分水岭、行政区界线、公路、铁路、桥梁、大型建筑物、水工建筑物、河流汊口、航道、输电线、通信线等标示,结合水源保护区地形、地标、地物特点,确定各级保护区的地理界线及主要拐点。其中,具有自然属性的分水岭、河流汊口等标志以及水工建筑物等,优先设为主要拐点。

  (2)涉及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设置拐点:

  ①保护区陆域界线的顶点;

  ②一、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边界交叉点;

  ③保护区边界与主要道路交叉点;

  ④保护区边界与重点农渔业生产区域交叉点;

  ⑤保护区边界与人口密集、活动频繁区域交叉点。

  保护区边界拐点设立的密度参照如下表1、表2进行设置。

  表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拐点间隔距离建议表

  水源地类型

  河流型

  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

  小型湖泊、中型水库

  大中型湖泊、大型水库

  河流型

  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

  小型湖泊、中型水库

  大中型湖泊、大型水库

  河流型

  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

  小型湖泊、中型水库

  大中型湖泊、大型水库

  拐点间隔米

  ≤500米

  ≤500米

  ≤600米

  ≤1000米

  ≤1000米

  ≤1000米

  ≤2000米

  ≤3000米

  ≤3000米

  ≤3000米

  ≤3000米

  ≤5000米

  备注

  别

  区

  区

  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处,需加密设置拐点;人迹罕至处,可酌情少设或不区

  表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拐点密度建议表

  保护区级别

  保护区面积

  1k米以内

  1k米~5k米

  一级保护区

  5k米~10k米

  10k米以上

  1k米以内

  1k米~5k米

  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

  5k米~10k米

  10k米以上

  222222222222拐点个数

  ≥5≥≥1≥12≥3≥≥1≥12拐点编码由字母加序号组成,共4个字节,第1个字节表示的是保护区级别,A表示一级保护区,B表示二级保护区,C表示准保护区,第2~4个字节表示的序号。一级保护区拐点编码从离水口最近的拐点开始,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拐点编码从与高等级边界交叉点开始,顺时针方向确定拐点顺序,如果不够可以用字母代替。不同级别水源保护区拐点重叠时,应按照各自拐点顺序独立编码,不得互用编码。

  示例:拐点编码:A001代表按照顺时针方向,一级保护区第一个拐点。

  (3)定标点预设

  对反映边界线走向具有重要意义的拐点上,为指示界线、提醒民众,预设为定标点位置。(预设定标点信息详见附录A表2。)

  定标点用于后续界桩、界标和警示牌的设立,界桩、界标、警示牌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界标/界桩设立原则

  ①水源保护区界标/界桩一般设立于保护区陆域界线的顶点处。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为矩形或接近矩形时(如某些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宜在陆域外侧两顶点处设置界标/界桩;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为弧形或接近弧形时(如某些湖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宜在陆域两个弧端点及弧顶处设置界标/界桩;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为圆形或接近圆形时(如某些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宜在陆域四个方向的端点处设置界标/界桩;如果地下取水口为多个水井形成的井群,划定的保护区范围为多边形区域时,宜在多边形的各顶点处设立界标/界桩,也可结合水源地护栏围网等隔离防护工程设立界标/界桩。

  ②在划定的陆域范围内,可根据环境管理需要在人群易见、活动处(如交叉路口,绿地休闲区等)设立界标/界桩;在山地、林地等人烟稀少处可酌情减少界标/界桩设立数量。

  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界桩的设立应综合考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界标设立数量和分布而进行设置。

  ④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界桩设立的密度可参照表附录B表3进行设置。

  2)、交通警示牌设立原则

  ①交通警示牌设置于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内的主干道、高速公路、航道等交通路线旁,设在保护区的道路或航道的进入点及驶出点。

  ②道路警示牌的具体设立位置应符合GB5768的相关要求。

  ③航道警示牌的具体设立位置应符合GB5863的相关要求。

  3)、宣传牌

  ①宣传牌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在人群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及关键位置,包括路口、取水口、码头、休闲游乐区、道路等位置。

  ②宣传牌的设立应符合GB/T15566和GB5768的相关要求。

  (4)定标点的编号

  1、界桩、界标、标识牌编号格式为“***YXX”。

  ***为序号码(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相应的界桩、界标、标识牌顺序顺时针编号。

  YXX为类型码(大写字母表示)。

  Y的取值:A--一级保护区B--二级保护区C--准保护区

  XX的取值:JB---界标JZ---界桩JT---交通警示牌XC---宣传牌

  2、在已立界桩、界标或标识牌等之间增加新界桩、新界标或新标识牌,则其编号在上一个原有界桩/标号后面括注数字序号。

  示例:042AJB表示一级保护区42号界标

  042(1)AJB、042(2)AJB分别表示在一级保护区42号界标后面新增的1号和2号界标。

  3、定标点(界桩、界标、标识牌)从001号开始,一级保护区拐点编码从离水口最近的拐点开始,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拐点编码从与高等级边界交叉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

  当不同级别水源保护区界桩点重叠时,应按照各自界桩点顺序独立编码,不得互用编码,在界桩制作以及相应的勘界成果中应同时备注不同级别水源保护区界桩点信息。

  2.3人工校核

  采取技术人员互检、技术负责人审定的方式对勘界工作涉及相关的数据资料、数

  11据成果、技术流程开展审核。由技术人员对前期收集资料汇总开展检查,对数据格式、数据坐标等存在问题,在南平市武夷山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开展转换工作;勘界底图制作阶段对影像底图、各专题数据等开展校核,完成勘界底图制作后,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审图,对于存在问题反馈底图制作人员进行修改;勘界工作小组对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进行校核,开展小组讨论,技术负责人把关的形式进行确认,对必须设置拐点的情况进行梳理,对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存在的:保护区陆域界线的顶点、保护区边界交叉点、保护区边界与主要道路交叉点、保护区边界与重点农渔业生产区域交叉点、保护区边界与人口密集、活动频繁区域交叉点等问题设置清单,避免遗漏和错误设置情况;对定标点设置工作依据省级规程原则和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比对,纠正设置错误,分类错误等问题。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南平市部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闽政文〔2011〕86号),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范围关键点:

  (1)一级保护区范围:洋区乡自来水厂取水口(引水渠)上游1000米至取水口的西溪水域及其两岸外延至一重山脊(遇公路以公路为界,不含公路)范围陆域。详见图2-1,根据批复文件描述的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叠加保护区矢量数据、高精度地形图数据、遥感影像等专题数据分析,内业人工校核一级保护区边界范围。

  12图2-1洋庄乡自来水厂一级保护区范围(地形图)

  (2)二级保护区范围:洋庄乡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4000米至1000米的西溪水域及其两岸外延一重山脊以及一级保护区右侧(指面对下游)公路(含公路)至右侧一重山脊范围陆域。详见图2-2。根据批复文件描述的二级保护区的范围,叠加保护区矢量数据、高精度地形图数据、遥感影像等专题数据分析,内业人工校核二级保护区边界范围。

