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冰冰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思想汇报 >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优质范文4篇

时间:2024-02-11 08:48:04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优质范文4篇2024年最新市政府工作计划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优质范文4篇

2024年最新市政府工作计划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优质范文的文章4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优质范文篇1

  《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专题,收入了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这一时期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新篇章、新发展和新部署。

  续写了生态文明思想的新篇章。新理论产生于新实践,新实践需要新理论指导。第四卷收入的5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其时间背景正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全球政治经济更加动荡不安的时候,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充满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这5篇重要讲话正是对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回应,深化了我们对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认识,把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总书记指出,“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这里既包括有形的边界,也包括无形的边界”。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生态保护、修复、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建设,真金白银建设“871”重大生态工程,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空间、战略空间,创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推动了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总书记从陕北梁家河一路走来,始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不懈探索,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生态保护。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生态文明思想是百年来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集大成。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观点,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和普遍实践。第四卷收入的5篇重要讲话,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比如,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作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重大宣示,此后多次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并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对落实“双碳”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xx。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没有“穿新鞋、走老路”,严控“两高”项目上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狠下决心破解“钢铁围城”“园区围城”两个“围城”,妥善解决散煤取暖、“散乱污”企业“两散”问题,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作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但是,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在环境质量方面,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在结构调整方面,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在国际竞争方面,绿色经济已经成

  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第四卷收入的x篇重要讲话,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比如,总书记在主持第xx次集体学习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强调,“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将xx建设成为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生态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持“五控”治气、“四措”治水、“三招”治海、“两控”治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xxxx年,PMx.x年均浓度从xxxx年的xx微克/立方米下降到xx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从xx天减少到x天。地表水劣Ⅴ类水质比例从xx%下降到零,xx条入海河流从全部为劣、到全部消劣、再到总体Ⅳ类。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从x.x%提高到目前xx.x%。农耕地、建设用地持续保持安全利用。特别是今年x~x月,全市PMx.x平均浓度达到xx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xx.x%,xx年来首次实现阶段性达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值xx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x+xx”城市中排名第二。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我们将坚持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做到学用贯通、知行合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xx贡献!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优质范文篇2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的特殊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要求、途径和举措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途径和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境界,对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

  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面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要求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从而为我们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这里,绿水青山是指环境、自然价值和生态效益,金山银山是指发展、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本要求是:一方面,发展必须与自然要素过度消耗“脱钩”,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放缓生态退化等方式实现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必须与生态化原则“挂钩”,要通过遵循清洁、低碳、循环的原则来实现发展。这样,绿色发展就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抓手和切实途径。从总体上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在承认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指明了环境和发展统一的原则和路径。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按照这一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修复优先的生态优先原则,加快形成生态化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

  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针对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顺应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热切期待,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环境需要看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其实,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是金山银山不能代替的。这样,就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划清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绿色资本主义的界限。因此,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依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生态环境治理中各自为政、散兵游勇的弊端,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运用系统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在这里,他用“命脉”科学描述了“人—田—水—山—土—树”之间的生态依赖和物质循环关系,用“生命共同体”科学揭示了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变换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性质和面貌。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草”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基础地位;

  他还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明确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物质变换而构成的有机系统、生态系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化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这样,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就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在新时代,我们要遵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将系统思维、生态思维提升和纳入到辩证思维当中,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按照自然、社会和人类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的方式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我们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同时,要注意把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力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优质范文篇3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用专章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深远战略考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有关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我们要深入学习体会、坚决贯彻落实。

  从我们党的执政规律看,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从我们党执政历史看,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到“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治国理政,一刻也离不开法治;国家富强,必须依靠法治。

  从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看,法治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是对现代化规律的深刻把握。一个现代化强国,必定是一个良法善治、法治昌明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我们要统筹好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发挥法治调节各类市场主体活动的有效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从民族复兴的历史规律看,法治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类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这是对法治保障作用的深刻把握。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前进道路上,形势越是复杂,挑战越是艰巨,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以法治的确定性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不确定性。

  政法机关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舞台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扭住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时代命题,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一、牢牢把握党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则,对于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政治方向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党的领导的生动体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新时代新征程,政法机关作为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贯彻落实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政法机关一定要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行动十分坚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旗帜鲜明同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念作斗争。