  图2-2洋庄乡自来水厂二级保护区范围(地形图)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边界走向内业校核完成后,根据校核后的边界走向微调预设拐点和定标点。

  2.4校核结果分析

  内业处置成果主要包括:图件数据、拐点(定标点)数据、预设拐点(定标点)成果表。

  (1)图件成果校核:

  对水源保护区范围影像图、水源保护区范围地形图进行图件要素完备校核,包含

  13了指北针、图例、比例尺、经纬网等要素,符合省级规范要求;图件涉及底图、专题数据数学基础符合规程、精度指标达到规程要求;地图要素包含了行政界线、地理名称、专题图层和预设的拐点、标识牌、边界线等信息并包含适当标注。

  (2)拐点、定标点预设成果:

  对拐点、定标点预设成果进行分析,对拐点设置的规则进行核验主要是拐点距离设置是否符合规程要求,一级保护区拐点距离、二级保护区拐点距离经核验符合要求。

  (3)拐点、定标点成果表检核:

  经核验,预设拐点成果表的编号、平面坐标计算、大地坐标计算、高程地形图量取符合规范,计算准确,预设理由充分、预设界桩编号符合规范要求。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预设42个,定标点预设42个;一级保护区拐点预设17个(与二级保护区重叠8个),其中定标点预设17个,界桩点17个;二级保护区拐点预设25个,其中定标点预设25个,界桩点25个。具体拐点、界桩、界标的预设分布情况详见附图1、附图2。

  3、外业处置

  3.1.组织

  领导

  本项目主要从生产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把控。针对本项目规模,为确保项目工作统一、规范、有序实施,在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并成立质量检查组全程对整个项目提供质量保障。项目实施小组与项目负责人管理和协调各个作业小组进行分工作业,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通过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结构,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各工序生产部既分工明确又协同工作;通过制定周密的项目进度计划及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确保项目高质量按期完成。

  3.1.1.项目领导小组

  项目领导小组是整个项目建设的领导决策机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行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对重大的技术、管理、业务规范和部门关系协调等进行决策,确

  14定工作目标,审查项目建设方案。

  3.1.2.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具体实施进度安排。技术负责人负责对项目的技术要求的制定,过程的技术管理。

  3.1.3.项目实施小组

  全面负责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质量控制;在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根据项目技术要求及建设目标,按时和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建设内容,与项目负责人协调作业小组进行职责分工。包括基础资料整理及工作底图生产组、保护区边界现场校核组,保护区边界拐点放样测量、界桩埋设组,内业建库组等。工作实施由项目负责人和作业组长统筹安排。

  3.1.4.质量保障小组

  负责项目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审核数据库设计方案、负责数据外业抽检、内业抽检等工作。

  3.2勘界流程

  3.2.1.前期

  准备

  根据内业确定的水源保护区边界和预设拐点,准备外业勘界工作底图、测绘仪器等,并制定外业勘界技术要求,对外业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工作任务是收集资料、现场踏勘、技术攻坚。为了更好的完成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项目,保障成果的质量,作业前对进入本测区有关技术人员,组织认真学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福建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试行)》等有关技术文件,统一技术口径,统一思想,使大家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实掌握该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不定期组织各作业员参加学习讨论,解决技术难点,严格进行执行。通过学习,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本次现场定界使用(GPS)接收机、CNSS接收机(见测绘仪器一览表),所用测绘仪器均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且仪器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检定证书

  15详见附件4。

  3.2.2.组织实施

  (1)实地踏勘

  外业以勘界工作底图为依据,结合内业预设的拐点和定标点位置,在实地踏勘核定预设位置。踏勘核定应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土地权属、通视条件、地质条件、安全性等影响,兼顾水源保护区的保护需求。实地踏勘核定过程中,及时拍摄能够反映实地选定定标点位置的地貌、地质条件、地物分布的照片。

  (2)实地放样、测量

  对选取的拐点、全部定标点进行放样,并校核成果。本次现场定界是以“福建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为测绘基础,利用FJCORS采用RTK接收机作业方式进行拐点和定标点放样。放样测量完成后,对已定位的拐点进行测量校核,校核结果均满足精度要求。校核完成后填写拐点信息登记表及拐点(实测)信息一览表。实地放样测量过程中,如遇预设定标点位置无法埋设标识时,沿边界线就近选择位置修改预设定标点,实测调整后的定标点坐标,及时把调整后的定标点位置信息标注到勘界工作底图,备注说明修改原因。根据实测调整后的定标点坐标及位置信息,填写定标点信息登记表及定标点实测信息表,并对保护区边界进行调整。

  (3)界桩埋设

  根据现场定位位置,对布设为定标点的拐点进行界桩埋设。实地勘测后,该项目区预设的42个定标点均可到达。目前对该项目区预设的42个定标点实地埋设钢管桩作为标识,待项目评审通过后将严格根据评审要求到实地补充完善界标和界桩埋设工作。

  163.2.3数据汇总

  根据实地勘测定界,选取现场测量的42个预设拐点都能到达现场进行测量,其中一级保护区拐点17个(与二级保护区拐点重叠8个)、二级保护区拐点25个,内业预设拐点与外业实际布设拐点位置差异照详见附表8。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做好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界桩埋设位置记录、数据整理、勘界报告编写、图件编制等工作。

  3.2.4.审核修改

  根据拐点实测坐标,对保护区边界和拐点进行微调,最终确定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界线。为了保证勘界成果质量,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检查制度,具体做法是:①由作业组以及作业组之间进行自检和互检,能够大面积的提高成果的质量。②由部门负责人,对通过自检、互检的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内业检查和重点外业检查,通过检查,使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确保了勘界立标的成果质量。并做好以下工作:

  (1)作业前对进入本项目有关技术人员认真组织学习《规范》等有关技术文件,统一技术口径,并不定期组织各作业员参加学习讨论,统一思想,解决技术难点,使大家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实掌握该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方案,并严格进行执行。

  (2)对投入使用的仪器,严格按仪器检验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该期投入的设备均符合规定的要求。

  (3)严格执行我司的质量管理规定,管理人员深入一线,重点抓好了第一点、第一幅图的示范工作,让甲方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业务技术口径的统一。

  (4)项目部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实行质量奖罚制度,使成果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

  (5)作业组自查内、外业均为100%的检查。

  (6)在作业组自查互校的基础上,野外100%检查。项目部检查后上交总工办进行检查。

  (7)部门负责人指导作业和监督检查,按ISO9001:2008质量体系的要求,实行

  1生产过程的全程质量监控。

  3.3结果分析

  根据现场踏勘、核实测绘,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现场实地边界与内业上图边界基本一致,保护区实测面积3.31km2,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0.68km2,二级保护区面积2.63km2。本次实测拐点42个,其中定标点42个。其中一级保护区拐点17个(与二级保护区重叠8个),定标点17个(与二级保护区重叠8个);二级保护区拐点25个,定标点25个。一、二级保护区共埋设42座界桩。其中15座界桩因地形、便于埋设界桩、界标等原因有调整位置,其他27座界桩满足“实测定标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m,悬崖峭壁等特殊地段误差不应大于±5m。”的平面精度要求。

  4、勘界结果

  4.1勘界前后保护区面积变化情况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内业处置后面积3.31km2,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

  0.68km2,二级保护区面积2.63km2;经实地勘测定界后,保护区面积3.31km2,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0.68km2,二级保护区面积2.63km2。实地勘界后面积与内业上图面积相比较,面积未发生变化,面积对照详见表4-1,保护区范围对比图详见水源保护区内、外业勘界面积对照表。

  表4-1水源保护区内、外业勘界面积对照表

  类型

  内业上图面积(A)

  外业勘测定界面积(B)

  △(B-A)

  一级保护区(km2)

  0.680.680二级保护区(km2)

  2.632.63014.2勘界过程中重点问题说明;

  由于该项目底图使用的1:1万地形图及影像图预设拐点坐标,拐点预设位置无法完全准确判读,局部预设拐点位置与实地位置存在一定偏差,现场勘界时进行了调整。并对调整拐点位置拍照取证。

  拐点A001界桩编号001AJZ在河流上,调整至水坝西侧山头上、便于埋设界桩;

  拐点A002(B001)界桩编号002AJZ(001BJZ)(001AXC)(001BXC)在水泥路面上,调整至水泥路边、便于埋设界桩;

  拐点A003(B033)界桩编号003AJZ(033BJZ)在水泥路面上,调整至水泥路边、便于埋设界桩;

  拐点A004(B032)界桩编号004AJZ(032BJZ)在茶园中,预设不合理,调整至水泥路边;

  拐点A006(B030)界桩编号006AJZ(030BJZ)/001AJB(002BJB)在水泥路上移,调整至水泥路边,便于埋设界桩;

  拐点A007(B029)界桩编号007AJZ(029BJZ)在茶园中,调整至茶园边,便于保护;

  拐点A015界桩编号015AJZ在岩石山上,延边界线调整;

  拐点A016界桩编号016A/001AJT在铁路线上,调整至铁路线西侧,便于埋设界桩;

  拐点A017界桩编号016AJZ在岩石上,调整至山路边,便于埋设界桩;

  拐点B008界桩编号008BJZ在茶园中,调整至茶园边,便于保护;

  拐点B009界桩编号008BJZ在岩石上,调整至岩石边,便于埋设界桩;

  拐点B010界桩编号008BJZ在茶园中,调整至茶园边,便于保护;

  拐点B013界桩编号013BJZ在山路中,调整至山路边,便于保护;

  拐点B016界桩编号006BJZ/001BJT在铁路线上,调整至铁路边山上,便于保护;

  拐点B023界桩编号023BJZ因岩壁地形无法定标,延边界线调整,埋设界桩;

  其它拐点均达“实测定标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m”的要求。祥细情况参见附表14.2.1拐点无法测量情况说明;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共选取42个拐点进行实地测量,选取的拐点大部份拐点均到点位实测,其中15个拐点因山势地形、不便于埋设界桩、界标等原因进行点位调整。

  4.2.2定标点无法测量情况说明;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共选取42个定标点进行实地测量,选取的定标点大部份均到点位实测,其中15个定标点因山势地形太高、便于埋设界桩、界标等原因进行点位调整。

  4.2.3处置情况说明;

  拐点、定标点调整后均到点实测,拍照取证同时埋设界桩。

  4.3主要拐点坐标及描述。

  拐点A002(B001)为边界界桩、宣传牌,界标编号002AJZ(001BJZ)/001AXC(001BXC),界桩为钢材质、位于水坝左侧、取水口旁,是一级水源保护区与二级起始重叠点,坐标为东经117°56′45.303"、北纬27°48′54.205";

  拐点A006(B030)为边界界桩,界标,编号006AJZ(030BJZ)/001AJB(002BJB),界桩为钢材质、位于公路旁,是一级水源保护区与二级水源保护区重要重叠点,坐标为东经117°56′26.175"、北纬027°49′9.604";

  拐点A009(B027)为边界界桩,编号009AJZ(027BJZ),界桩为钢材质、是一级水源保护区西北角点,亦是一级水源保护区与二级水源保护区重要重叠点,坐标为东经117°56′31.135"、北纬27°49′30.315";

  拐点A015为边界界桩,编号015AJZ,界桩为钢材质、是一级水源保护区东南角点,坐标为东经117°57′1.788"、北纬27°48′56.515";

  2拐点B006为边界界桩,编号006BJZ,界桩为钢材质,位于山林中、是二级水源保护区东一个大方向转折拐点,坐标为东经117°56′9.116"、北纬27°49′1.070";

  拐点B012为边界界桩,编号012BJZ,界桩为钢材质,位于道路边山丘中、是二级水源保护区东一个大方向转折拐点,坐标为东经117°55′38.895"、北纬27°49′14.105";

  拐点B018为边界界桩,编号018BJZ,界桩为钢材质,位于道路北侧山林中、是二级水源保护区东西南角,坐标为东经117°55′22.037"、北纬27°49′42.587";

  拐点B021为边界界桩,编号021BJZ,界桩为钢材质,位于山林山脊中、是二级水源保护区东西北角,坐标为东经117°55′49.613"、北纬27°49′07.558";

  拐点B023为边界界桩,编号023BJZ,界桩为钢材质,位于山林山脊中、是二级水源保护区一个大方向转折拐点,坐标为东经117°56′15.011"、北纬27°49′46.622";

  拐点B025为边界界桩,编号025BJZ,界桩为钢材质,位于山林山脊中、是二级水源保护区东北角,坐标为东经117°56′47.503"、北纬27°49′53.648";

  5、有关建议及说明

  洋庄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置建议:

  (1)工作开展前期材料收集要齐全,尽可能多的收集与项目区有关的专题数据,如收集最新的地形图、最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河流水利蓝线等;

  (2)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主动与省、市级专家、业主方沟通探讨确保项目工作路线不走偏,勘界成果确实可行。

  (3)

  外业踏勘、界桩埋设过程过中要提前与地方生态环境局、项目区所在地村委会沟通了解外业踏勘、界桩埋设的注意事项,避免重复返工。

  (4)本次现场勘测定标,因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保护区以耕地和山地为主,大部份保护区因近年来武夷岩茶价值的提高,老百姓种茶的意愿的高涨,水源保护区地面上都大量种植茶叶。边界上的界桩界标比较容易遭到破坏。为确保水源保护区的后期保护工作及水源保护区边界线的清晰,应生态环境局要求,保护区多设拐点,21并要求所有拐点全部埋设界桩。即便个别界桩遭到破坏,仍然可以保证整个保护区界桩数量满足立标技术方案规定的要求。按照南平市武夷山生态环境局勘测定标要求,所有预设拐点现场定标时,均已埋设界桩。界标只作预设,后期由业主根据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报告另行设立。

  6、相关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说明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完成后,南平市武夷山环境保护邀请专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本公司的勘界立标流程及勘界结果进行评审,评审意见如下:

  1.进一步优化定标点、警示牌、宣传牌的设置;

  2.对照省政府批复校核预设点位和实测点位坐标;