  二、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重要论述,鲜明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问题,郑重宣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立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把党的群众路线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方便人民的司法理念。从新中国成立时起,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前面就有“人民”二字,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政法机关的宗旨立场,成为政法工作最鲜明的标识、最深厚的底气、最坚强的支撑。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人民的法治,是为人民服务的,必须始终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个历史方位下,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权利观念进一步提升了,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了,他们不仅希望人身权、财产权不受侵犯,而且更加期待个人的尊严、情感得到更多尊重,名誉、荣誉等人格权得到有效保护,更加期待权利有保障、权力受制约、公平可预期、正义看得见的良法善治。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发扬彻底的人民性,确保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不断提高正义维护、权利救济、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的能力水平,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牢牢把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一鲜明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科学把握。中华法系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从战国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到汉朝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再到唐朝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礼法并重、德法合治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新时代新征程,政法机关要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同时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中国特色的矛盾调解机制,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体现了中国德治传统。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起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矛盾调解和纠纷解决体系,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防止我国社会成为“诉讼社会”。

  四、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总体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些重要论述,准确锚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任务之一。法治体系是法律制定和法治实施、监督、保障的有机统一,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有机统一。政法机关作为制定法律的重要力量和实施法律的职能部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大职责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政法机关要全面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工作,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贡献力量。推进科学立法。要结合政法机关职能,及时提出立法建议,制定修订法规规章,研究完善司法解释。要推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努力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进严格执法。要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动各级干部养成依照“三定”履职、依照制度办事、依照责任落实的习惯。要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进公正司法。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守防范冤假错案底线,依法审理涉民生案件,让人民群众信任司法、信服裁判、信仰法治。推进全民守法。要推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让法治走到人民群众身边,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五、牢牢把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之所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这些重要论述,为政法机关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一个现代化强国,必定是一个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国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在“站起来”阶段,我们党更加注重安全;在“富起来”阶段,我们党更加注重发展;在“强起来”的新阶段,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发展和安全合则兴、离则弱、悖则亡,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新时代新征程,政法机关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要着力维护国家安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着力维护社会安定,积极推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着力维护人民安宁,依法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努力创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六、牢牢把握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法治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对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法治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公平公正的环境。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是一体两翼,缺一不可。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走上了法治的道路。有的国家之所以落入了各种各样的发展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法治问题。

  新时代新征程,政法机关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打击非法、维护秩序上下功夫,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打击经济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力度,确保市场主体平等、市场竞争有序、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调控有用。要在稳定预期、增强信心上下功夫,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要在激励创新、激发活力上下功夫,围绕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及时提出立法建议,制定完善司法解释,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大显身手。

  七、牢牢把握加快涉外法治工作布局这一战略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要把法治应对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用规则说话,靠规则行事,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维护我国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考量,为我们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随着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分量上升,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刻,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法律是和平年代的有力武器,提升涉外法治工作水平,使之与我国经济政治地位相匹配,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新时代新征程,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应对挑战、防范风险。要运用法治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推进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统筹运用执法、司法力量,有理有利有节应对各种挑战。要运用法治力量服务走出去,健全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运行机制,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要运用法治思维提升国际话语权,深化重要双边、多边关系的法治领域交流合作,善于运用法治话语阐明中国立场、表达中国观点,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声音。

  八、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政法改革这一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改革和法治的辩证关系,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法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深化政法改革纵深推进,做成了一系列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大事,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政法工作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同时,随着形势任务发展,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仍需破解,改革综合效能仍需提升,需要拿出更多开创性、引领性的举措,推动政法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纵深推进。

  新时代新征程,政法机关要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形成全方位深层次政法改革新格局。要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员额和编制跨域统筹使用、动态调整,推进司法辅助人员招录、培养、使用机制改革,让最优秀的人留在办案一线。准确界定法院检察院法定办案组织的主体地位,准确界定法官检察官办案职权与领导干部监管职权的界限,准确界定违法办案责任的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确保有权必有责、有权不任性。要全面优化政法机构职能体系。统筹研究专门法院规划布局,持续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配套推进各级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推动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体系。推进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加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和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夯实基层根基。要全面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构建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庭审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新格局。发挥检察机关审前把关、过滤作用,加强对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的监督。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进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也是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事业。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重大原则,以深化政法改革为强大动力,全力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优质范文篇4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胜利召开五周年之际,我校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活动,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和生态环境保护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会最大的亮点是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就是要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对生态环境工作看得很重,历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很重要的工作来抓。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和叮嘱讲到哪里,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上,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新的理念,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一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境界,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体现在“八个观”。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我将努力工作,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沟通交流、积极建言献策,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金林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win-tfx.com/zhuantifanwen/sixianghuibao/1160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冰冰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9005744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