  3.按规范完善影像图、地形图、地理位置图等图件、信息一览表等附件。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本公司对照省政府批复认真校核预设点位和实测点位坐标,进一步优化定标点、警示牌、宣传牌的设置,并对个别不合理定标点进行重新测量定桩;更新影像图、地形图等图件,进一步规范完善信息一览表等附件。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项目已完成修改。

  227、附表

  附表1预设拐点成果表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预设拐点成果表

  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央子午线:

  117°

  平面坐标

  编号

  X(m)

  ****.*A001A002(B001)A003(B033)A004(B032)A005(B031)A006(B030)A007(B029)A008(B028)A009(B027)A010A011大地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

  预设理由

  地形图量取值

  281285288290276279301339405485353取水口附近

  一、二级重合点,重要交叉点

  公路边

  公路边

  公路边

  一、二级重合点、重要转折点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一、二级保护区界线重叠拐点点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001AJZY(m)

  ****.*预设界桩编号

  (***°**′**.***″)

  (***°**′**.***″)

  117°56′46.946″

  117°56′45.303″

  117°56′43.777″

  117°56′44.182″

  117°56′34.153″

  117°56′26.175″

  117°56′25.723″

  117°56′29.474″

  117°56′31.135″

  117°56′41.383″

  117°56′48.012″

  27°48′55.21″

  27°48′54.205″

  27°48′58.02″

  27°49′1.265″

  27°49′5.945″

  27°49′9.604″

  27°49′16.577″

  27°49′23.333″

  27°49′30.315″

  27°49′28.508″

  27°49′23.062″

  3078337.039593247.73078305.839593203.03078422.939593160.33078522.939593170.63078664.839592895.03078775.839592675.83078990.439592661.83079199.139592762.83079414.439592806.73079360.939593087.63079194.739593270.3002AJZ(001BJZ)(001AXC)(001B003AZJ(033BJZ)004AJZ(032BJZ)005AJZ(031BJZ)006AJZ(030BJZ)/001AJB(002BJ007AJZ(029BJZ)

  008AJZ(028BJZ)009AJZ(027BJZ)010AJZ011AJZ

  23A012A013A014A015A016A01723079170.539593440.33078915.339593560.93078642.039593722.23078380.339593653.73078475.539593448.83078315.239593307.5117°56′54.215″

  117°56′58.549″

  117°57′4.366″

  117°57′1.788″

  117°56′54.332″

  117°56′49.124″

  27°49′22.233″

  27°49′13.916″

  27°49′4.996″

  27°48′56.515″

  27°48′59.657″

  27°48′54.485″

  0.68423442417386315281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一级保护区东南转折点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012AJZ013AJZ014AJZ015AJZ016AJZ/001AJT017AJZ级保护区预设面积(km)

  B001(A002)

  B002B003B004B005B006B07B08B09B010B011B012B013B014B015B016B017B018B013078337.039593247.73078275.039593158.83078285.739592883.53078484.639592735.73078583.039592522.33078509.539592210.93078792.239592076.93078976.339591993.03079006.939591882.03079000.539591702.23078934.139591516.73078904.539591380.73079000.539591364.43079181.939591216.43079491.339591285.53079585.839591171.03079717.539591102.63079777.839590912.73079968.039591068.0117°56′46.94602"

  117°56′43.68″

  117°56′33.627″

  117°56′28.282″

  117°56′20.512″

  117°56′9.116″

  117°56′4.298″

  117°56′1.286″

  117°55′57.238″

  117°55′50.666″

  117°55′43.872″

  117°55′38.895″

  117°55′38.327″

  117°55′32.971″

  117°55′35.58″

  117°55′31.424″

  117°55′28.958″

  117°55′22.037″

  117°55′27.765″

  27°48′55.21″

  27°48′53.216″

  27°48′53.634″

  27°49′0.129″

  27°49′3.381″

  27°49′1.07″

  27°49′10.284″

  27°49′16.286″

  27°49′17.308″

  27°49′17.143″

  27°49′15.032″

  27°49′14.105″

  27°49′17.226″

  27°49′23.156″

  27°49′33.188″

  27°49′36.285″

  27°49′40.581″

  27°49′42.587″

  27°49′48.726″

  24285287390289364393316309311324326395332408336351413409305一、二级保护线重叠点

  控制边界线走向

  二级保护线转折点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一级保护线重要转折点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公路边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保护区界线转折点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控制边界线走向

  与铁路线有交叉

  控制边界线走向

  二级保护线重要转折拐点

  控制边界线走向

  001BJZ(001AJZ)/001BJB(001AJ002BJZ003BJZ004BJZ005BJZ006BJZ007BJZ/001BJB008BJZ009BJZ0010BJZ0011BJZ0012BJZ0013BJZ0014BJZ0015BJZ0016BJZ/001BJT0017BJZ018BJZ019BJZ/002XC

  B020B021B022B023B024B025B026B027(A009)B028(A008)B029(A007)B030(A006)B031(A005)B032(A004)B033(A003)3080124.139591181.73080552.339591661.63080413.539592049.23079913.039592361.53080083.739592631.13080136.139593249.13079890.239592988.13079414.439592806.73079199.139592762.83078990.439592661.83078775.839592675.83078664.839592895.03078522.939593170.63078422.939593160.3117°55′31.962″

  117°55′49.613″

  117°56′3.738″

  117°56′15.011″

  117°56′24.909″

  117°56′47.503″

  117°56′37.898″

  117°56′31.13500"

  117°56′29.47388"

  117°56′25.72288"

  117°56′26.17524"

  117°56′34.15349"

  117°56′44.18162"

  117°56′43.77679"

  27°49′53.769″

  27°50′7.558″

  27°50′2.957″

  27°49′46.622″

  27°49′52.099″

  27°49′53.648″

  27°49′45.724″

  27°49′30.315″

  27°49′23.333″

  27°49′16.577″

  27°49′9.604″

  27°49′5.945″

  27°49′1.265″

  27°48′58.02″

  296633681433480736596405339301279276290288与溪流支流交叉点

  保护区重要边界线转折

  保护区重要边界线转折

  保护区重要边界线转折

  控制边界线走向

  保护区重要边界线转折

  控制边界线走向

  一、二级保护区界线重叠点

  一、二级保护区界线重叠点

  一、二级保护区界线重叠点

  一、二级保护区界线重叠点

  公路边

  公路边

  公路边

  020BJZ021BJZ022BJZ023BJZ024BJZ025BJZ026BJZ027BJZ(009AJZ)028BJZ(008AJZ)029BJZ(007AJZ)

  030BJZ(006AJZ)/002BJB(001AJ031BJZ(005AJZ)032BJZ(004AJZ)033BJZ(003AZJ)级保护区预设面积(km2)

  2.63设保护区总面积(km)

  23.31填表人:年月日校对人:年月日

  25附表2预设定标点成果表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预设定标点成果表

  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中央子午线:117°

  平面坐标

  定标点编号

  定标类型

  X(m)

  ****.*001AJZ002AJZ(001BJZ)(001AXC)(001BXC)003AZJ(033BJZ)004AJZ(032BJZ)005AJZ(031BJZ)006AJZ(030BJZ)/001AJB(002BJB)007AJZ(029BJZ)

  008AJZ(028BJZ)009AJZ(027BJZ)010AJZ011AJZ012AJZ013AJZ014AJZ015AJZ

  大地坐标

  Y(m)

  ****.*经度

  纬度

  高程(m)

  地形图量取值

  281285288290276279301339405485353423442417386(***°**′**.***″)

  (***°**′**.***″)

  117°56′46.946″

  117°56′45.303″

  117°56′43.777″

  117°56′44.182″

  117°56′34.153″

  117°56′26.175″

  117°56′25.723″

  117°56′29.474″

  117°56′31.135″

  117°56′41.383″

  117°56′48.012″

  117°56′54.215″

  117°56′58.549″

  117°57′4.366″

  117°57′1.788″

  27°48′55.21″

  27°48′54.205″

  27°48′58.02″

  27°49′1.265″

  27°49′5.945″

  27°49′9.604″

  27°49′16.577″

  27°49′23.333″

  27°49′30.315″

  27°49′28.508″

  27°49′23.062″

  27°49′22.233″

  27°49′13.916″

  27°49′4.996″

  27°48′56.515″

  界桩

  界桩、宣传牌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界标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3078337.03078305.83078422.93078522.93078664.83078775.83078990.43079199.13079414.43079360.93079194.73079170.53078915.33078642.03078380.3593247.7593203.0593160.3593170.6592895.0592675.8592661.8592762.8592806.7593087.6593270.3593440.3593560.9593722.2593653.726016AJZ/001AJT017AJZ001BJZ(001AJZ)/001BJB(001AJB)002BJZ003BJZ004BJZ005BJZ006BJZ007BJZ/001BJB008BJZ009BJZ0010BJZ0011BJZ0012BJZ0013BJZ0014BJZ0015BJZ0016BJZ/001BJT0017BJZ018BJZ019BJZ/002XC020BJZ021BJZ022BJZ023BJZ024BJZ025BJZ

  界桩、交通警示牌

  界桩

  界桩、宣传牌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界标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交通警示牌

  界桩

  界桩

  界桩、宣传牌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3078475.53078315.23078337.03078275.03078285.73078484.63078583.03078509.53078792.23078976.33079006.93079000.53078934.13078904.53079000.53079181.93079491.33079585.83079717.53079777.83079968.03080124.13080552.33080413.53079913.03080083.73080136.1593448.8593307.5593247.7593158.8592883.5592735.7592522.3592210.9592076.9591993.0591882.0591702.2591516.7591380.7591364.4591216.4591285.5591171.0591102.6590912.7591068.0591181.7591661.6592049.2592361.5592631.1593249.12117°56′54.332″

  117°56′49.124″

  117°56′46.94602"117°56′43.68″

  117°56′33.627″

  117°56′28.282″

  117°56′20.512″

  117°56′9.116″

  117°56′4.298″

  117°56′1.286″

  117°55′57.238″

  117°55′50.666″

  117°55′43.872″

  117°55′38.895″

  117°55′38.327″

  117°55′32.971″

  117°55′35.58″

  117°55′31.424″

  117°55′28.958″

  117°55′22.037″

  117°55′27.765″

  117°55′31.962″

  117°55′49.613″

  117°56′3.738″

  117°56′15.011″

  117°56′24.909″

  117°56′47.503″

  27°48′59.657″

  27°48′54.485″

  27°48′55.21″

  27°48′53.216″

  27°48′53.634″

  27°49′0.129″

  27°49′3.381″

  27°49′1.07″

  27°49′10.284″

  27°49′16.286″

  27°49′17.308″

  27°49′17.143″

  27°49′15.032″

  27°49′14.105″

  27°49′17.226″

  27°49′23.156″

  27°49′33.188″

  27°49′36.285″

  27°49′40.581″

  27°49′42.587″

  27°49′48.726″

  27°49′53.769″

  27°50′7.558″

  27°50′2.957″

  27°49′46.622″

  27°49′52.099″

  27°49′53.648″

  315281285287390289364393316309311324326395332408336351413409305296633681433480736026BJZ027BJZ(009AJZ)028BJZ(008AJZ)029BJZ(007AJZ)

  030BJZ(006AJZ)/002BJB(001AJB)031BJZ(005AJZ)032BJZ(004AJZ)033BJZ(003AZJ)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

  界桩、界标

  界桩

  界桩

  界桩

  3079890.23079414.43079199.13078990.43078775.83078664.83078522.93078422.592988.1592806.7592762.8592661.8592675.8592895.0593170.6593160.3117°56′37.898″

  117°56′31.13500"117°56′29.47388"117°56′25.72288"117°56′26.17524"117°56′34.15349"117°56′44.18162"117°56′43.77679"

  27°49′45.724″

  27°49′30.315″

  27°49′23.333″

  27°49′16.577″

  27°49′9.604″

  27°49′5.945″

  27°49′1.265″

  27°48′58.02″

  59640533930127927629028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2附表3控制点成果一览表

  控制点编号

  C001C002C004021N6X坐标(格式)

  3073226.2743068071.2823059068.843063804.313058965.524Y坐标(格式)

  39600749.6639592564.1339591555.8139597277.0939618383.22H高程(米)

  210.805217.395199.035195.035263.553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2附表4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01对应界桩编号

  001AJZ拐点距离

  所在位置

  选点单位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选点者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观测单位

  坐标系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41.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46.372";27°48′54.733";279.1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备注

  点位位于水坝南侧山林中,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002AJZ(001BJ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02对应界桩编号

  Z)(001AXC)(0拐点距离

  01BXC)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选点者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122.8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45.482";027°48′54.298";283.6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备注

  点位位于水坝左侧公路边上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1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003AZJ(033BJ拐点编号

  A003对应界桩编号

  Z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选点单位

  地测绘有限公司

  拐点距离

  距离相邻

  123.1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观测单位

  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43.93";27°48′58.04";286.652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水泥路边,周围是茶山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2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004AJZ(032BJ拐点编号

  A004对应界桩编号

  Z)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拐点距离

  距离相邻

  265.8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42.699″;27°49′01.887″";288.8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水坝上游高架桥下,公里边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3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005AJZ(031BJ拐点编号

  A005对应界桩编号

  Z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拐点距离

  距离相邻

  246.7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34.163";027°49′5.999";274.4米。

  实地照片

  点位位于水坝上游580M左右,水库左侧,水槽村庄附位置及环境说明

  近,水泥路边。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4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006AJZ(030BJ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06对应界桩编号

  Z)/001AJB(00拐点距离

  2BJB)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204.9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26.186";027°49′9.727";278.1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备注

  点位位于水泥路边。村庄附近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5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007AJZ(029BJ拐点编号

  A007对应界桩编号

  Z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拐点距离

  距离相邻

  237.9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25.718″;27°49′16.367;299.73米。

  实地照片

  点位位于水坝上游1000M左右,溪流右侧,离溪边60M位置及环境说明

  左右的茶山中。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6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008AJZ(028BJ拐点编号

  A008对应界桩编号

  Z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拐点距离

  距离相邻

  219.4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29.480″;27°49′23.339″;337.5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溪流右侧,铁路边。杂木林中。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009AJZ(027BJ拐点编号

  A009对应界桩编号

  Z)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拐点距离

  距离相邻

  285.2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31.122″;27°49′30.315″;403.3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过河村庄东侧600M左右山顶上,周围杉木林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10对应界桩编号

  010AJZ拐点距离

  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248.8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41.356″;27°49′28.569″;484.1米。

  实地照片

  点位位于水坝上游800M左右,东北方向560M左右山位置及环境说明

  顶上,杂木林中。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3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11对应界桩编号

  011AJZ拐点距离

  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171.7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48.013″;27°49′23.066″;351.8米。

  实地照片

  点位位于水坝上游,东北方向520米左右山顶上,周位置及环境说明

  边是杂木。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4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12对应界桩编号

  012AJZ拐点距离

  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选点单位

  地测绘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观测单位

  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282.5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54.217″;27°49′22.247″;421.9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水坝正北方向660米山顶上,周边是杂木。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41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13对应界桩编号

  013AJZ拐点距离

  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317.5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58.551;27°49′13.918″;440.5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水坝东北方向480米左右,杂木林中。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42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14对应界桩编号

  014AJZ拐点距离

  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选点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观测单位

  土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119.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7′4.363″;27°49′4.993″;415.5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水坝东南方向430米左右,杉木林中,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43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15对应界桩编号

  015AJZ拐点距离

  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选点单位

  地测绘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观测单位

  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256.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7′3.259″;27°49′1.249″;384.2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水坝东侧,铁路边附近,周围是茶山。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44洋庄乡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拐点信息登记表

  距离相邻

  拐点编号

  A016对应界桩编号

  016AJZ/001AJT拐点距离

  所在位置

  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选点单位

  地测绘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

  选点时间

  选点者

  伊连玉

  (年月日)设置时间

  设置单位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设置者

  翁耀中

  (年月日)武夷山市环夷房屋土观测单位

  地测绘有限公司

  坐标系

  观测时间

  观测者

  吴天堡

  (年月日)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020-08-092020-08-052020-08-01201.7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经纬度及正常高

  117°56′54.075″;27°48′59.633″;313.1米。

  实地照片

  位置及环境说明

  点位位于水坝东侧,铁路边,周围是杂木,杂草。

  备注

  填表人:

  年

  月

  日

  校对人:

  年

  月

  日

  45

篇五: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报告

  

  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根据《XX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X整合评估〔2020〕X号)和《XX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X整合评估〔2020〕X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廊道连通性,做到调入与调出相结合、合理调整,依法依规优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一般应保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不减少,如确因客观原因导致面积出现较大幅度变化的,须向省人民政府报审,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实事求是、科学评估。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组织专家科学评估界定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保护强度,做到该划进的必须划进、划错的必须调出,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冲突。

  (三)统筹协调、做好衔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衔接“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永久

  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作协调推进,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二、工作任务

  我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范围是XX省级自然保护区、XX国家森林公园、XX——XX水库省级风景名胜区、XX(XX)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XX分园区、XX国家级水利风景区、XX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XX省级森林公园,针对存在交叉重叠、范围和功能分区不合理、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现实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调出、调入、合并、晋升、转化、新建、撤销、不再保留等方式,依法依规予以优化,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一)开展本底调查。收集全县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包括名称、类型、位置、面积、功能定位、主要保护对象、机构编制、人员队伍及设立、调整、晋升时间与批复文号;自然保护地相关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其他规划、方案的文本和图件,科考报告、专项调查等。

  1.经济社会现状,包括自然保护地内及周边乡镇、行政村或自然村的建制镇、宅基地、人口、经济、参与情况等;

  2.自然资源产权现状,按照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为基本单元,调查基本农田、森林、土地性质、物权、经营使用权、矿业权、设施建筑、民生设施、重点建设工程等。

  (二)整合交叉重叠。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遵从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按照“一区一方案”工作原则,整合优化全县各类自然保护地,做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

  1.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时,原则上保留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2.水利风景区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交叉重叠或相连的,可整合纳入;不交叉重叠或不相连的,具备条件的,经评估后可转为自然公园,不符合条件的,由所在县区提出预案,经市组织专家评估后报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定撤销。

  3.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同级别保护强度优先、不同级别低级别服从高级别的原则进行整合。

  (三)解决历史矛盾。

  1.将保护价值低的建制城镇、村屯或人口密集区域、社区民生设施等调整出自然保护地范围。结合精准扶贫、生态扶贫,核心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应实施有序搬迁,对暂时不能搬迁的,可以设立过渡期,允许开展必要的、基本的生产活动,但不能再扩大发展,最终实现逐步有序退出。

  2.根据历史沿革与保护需要,依法依规对自然保护地内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实施退田还林还草还湖还湿。

  3.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镇村、矿业权逐步有序退出,一般控制区内的由设区的市科学评估,根据对生态功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是否退出,其中,造成明显影响的逐步有序退出,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可采取依法依规相应调整一般控制区范围等措施妥善处理。

  4.将城市建成区调出自然保护区范围。

  5.将成片集体人工商品林调出自然保护区范围,但以下情形除外:①重要江河干流源头、两岸;②重要湿地和水库周边;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6.自然保护区设立前存在的经济开发区等,可以调出自然保护区范围;自然保护区设立后,违规审批建设的经济开发区等,追究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经设区的市科学评估后,根据对生态功能影响,确定是否退出或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其中,占用主要保护对象重要栖息地、繁殖地、迁徙通道以及位于国际重要湿地、世界自然遗产范围内的部分,原则上应退出自然保护区范围。违规审批但尚未建成的,原则上退出自然保护区范围。

  (四)归并重组优化。对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内相邻、相连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打破因行政区划、资源分类造成的条块割裂局面,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的原则进行合并重组,合理确定归并后的自然保

  护地类型和功能定位,优化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被归并的自然保护地名称和机构不再保留,解决保护管理分割、保护地破碎和孤岛化问题,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

  (五)完善功能分区。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由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转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

  1.一般情况下,将自然保护区原核心区和原缓冲区转为核心保护区,将原实验区转为一般控制区。

  2.自然保护区原核心区和原缓冲区有以下情况,可调整为一般控制区:自然保护区设立之前就存在的合法水利水电等设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重要人文景观合法建筑,包括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遗迹、寺庙、名人故居、纪念馆等有纪念意义的场所。

  3.自然保护区原实验区内无人为活动且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特别是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的关键区域、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重要自然遗迹等,应转为核心保护区。

  (六)统一规范名称。自然公园根据资源禀赋和自然特征设立,原森林、湿地、地质公园以及以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原风景名胜区经科学评估后转为自然公园。自然公园名称统一规范为“(风景、森林、湿地、地质等)自然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纳入自然公园管理。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

  (七)推进勘界立标。根据《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规范》,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并建立矢量数据库,编写勘界报告,确保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

  (八)依法依规整改。正确处理整合优化同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关系,对各类执法监督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等整改任务相关的地块,坚决禁止借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之名为违法违规行为洗白。对中央环保督察、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等发现和列入整改清单的问题,该依法查处的,要先行依法查处到位。

  (九)编制上报成果。汇总上报自然保护地勘界数据库和勘界报告,编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并上报。

  三、时间安排

  (一)部署启动(4月22日前)。

  1.成立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编制印发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召开领导组会议,全面启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

  2.收集全县各类自然保护地本底调查资料、各类规划和批复文件、全县地理国情、永久基本农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含1米影像)和生态公益林、林地一张图等矢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为现场调查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自然保护地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产权情况调查,对全县各类型自然保护地以功能分区为单元进行现场调查,做到各类因子应查尽查,数据真实,进行资料汇总和分析。

  (二)整合优化(4月24日前)。组织梳理有关基础资料,开展勘界和评估论证,建立勘界数据库,编制勘界报告,研究提出整合优化预案,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后上报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领导组审核审查。

  (三)修改完善(4月30日前)。根据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对全县自然保护地勘界数据库和整合优化预案的审核反馈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数据库和预案,确保高质量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推动整合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在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下设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确保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有序加快推进。

  (二)明确工作责任。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共同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依法依规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综合客观、多角度多维度审视问题、解决矛盾,确保当前和今后重要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与调整优化工作协调一致。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工作质量出现问题的,依法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中遇到重要事项和重大

  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要加强工作协调指导,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负责统筹安排本级自然保护地勘界和整合优化相关工作经费。由于时间紧迫,在严格执行招投标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尽快完成招标工作。

  XX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

  按照国家、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和县委县政府部署,结合我县前期对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调整,为切实加强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衔接,进一步做好我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多规合一”“划管结合”的总体思路,以维护生态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导向,认真落实党中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要求,以现有成果为基础,坚持依法依规、严守底线,实事求是、科学评估,统筹协调、强化衔接的原则,结合我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成果,依法依规处理好生态保护红线与耕地、矿业权、人工商品林、城镇村、各类建设项目等的冲突问题,实现“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

  二、任务要求

  (一)加强衔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联系密切、不可分割。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对接,在既有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林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自然保护地四至和界线范围,将其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中,确保无遗漏。要根据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情况,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自查报告及相关资料,明确自然保护地名录及占地面积、人为活动矛盾冲突面积占生态保护红线的比例等,分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的影响。

  (二)依法依规解决矛盾冲突。按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的原则,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镇村、矿业权逐步有序退出,一般控制区内的,根据对生态功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是否退出,其中造成明显影响的要退出,不造成明显影响的可采取依法依规相应调整一般控制区范围等措施妥善处理。要将解决永久基本农田矛盾冲突与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永久基本农田调得出、补得了。

  (三)科学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补划工作。依据自然资源部印发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技术方案,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将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

  区、饮用水源地、国家一级保护公益林等作为补划地块。以上区域无法完成补划的,可以在其他区域补划,但不得产生新的矛盾冲突。

  (四)切实提高成果质量。注重保持生态红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根据《进一步做好XX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的独立图斑,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外,不得保留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按照《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属于“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项目,可以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开展,不得调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五)有序推进勘界定标。我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县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并纳入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六)依法依规做好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同时,对符合占用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做好用地报批工作。

  三、时间安排

  (一)开展工作部署(4月15日前)。成立县生态保护

  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编制印发进一步做好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组织做好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与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统筹衔接工作。

  (二)开展县级审核(4月22日前)。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组织专家及各部门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进行审核。对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要求,或者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不衔接的,及时修正。

  (三)完善县级方案(4月24日前)。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组织汇总形成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同时做好与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相衔接。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经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报县人民政府。

  (四)联合上报方案(5月1日前)。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联合上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下设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建立完善协调机制,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11(二)完善工作方案。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密切跟进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办法制定、第三次国土调查最终成果发布等工作,及时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统筹衔接,按时保质完成规定任务。

  (三)强化责任落实。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做好我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各部门要综合客观、多角度多维度审视问题、解决矛盾,确保当前和今后重要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与评估调整工作协调一致。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工作质量出现问题的,依法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同时,在工作中遇到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要加强相关工作协调指导,确保按时序完成工作任务。

  12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

  为贯彻省市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的部署,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XX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领导组。

  一、成员名单

  组长:XX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XX副县长

  XX副县长

  成员:XX县政府办副主任

  XX县政府办副主任

  XX县发改委副主任

  XX县司法局局长

  XX县财政局局长

  XX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XX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XX县住建局副局长

  XX县交通局局长

  XX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13XX县水利局局长

  XX县文旅体局局长

  XX县林业局党组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

  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同志任副主任。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组由郭兴中兼任组长,XX、XX任副组长,县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住建、旅游等部门业务经办人为成员。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由XX兼任组长,XX任副组长,县自然资源、重点工程、生态环境、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水利、林业、旅游等部门业务经办人为成员。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县发展改革委:负责提供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铁路、能源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项目计划;协助提供全市民航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项目计划;参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工作。

  2.县司法局:负责对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

  3.县财政局:负责统筹保障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整合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市级相关经费。

  144.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起草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材料;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审核,审查自然保护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将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纳入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一并上报市政府审定,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负责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矿业权资料。

  5.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提供全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资料,补充提供部分自然保护区资料;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提供水源保护地等应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资料;参与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起草及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

  6.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补充提供全县风景名胜区相关资料,提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等资料;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工作。

  7.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提供全县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民航、航道、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项目计划;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工作。

  8.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勘界立标,提供相关成果资料。

  159.县水利局:负责组织提供全市重大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及项目资料;补充提供水利风景区有关资料;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审核工作。

  10.县文旅体局:负责组织提供全县文化、旅游和文物保护规划;参与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审核工作。

  11.县林业局:负责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整合优化工作;编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编制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与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一并完成审核后上报市政府审定;提供自然保护地及林地、人工商品林、公益林等基础数据;参与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审核、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起草工作。

  16

篇六: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报告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报送上海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情况的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0.01.22?

  【字

  号】

  【施行日期】2020.01.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报送上海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情况的复函

  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

  贵司《关于报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情况的函》(林保区便字〔2020〕1号)收悉。现将本市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关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进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指导意见》,构建适合上海实际情况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一是摸清我市自然保护地底数,明确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契机,将“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列入我局大调研工作重要课题。对《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进行了深入学习,对照上海实际情况,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度调研本市各自然保护地现状,明确全市4处自然保护区、7处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定位,分析自然保护地在管理机制体制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性提出了

  我市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和完善体系建设的建议。完成了《关于上海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的调研报告》,为下一步整合优化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按照《指导意见》精神,谋划国家公园建设可能性。按照全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一盘棋”的要求,根据《指导意见》和《上海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我局积极谋划在长江口区域,构建起长江流域具有引领作用的国家公园,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确立国家公园在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目前长江口国家公园前期研究已正式列入2020年研究课题。

  三是利用“十四五”规划编制契机,开展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根据调研,本市现有保护地多集中在东部远郊区,黄浦江上游、淀山湖、南汇东滩、崇明北沿等重要生态环境区域,仍没有任何形式的自然保护地。针对本市自然保护地在空间布局上存在的东西不平衡、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我局抓住本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契机,开展了《湿地保护专项规划》《上海市2035湿地保护战略研究》和《上海市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十四五规划研究》等系列课题,对自然保护地规划开展前期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市自然保护地体系。2020年,也已立项安排系列研究课题,探索在南汇东滩(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崇明北沿、青浦长三角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开展湿地修复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争取建设各类省级自然公园,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根据国家林草局工作部署,配合开展崇明东滩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调研工作。

  (二)抓住机构改革契机,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

  一是通过机构改革,实现了对自然保护地的统一管理。抓住本市机构改革机遇,按照《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积极沟通市编办推动本市自然保护地机构改革和管理机构设置。将原来分散在市环保、海洋、农业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统一由上海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承担。本市原有

  4处自然保护区也完成了转隶工作,目前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统一转为林业部门。内设机构方面,优化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职能,加挂“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牌子,负责统一监督管理本市各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得到了理顺和加强。

  二是正式成立了第一届上海市自然保护地评审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局主要领导担任,专家库专家由上海各高校、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组成,对自然保护地设立、晋(降)级、范围调整和退出制定规则,开展评审,实现了对自然保护地建设全过程的科学管理。积极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设的上海市不动产登记局更名为上海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拟订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规范、办法,承担指导监督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上海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方案初稿。

  三是探索社区治理的保护地管理新形式。以崇明东滩保护区前哨社区自然教育中心为载体,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为拓展支撑,探索社会组织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积极推进阿拉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保护区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共同打造“家园守护圈”,提升公众对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意识,营造全社会加强保护地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新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机制

  一是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完成“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项目2012年底开始实施,至2019年全部完成。项目实施总面积约24.2平方公里,总投资11.6亿元。崇明东滩保护区内互花米草得到控制,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为了修复长江口渔业资源,每年在中华鲟保护区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亿余尾。近年来,共安排专项资金近4亿元,提升保护区监管能力。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强化对管护站、界桩和标示、宣传牌、警示牌的建设与维护,建成覆盖保护区全部核心区和重要道口的视频监控系统。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2019年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在保护区建设实时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无人机、微波传输等技术手段,为保护区巡护执法、科研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新建了5.6万平方米的陆上保护基地,配备了珍稀鱼类抢救暂养车间、实验楼、科普展示厅等保护设施,开展了长江口专业监测网建设、陆上警示宣传牌设置工作。金山三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守岛和巡查机制,实施道路房屋设施养护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并在大金山岛建立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

  二是抓住长江大保护机遇,解决自然保护地非法捕捞问题。近年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我市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配合市区两级渔业管理部门开展了摸底调研,全面统计摸排渔船、渔民捕捞生产状况数据20余项,并协调相关单位研究部署退捕政策,推进长江渔船减船拆解。2019年,长江上海段开始实施常年禁渔,185艘长江捕捞渔船全部退出捕捞,提前完成2020年长江全面退捕的工作目标。目前困扰各自然保护地多年的非法捕捞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积极探索自然保护地全民共享机制。依托崇明东滩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三甲港基地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积极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鸟类的意识,利用世界环境日、湿地日、爱鸟周等契机,在周边学校、社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研究开发了多套自然教育课程,并开展中小学预约参观活动,努力提高科普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了志愿者服务体系,组织上海野鸟会等机构的志愿者定期对保护地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参与自然保护地巡护,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四)结合绿盾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考核

  积极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依托历次绿盾行动收集的资料,建立了覆盖全市11块保护地的保护地遥感监测体系。委托第三方单位,利用遥感技术,每年对保护地内湿地面积、植被情况、人类活动情况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保护地内生态环境变化,提出预警信息,及时干预,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加强自然保护地执法监督力量。利用上海市机构改革契机,在市绿化市容局(林业局)新建执法稽查处,编制11人,负责统一开展本市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业行政执法。管理机构方面,撤销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上海市林业总站加挂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事务中心牌子,增加编制10名,设立专门的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管理科,配合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督执法工作。

  积极开展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执法监督工作。近期,根据《国家林草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湿地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湿发〔2019〕42号)文件精神和国家林草局转来举报线索,对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落实整改工作,切实维护保护地相关法规的严肃性。

  (五)加强保障措施建设

  谋划建设研究机构。针对我市没有林业规划院和林业专业院校,缺少自然保护地研究机构的现状,积极争取市编办支持,拟策划建立上海市自然保护地科学研究机构,专门开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保护地研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加强自然保护地监测和科研。依托上海各大院校,在全市自然保护地,开展水文水质、湿地资源、植被、底栖动物和鱼类等资源监测和鸟类同步调查等一系列监测工作,开展鸻鹬类和雁鸭类环志。崇明东滩保护区和九段沙保护区形成《年度资源监测公报》,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与有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全球碳通量野外观测站、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研究野外站、长江河口潮滩湿地冲淤观测站、大气综合

  成分观测站、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平台以及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市自然保护地的科研服务平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市自然保护地开展的科研项目200多项,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近6000万元;发表相关论文或著作近千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充分发挥了自然保护地作为科学研究基地,培养社会人才的良好社会效益。

  开展多层次的自然保护地交流。组织保护地管理机构积极参与“中国东部迁徙涉禽姊妹保护区网络”“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网络”及华东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联盟建设;促成“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国际培训中心”落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自然保护地的交流;先后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阿拉善SEE基金会、英国皇家鸟类协会(RSPB)、中华环保基金会(CEPF)等知名国际国内环保NGO组织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在自然保护地开展鸟类环志、环境教育培训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办公室关于启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前期工作的通知》的进展情况

  (一)完成上海市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

  按照通知要求,我局启动了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工作,及时掌握全市自然保护地现状。据统计,本市目前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1处,其中自然保护区4处、森林公园4处、地质公园1处、湿地公园2处。利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了各保护地的设立批件、总体规划、人员编制、矢量图和基础数据等信息,初步整理形成上海市自然保护地档案数据库。

  (二)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经费保障

  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相关工作经费的申请,共向市财政申请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研究、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等6个专项,涉及经费250余万元,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项目已落实工作技术支撑单位,自然保护地评估论证工作

  已正式启动。

  三、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规范》(办护字〔2019〕129号,以下简称《工作规范》),我局于2019年8月向各区级主管部门和保护地管理机构下发《关于转发〈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规范〉的通知》(沪绿容〔2019〕308号),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指导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依托有资质的技术支撑单位组织实施勘界立标工作,并保障工作经费。在市级层面,我局落实了勘界立标工作市级层面专项工作经费,委托了具有测绘资质的上海测绘院作为市级技术支撑单位;并和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了工作联系,对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地衔接工作召开了多次专题工作会议,达成了工作共识。目前,部分自然保护地已完成勘界报告初稿,全部勘界报告将于2020年6月完成。届时,我局将对各自然保护地的勘界立标工作开展专项检查验收。

  此函。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0年1月22日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002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